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为“幼升小”做好心理准备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告别幼儿园,进入小学,这是孩子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他们将正式踏上学习的路程。帮助孩子迈好这关键的第步,将对他们的终身学习产生很大影响。
  针对一年级新生进入学校将要面对的生活、心理、行为变化,现在学校般都会安排两到三周学习准备期的“综合活动”课程,使学生逐步适应校园的学习生活。让每位学生“喜欢新环境、喜欢新伙伴、产生新兴趣、了解新规范、养成好习惯”,是学习准备期将要达到的五个目标。
  
  目标一:喜欢新环境
  
  通过活动感受到当一名小学生的自豪;
  喜欢自己的学校,对新的学习生活产生兴趣;
  熟悉学校的设施,会在校园里快乐自如地生活。
  针对这几点目标,学校将举行新生入学仪式,带领新生参观校园,知道校园的美丽需要我们用行为来维护,能说出自己学校的名称,知道校园中各功能教室及医务室、厕所所在地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家长能强化孩子对学校的喜爱之情,为孩子即将开始的校园生活做好情感准备。
  
  目标二:喜欢新伙伴
  
  通过胸前和教室门上的班标,知道自己所在的班级;
  通过相互介绍,认识新同学;
  开始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
  通过活动,能与伙伴合作,体会有好朋友的快乐。
  老师会鼓励每个学生出主意,动手布置装扮自己的教室,知道班级就是自己在学校的家。要求每个学生声音响亮、举止大方地向老师和同学介绍自己。认识同桌,双方合作为集体做一件小事。比一比,看谁最先拥有好朋友。
  我们希望家长能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主动结交好朋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出现不少问题,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也会发生摩擦,这是他开始学习与人交往的第一步。家长如能正确引导,就会使他培养起宽容待人、学会合作等终身受益的良好品质。我们非常希望家长能够理解,把孩子送进学校,不仅是为了让他学知识,还希望他在学校、班级的小社会中学会成长。
  
  目标三:产生新兴趣
  
  对校园的学习生活产生喜欢的情绪;
  知道学习知识是小学生的责任;
  对所学学科有兴趣;
  有努力学习的愿望。
  我们会在学习准备期中,让学生认识各类课本,能说出课程的名称,并且知道自己要在其中学什么,感受各门学科的趣味。
  
  目标四:了解新规范
  
  ●专心上课
  知道预备铃响坐回座位;
  学会上课时人坐正,脚放平,眼睛看着老师;
  不想、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
  学习表达;
  勤于思考,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
  说话前先举手,在老师允许后起立,发言;
  表达完整,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读写规范
  读书时应字字过目,读清楚;
  学习握笔姿势,写字时遵守“一尺一拳一寸”的规范;
  每天能完成作业,自觉复习。
  这些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较长时间内逐渐养成。一旦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那将对他的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希望家长与学校一致起来。
  家长在帮助孩子复习时可以问问孩子,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的?这样可以让学生进入智慧记忆,掌握识字的窍门,提高识字的能力。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成果,与孩子一起享受掌握知识的快乐,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快乐学习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目标五:养成好习惯
  
  ●要做时间的小主人
  能按时到校;
  能分清学校上课铃和下课铃;
  懂得喝水、上厕所等琐事要在课间完成。
  ●要做礼仪小使者
  早上进校主动向老师和同学打招呼;
  同学之间要谦让,常说“谢谢”、“对不起”;
  升旗时,面对国旗立正,行注目礼。
  ●要做行为小榜样
  课间休息在走廊上不奔跑,不做危险的事;
  上下楼梯靠右慢慢走;
  午餐按序领取饭盒,两手平端,慢慢入座,吃饭时不说话,不发出太大的响声。
  
  [家长小贴士]
  ·每天请你用目光送孩子进校;
  ·协助孩子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文具和课本;
  ·让孩子带一个小塑料袋,里面放筷子、调羹(可视情况而定);
  ·让孩子带好茶杯,叮嘱他们多喝开水;
  ·让孩子带好小手帕或者餐巾纸。
  
