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中的阳与阴

来源 :南腔北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er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著名戏剧评论家谭静波一篇解谜祥符调的评论文章在朋友圈流传。文章的大意引用如下:
  近年来,豫剧界出现了一些现象值得关注。即陈素真的陈派戏特别火,王素君的王派戏特别火,桑振君的桑派戏特别火。
  年初陈派弟子吴素真演了几场陈派戏,戏迷及观众们像过节一样轰动。5月份吴素真携陈派戏《白蛇传》赴广州参评梅花奖落选,网上关注者竟达数十万,出现了千人评论、万人评说的现象。这在戏剧界是十分罕见的现象。一句话,说明陈派戏火,吴素真才火!
  记得前年观看王素君老师从艺七十年庆典演出,四五十名弟子登台齐亮相,呈现出豫剧小生行“十生九王”的热闹景象。
  近几年桑派掌门弟子苗文华拍的戏曲电影艺术片《桃花庵》,精美的演绎惊艳戏剧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火爆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她们“宗”的都是祥符调。这更说明,时代青睐祥符调,时代推崇祥符调!
  何为祥符调?祥符调是因地名而冠之。宋代皇帝赵恒(真宗)1008年将其改称大中祥符元年,随之改浚仪县为祥符县,一直沿袭到清代至民国才改祥符县为开封县。故祥符调是因地名而冠之。从诸多方面考证,开封是豫剧的出生地,豫剧诞生于清代乾隆年间,约于嘉庆、道光年间形成的祥符调即是豫剧的“母调”,是豫剧诸流派的“源头”和“轴心”。作为“八朝古都”的开封,其丰厚的文化中蕴含着独特的“京都文化”的基因,而京都文化总是具有其他文化无法比拟的影响力辐射力。祥符调能作为豫剧的“母调”传承光大,正是继承了这种具有“京都气派”的文化基因。
  祥符调用的开封话是标准的“中州音韵”。“中州音韵”五音俱全,四呼规正,尖团字分明,是中原文化的一种“根”文化。中州语、中州韵具有极大的亲和力,故而由祥符调派生发展的豫剧更能使广大观众产生“亲和”和“共鸣”,能够在全国20多个省区流传、发展、生根、开花,这种“京都气派”正是传承了这种文化基因。
  那么,在这个社会急剧变革、艺术日益翻新的新境况下,为什么观众对这个老古董似的祥符调这般情有独钟?在谭静波看来,原因之一便是:祥符调具有阴柔之美。阳刚美与阴柔美都是人们需要的美的类型。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在惊心动魄的阶级斗争时期,社会需要的是阳刚豪放之气,慷慨激昂之音。曾几何时,豫剧将这种审美功能、艺术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今天,太平盛世,国富民康,安宁祥和的生活更需要阴柔和谐之美,委婉悠扬之音。以活泼、俊俏、温婉、明丽为主的豫剧祥符调与这种需要达到了契合。那秀雅纤细、含蓄甜美的阎派唱腔让人如饮甘露。字乖韵巧、俏丽清脆的桑派唱腔让人百听不厌。尤其是典雅深邃的陈派唱腔和悠然温润的王派唱腔,更使人如痴如醉。当台上台下共同吟唱那段委婉缠绵的[七折]“羞答答出门来将头低下……”当近百个王派戏迷登台齐唱那段深情动人的[慢板]“秋江河下水悠悠……”时,我蓦然醒悟:这才是中原的抒情歌曲,这才是当代的“郑卫之音”!(本文引自2017年 9月2日谭静波在中华豫剧祥符调高峰论坛上的论文《时代推崇祥符调》)
  没错,阳刚美与阴柔美都是人们需要的美的类型。“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在惊心动魄的阶级斗争时期,社会需要的是阳刚豪放之气,慷慨激昂之音”,但是,“今天,太平盛世,国富民康,安宁祥和的生活更需要阴柔和谐之美,委婉悠扬之音”,我觉得这种“二分法”结论过于简单,事实上这个观点我也难以认同。我们看豫剧《花枪缘》,其中有一句经典唱腔:“老身家住河南地”,这唱腔你用豫东腔唱出来才对味,用普通话唱出来,那味道完全不对了。马金凤创立的豫剧“马派”就属于豫东派,用豫东腔唱出来才能体现马派艺术风格。你非要用普通话,或者浙江话来唱,即使充满“阴柔和谐之美,委婉悠扬之音”,味道也不对。
  闲话少说,下面我就谈谈无法认同的理由。作为学术探讨,算是和谭静波商榷吧。由于涉及到戏剧审美,涉及到中国哲学中的阳与阴,我不得不谈得稍微宽泛一些。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1. “独阴不生,孤阳不成”,这是《周易》的一个基本思想。这个哲学思想用在戏剧艺术上,无论是“阳刚豪放之气,慷慨激昂之音”还是“阴柔和谐之美,委婉悠扬之音”,其实还是阴与阳的关系,不应该人为地将其隔开。
  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瑰宝和精神文化财富。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豫剧,作为中国戏曲最大的地方剧种,从《穆桂英挂帅》《花木兰》到《苏武牧羊》《程婴救孤》,从《朝阳沟》《铡刀下的红梅》到《常香玉》《焦裕禄》,从《风涌大运河》《盘夫索夫》《泪洒相思地》到《愚公》《唐知縣斩诰命》《琵琶记》《无事生非》《天问》,无不彰显了文化自信、人性光辉和中华精神。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其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自然化、乡土化,质朴本色,鲜明强烈,雅俗共赏。
  著名戏剧评论家谭静波将豫剧这门艺术分为“阳刚豪放之气,慷慨激昂之音”和“阴柔和谐之美,委婉悠扬之音”,简单说,就是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这种审美来自于我国古典文学。《沧浪诗话》的作者严羽将诗分为九品,九品不外乎两大类型:第一个类型是优游不迫,第二个类型就是沉着痛快。
  所谓优游不迫,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阴柔和谐之美,委婉悠扬之音”;所谓沉着痛快,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阳刚豪放之气,慷慨激昂之音”。
  《诗品》的作者司空图将诗分为二十四品,其中有雄浑、劲健、豪放,也有含蓄、纤靡、曲婉。如果要笼统地概括,也勉强可以概括为阳刚和阴柔两大类型。
  什么是阳刚?什么是阴柔?阴阳刚柔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周易》。既如此,有必要简单说说《易经》中的阴阳这个概念的由来。
  《易经》开篇就是乾卦第一,乾上,乾下,六爻皆是阳爻。乾卦的《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说,“天至高无上,从一从大”。“天行健”意思就是说,组成乾卦的两个三画卦都象征天,是双倍的健,所以说,天行健。   乾:通“健”,像龙那样呼风唤雨,刚健。有才干的人就应当刚健,当然,必要的时候也应该隐藏。《说卦传》里说:“乾,健也”。乾道是自强不息的力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乾道变化“神运无方”,无物不载,无物不覆,而又全无痕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本来寓意也恰恰在于这里。后人以此作为励志名言,激励自己遇到困难不放弃,正是对这句名言的通俗化解读。
  《乾》卦,下卦上卦都是乾,为重卦。《乾》卦由六根短的实线上下重叠而成。六爻都是阳。阳多得不得了,古人就叫做纯阳。实线从下往上数,分别就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
  《周易》的第二卦是《坤》卦。
  坤,土字旁。和大地有关。《坤》卦六爻皆阴,其特性是:厚德载物。有学者认为,“申”就是电,也就是神。坤,就表示伸阳以继承乾元。《坤》卦的关键词为:柔,静,顺。坤的意思是:顺从,依附。《坤》卦的象征本来是牛,这里却以“牝马”为象。“牝马”,意思是母马。母马的特性是比较“顺”,和龙的特性刚好相反。龙的特性是“健”,天行健嘛。公马是领头的,是“带头大哥”,是主角,是红花,母马是追随的,配合的,是配角。
  《乾》卦、《坤》卦,乾是父,坤是母。乾卦演化出巽离兑三卦,坤卦演化出震坎艮三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乾主阳,乾道成男,坤主阴,坤道成女。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易经·序卦传》)
  换句话说,按照《易经》的说法,天之气属阳,地之气属阴,天地交感,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这样才吉利。
  古人以天为阳、以地为阴,然后,把日月、火水、昼夜、寒暑、男女统统归于阴阳两大类型,进而形成“取类比象”“观物取象”的哲学观念。
  乾为纯阳,坤为纯阴。接下来,后面的六十二卦则是阴阳杂陈。乾为天,就是父亲;坤为地,就是母亲。可以这么理解:后面的六十二卦都是乾坤二卦阴阳交感生化(“和”)出的“孩子”,换句话说,天和地相交,生出了六十二个“孩子”。此所谓“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系辞传》)
  这本来就是天地生物的常识,而已,只不过,“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系辞传》)
  天与地相交,才吉利。天地不交,那就是“否”。天在上,地在下,位置太对了,看上去很正常的现象,可是阴阳交感了吗?没有。因为没有交,《周易》里说这是《否》卦,不好。《否》卦的《彖传》里说:“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天地之间没有交合,万物就不通畅。
  怎么样才是吉利呢?天在下,地在上,位置不对,所以要动,要变,要交,这是《泰》卦,吉利。好就好在交。阴阳交感了,才不会停滞不前,才能变化,才有希望。交感交感,没有“交”,哪来的“感”?
