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芦苇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芦苇花开》是诗人李强所创作的一首富有哲学意味的现代诗歌。以芦苇为主要意象进行想象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与求之不得的哀伤以及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怀。“芦苇”作为诗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传递出来。诗歌共分为五个结构段,主题和情感的一致性将诗歌串联起来。整首诗歌意象众多,情感丰富而细腻,思考富有哲学意味,值得品读一番。
  关键词:李强 诗歌 芦苇 哲理
  《芦苇花开》是诗人李强所创作的一首富有哲学意味的现代诗歌。笔调委婉,通过众多的意象将其内在的情感展露出来。全诗共有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叙述不同的内容,整体上又融为一体,有一种内在的张力和情感联系,表达出了他对人生的思索,对在生活重压下仍然坚忍不拔的人生态度的赞扬。
  诗歌开篇是四个节气名词“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些都是秋冬季节的节气,营造出了一种清冷萧瑟的氛围,也显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漂泊的一族/相约返乡,相约溯江而上,回到一轮月光”。“漂泊的一族”既是指常规意义上在外漂泊的游子也是指在世上的所有人。人生在世,总是要独立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在这未知的人生道路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定能依靠的,就如浮萍漂泊在世上,因而每个人都是“漂泊的一族”,所以要“返乡”“溯江而上”“回到一轮月光”。这其实就是要反思自我,要思考人生,要寻找生命中最重要最本质的追求,要寻找最本源的自我。“三月孤帆,去了扬州/夜半客船/去了姑苏”这几句诗歌虽然简洁,但化用了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也使得整首诗歌更具有古典的底蕴。诗歌中的“扬州”“姑苏”两个地点名词表现了空间上的广阔。“夜半”“三月”则表明了时间上的跨度大。这两句诗歌营造出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广阔无垠的氛围。“长江亘古奔流载不走一方乡愁”,直抒胸臆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乡愁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常见的话题,无论时空怎样流转变化,总有在外漂泊无法归家的游子,所以乡愁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即使长江滚滚地奔流也无法带走人们这份根植在心底里的情怀。与此句相类似的诗句有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以绵绵不绝的春水来表现愁绪的不绝,诗人以长江的广阔浩渺来表现乡愁的浓重,两者虽都借水来表达情感,但有其不同。本诗的表达更与李清照的诗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将两位诗人的诗歌化为自己的语言,用更加宏大的意象“长江”来表达情感,以更加宏大的格局来创作,使得本诗更加具有艺术魅力。
  诗歌的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结构上相近,内容上关联少,但主题的一致性将两个部分串联到了一起。首句是四个相同属性的地点名词“长亭、驿站、港口、码头”,诗歌进行了一种列举,这四个地点都是人员集聚的处所,是前往他方的中转站。“天呐!这么多的人/相识的人/相似的人/相逢在路上”,這句诗歌与上面的四个地点遥相呼应,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在港口码头等处熙熙攘攘的人们摩肩接踵急匆匆地赶赴目的地的图画。数量如此多的人们没有风花雪月的情节,不论人们背后有着怎样相似的悲惨遭遇和幸福生活,有着多少感同身受的经历和心酸的痛苦往事,有着如何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与才华,这群庞大的群体之间的缘分有的也不过是偶然间的“相逢”。每个人急匆匆地赶往着下一个地点,对他人多半也是擦肩而过的“相逢”,幸运些的不过也是相伴一段路而已。“多少人相约赴死,可曾经过天堂/多少人相约求生/可否绕开地狱”。对“赴死”的人,诗人想问他们是否到过天堂;对“求生”的人,诗人思考他们是否绕开了地狱。这是一个有趣的思考。笔者更倾向于认为“天堂”和“地狱”指代的是两种生活的状态,即是人生的低谷和高峰。那些自觉人生无望的人他们是否也有美好的时光?那些在人世间艰难求生的人又是否逃离了绝望的旋涡?
