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芦花荡》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它是孙犁的一篇著名小说。作品通过描写白洋淀地区抗日时期的人民,在残酷的环境下同鬼子展开艰苦卓绝斗争的故事,塑造了一位自信自尊、爱憎分明、智勇双全的老英雄。这篇小说像一座丰碑,镌刻了慷慨义士不朽精神;它像一首赞歌,唱出了英勇不屈的意志;它像一块宝石,点缀了爱憎自信的境界。结合我教授本课的实践看,要想较全面、准确的把握其内涵,我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分析它:
1 把握极富传奇色彩的“那人”
小说塑造了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抗日老英雄:他自信,自尊,有情,有热血,有勇,有谋,爱憎分明,不服老,他是一只“勇敢的鹰”!
色彩之一: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
一个年近60的人,一个身体非常干瘦的老人,面对残暴的鬼子,他的热情,他的气概迸发了。
作者为了表现、渲染这“勇敢的鹰”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他所处环境的恶劣和自身条件的劣势;敌人的监视封锁十分严密,而老英雄年近六十,“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并且手无寸铁。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勇敢和业绩:在敌人眼皮底下出入,竟“像一个没事人”,心情悠闲地“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他划着小船: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冲破敌人的封锁线,对于苇塘里的战士坚持艰苦卓绝的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两方面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十分了不起,富有浓郁的传奇色彩。
色彩之二:爱憎分明的感情,智勇双全的行为。
老英雄以白洋淀水域为战斗的场所,以枯木、钩子为武器,以小船儿为依托,以新鲜莲蓬为诱饵同鬼子开展殊死搏斗。我们不得不叹服:他在枯木桩子上系一只只锋利的钩子,船头上一梱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进入枯木桩子的水区,让钩子把鬼子咬住,叫鬼子动弹不得,束手挨打,张牙舞爪的鬼子在他面前一个个成了被绑的“困兽”,就这样用计谋为大菱报仇雪恨。
色彩之三:过于的自信自尊,畅亮不饰的内心。
作品中有多处表现了这点:①他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从不带一支枪,并对苇塘里的同志说:“你什么也靠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②“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悠闲自得地敌人的封锁线。③老头子自信万无一失,这一次护送两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过洋淀,却使一女孩受了伤,他就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他对自己要求之严,可谓苛刻;偶尔的闪烁,他就愧疚得无地自容。老英雄“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是英雄性格的核心。
2 震撼读者心灵的“那事”
小说的要素告诉我们:小说中写事更是为了表现人物,因为塑造人物形象才是核心。
作品中重点写了“两件事”,展示了一场“英雄的行动”,颇为震撼力的行为正是老英雄英勇不屈、自信、自尊的最大显现。文中集中写了两件事:①老头子送两个小女孩进苇塘,小女孩不幸受伤,他觉得没有完成任务,过于自尊;②老头子为两个女孩子讨回了血债,同时也讨回了自己的自尊。
作者在叙述这两件事中,文中对老英雄的刻画主要借助两种方法来完成:①在叙述中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给读者留下悬念,不断推动故事的发展,增加了主人公的神秘色彩。老英雄是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但文章略去对“圈套”的介绍,可谓匠心之笔。小说从鬼子洗澡写起,写老英雄船上放着一大捆莲蓬,悠闲地剥着莲蓬吃,划船在鬼子身边转来转去;进了水桩区域,只写小船绕着鬼子转,和鬼子们玩捉迷藏,后面才写鬼子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一个干瘦的老头,孤身一人,手无寸铁,可以玩十多个鬼子于股掌之间,且将他们置于死地。用这“行动”正面展示了老英雄的“壮士之美”、“形神之美”。②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老英雄的行为。这里有一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几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明天,你们看吧”,他是胸有成竹,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示怀疑:“你这情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小姑娘的怀疑与结果反差,更显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3 绝类诗化无与伦比的“那景”
小说中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不但渲染出故事的一种乐观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意,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作品一开篇就写景:“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才有水鸟飞动和歌声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在窝里躲避炮火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敌人”、“炮楼”,点明了当时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水中,闪烁不定,给人“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样环境多美啊,多么叫人赏心悦目啊!然而“炮楼”高耸,封锁严密,一片沉寂,令人毛骨悚然,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只有到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歌声的声音”。写“苇子”往上“钻”有象征意义,写出人民与敌抗争、顽强不屈的姿态,使“苇子”象征了一种意志和力量。这段描写把读者引入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寓情于景,为后面的故事作了铺垫。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这是小说结尾部分的那段“芦花”的描写。表面上看来,似乎离开了具体的斗争环境,其实不然,读者会注意到:那是老头子正是“狠狠地敲打”那些挂上了钩子的鬼子们的脑袋,把他们致死时,“向着苇塘望了一眼”产生的感受。俗话说“景随情移”、“景情交融”、“人景合一”。此情此景,鲜嫩的芦花在老头眼里,自然会显得格外美丽了。
这篇小说的景物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孙犁笔下的景物,不单纯是一种点缀饰品,而是蕴含了深远的寄寓内在的东西。作品中的景物描写起到了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高尚的精神境界,引发读者共鸣的作用,可以说,它们是作品内在气质的绝类诗化的结晶。
参考文献
1 孙犁作品欣赏.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
2 孙犁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
1 把握极富传奇色彩的“那人”
小说塑造了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抗日老英雄:他自信,自尊,有情,有热血,有勇,有谋,爱憎分明,不服老,他是一只“勇敢的鹰”!