  “感”,是什么?就是感应、亲近。“生生”之谓易,阴阳二气需要经常亲近、交合,才能激发一股生生之欲力,保持生命形态,也就是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阴阳交感才好,《周易》的经文是这个观点,用来解经的《易传》也是这个观点。你去看看《泰》卦的《彖传》,那里面是这么说的:“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什么意思?就是说,这是说天地之间要有交合,万物才通畅。
  万物有灵,一切皆由天定。天意通过“象”表现出来。“易者,象也”。易就是象。《系辞》里说:“古者包牺氏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个包牺氏就是伏羲氏。
  “伏羲”这两个字的本意是驯养野兽。在伏羲那个时代的先民,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白天看到太阳出来,晚上太阳落下去。仰望星空,又能看到月亮、星星。有晴天,有雨天。有打雷,有刮风。风云突变,变化莫测。为了让人了解气象,他通过观察天道,“比拟”万物,着手画八卦,用来安排人道,提醒人们避免灾祸。开始是结草为绳,捕一条鱼或者驯养一头野兽,就画一道。捕两条鱼或者驯养两头野兽,就把一道用力地拉,拉断成为二。一的中间断开,成为二。这就有了阳和阴。一分为二,二合为一。这就是最早的乾卦和坤卦。阳和阴的组合,就有了八卦。比方说,上下都是阳爻,中间一个阴爻,这是离卦,代表火。伏羲先画离卦,可见,那个时代,火有多么重要。《系辞传》里提到第一个卦是什么卦?就是离卦,两个离卦的重复。昭示了火是文明的起源。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系辞传》里的话。这个陰阳就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生生不息之创生力。万物是怎么成的?人又是怎么成的?都是从阴阳生成的。阴阳之间的交感和合之后,人就完成了从“生”到“成”的过程。
  《道德经》有云:“生于柔弱,死于刚强”。就是说,平常太轴的人,都很危险。儒家思想比较强调中流砥柱,偏重于阳刚,而道家思想呢,它比较强调随遇而安,偏重于阴柔。
  现在常说的《道德经》,实际上呢,据考证应该叫《德道经》。为什么叫《德道经》呢?因为老子一贯推崇的是以德统道,从德中达到道的状态。不可能先道,然后再德。而是以德达到道的境界。这个“德”实际上和得到的“得”,两个字是通假的。
  “先天地生”的是太极——相当于老子的“道”。然后,太极生出了两仪——阴阳,阴阳交感就生出万物,包括人。生命就这样“成”了。接下来,有了生命之后,人要做的就是守这个“成”。这并不容易。后天的很多东西,包括语言、教育、环境、父母、同事、老师、领导等等,他们做的很多事,都是要把你的生命遮蔽起来,让人程序化,让你守规矩,让你听话,让你脱离原创、活成盗版,从而迷失自己,远离造物主已经给你的“成”,而你要拼命地祛蔽,才能回到你最初的生命。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了:阴与阳是一体两面,谁也离不开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独阴不生,孤阳不成”。阴遇阴、阳遇阳为敌,阴遇阳、阳遇阴为通,这是《周易》的一个基本思想。   这也就是说,这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用在戏剧艺术上,“阳刚豪放之气,慷慨激昂之音”和“阴柔和谐之美,委婉悠扬之音”,是阴与阳的关系,不应该将其人为地隔开。一如人的气质,有刚强的一面,也有柔弱的一面。
  你以为苏轼属于豪放派,写出来的词必有“大江东去”的大气魄?错了。阳刚为用,阴柔为体,你看苏轼在《海棠》中这样写:“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这豪放吗?不豪放。他写得相当空幻迷蒙、婉转含蓄,极尽阴柔之美。
  名医红叶先生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国饮食文化太美第二讲”中说: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实际上指的是,我所谓的这个道,实际上指的是一种空的状态。当你获取到一定量以后,你的内心放空了,这个道呢,是可以说的,但是不是我们平常所谓的那些规律?一般人都认为,这个老子的道啊,是指的规律,实际上不是,是指的内心的一种状态。佛家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讲的就是道和德的关系。德就是色,各种颜色,各种世间的繁华,这是德。你如果没有这个德这个状态,是根本达不到空这个道的状态的。从数字上来表达呢,德代表一。一呢,在传统文化中代表阳气。道呢,代表的是零。
  阴和阳指状态,不指事物。阳气的“阳”实际上和张扬的“扬”啊,是一个字。比如说,我们某一个状态呢,是张扬的,高兴的,它代表的一,就是阳。阴呢,跟隐藏的“隐”是一个字。
  当我们的气息是内敛的,晦暗的,这个时候就是阴。实际上就阴阳指状态而言,指能量的不同状态,不是指事物。“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啊,不要光是看到那个事物,要看到它的气,西方科学叫能量。中医讲的气和西方讲的能量,指的是一个东西。
  这个德和道,是一阴一阳,实际上它代表的不是阴阳。我们可以说,道和器是相对立的。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和器之间有一个通路,就是德。实际上,德代表的是能量流动,道代表的是你获取这些能量以后,自己又变空了。
  人类用各种方式,来让人体增强自己的阳气,这样能够达到保身藏全的目的。古人为什么崇拜太阳神鸟?因为鸟,在古代代表的是阳气。古代在形容这个阳气的时候,形容太阳的时候,都是用一只三足的鸟。有的时候呢,用的是一只三足的乌鸦。为什么用三足呢?三在相术里面代表的就是火。在描述月亮的时候呢,用的是青蛙。青蛙,它本身属阴的。再一个呢,你看青蛙的这个肚子的一张一吸,它代表月亮的阴晴圆亏。图腾崇拜里面呢,崇拜阳气的很多,崇拜阴寒的极少。从天文学来看呢,实际上,月亮反射的是太阳的光,它本身并没有能量和热量。
  你看那个端正的“正”字,上面是“一”,下面是一个停止的“止”。什么叫做正?止于一叫正。你的行为准则,你的所有做法,只要按照保护阳气的方法去做,它就是端正的。中国哲学的思想啊,看似是阴阳并重的,实际上是重阳不重阴的。
  古人说,“养正则吉”,就是说啊,我们来养人的正气,就会得到吉祥的结果。这个正呢,刚才说了,就是止于一的意思。所以,养正则吉,我们可以引申为养阳气则吉。
  说到这里,我实际上已经表明了我的第一层意思,“安宁祥和的生活更需要阴柔和谐之美,委婉悠扬之音”,这种审美观和我们古老的中国哲学“重阳不重阴”“养正则吉”其实是不合拍的。事实上,当下的现实是“花样美男”流行,阳刚之气不足。社会真的不需要阳刚了吗?一味强调阴柔之美,就是健康吗?
