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土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要求,剖析了既有培养模式的不足,阐述了突出大工程观、彰显应用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提出了专业教育改革的对策举措。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应用型;运行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面对我国规模空前的建设市场及其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日益多样化要求,土木工程作为传统的应用型专业,如何借鉴德国、美国等在城市化进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更好地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一直是近年来教育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创办于1991年,经过近20年持续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2007年,广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作为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专业,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对专业建设的支撑作用比较突出。但也无需讳言,广州大学在生源、就业、学生特点等方面与国内知名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存在明显的差异,具体体现在:(1)学生大部分来自珠三角地区,就业也多在珠三角建设系统;(2)就业以广东本地施工单位为主,大企业、中小企业及其他类型单位各占1/3,这些施工单位项目类型灵活多变,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路桥工程、地铁工程、水利工程等;(3)学生的理论水平相对偏弱,但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协调能力相对较强,比较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此,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既有培养模式即主要面向设计单位、偏于学术型等问题,根据我校生源及就业特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结合特色专业建设要求,在培养目标上,突出大土木工程观、彰显应用特色;在运行机制上,设立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构建用人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学校3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强化力学基础、拓宽专业面、加大课程设计比例、降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难度;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突出学生研究性、自主性学习,对技能类课程实行认证,等等。本文将对这一新的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措施与对策等作一比较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二、改革思路
1998年开始,原来的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工程、城镇建设工程、岩土工程、矿井工程等8个专业合并成土木工程专业。此后,大多数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按照“大类培养、按需分流”的原则,打通了前5个或6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在第6或第7学期开始分方向(模块)教学,学校根据自身师资实验条件、就业状况设立2~5个方向,学生主修其中1个方向(模块),并涉及1个相关方向(模块)。这种模式较好地顺应了我国行业背景约束性强的外部条件和教师专业面窄的现实状况,延续了强调学生学术能力、重视知识学习的培养传统,是一种在当时比较有效的教学改良。但也无需否认,受外部条件(行业规范规程、就业渠道等)的制约,这种专业培养模式仍未能较好地解决专业系统性与社会适应性矛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注重学科取向与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对当今社会需求的回应不足,对市场要求考虑不到位,对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系统设计能力、个人发展能力培养欠缺等问题。
为此,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性强、地域性突出、人才社会需求量大的特点,笔者密切结合广东工程建设需要,根据广州大学学生10多年来的就业去向,借鉴美国、德国等国家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对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分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改革思路可归纳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使毕业生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及发展后劲;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彰显应用特色,从而主动回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思路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突出大土木的工程观,主动适应工程建设一线的需要。打通建筑工程、道桥工程、岩土及地下工程3个专业方向,制订不分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厘清课程内涵。
2.突出实践性、彰显应用特色,拓宽专业面,适当降低专业课程的难度,增大课程设计的比例、种类及教学时间,以覆盖结构、岩土、道桥、施工等方面。力争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系统设计能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
3.强化专业基础课如力学、工程结构设计原理的核心地位,压缩、精简专业课程理论教学课时,对技能类课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专业外语、工程制图及CAD等取消课堂教学环节,采取技能认证方式进行考核。同时,淘汰一些过时的课程如文献检索。
4.增设研究性、实践性自主学习环节,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推动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课内教学的结合,规范和加强第二课堂的教育管理工作。以培养学生自觉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基于上述思路,结合调研结果,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不仅重视对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侧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与应用,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以及合作精神培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为:(1)了解土木工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态势;(2)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力学、结构、岩土、路桥、地下、造价、施工等);(3)掌握土木工程设施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的知识和方法;(4)掌握土木工程试验检测的基本方法与操作技能;(5)了解土木工程建设管理的有关法规。
在上述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使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具有独立承担常规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2)具有较强的表达、交流与应变能力;(3)具有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4)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以及进一步深造的潜力。
三、措施与对策