色彩之一: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
一个年近60的人,一个身体非常干瘦的老人,面对残暴的鬼子,他的热情,他的气概迸发了。
作者为了表现、渲染这“勇敢的鹰”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他所处环境的恶劣和自身条件的劣势;敌人的监视封锁十分严密,而老英雄年近六十,“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并且手无寸铁。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勇敢和业绩:在敌人眼皮底下出入,竟“像一个没事人”,心情悠闲地“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他划着小船: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冲破敌人的封锁线,对于苇塘里的战士坚持艰苦卓绝的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两方面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十分了不起,富有浓郁的传奇色彩。
色彩之二:爱憎分明的感情,智勇双全的行为。
老英雄以白洋淀水域为战斗的场所,以枯木、钩子为武器,以小船儿为依托,以新鲜莲蓬为诱饵同鬼子开展殊死搏斗。我们不得不叹服:他在枯木桩子上系一只只锋利的钩子,船头上一梱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进入枯木桩子的水区,让钩子把鬼子咬住,叫鬼子动弹不得,束手挨打,张牙舞爪的鬼子在他面前一个个成了被绑的“困兽”,就这样用计谋为大菱报仇雪恨。
色彩之三:过于的自信自尊,畅亮不饰的内心。
作品中有多处表现了这点:①他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从不带一支枪,并对苇塘里的同志说:“你什么也靠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②“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悠闲自得地敌人的封锁线。③老头子自信万无一失,这一次护送两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过洋淀,却使一女孩受了伤,他就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他对自己要求之严,可谓苛刻;偶尔的闪烁,他就愧疚得无地自容。老英雄“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是英雄性格的核心。
2 震撼读者心灵的“那事”
小说的要素告诉我们:小说中写事更是为了表现人物,因为塑造人物形象才是核心。
作品中重点写了“两件事”,展示了一场“英雄的行动”,颇为震撼力的行为正是老英雄英勇不屈、自信、自尊的最大显现。文中集中写了两件事:①老头子送两个小女孩进苇塘,小女孩不幸受伤,他觉得没有完成任务,过于自尊;②老头子为两个女孩子讨回了血债,同时也讨回了自己的自尊。
作者在叙述这两件事中,文中对老英雄的刻画主要借助两种方法来完成:①在叙述中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给读者留下悬念,不断推动故事的发展,增加了主人公的神秘色彩。老英雄是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但文章略去对“圈套”的介绍,可谓匠心之笔。小说从鬼子洗澡写起,写老英雄船上放着一大捆莲蓬,悠闲地剥着莲蓬吃,划船在鬼子身边转来转去;进了水桩区域,只写小船绕着鬼子转,和鬼子们玩捉迷藏,后面才写鬼子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一个干瘦的老头,孤身一人,手无寸铁,可以玩十多个鬼子于股掌之间,且将他们置于死地。用这“行动”正面展示了老英雄的“壮士之美”、“形神之美”。②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老英雄的行为。这里有一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几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明天,你们看吧”,他是胸有成竹,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示怀疑:“你这情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小姑娘的怀疑与结果反差,更显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3 绝类诗化无与伦比的“那景”
小说中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不但渲染出故事的一种乐观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意,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作品一开篇就写景:“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才有水鸟飞动和歌声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在窝里躲避炮火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敌人”、“炮楼”,点明了当时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水中,闪烁不定,给人“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样环境多美啊,多么叫人赏心悦目啊!然而“炮楼”高耸,封锁严密,一片沉寂,令人毛骨悚然,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只有到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歌声的声音”。写“苇子”往上“钻”有象征意义,写出人民与敌抗争、顽强不屈的姿态,使“苇子”象征了一种意志和力量。这段描写把读者引入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寓情于景,为后面的故事作了铺垫。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这是小说结尾部分的那段“芦花”的描写。表面上看来,似乎离开了具体的斗争环境,其实不然,读者会注意到:那是老头子正是“狠狠地敲打”那些挂上了钩子的鬼子们的脑袋,把他们致死时,“向着苇塘望了一眼”产生的感受。俗话说“景随情移”、“景情交融”、“人景合一”。此情此景,鲜嫩的芦花在老头眼里,自然会显得格外美丽了。
这篇小说的景物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孙犁笔下的景物,不单纯是一种点缀饰品,而是蕴含了深远的寄寓内在的东西。作品中的景物描写起到了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高尚的精神境界,引发读者共鸣的作用,可以说,它们是作品内在气质的绝类诗化的结晶。
参考文献
1 孙犁作品欣赏.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
2 孙犁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