  关于这一点,下面我们再谈。
  2. 阳刚与阴柔,密不可分,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风格也不同。虽倚阳而阳刚色彩并不惹人讨厌,或者虽倚阴而仍有着阳刚之气,这才是中国古典美学独特的审美观:阴阳和合之美。
  作为礼仪之邦,古代音乐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乐论也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中国的艺术精神。它既有着丰富的关于音乐的阴柔之美,也有阳刚与阴柔和合之美。
  受《易传》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把美分成两大类: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而美好的古代音乐往往能够将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类型的美,巧妙地渗透,在音乐之中合二为一。阴柔有阴柔之美,阳刚有阳刚之美,这两种类型并不那么绝对的对立,也并不互相隔绝。相反,它们常常互补互渗,融合成统一的音乐形象。
  “阴柔”给人以纤秀之感,阳刚给人以大气之感。你看王翰写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士们在帐中喝酒,正要举杯畅饮,不知哪里来的琵琶声,正好助兴,一醉方休吧。即使醉卧沙场大家也别笑,古往今来,出征的人有几个活着回来?大男人生死算什么,早就置之度外了。曹操写的《观沧海》:格局不是一般地大,“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颇有“吞吐宇宙气象”;再看李白写的《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谓豪情满怀。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更是阳刚:“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是一种“银河落于九天”的瑰丽气势。后来,苏东坡也来游庐山,那么爱写诗的一个人,他为什么不写庐山的风景诗呢?因为他觉得他写不过李白。苏东坡写诗有个特点,他总在心中暗暗和李白较劲,同一处风景,感觉自己写不过李白的时候,他就干脆放弃,不写。李白正面描写过庐山的景色,“日照香炉生紫烟”太厉害了,是吧,那我就去西林寺,听老僧说法,然后换个角度,写庐山之禅意,玩的是哲学,而不是大嗓门地喊叫“我超过李白啦”。
  于是,苏东坡在西林寺的壁上,题了一首别具一格的詩《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阳刚就是大嗓门、一味地大喊大叫么?不是。那不是艺术,充其量是喊叫,是吵闹,是声音的张扬。杜甫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里面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慷慨悲壮,纵然小声唱出来,也一样有雄伟壮阔之力,不一定非要通过大喊大叫来体现。   阴柔就是“伪娘”吗?就是缠绵凄婉、哭哭啼啼吗?那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清代著名古文理论家姚鼐,在他的《复鲁洁非书》中,曾这样总结古诗文的阳刚美和阴柔美的审美特征:“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不妨拿柳永的《雨霖铃》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比较一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你看,柳永的《雨霖铃》中,词的上片写临别之情景,“寒蝉”啦“凄切”啦,都在说秋之凄凉。然后面对寒秋,人在那里“执手相看泪眼”,甚至于“竟无语”而“凝噎”。烟波浩渺,千里无人,“楚天”空旷,人愈加凄清冷落。下片接着设想别后相思之苦。别离伤情啊,何况在一个“冷落清秋节”。“杨柳依依”,这不是故意招惹离愁么?“良辰好景”也形同虚设。这完全是从女性的角度,来执手相看,整个调子是阴柔的。
  再看蘇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话,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这是在游山玩水么?不是,他是看到赤壁风光后,有所思而已。他赞美赤壁风光、缅怀古代风流人物,抒发的是什么呢?是他自己的郁闷,他觉得自己空有壮志却难以施展。词一开头就给人一种气吞万里的豪迈格局。整个调子是阳刚的豪放的。但到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又极尽阴柔和谐之美。
  “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在惊心动魄的阶级斗争时期,社会需要的是阳刚豪放之气,慷慨激昂之音。……今天,太平盛世,国富民康,安宁祥和的生活更需要阴柔和谐之美,委婉悠扬之音”。事实上,当下“花样美男”流行,阳刚之气不足。君不见,广告商为了让消费者接受自己的产品,总乐于选择形象俊美、身材姣好的男女演员,来推销产品和取悦观众。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大家都把“花样美男”“奶油小生”作为男性形象典范的话,太过了吧。社会真的不需要阳刚了吗?某某卫视专走“花样美男”路线也就罢了,还让几个四十好几的男人去装嫩,上蹿下跳,扮演“小鲜肉”,尽展所谓的阴柔之美,你觉得正常吗?那真的美吗?社会真的不需要“硬汉”了吗?