1.构建用人单位、行业管理部门、高校三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机制。一方面,通过对广东省大中型施工、设计、监理单位的走访,对历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了广东省土木工程界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对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学习,基本明确了土木工程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立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由5名大型施工设计单位的总工、1名省建设厅官员、1名外校教授构成。其主要职能是根据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及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审议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审查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反馈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意见,考核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工程素养。目前,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运作2年来,对构建与我省工程建设需要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 的对接。
2.突出大土木工程观,拓宽专业面,取消专业方向,重构课程体系。建构主义课程理念为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找到了价值导向和规范,使课程体系从“层状”转向“网状”,以“意义建构”来组织课程,强调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对于意义建构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在复杂、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土木工程是一个传统而又生机勃发的专业,所辖二级学科(结构、桥梁、岩土、防灾等)联系密切而又存在一定差异。在传统的培养模式中,过于强调学科差异与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快捷性,而忽视了专业思想、工程素养的塑造,导致学生普遍难以跨越相近学科之间的鸿沟、发展后劲不足。
为此,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取消了专业方向、重构了课程体系、强化二级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降低专业课程难度,打通不同二级学科之间相近的课程与内容,以拓宽专业面、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重视工程思想的教育,增设土木工程发展史、土木工程学科前沿等课程,使学生通过对本专业及相邻学科(力学、材料、测绘、施工机械设备、计算机、环境工程等土建类学科)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了解,既掌握专业发展沿革及发展动态,又熟悉不同学科之间的异同,以突出大土木工程观,提高工程素养。改革后的专业必修课程共16门、602学时,单门课程最多学时均不超过54学时,占总学时的24%,涵盖了建筑工程、岩土及地下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的主要内容。
3.增大课程设计的比例,改革考核方式,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彰显应用特色。作为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首要任务是为地方城市建设培养宽口径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广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一方面增加课程设计的比例、种类及教学时间,共安排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基础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施工组织等9个课程设计,累计教学时间为13周,以与专业课程相对应,实现对房屋结构、岩土、道路、桥梁、施工等土木工程方方面面的全覆盖。另一方面,为压缩、精简理论教学课时,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将课堂教学课时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取消了技能类课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专业外语、工程制图及CAD等课程的课堂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自学。实行知识、技能、能力的综合考核,建立以应用能力考核为主的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对计算机文化基础采取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方式进行认证,对专业外语、工程制图及CAD等课程由导师自主考核,对测量实习等实践环节采取团队考核,等等。通过这些举措,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4.强化力学、结构设计等基础课程教学,增设管理法规类课程。专业口径拓宽、应用能力突出的前提是学生具有较好的力学基础与较宽广的视野。为此,在大幅度降低各门专业课程教学时数的情况下,采取有力措施,强化了力学课程的基础地位,突出了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含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核心地位。具体措施是:(1)增加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学时数;(2)梳理上述课程的内涵,厘清上述课程的外延,使其与前后课程实现无缝对接,并开设与此相适应的提高类课程,供学生选学,以适应学生继续深造的要求:(3)加强上述课程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丰富网上教学资源。此外,为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打好从技术型向技术管理型转变的基础,设置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建设法规等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社会性、经济性有更全面的认知。
5.鼓励自主学习,健全本科生导师制,建立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长效机制。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研究性、实践性自主学习环节,共5个学分,将学生的各类科技竞赛、科研实践、学术研究等第二课堂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赋予学生较宽的选择范围与较为灵活的实施期限,并为此专门制订了配套的第二课堂考核评价细则。同时,为帮助学生尽快熟悉适应大学学习、较恰当地选课、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完成专业外语、工程制图及CAD等课程的自主学习,设置了本科生导师,全方位、全过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及成长过程,使之顺利成长成才。
6.实施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工程素养认证制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工程思维的主要途径。然而,在高校现行教师评价体系中,过分强调科学研究方面的硬性指标,而忽视了工程实践对教师教学的提升作用,加上青年教师培养中普遍缺少生产实践环节,导致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工程素养普遍跟不上工程建设一线的需求。为此,学院一方面制订相关政策,提倡鼓励青年教师前往设计施工单位锻炼,鼓励教师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认证或申报工程系列职称,尽可能提升教师的工程素养;另一方面,对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采取工程素养认证制度,由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的专家从结构选型、施工技术与方法、材料工艺、工程管理造价、前沿动态、典型工程实例分析等8个大的方面对承担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教学任务的教师进行考核评议,以全面考评教师的工程观念与工程素养,促进指导教师积极参与工程实践、不断提升工程素养。