  第三部分诗歌“风在空中荡漾/风是秦风,人在地上徘徊,人是汉人,芦苇一群群,肩并肩,手挽着手,低吟,或者默诵”。诗人用了三个意象“风”“人”“芦苇”,其中“芦苇”最具有感染力。“肩并肩,手挽着手/低吟,或者默诵”,既是对一大片芦苇生长在一起时的场景的拟人化描写,也是对于人们千百年以来抱团生存的场景的一种形象描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歌在这里直接用了诗经中的“蒹葭”,与诗歌前面现代化语言形成一种反差,造成了一种出其不意的效果。前面提到了“天空”“地上”,“在水一方”又提到了水。海陆空三者都提到了,给人一种空间上的广大。“沧浪之水浊矣,可以濯我足。沧浪之水清矣,可以濯我缨”,直接借用古诗句,也是出人意料之外。诗人借助沧浪歌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在污浊的环境中也可以保持着自己的情操。
  诗歌的第四部分继续以芦苇为议论的对象。“说到黑,习惯说乌黑,说到白,习惯说雪白/说到冬至日的汉口江滩/习惯说雪白的芦花,绵延的雪景”,三个平淡无奇的排比句,点出了人们的语言习惯,也为下面的嘲讽做了铺垫。“不学无术、自以为是的人呐,芦苇不开花、只结穗/而穗子是灰白的”、直白地嘲讽了那些隐藏在习惯性背后的不学无术,自以为是却又肆无忌惮评论事物的人们。首句的平淡与这句诗歌的直白形成了对比,更突出了讽刺的色彩。“求生的人上不了天堂/赴死的人下不了地狱/无数你我奔波在灰白的人世间,湮灭在灰白的人世间”。“求生的人上不了天堂,赴死的人下不了地狱”,个人认为指的是一种求之不得的悲哀。天堂也好地狱也罢,是人们在人世间所希求所追逐的种种事物的象征。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个人想要得到苦苦追寻的事物,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追求是困难的事,因而“求生”的人难以到达梦寐以求的“天堂”,“赴死”的人也不会到“地狱”,无数“求生”和“赴死”的人是在“灰白的人世间”,一种所求不得的状态。这不是个人的雄心壮志未能酬、个人的此恨绵绵无绝期,而是人类群体共有的一种状态,即人生是难以如意的,每个人都有着所求不得的时候。因而诗人说的是“无数你我”,是从古至今乃至未来的人们,是从国外到国内的人们。“奔波”显示来来往往的人群是艰难地在人世间前往自己的目的地,这样的我们被“湮灭”在“灰白的人世间”,给人一种难以挥去的悲哀之感。长久以来,人们或盲目或自觉地追逐着自身的目标,全力以赴呕心沥血,但结果往往是很难如人意的,被各种挫折所打败,只好苦苦地挣扎在“灰白的人生间”,那些所付出的努力都付之东流。但即使是这样,“无数你我”还是会因为不甘心而继续进行着“奔波”,然后又被“湮灭”,从而不断重复着“奔波”“湮灭”的轮回,这样的悲剧意味就更加深刻了。
  “岁岁枯荣,生生不息,无家可归的吉普赛人/四海为家的吉普赛人/打散了又聚拢的吉普赛人/在刀剑上绣出花朵,在轮回中贴上金箔,让笨重的城市长出翅膀,忽高忽低地飞”,最后一个部分诗人描述了吉普赛人,并以吉普赛人作为坚忍不拔人群的一种代表。“无家可归”,吉普赛人就“四海为家”;被“打散了”,吉普赛人就“聚拢”。不仅如此,他们还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有所成就,发展了笨重的城市,让城市可以飞翔。他们像野草一样“岁岁枯荣,生生不息”,顽强生存。这是诗人李强所赞扬的一种坚韧的精神,吉普赛人是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人们的代表。“单薄的芦苇,空虚的芦苇/被好人抚爱被坏人糟蹋的芦苇,结灰白穗进造纸厂的芦苇”。这里的“芦苇”隐喻人,人像“芦苇”一样本身脆弱,易受环境影响,身不由己,而且遭遇种种,既被好人所温暖过,又见识过坏人的险恶。“结灰白穗进造纸厂的芦苇”又表现出了人们被时代的潮流裹挟着前进的一种状态,诗人将“芦苇”与“造纸厂”联系起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人在工业文明的影响下被异化的状态。诗人在诗歌的最后写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借用对美丽女子的向往来表达对未来的向往和期盼,而这也是一种鼓励,虽然人生苍茫但我们依然要怀着一种对未来的向往,顽强地走下去。
  从全诗来看,诗歌的五个结构段之间没有很强的相似性,但是主题和情感的一致性使得诗歌被串联起来,尤其是“芦苇”这一反复出现的意象将诗人所要表达的想法传递出来。在诗歌里,“芦苇”是“低吟,或者默诵”“单薄”“空虚”“被好人抚爱被坏人糟蹋”的,就好像是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沉默,孤独,无力,有种种的辛酸苦辣。这样的“芦苇”也仍然要展望未来,期待着在水一方的伊人。诗歌的前两个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那亘古的乡愁与求之不得的哀伤,最后一段则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怀,用“吉普赛人”作为代表来展现诗人所期待的一种人生状态,即在艰难的环境中也不放弃希望,顽强拼搏,开出生命之花。诗歌中两处关于“天堂”“地狱”的思索富有哲学意味,值得反复咀嚼。
  诗歌的语言平实,在娓娓道来中抒发情感,多处化用和引用了名篇佳句,更有文化的底蕴。诗歌的情感基调哀而不伤,主题深刻,对人生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体悟,给读者带来了启迪,值得一读。
其他文献
摘要:贾樟柯在《无用》这部纪录片里用民间的视角对时尚进行了透视与分解,从被忽略的人群中寻找意义和趣味、尊严与美感。纪录片的各部分之间形成互相解构性的存在,现实的深度与复杂,时尚的潮流与嬗变也在这互文性的解构与对话中含蓄而细密地展开。时装秀的精彩与模特的木然、布展的无奈之间的解构,成年人对大牌的追逐与小男孩白眼揶揄之间的解构,民间时尚理念的另类展现与马可时尚观的相互解构形成了本部纪录片内容的中心。 