  事实上,即使从咱们古代哲学的角度来说,一味强调阴柔之美,也注定不健康。为什么这么说呢?比方说,有的人每天早晨要喝八杯水,认为这样才能健康。前几年,不少养生专家就这么说。红叶先生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国饮食文化太美第一讲”中说:这个习惯啊,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坏习惯。为什么呢?因为每天早晨啊,人的阳气在上升,天人合一嘛。实际上天人合一这句话也值得商榷,天人本不二,不必言一。天人本来就是一体的,对吧?早晨阳气上升的时候,我们应该顺着阳气,应该呵护这个阳气。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早晨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不喜欢吃肉,没有食欲,因为阳气没起来。从西医角度来讲,消化酶的活性没上去。这个时候我们要提高它的活性,提高人的阳气。水是什么东西啊?水是阴寒的,至柔之物,对吧?你在阳气上升的时候,上面有至阴的东西往下压,这人能舒服吗?为什么这个观念那么流行呢?社会需要新鲜的刺激。人喝八杯水以后,会有什么恶果?第一,浑身没劲;第二腰酸背疼。这个腰酸背疼往往被误认为是颈椎病和腰椎病。实际上不是,是肌肉的某些位置水肿。人的水肿会压迫一些神经并导致疼痛或者酸痛,它是一种波动式的,不是所有时间都这样。它是随着水肿的程度而减轻或者加重的。还有很多女性的经前期综合症。快来月经了,人跟疯掉了一样,自己也不理解自己。喝水喝多了,水中毒。古人很重视这个的。我看过近一千年我能看到的所有典籍,没有一部典籍要求人多喝水的。除了在特殊的病理状态之下,比如说高热的时候,乳额的时候——乳额指的就是扁桃体化脓了。这个时候,可能会要求他多点喝水。
  大家看“水”字古代怎么写?你把坎卦的那个写法转九十度,竖起来,就是古体的“水”字。你看坎卦,上下两个断开的虚线,代表阴,中间的实线代表阳。阴寒的水底,藏着的是什么?是阳气。实际上,水最有益的地方和我们要追求的地方——正好是中间那“根”阳气。
  同样是水,井水和泉水不一样。不同的水,能量不一样。《本草纲目》里面除了总论以外,第一章讲的就是水。李时珍归纳了,水分为四十三种:天水三十种,地水十三种。为什么泡同样的茶,泉水泡的茶更好喝?因为泉水经过山川的洗礼,它带的阳气更足一点。
  有一些老年人,脚比较肿,手一按下去就陷下来了。这其实是没有能够把水排出来。因为阳气不够。按照西方科学角度来说,是能量不够。按照中医角度来讲或传统文化角度来讲,就是阳气不够,不足以把水带出去,都积累在人体最下端了。
  有位名中医叫郭生白,这个老先生在做药的时候,很讲究,要做甘澜水。就是为了增加水的阳性。
  甘澜水是怎么回事呢?甘澜水又叫千扬水,就是拿着瓢啊,在盆里面反复地扬起来,要扬一千遍以上。这样的水呢,据说水分子之间电荷的顺序非常有序,有很强的洗涤作用。有一种洗衣机就不用洗涤用品,就是用类似于扬出来的甘澜水,来洗涤污垢。这个甘澜水,据说用来泡茶也好,做饭也好呢,都特别香,特别有力量,特别能渗透进去。
  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的魅力。
  咱们说回戏剧。从戏剧艺术的角度来说,一味强调阴柔之美,也违背传统审美。
  在传统戏剧艺术中,出现在舞台上的人物,男性因“狂放”而可爱,女性因“娇韵”而美丽。描写男人,“狂放不羁”,开怀豪饮,自有阳刚豪放之气。描写小女子,见其“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便觉“人间无其丽也”。嫣然含笑,媚丽欲绝;俯首微笑,殊不羞涩;病态含娇,秋波自流。这样的媚态,别说男人的魂被勾走,就连女子,也禁不住感叹“袅娜如此,妾见犹怜,何况男子” 。   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这正常吗?君不见,城市里居然流行起“花样美男”,他们修指甲、做头发、用刮毛器、涂防晒霜,这难道就是潮流?有的理发店竟然推荐“言承旭发型”。“美男”公然被模仿,这样真的好吗?正常吗?如果说“美男”多少还有点中性的话,那么,“伪娘”这个词,在我看来,根本就是贬义词。因为,“伪娘”这个词,本身就很虚伪。你难道不觉得,当下的中国男性“阴柔之气”有点盛吗?“阴柔之气上升,阳刚之气下降”,这样的现象不令人担忧吗?你真的喜欢小男生开口就带点“娘娘腔”吗?
  就目前而言,中国的戏剧风格更需要阳刚之美吧。
  我最近重看《三国演义》,确实羡慕诸葛亮、庞统、周瑜等谋士在帷帐中轻摇羽扇、运筹帷幄的派头。张飞是个粗人,一开始非常看不惯诸葛亮的做派,我们都去冲锋陷阵,你在帷帐享清福,这都是什么事?后来,见识了诸葛亮运筹帷幄的本事,弹指间强虏灰飞烟灭。看到人家决胜于千里之外,张飞也不再抱怨了。
  “文治大于武功”,传统文化中这个观念,让有些家长误以为“男性女性化,女性宠物化”似乎很正常。错了。男性就是男性,干嘛要去做“伪娘”呢?女性就是女性,干嘛要去做“女汉子”呢?
  你看诸葛亮在帷帐中轻摇羽扇,似乎比较阴柔,但你再看他在东吴舌战群儒的气概,那还是相当“硬汉”的。
  想想我们从小就熟读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那意境,充满静谧闲适的柔性美。如果你由此想当然地以为,王维的诗都是阴柔的,那你错了,不信你看看王维的另一首诗《观猎》:“风劲角弓响,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首诗的风格和“夜静春山空”的感觉完全不同,简直不像同一个人所写。《观猎》 一诗遒劲、豪放,充满了征服一切的阳刚之气。
  阳刚与阴柔,密不可分,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风格也不同。虽倚阳而阳刚色彩并不惹人讨厌,或者虽倚阴而仍有着阳刚之气,这才是中国古典美学独特的审美观:阴阳和合之美。
  大家看钟馗画,那是中国人传统的年画。钟馗介于神鬼之间,他一手持剑、双目圆睁、除凶逐鬼、迎福纳祥,充满阳刚之气。钟馗身边总有鸡和羊,隐喻“吉祥”。猛虎也常伴隨钟馗左右,隐喻“威武”。但是,民间也有钟馗嫁妹的传说。所以,钟馗背后,也站着美女。钟馗和美女,集阳刚和阴柔于一身,这个形象,正是阳刚和阴柔的合一。
  因此,阳刚和阴柔之美,二者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是合一的关系。
  3. 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这两者之间不仅可以并存,而且可以转化和交融。此所谓“刚柔交融”和“摧刚为柔”。
  阳刚和阴柔,在“极”的状态下合二为一。在我看来,太极的这个“极”字,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站在“极”的层面来看问题,“阳刚豪放之气,慷慨激昂之音”和“阴柔和谐之美,委婉悠扬之音”,这二者本不可人为地分开,而是合二为一的关系,这才是艺术应该追求的境界。
  去年豫剧进京,被戏曲界认为是“现象级”的重大年度事件,被称为“河南现象”“豫剧现象”。近几年创作的剧目《全家福》和《玄奘》既叫好又叫座,这里面也不全是阴柔之美。而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的《灞陵桥》,剧中的曹操形象既有阳刚的一面,也有阴柔的一面。这些广受欢迎的豫剧无一不是“阳刚豪放之气,慷慨激昂之音”和“阴柔和谐之美,委婉悠扬之音”的合二为一。
  阳刚和阴柔,有人以为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样理解也不能说就是错,只是审美层面不高。提升一个层面来理解,阳刚和阴柔,是“合二为一”的关系。
  “合二为一”这个思想太重要了。为了把“阳刚和阴柔的合一”讲清楚,我不得不引用《易传》和中医的概念。