目前,按此新的专业培养模式已经试行了2年,从实施效果来看,学生普遍感觉到学习的自主性增强了,对土木工程的总体认识与宏观概念相对清晰。诚然,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刚刚开始,最终效果尚需时间与用人单位的检验。在探索过程中,笔者深感仍需不断努力,以保障突出大工程观、彰显应用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应用型;运行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面对我国规模空前的建设市场及其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日益多样化要求,土木工程作为传统的应用型专业,如何借鉴德国、美国等在城市化进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更好地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一直是近年来教育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创办于1991年,经过近20年持续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2007年,广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作为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专业,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对专业建设的支撑作用比较突出。但也无需讳言,广州大学在生源、就业、学生特点等方面与国内知名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存在明显的差异,具体体现在:(1)学生大部分来自珠三角地区,就业也多在珠三角建设系统;(2)就业以广东本地施工单位为主,大企业、中小企业及其他类型单位各占1/3,这些施工单位项目类型灵活多变,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路桥工程、地铁工程、水利工程等;(3)学生的理论水平相对偏弱,但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协调能力相对较强,比较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此,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既有培养模式即主要面向设计单位、偏于学术型等问题,根据我校生源及就业特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结合特色专业建设要求,在培养目标上,突出大土木工程观、彰显应用特色;在运行机制上,设立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构建用人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学校3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强化力学基础、拓宽专业面、加大课程设计比例、降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难度;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突出学生研究性、自主性学习,对技能类课程实行认证,等等。本文将对这一新的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措施与对策等作一比较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二、改革思路
1998年开始,原来的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工程、城镇建设工程、岩土工程、矿井工程等8个专业合并成土木工程专业。此后,大多数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按照“大类培养、按需分流”的原则,打通了前5个或6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在第6或第7学期开始分方向(模块)教学,学校根据自身师资实验条件、就业状况设立2~5个方向,学生主修其中1个方向(模块),并涉及1个相关方向(模块)。这种模式较好地顺应了我国行业背景约束性强的外部条件和教师专业面窄的现实状况,延续了强调学生学术能力、重视知识学习的培养传统,是一种在当时比较有效的教学改良。但也无需否认,受外部条件(行业规范规程、就业渠道等)的制约,这种专业培养模式仍未能较好地解决专业系统性与社会适应性矛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注重学科取向与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对当今社会需求的回应不足,对市场要求考虑不到位,对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系统设计能力、个人发展能力培养欠缺等问题。
为此,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性强、地域性突出、人才社会需求量大的特点,笔者密切结合广东工程建设需要,根据广州大学学生10多年来的就业去向,借鉴美国、德国等国家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对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分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改革思路可归纳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使毕业生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及发展后劲;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彰显应用特色,从而主动回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思路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突出大土木的工程观,主动适应工程建设一线的需要。打通建筑工程、道桥工程、岩土及地下工程3个专业方向,制订不分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厘清课程内涵。
2.突出实践性、彰显应用特色,拓宽专业面,适当降低专业课程的难度,增大课程设计的比例、种类及教学时间,以覆盖结构、岩土、道桥、施工等方面。力争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系统设计能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
3.强化专业基础课如力学、工程结构设计原理的核心地位,压缩、精简专业课程理论教学课时,对技能类课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专业外语、工程制图及CAD等取消课堂教学环节,采取技能认证方式进行考核。同时,淘汰一些过时的课程如文献检索。
4.增设研究性、实践性自主学习环节,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推动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课内教学的结合,规范和加强第二课堂的教育管理工作。以培养学生自觉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基于上述思路,结合调研结果,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不仅重视对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侧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与应用,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以及合作精神培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为:(1)了解土木工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态势;(2)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力学、结构、岩土、路桥、地下、造价、施工等);(3)掌握土木工程设施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的知识和方法;(4)掌握土木工程试验检测的基本方法与操作技能;(5)了解土木工程建设管理的有关法规。
在上述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使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具有独立承担常规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2)具有较强的表达、交流与应变能力;(3)具有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4)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以及进一步深造的潜力。
三、措施与对策