摘 要: 针对整本书阅读的浅层次和无效性的现状,尝试为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文章以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小人物张松为视角,多维度展示中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梳理、积累和思考的几个方向,试着找到整本书阅读方法,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个性成长,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三国演义》 核心素养  整本书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助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效形成的一种方
摘要:张爱玲小说中的服饰与色彩,以人格化的解释、情感的投射、富有丰富的心里蕴含性,释放出来的底蕴是具有深透意味的审美象征。张爱玲正是借助服饰与色彩的非语言来赋予她笔下人物个性独特的“形式”与“色彩”,从而表现人物的个性审美差异、暗示人物的凄凉命运,尤其在她所精心构思塑造的葛薇龙、梁太太、曹七巧的身上正体现了这一特点。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 服饰与色彩 人物审美个性  郭沫若说得精彩:“衣裳是文化的
纵观我的成长史,所有的期末“班主任评语”无一例外地都会有这么一句:“你是个文静内向的女孩。”不知是因为我与同学相处时的好性格,还是上课时我那从不敢主动举手发言的常态,渐渐地,连我都给自己贴上了这么个标签。   的确,我喜欢安静,而且对“静”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学习的时候,任何一丁点儿风吹草动的声音都能飘进我的耳朵,心中的湖水波澜四起,扰得我心烦意乱。更别说那些学习时听歌的鬼主意,天知道他们是怎
摘要: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的融合创新,以皮雕工艺在建水紫陶茶具设计中的创新探究为例,以非遗“1 1”的思维将两种传统手工技艺结合运用在茶具设计中,是传统工艺与现代产品设计融合的一次大胆尝试和探索。艺术与文化的交融、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交融,才能使非遗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期待通过注入不同传统工艺的现代产品设计,展现非遗“1 1”的材料之道、工艺之道、传承之道、工匠之道。  关键词:
一位诗人说,没有什么比花儿更适合寄予情思。申琳见槐花飘香,一串串小花,把其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孙江月漂泊在外三十年,风雨人生总忘不了儿时的经历,那唐干花的姿色,那唐干果的甘甜,那唐干酒的滋味,那山民采摘的虔诚与辛劳,于其心中永生不灭;暮年的孙犁,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很多往事,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淡远虚无,不可捉摸,只能引起其内心的惆怅……   槐花飘香  申琳   ①小区墙角的槐花
摘 要:“五四”以来,书写姊妹关系的文本一直不缺,然而姊妹关系特点与作家创作追求的内在关联,却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半生缘》《米》《镜中姐妹》中的姊妹关系大相径庭各具特点,而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关系也相应地具有姊妹关系的特点,并且逐一印证了作家的创作思想。小说中姊妹关系有着特别意义,是探索作家作品的新视角,值得我们重视。  关键词:姊妹关系 人物关系 创作思想 新视角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出现于
摘 要: “刘备虚伪”的论断历来有之。一则印象批评鼓励思辨,事件分析支持个见,两者结合易催生怪论;二则个案分析,不注重形势变化,不从整本书意蕴入手,易走偏锋。若从元阅读理念解读,结合三国意蕴分析,刘备不是虚伪是成熟,是深谋远虑、忠义无双,但也是充满了仁君圣主的悲剧意味。  关键词:刘备虚伪 三国意蕴 小说形象 印象批评 悲剧意味  随着《三国演义》进入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选项,“刘备虚伪”的论断再次
摘 要: 本文借助斯多葛主义以重塑《永别了,武器》中凯瑟琳能保持“重压下的优雅”的英雄形象,将该小说的背景放在尤为重要的位置,分析凯瑟琳以战士、恋人及现代人三重身份受到的“重压”,说明其如何斯多葛式地保持“优雅”,以探寻凯瑟琳身上潜藏着的品质。  关键词:英雄 斯多葛主义 《永别了,武器》 凯瑟琳  一、引言  海明威小说《永别了,武器》的女主角凯瑟琳自诞生之初就吸引了许多关注,而这些评价按时间顺
摘 要:播音主持在文化传播中属于中介的角色,对受众而言其文化传播的担当是处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状态中,而对前设的编导而言,播音主持要按照固定的模式来完成播音任務,内涵的价值体系约缚着播音主持的行为表现,同时播音主持拥有自己的价值观。扮演的角色与潜在的文化价值体系相吻合才能够实现播音效果的最优化,通过文化与角色的衔接可以将两者各自的特性表现出来,彰显播音主持这一活动所弘扬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播音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