  要想清晰地理解阳刚和阴柔“合一”这个概念,得用《黄帝内经》《道德经》和中医学的一些观念来解释。大家知道,中医界有个扶阳派,扶阳派有个理论,叫“扶阳抑阴”、“用阳化阴”。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卢崇汉在其学术专著《扶阳讲记》一书中,谈到阴阳合一哲学。为了解释这个阳刚和阴柔之美,我这里将卢教授的部分理论概括、引用如下。
  在对疾病的认识上,始终要抓住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抓住太阳,再一个问题就是抓住少阴。这两个问题很关键。那么为什么要抓住太阳呢?这实际上历代的中医学者们都研究得很深了。因为太阳经是我们抵御外邪的第一个屏障。所谓的外邪,特别是风寒邪气,都会从外侵犯而祸及太阳。但是一旦波及了太阳,它就有可能出现很多变化。但是,最严重的变化就是入少阴。一旦入少阴,那么就会导致我们人体从一般的阳证就转变成了阴证。这个时候用桂枝法的加减、四逆法的加减往往有奇效。
  “姜桂附”这个基础就是扶阳的思想,就是阳主阴从观。临床的时候,开出大剂量的附片,确实能够治愈过去简直不敢想象的一些病人,这要感谢扶阳的这种思想。
  清末医学大家郑钦安先生在著书里面,就谈到了他的这个扶阳思想的确立,也是通过几十年的探索。他的认识就是:阴阳这两者啊,是合一的。这个合一还不是统一。你看我们《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里面就谈到:阴阳,它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因为我在中医学院里面就是要讲《中医基础理论》,也包括《中医诊断学》。教材里面讲阴阳两者统一,而郑钦安谈到的是合一,二者合一。合一跟统一不一样。这就涉及到一个层面问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问题,就涉及到层面。阴阳合一,也涉及到层面了。这个层面,就是一的层面。在郑钦安的认识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很多见解。比如,我们提出了“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那么按照这个认识,我曾经讲过,对某一些比如阴虚的病,它实际上仍然是阳虚。这要从“阴阳合一之道”来谈这个问题。如果你抛开了这一点,去谈用阳化阴,是无法理解的。那么这在《内经》里面,它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来,但实际上有了阳的生和阴的长。生和长这两者就是合一。实际上,郑钦安是在《内经》的这种思想上来认识这个问题的。那么阳生阴长就是阴阳合一之道。所以他才明确提出了天和地,一阴一阳,可以分若干亿万阴阳。合呢,合起来就是一个一。分之亿万阴阳,合之一个一。就一个阴阳而已。这跟我们现在《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些认识,从表面上看好像差不多,但是它的深层含义不一样。   《内经》上讲“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呢,可万,万之大不可勝数,然其要,什么呢?一也。”这就是一个阴阳。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你看《内经》的作者给你讲得很清楚了。后世怎么样去研究它?当然后头就有很多对这句话的不同理解。比如说郑钦安在他的书里面,实际上也是提出了这种思想。他才有了“六经还是一经”、“人身的五气还是一气”、“一千万个阴阳实际上就是一个阴阳”、“所以三焦呢,也就还是一焦”、“万病都在阴阳当中”。实际上就是对一的层面问题,不是我们那样的认识。《黄帝内经》就是一的层面的书。郑钦安的那几句话实际上也是在一的层面上谈问题。这就是一个学问,这个学问就是合一的学问,归一的学问。如果我们把这样那样的问题都归到一了,这就好解决了。所以郑钦安也好,卢氏也好,所做的学问实际上都是在这个一上用功,都在一这个层面上。所以把它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一个理论。它是一个理论的支撑。郑钦安在《医理真传》里面就谈到这个问题了。如果我们只是在后天的脏腑上去谈问题,去理解阴阳,那这是论其末;如果我们从坎卦的这个角度上去理解,那么这就达到了极的状态,达到了合一、归一的状态。所以我提出来的“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那么这个极就是合一,就是归一。
  就当今的大多数医者来讲,因为教材就是这样,所以他们对阴阳的认识上,都是从后天的角度上去看待阴阳,都是去分五脏六腑,分十二经络等等,包括一些辨证,都是这样。脏腑辨证,它以脏腑来分阴阳。八纲辨证,以八纲来分阴阳,六经辨证,以六经来分阴阳。所以郑钦安讲,这是论其末,没有在先天立极的本上来看待问题,来认识问题。这种理念,他们就只可能在枝叶上去追求。在什么状态下你才会去求根本呢?就是要在极的状态下。所谓极的状态,郑钦安有一句话,就讲啊,只有以坎卦解之,才是推其极也。那么我们把天下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推到这个坎卦上来。
  那阴阳怎么样才能合一呢?它是在极上才能达到合一。所以,阴阳在极上合一。如果一旦离开了极的这个状态,就没有办法合一,也无处可合一。所以我们只有抓住了这个极才能够达到合一。那么,对这个极怎么理解的呢?极是哪来的呢?它是先天来的。因为中医学跟易学紧密相连,所以它是由乾坤来的。我相信大家可能都读了《医理真传》这本书,“坎卦解”“离卦解”说得明明白白。它是乾分一气落于坤中形成的坎,最后又形成了离,再由坎离两卦的相互交合最后化生了中土!所以郑钦安讲啊,水土合德,世界大成(《医理真传·真龙约言》)。那么,什么叫合德呢?水土怎么合德呢?那这个实际上就是坎和极。因为极就是水土合德的一个象征。坎属水啊,那么这个水哪来的呢?是由乾分一气落于坤,这样来的,形成了坎。乾分一气落于坤宫而成坎。所以坎,它包含了坤土在里面,包含了水在里面。它是以坤为体,以乾为用。所以在对于水土的这个认识上啊,坎和坤,就形成了,有先天和后天的区分了。那么水就是坎,它就是先天。土呢,是坤,是后天。所以,我们在疾病的治疗上,就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
  我反复强调了阴阳的合一。那么这种合一,它是在极上。这个极就是太极的“极”。那么只有达到极的这种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够有合一的产生。如果在极上没有合一,那么也就不可能有水土合德。那么怎么水土合德?我认为,就只有在四逆的这种状态下才能够达到水土合德。也就是说,没有水土的合德,而只有四逆才是水土合德的推极之法。那么既然四逆它是推极之法,推极之方,是合德之法,合德之方,它实际上是阴阳兼顾的一个法,一个方。所以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理解:四逆只是回阳。如果是这样去理解,那么你就很局限了。因为实际上四逆是阴阳兼顾的。如果它不是阴阳兼顾,它就不可能是推极之法,它就不可能是合一之法。对于我们人体来讲,那么就是阴阳合一的,阴阳合一之体。我们虽然倡导扶阳,但是我们并没离开阴啊!扶阳抑阴,用阳化阴,这其实啊,始终是阴阳的合。我们没有只谈阳,不讲阴嘛。我们也不否认,阴,它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只是强调了阳的主导地位,也就是阳主阴从。所以,具体的体现就是使用四逆。因为四逆它是阴阳兼顾、阴阳合一的合一之方,合一之法。
