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问题设计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e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71-01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教师最后的结论是学生笨。
  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精心设计问题。
  一、挖掘教材 设计问题 激发思维 突出主体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些思想和认知问题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巧妙设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本身就是学生主体的表现。在学习上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从本质上讲就是缺少主体性思维。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努力运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联系实际 设计问题 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纯知识的教学,教学者为了使自己讲得清、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强加于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就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例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实际情景:输送带送物、刹车滑行、跳水运动、小孩滑滑梯、荡千秋、亮度可调的台灯、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原子弹爆炸等。将这些真实的实际情景设计成对应的物理问题,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自然-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三、优化问题设计 遵循认知规律 培养创新思维
  为了使设计的问题更能有效地激发创新思维,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面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探究物理规律。
  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问题设计要具体明确,避免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而无当,内涵外延不明确,使学生无从下手。问题设计要精,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不可为问题而问问题,流于形式,耗费时间。
  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问题设计又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即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价值,如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或一些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等。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二)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看法是……?”、“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为什么?”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保持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思维。
  总之,问题设计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是一种教学观念问题,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它的思维核心功能在综合程序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只有充分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取样定理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针对大多数教科书对于取样定理的推导过程不够完整,造成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通过两种方法对取样定理的原理进行了详细推导,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 信号与系统 取样定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54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是猪重要传染病之一,它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s
【摘要】《专业课程设计》是广东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类课程,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本文在传统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讨与实践,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改善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课程设计 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61-02  一、问
人生病往往会发烧,那么,树生了病会有什么症状呢?最近,植物学家用灵敏的红外测温仪进行测试,结果使人大吃一惊:病树也会发烧!  原来,植物主要靠叶表面蒸腾水分来调节自己的体温,就如同人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一样,在正常情况下,当环境温度过高时,从树根吸入的水分就会不停地从叶表面的小孔——气孔中逸散出去,同时带走过多的热量,使树温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但当树木生病时,树根吸收水分的能力就会明显下降,可供蒸腾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68-01  地理的教学过程离不开地图的运用,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强调讲课文对照图,看图习文,文图活用,读图解题,使图文充分结合。所以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实用的教具,如果教学中地图运用的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
期刊
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由海峡两岸双方轮流异地承办,之前已召开了八届研讨会,第九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4月16—20日在台湾宜兰召开,会议由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周仲岛教授担任召集人,并负责筹办。大陆方面由召集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人禾领队,委员秦大河、江志红、陈文、沈学顺、俞卫平、温敏及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编辑刘金婷等人参会;台湾方面由周仲岛教授领队,委员陈泰然、刘广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在教学目标上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有了较大的转变,更加强调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也同样如此。探究能力是现今课堂教学培养的重点方向之一,是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经历的基础上体验乐趣,收获知识并拓展思维。本文则将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就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做一些简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布鲁氏菌病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有超过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人和动
【摘要】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不仅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还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愉悦课堂氛围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等。  【关键词】初中化学 提高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74-01  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在课堂,新理念落实的关键也在课堂,课堂教学的状况如何,应该是地理教师关注的热点。在实际教学中,转变观念,认清角色,使师生情感和谐、学生自主学习、保持创造性,落实新课程理念,就必须打造高效课堂!那么,教师应当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呢?在地理教学中,我们是从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