1.构建用人单位、行业管理部门、高校三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机制。一方面,通过对广东省大中型施工、设计、监理单位的走访,对历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了广东省土木工程界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对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学习,基本明确了土木工程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立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由5名大型施工设计单位的总工、1名省建设厅官员、1名外校教授构成。其主要职能是根据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及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审议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审查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反馈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意见,考核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工程素养。目前,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运作2年来,对构建与我省工程建设需要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 的对接。
2.突出大土木工程观,拓宽专业面,取消专业方向,重构课程体系。建构主义课程理念为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找到了价值导向和规范,使课程体系从“层状”转向“网状”,以“意义建构”来组织课程,强调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对于意义建构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在复杂、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土木工程是一个传统而又生机勃发的专业,所辖二级学科(结构、桥梁、岩土、防灾等)联系密切而又存在一定差异。在传统的培养模式中,过于强调学科差异与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快捷性,而忽视了专业思想、工程素养的塑造,导致学生普遍难以跨越相近学科之间的鸿沟、发展后劲不足。
为此,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取消了专业方向、重构了课程体系、强化二级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降低专业课程难度,打通不同二级学科之间相近的课程与内容,以拓宽专业面、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重视工程思想的教育,增设土木工程发展史、土木工程学科前沿等课程,使学生通过对本专业及相邻学科(力学、材料、测绘、施工机械设备、计算机、环境工程等土建类学科)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了解,既掌握专业发展沿革及发展动态,又熟悉不同学科之间的异同,以突出大土木工程观,提高工程素养。改革后的专业必修课程共16门、602学时,单门课程最多学时均不超过54学时,占总学时的24%,涵盖了建筑工程、岩土及地下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的主要内容。
3.增大课程设计的比例,改革考核方式,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彰显应用特色。作为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首要任务是为地方城市建设培养宽口径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广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一方面增加课程设计的比例、种类及教学时间,共安排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基础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施工组织等9个课程设计,累计教学时间为13周,以与专业课程相对应,实现对房屋结构、岩土、道路、桥梁、施工等土木工程方方面面的全覆盖。另一方面,为压缩、精简理论教学课时,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将课堂教学课时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取消了技能类课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专业外语、工程制图及CAD等课程的课堂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自学。实行知识、技能、能力的综合考核,建立以应用能力考核为主的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对计算机文化基础采取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方式进行认证,对专业外语、工程制图及CAD等课程由导师自主考核,对测量实习等实践环节采取团队考核,等等。通过这些举措,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4.强化力学、结构设计等基础课程教学,增设管理法规类课程。专业口径拓宽、应用能力突出的前提是学生具有较好的力学基础与较宽广的视野。为此,在大幅度降低各门专业课程教学时数的情况下,采取有力措施,强化了力学课程的基础地位,突出了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含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核心地位。具体措施是:(1)增加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学时数;(2)梳理上述课程的内涵,厘清上述课程的外延,使其与前后课程实现无缝对接,并开设与此相适应的提高类课程,供学生选学,以适应学生继续深造的要求:(3)加强上述课程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丰富网上教学资源。此外,为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打好从技术型向技术管理型转变的基础,设置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建设法规等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社会性、经济性有更全面的认知。
5.鼓励自主学习,健全本科生导师制,建立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长效机制。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研究性、实践性自主学习环节,共5个学分,将学生的各类科技竞赛、科研实践、学术研究等第二课堂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赋予学生较宽的选择范围与较为灵活的实施期限,并为此专门制订了配套的第二课堂考核评价细则。同时,为帮助学生尽快熟悉适应大学学习、较恰当地选课、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完成专业外语、工程制图及CAD等课程的自主学习,设置了本科生导师,全方位、全过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及成长过程,使之顺利成长成才。
6.实施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工程素养认证制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工程思维的主要途径。然而,在高校现行教师评价体系中,过分强调科学研究方面的硬性指标,而忽视了工程实践对教师教学的提升作用,加上青年教师培养中普遍缺少生产实践环节,导致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工程素养普遍跟不上工程建设一线的需求。为此,学院一方面制订相关政策,提倡鼓励青年教师前往设计施工单位锻炼,鼓励教师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认证或申报工程系列职称,尽可能提升教师的工程素养;另一方面,对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采取工程素养认证制度,由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的专家从结构选型、施工技术与方法、材料工艺、工程管理造价、前沿动态、典型工程实例分析等8个大的方面对承担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教学任务的教师进行考核评议,以全面考评教师的工程观念与工程素养,促进指导教师积极参与工程实践、不断提升工程素养。
目前,按此新的专业培养模式已经试行了2年,从实施效果来看,学生普遍感觉到学习的自主性增强了,对土木工程的总体认识与宏观概念相对清晰。诚然,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刚刚开始,最终效果尚需时间与用人单位的检验。在探索过程中,笔者深感仍需不断努力,以保障突出大工程观、彰显应用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责任编辑:余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