  要达到极的状态啊,怎么样达到呢?你看,它着眼于坎。这里谈到的坎,不单单只是谈到的肾,而坎,它既阴又阳。就是坎啊,它有阴和阳。所以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理解,真正能够明白这个方,这个法,它是推极之方啊,是推极之法,那么你也才真正能够明白四逆的本意。仲景的四逆的本意是什么?本意就是,既能够回阳又能够生阴的一个法,否则就说不清楚了。我们把力用在这个极上。因为它既能够扶阳又能够生阴。那么就我们人体来讲,阴阳要处于一种很平和的状态。但是这种阴阳的平和状态,就生理上来讲,它始终是以阳作主导地位。只有在以阳为主导的状态下,我们阴阳二者才能达到一种平和的状态,这才是一个健康之体,才使我们人不生病。在阳为主导的前提下达到了阴阳两者的协调。所以我反复强调:我们研究中医学,我们要做中医学这门学问,你的研究层次在什么状态,那么你得出的结果就是什么状态。你一直在三的层面,或者一直在二的层面去研究,去理解,你就不可能有四逆出来,它不支持你。在理上就不支持你。所以只有在这个层面去思考,才真正符合四逆的本意,才符合《内经》的本意,《伤寒》的本意。因为四逆,它既有阴又有阳,所以它就能够协调我们人身的整个阴阳。因为四逆,它是在坎上立法。它始终抓住坎。
  四逆是在坎上的法,四逆是在极上的法,极上的一个方。所以它是合一的。它的这种合一,实际上是在先天的层面上的合一。它在先天的这个层面上去和合阴阳,它没有去考虑在后天的脏腑、气血、津液的这个层面上去和合阴阳。如果我们从后天的这种脏腑的角度上、这个层面上去考虑,你就不可能用四逆。我们这里谈到的四逆,它不仅仅是在病的层面上去合阴阳,它实际上是在什么层面呢?是在气的层面上去合阴阳。这就又深一个层面了。所以不是在治病,实际上是在治气,气血的“气”。在临床的治疗思路上,卢氏和很多其他的医家都不一样。这就是很明显的一个区分。你是治病吗?你是治气。你是治病吗?你是治人。什么气呢?你治的是什么气?张仲景,他的四逆是专于人身一点元气来立方立法的。那么,元气是什么?它就是我们人体的根本之气。那么这个气,才是我们阴阳和合之气。所以用四逆,救了元气,这就救了命。那么怎么样子来救这个元气呢?四逆,它是通过什么机理来使这个元气得以拯救呢?这就是四逆当中最重要的一样药,是什么呢?附子。因为附子药性我想大家应该都背得滚瓜烂熟了,附子,辛温大热有毒,至刚至烈。那么也只有它才能够担当得起补坎中真阳的重任。补了坎中真阳,这就是补了先天乾元之气。在《医理真传》里面的“坎卦诗”“坎卦解”都谈到了先天乾元之气。干姜,其性温而散,散就是向外啊,它要走。那么仲景的四逆,它为什么要用干姜呢?这是因为群阴阻塞,通过干姜的辛散才能够打开这个阻塞,才能够破这个阻塞。干姜的散,这就为附子的透达到极上创造了条件,才能够达到它温扶坎中一阳的这个作用。那么这个阳在哪里呢? 这个阳在水里头,在海里面。那么如果没有干姜的这个作用,或者说没有姜的作用,附子要达下,是很难的。为什么难呢?因为四逆都已经是因为阳的不足,群阴往往弥漫了,这就形成了一种阻隔,那么这种阻隔是什么?就是阴霾。也就是我们的整个天气被阴霾阻挡,太阳透得下来吗?透不下来。坐过飞机的人都知道,下面是阴天,结果一穿过阴霾层啊,上头是金光灿烂。是不是啊?那么如果下面的云层,这种阴霾一散开,阳光自然就下来了。我们大地上就有很好的太阳。所以通过姜的散,而破了阴云。这就为附子的下达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就达到了“迎阳归舍”的理想效果。而四逆汤当中的甘草,如果没有炙就是半阴半阳,如果炙了那就是纯阳之品。四逆基本上都用的是炙甘草。所以它是纯阳之品。它,“其味甘,其色黄”,说明它是禀坤气最全的一味药。一旦阳气归舍,达到水底,附子就达到了极上了。那么用甘草的目的是什么呢?甘草的目的就是去扶土,那么这就使我们的立极之火能够伏藏在里面。因为它属于坤气最全的一味药。不知道大家烧过火盆没有?过去没暖气,都是烧火盆。火盆需不需要每天去生火呢?不需要。火盆取了暖后,里头有木炭,木炭烧了很多灰,要睡觉了,你要把那个火种保留下来,怎么办呢?就用这个灰啊,去把它盖住。第二天,你把灰一抛开,那个火盆的木炭就又燃了。这就是以土去覆火的意思。你看这个道理很浅显,很容易懂。甘草就起了这个作用。但是你捂久了,就不行了。   所以,用土能很好地伏藏了这个坎。那么坎,它又在坤体之内,是不是啊?整个把它包围起来。它是伏藏的,你就看不到它。你看到的只是土,那么我们人身才会命根永固。如果没有土这个伏藏,把土全抛开了,它保留不到多久了。这只是一个阴阳和合的象。通过这个象,就可以去思考很多问题。坎就是一个阴阳和合之象,四逆就是阴阳和合之象。坎既然是阴阳和合之象,那么你认为它有没有阴在里面啊?刚才我们谈了这么多,有没有阴啊?包含了阴了。实际上阴已经包括在里头了。大家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你就会理解四逆法。你就会理解卢氏为什么要用附子,并且你也就会去使用附子,但是使用一定要正确地使用。这个可以说是郑钦安、卢氏的核心问题。因为它是表露了极,那么如果你没有深层次地研究这个极,你就不能领会。就是把郑钦安的书倒背如流,你也不能理解。你只有在理上这样去认识了,你也才能够回到一这个层面上来。你没有这种认识,你回不了一。你还是去考虑二,你还是去考虑三。所以,郑钦安当时谈的四逆,用的四逆,实际上还是在仲景的四逆汤的范畴里面谈。盧氏是在郑钦安的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深入,所以在钦安思想的基础上,才创立了四逆法。这就是一个纳下之法,这个纳下的“纳”,就是归纳的“纳”,肾不纳气的“纳”。这个“纳下”法,实际上是四逆很重要的一个特点。这个“纳下”实际上就是“迎阳归舍”。我们希望我们整个健康的机体都是要使阳能够归舍。只要阳不归舍,你就会出问题。也许你没有临床表现,但是你的机体已经发生变化了。因为真阳,它必须要安于本位。那么这个真阳是什么呢?在《医理真传》里面,这个真阳又称其为相火。相火是什么?《内经》作者在谈相火的时候,就认为相火应归其位。这个“位”,看来是很重要的。相火应该归其位,位置的“位”,它呆在什么位置?就是说,它应该一直处在它本应该处的位置上。这样相火才能够起到好的作用。一旦它不在其位,那么,这就称其为邪。你看本来是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它位置没有摆正的话,这就变成邪了,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就会出现乱象。那么我们用四逆,就是防止其不归位,就防止其不进一步地出现乱象,使它始终呆在它应该处的位置上。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用四逆的一个问题。再一个问题,就是四逆能够使相火藏入,它有收藏的这个重要特点,也就是说,它有收藏之道。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们从后天的坎来看,我们从坎的这个角度上认识它,它就是代表水,它是属肾,有封藏之本的意思。所以四逆的纳下就起到了封藏的作用。而四逆纳下的一个作用,它实际上是使阳行阴令。
  如果我们只简单地来认识四逆,从表面上去看四逆,它是一副全阳,但是,它行的是什么呢?行的是阴令。你看一个阳,一个阴,为什么这样讲呢?它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生长为阳,收藏为阴。你看,一个阳,一个阴,这个从肾的表面这个角度上看是这样,那么反过来讲呢,从第一个、第二个层次来看,它最适合什么?最适合六味地黄丸。如果我们稍微这样去理解,要去滋阴降火啊。滋阴就达到收藏的目的了,是不是这样呢?不是这样。采用四逆,不是采用滋阴达到的收藏,因为滋阴达到的收藏,是二层面的收藏。它没有在极上,没有起到合一的这种作用。