  我们期盼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能够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生的角色转换,在校园里快乐成长。
其他文献
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我这孩子并不比别的孩子笨,就是没耐性,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知道,做事是否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属于心理活动中的意志品质问题。意志是否坚强,对长大后学习、工作的成败都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耐心呢?    家长要做出榜样。许多孩子没有耐心,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做事的要求往往也是虎头蛇尾。所以,首先要求家长要注意不养成孩子半途
期刊
为何运用小标志    小标志作为一种具体直观的图形材料,可在孩子的行为指导中起到辅助提醒的作用。  首先,小标志能清楚、准确地帮助孩子理解一些行为习惯的要求。  原来,我们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时,需要用语言不断讲解,不断提醒。孩子年龄小,对语言的理解有时会有一定的困难,家长要花费许多经历才能让孩子理解行为习惯的规则,而运用小标志这种直观、具体、形象的材料,再稍加语言讲解,孩子就能很快清楚、准确
期刊
数学绘本缘何受欢迎    数学一直是孩子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比较难的一项。孩子们很少去深层理解那些数学概念,而绘本这种文学性、艺术性强的读物可以弥补这个不足。于是,在绘本成了很多家庭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工具后,数学绘本也逐渐被家长朋友所追逐。  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绘本不像教科书——易让人放松警惕;  ●图多字少——阅读简明易懂;  ●生动的故事——顺应孩子天性;  ●设有小埋伏——解决问题; 
期刊
当我们要把卡卡送去幼儿园的消息传到国内亲友那里以后,我陆续收到了很多善意的反对声,有关系好的亲友直接给我留言:你这当妈的“真狠心”,那么小的孩子就让他上学。反对的声音多了,人难免会怀疑自己决策的正确性,后来卡卡入园一事暂时搁浅,除了我们顾及他的安全感外,多少也跟这些反对有关。  事情转眼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卡卡早已忘记了上学带给他的不快,但我却常常反思这件事情,也常常会想起2008年底在德国时遇到的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晚期,凯尼格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创办了“祖父母旅行社”(Grandtravel),专门为老年人和孙辈们一起外出旅游提供服务。随后的几十年里,类似的祖父母旅行社此起彼伏地建立起来。在我国这种旅游现象还没有大规模兴起,但祖孙辈共同出游的教养方式却值得中国的家长借鉴,这个“十一”长假不妨就让祖孙们一起出游旅行吧!  如今的美国,带着孙辈去旅行越来越被家庭看好。对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说,最想做
期刊
暑假,我把女儿领到家在农村的父亲家,让父亲好好调教这个调皮不听话的“鬼丫头”。半个月后,我去乡下看女儿,刚到家门口,就见女儿坐在门前的石凳上剝毛豆,女儿见到我,很有礼貌地对我说:“爸爸好!”并朝里屋喊:“爷爷!爸爸来了!”  吃饭的时候,我见女儿端着个小碗吃得津津有味,饭粒掉落在桌上,也赶忙捡起来吃到嘴里。我笑着问父亲:“爸,你是用什么法子使婷儿变化这么大?要知道,在家的时候,她吃饭可真是个问题!
期刊
近期,凭借演绎的电视剧《李春天的春天》、《家,N次方》等,宋丹丹再度走近人们的视线,点燃了观众对她关注的热情。其中,在《李春天的春天》中,其子巴图也参演出镜并获得好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宋丹丹是怎么教育小巴图的,从中感悟一位名人单亲妈妈教育孩子的点滴瞬间。    孩子耍赖不要火上浇油    巴图3岁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去购物。想要一本精装连环画。因为那本书太贵,宋丹丹拒绝了,不想让他感觉想要什么
期刊
小米,一个三岁男孩的母亲。儿子出生前,家里事无巨细,都是她来操心、打点。对老公的照顾也无微不至,老公每天出门的衣服,小米都会头天熨好、准备好。还好她上班比较轻松,应付得过来。现在,一个孩子已经够忙的了,小米就没有以前那么周到。为此,小米老公好几次向她抗议,说她有了儿子就把老公给忘了。  “其实我并没有忽略他,而是忙得无暇顾及而已。再说了,如果他能勤快些,帮我分担一些家务,我就有时间顾及他的感受了。
期刊
现在的专家总在呼吁:要让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其实,做父母的又何尝不是。当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如果能多一些童趣的想象力,说不定,许多横在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争执、僵持、矛盾都会迎刃而解呢!  以前,当女儿不听话时,我总会摆出一副肃的表情并耐心地和她讲道理。可是,孩子方佛天生有—种逆反心理,我越要她做什么,她越不肯轻易妥协。  有一次,她吃了一大杯冰激凌后仍吵着要,我怕她吃坏肚子,便对她好言相劝,还许诺明天
期刊
俄罗斯社会尊老爱老蔚然成风,这和俄罗斯人注重对孩子的“敬老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孩子刚刚学会说话时,年轻的父母就在孩子学会叫爸爸、妈妈的同时,要求他也会叫爷爷、奶奶。孩子稍大后,他们便向孩子解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是爸爸、妈妈的父亲母亲,要求孩子对老人比对自己的父亲母亲更为尊敬。  当孩子3岁时,俄罗斯父母要求他牢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生日;当孩子4岁时,俄罗斯父母则要求他能报出老人的正确年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