  大多数医者采用什么呢?采用甘寒的去降,苦寒的去降,长时期去采用这种办法,那么这就容易导致这类病人的中阳败坏。中焦阳气败坏了,“土生金”是不是受到影响呢?“土生金”受到影响,那么化源就会枯竭,所以很多疾病出现不治。那么我们采用甘温、辛温、扶阳的这种治法,使不降能得到降,不藏能够得到藏,其在降或藏的整个过程当中,使中土也就是使中阳会越来越旺。从生理上来看,我们人离开母腹过后,就是从生下来过后,你先天是否足,已经定论了。那么就必须要依靠后天。我们就十分强调的一点,就是中土,它是否旺盛!所以我们在临床上的治疗上,始终要顾护病人的中土。那么只有在中土旺盛的情况下,它的病的治愈率才会高。我们使用的都是辛温的药物,甘温的药物,就是去振奋中土。振奋脾阳的啊,它怎么会过旺呢?它只能从不旺而逐渐地达到旺。一个人一旦中土都不足了,虚衰了,吃进去的水谷都不能够运化了,那么喝进去的药还能够运化吗?这就要考虑:你的用药一定不能够去败坏中土,使病体能够接受这些药物,这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治疗结核病,用普通的一些办法,就是很多医著上、教材上的那些方法,往往都是苦寒、甘寒的这一条路子,往往会失手,往往效果不理想,往往没有好的结局。这在几十年以前,这样的病就是大症、难症了。为什么这样一些病证,大家采用的这些大量的苦寒、甘寒的药,看似跟它的病机是相符的,用了药为啥很多疾病没有治好?不光是他的营养不好的问题。林黛玉的营养不好吗?肯定好,还有很多公子哥儿、大小姐得了结核,她们的家庭状况不好么?肯定好。那为什么还是过早地就去世了呢?夭折了呢?这个作为中医,我们反过来应该反思一下。错在哪里呢?就错在没有真正地去体察天地的收藏!没有在极上去进行体察!而四逆汤,四逆法,它的出发点是什么?它的出发点就是达到阳行阴令。不要简单地看这四个字,大有学问。我们读《内经》,看了阳行阴令,一瞟就过去了,不了了之地理解,那么这个阴到底是什么?《内经》上讲啊,“阳者,卫外而为固”、“阴者,藏精而起亟”,有这一段话啊。所以说,阳在四逆法的纳下过程当中,起了什么作用?就起到了藏精的作用了。它纳下,就起到了藏精作用。不光是起到藏精作用,而且它还给我们藏精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为啥呢?解决了中阳不足的问题,使土能覆火。临床上病情是很复杂的,我们在四逆法的里面还要装什么?这一点,很重要。怎么样才能装得进去?才能使我们中土不败?中土能够接受?所以,我在对疾病的治疗上,开始是四逆,那么在四逆的基础上,有振奋脾阳、振奋中土的一些药,比如说,有砂仁,或者有白蔻,有陈皮,有桂枝,有半夏,有菖蒲等等,很多了,实际上,也可能就是二三十味药。那怎么样来选择?这个太复杂了,这个只能讲个案的时候谈。那么等达到一定的状态过后,它能够接受你纳下了,能够纳了,那么再装一些添精的药,巴戟啊,菟丝啊,苁蓉啊,芦巴啊,那么在这一个状态,能起到什么作用呢?这就起到了:阳行阴令,使阴和阳都能够归其它所处的位的状态。   我们认为,四逆它是一个收工的法。为什么说它是收工的法呢?我们在收工之前做了一些什么呢?实际上我们已经为收工做了很多前期的准备了。我们前面可以用桂枝法,那么这是为收工做准备;我们前面用了振奋中阳的法,也是为四逆的纳下、收藏做准备。只有在纳下、收藏能够完成的前提下,这才能够最终达到收工。为啥这么讲呢?如果我们单纯地只是从后天的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的这类学问上去理解,根本无法理解。所以回过头来,还是要归到极上。你才能够理解这个收工。因为四逆,就是用之于收工,它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人的生命可持续的根本问题上去了。这个层面就更深了。那么就生命来讲,怎么样才能够持续?每一个人都想健康长寿,现在的养生、保健项目为什么会有市场?因为大家都希望健康长寿。活90 岁不够,要活100 岁,要活110 岁,要活120 岁,还要活更久,还要更年轻。那么对于生命来讲,怎么样才可以持续?这一定要回到立极的根本上去看问题。也只有到了根上,才能够谈到持续。如果不回到根上,谈不到持续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谈四逆法,它是一个收工的法。它之所以是一个收工的法,因为它是一个归根的法。归什么根呢?《道德经》里面这样讲:“致虚极,守静笃。萬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那么《道德经》的这一些论断,对我们有没有作用啊?对《道德经》的看法,各家有各家的看法。《道德经》的这段话的本意是什么呢?那么我们就医这个角度上来看,归根就叫做静。归根之道,当然也就是静!安静的“静”,要安静。而静属阴,静道就是阴,所以,“阳主动”“阳躁阴静”就有了源头了。我们前面谈到的四逆法、四逆汤,它是一个阳行阴令的一个法、一个方,这就容易理解一些了。你看《道德经》里面谈到:“归根曰静,静曰覆命。”静是什么?静就是覆命,就是恢复我们的生命。那么生命到了这种程度了,就能够持续地、良好地循环了。“覆命曰常”,那么也就是说,只有能够覆命了才能够恢复生机!能够恢复生机,那么这个就叫“常”。“常”就是可持续。那么我们用四逆的归根之法,就是希望达到这个“常”。“知常曰明”,也就是我们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把这个道理搞懂了,我们才能够主动地去恢复生机。恢复生机,从而使我们的生命回到原点!这才能延年益寿啊。这才能让我们人的生命可以持续而不衰。所以我们讲四逆,它是归根的一个大法,覆命的一个大法。它能够使我们人体建立覆命的机制,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这已经不是在治病了。这是在治命!“附子,至刚至烈,为药品中最大一个英雄也”。它的“最”在哪里啊,就是能够使我们归一,使我们能够达到藏,使我们人体能够持续而不衰,使我们能够恢复我们正常的生理机制。这个覆命的机制建立起来后,就达到了什么呢?就达到了我们人体的自愈的能力。好多身体疾病,不是药去治好的,而是使病体能够恢复它自身的机能。用四逆法去什么?去使我们的生命回到原点。这才是重要的。就是回复我们人身的自愈功能。我们人体自愈机制形成了,建立了,才能够讲这个病收功了。为什么呢?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机体已经进入到良性循环了,达到了“不治而治”的这种境界、这种状态了。《道德经》里面,有很多这样的内容。好多人都在读《道德经》,当然各取所用嘛。这部几千年的著书,你回过头来,好好看它,它的问题很深层。所以四逆是一个归根的法,一个覆命的法,覆命啊!或者呢,称它为纳下的法,收工的法。四逆汤,药物的药性都是甘,辛,温。《内经》讲“辛甘发散为阳”,所以四逆汤又是一个纯阳之方。而四逆法,同样的也是纯阳之法。它是纯阳的,但它又能够行阴令,它是收藏之道具备的。为什么说它是收藏之道具备呢?它具备了收藏之道,因为辛是乾金之味。大家看,五行学说里面,辛味是什么?它属什么?我们说的四逆,它是立极的法,那么这个极,它就是乾分一气,落于坤宫,所以辛本身就是禀受了乾金之味,它就能够直入坤宫。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同气相求的一个法。那么四逆呢?它主要是以辛为主。辛温,辛热,但是它是以辛为主的。而辛,它又有一些区分,辛而香的、辛而不香的。附片是辛,但香不香呢?不香。生姜是辛,它香不香呢?香的。生姜有香的味道。再比如,其他辛味的药物,小茴香、公丁香、肉桂、桂枝,那么这一些啊,是既辛又香。既辛又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它有走的这种作用,有散的作用。是不是啊?辛而不香呢?附子就是辛而不香的,所以,它是偏于只走下元的,它都是往下行的。你看这个我们四逆法或者四逆汤的这个配伍,这里面就有门道了。在临床上,你可以变幻无穷。如果你达到了这个境界了,那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四逆法的运用,很多就是在姜上的变化。
  卢崇汉教授的话,非常重要,也不难理解。表面上是在谈医,实际上是谈中国哲学,阴和阳的哲学。
  阴和阳,在“极”的状态下,是合一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只有在“极”的状态下,阳刚和阴柔才能达成合一之美,和谐之美。
  换句话说,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这两者之间不仅可以并存,而且可以转化和交融。此所谓“刚柔交融”和“摧刚为柔”。纵然豪放如苏轼,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方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给人的感觉,“回肠荡气”,相当阳刚;另一方面,他笔锋一转,又“花间莺语”起来,说什么“小乔初嫁了”,给人的感觉又相当阴柔。难怪,后人感叹“刚亦不吐,柔亦不茹”。
  当代词学家夏承焘在评价辛弃疾的《摸鱼儿》时,用了八个字,即:“肝肠似火,色貌如花”。这种绵里藏针的艺术风格,正是阴和阳合一的哲学之道。
  大道同源。艺术都是相通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粉蝶》,在描写一个“夜半女子”的媚态时,作者这样写道:“阳心动,微挑之;婢俯首含笑。”颇像《金瓶梅》中潘金莲的“低头微笑”,那种女性娇态,充满说不清的阴柔韵味。
  谢赫在其《古画品录》里,顾恺之的“神”被分解成“气”与“韵”两个概念,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艺术的大境界。按照徐复观的说法:“所谓气,实指的是表现在作品中的阳刚之美。而所谓韵,则实指的是表现在作品中的阴柔之美。”可见,强行把艺术划分为“阳刚豪放之气,慷慨激昂之音”和“阴柔和谐之美,委婉悠扬之音”,实际上是等于把“气”与“韵”分开,导致有“气”无“韵”,或者有“韵”无“气”,“气韵生动”便无从谈起。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豫剧传承也不该“祥符调独俏”。豫剧已传唱了数百年,在清代末年成熟之后,一个世纪内,经历了从几个地域分支到各个分支的融合,然后又形成了多种风格,有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等多种地域流派。目前,豫剧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80后”“90后”“00后”等青少年观众群的断层问题值得深思。 在这种现实情况下,一味提倡祥符调是否明智,值得商榷。纵然祥符调具有阴柔之美,也不应该仅仅提倡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等多种地域流派同样需要进一步弘扬和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音乐类非遗)数量众多,在大力倡导保护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如何盘活这些资源,使其融合进时代的脉络重燃生机,这是优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在“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现代摇滚歌手谭维维携手中国本土“摇滚乐队”——华阴老腔的表演者们所创的歌曲,在跨界融合促使“小众”合力成“大众”、城乡音乐对接和遗产经济方式拓展等各个方面给予了音乐类非
期刊
云南昆明老街马家大院实景体验话剧《雷雨》最难能可贵的是其创造了一个新的戏剧模式,它打破了镜框舞台的三堵墙,将《雷雨》放到了马家大院里,变成了一个环境性的戏剧,它带给观众的震撼和几乎近在咫尺的交流,其感染力是前所未有的。图为云南昆明老街马家大院实景体验话剧《雷雨》观赏现场。  《雷雨》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是曹禺先生的处女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代表之作和顶峰之作,至今仍活跃在各地的话剧场,今年6
期刊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1]是梁漱溟先生的口述历史,他在书中曾谈道: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主持人白岩松称他看到这段话时突然很心动。白岩松在自己的书中《幸福在哪里》[2]中写道: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没有学历、知识、工作、钱、房子、
期刊
十多年前冯杰即是名誉诗坛的诗人,那时他戴一副圆圆的复古眼镜,周身是谦谦君子的民国范儿,在一群写字人中鹤立鸡群,乍一看恍惚有诗人徐志摩的影子。但冯杰骨子里并不是那种热烈的浪漫诗人,他的文字即使醉眼蒙眬,也清醒地扫视着眼前的路,从不会迷失在风月里。艺术家在自我的艺术世界里,要一座山就搬来一座山,要一场雨就唤一场雨,当然全由他来主宰。具体到生活中,艺术家分两类,一类是把艺术的边界扩展到生活中,生命力或是
期刊
1921年,鲁迅先生创作了著名短篇小说《故乡》,2017年9月,《收获》杂志第五期“60周年纪念特刊”上重磅推出莫言小说新作《故乡人事》(《地主的眼神》《斗士》《左镰》),而此刻我的案头摆放一本李延青的短篇小说集《人事》。机缘巧合也好,有意为之也罢,文学上的事或许向来如此:无他,尽人事,听天命而已。对此,李延青看得相当透彻:“小说无非是记事写人,写当下叫‘现实题材’,写久远的则称‘历史题材’。但无
期刊
一  80后,一个已然为人熟知的群体指称,曾经颇被诟病的“垮掉的一代”,如今也大都成家立业,为人父母,奔波游走在社会与责任、物质与精神、失落与激愤、彷徨与坚守之中,努力完成个人或时代的使命。而作为文学代际的划分,80后概念的提出和使用与学界观点并不统一。比如以时间概念为准绳的硬性切割,容易在“懒政”的归纳中遮蔽文学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容易忽视代际之间本来实际存在的文化影响和文化渗透,所以诗人及诗
期刊
徐则臣无疑是雄心勃发的青年作家,一部《耶路撒冷》一扫“70后”作家留给中国文学界孱弱、不明晰的群体性背影,试图以“盖帽”的方式确立“70后”一代人的精神群像,进而确立“70后”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容忽视的地位。正如初平阳在专栏《我所看到的脸》结尾所写的:“我在为他们回忆和想象时,也是在为自己回忆和想象:他们是我,我是他们。”  “耶路撒冷”,信仰、生之安妥的呼唤  徐则臣的这部长篇小说何以命名“
期刊
一举获得了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五项提名,并最终囊括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新导演两个分量十足的奖项的黑色幽默文艺片《一个勺子》,根据河北知名作家胡学文先生的中篇小说《奔跑的月光》改编而成。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一部不太叫座却一直被叫好的电影,内容其实是关于一个“勺子”(傻子)。  在西北方言中,“傻子”被称作“勺子”,更确切地说,这个“傻子”有两层意思:一层指电影里的那个智商有问题的傻子,第二层意
期刊
弋舟被文学界评论界认为是“新世纪以来专注于城市书写的先锋小说家”,但需要指出的是,他的小说不拘囿于庸碌生活的琐屑呈现和庸常人伦关系的描写上,而是投射在超验性的哲理的底盘,对都市人的病态心灵进行切片式观察,揭示出城市纠合的诸多矛盾与冲突。  在70后一代作家中,弋舟是颇受瞩目的一位,曾获得两次郁达夫小说奖、位居《收获》文学排行榜读者专家榜榜首,并曾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年度小说家提名。一个确立自己独特话语
期刊
《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影响颇大的两部长篇小说,这两部作品也堪称是余华到目前为止的代表作。在《活着》前言中,余华解释自己对这本书的写作初衷:“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1]。毫无疑问,从小说《活着》对主人公富贵的塑造,从作者对富贵面对生命苦难的态度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余华所表述的主题。但是,优秀的作品常有逸出主题之外的言外之意的表达,在余华的这两部小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余华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