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条件下周麦22高产栽培优化技术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0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探明安徽淮北地区晚播条件下周麦22高产栽培技术,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研究了晚播条件下周麦22产量与施氮量、种植密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肥的增产效应大于密度,二者互作是负效应,增施氮肥能明显增加每hm2穗数和穗粒数,增加密度也能显著增加每hm2穗数,但二者增加均会使千粒重下降。施氮量和密度分别为319.5kg/hm2和323.6×104穗/hm2时,产量最高达到7 412.8kg/hm2,这时最理想的产量结构是630.9×104穗/hm2、32.4粒/穗和千粒重43.1g。
  关键词:晚播;周麦22;高产栽培;优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34-03
  淮北地区是中国主要粮食生产地区之一,小麦是淮北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该地区属暖温带南缘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热资源充足,较有利于小麦高产[1],但自然灾害频繁,如秋季的旱、涝灾害以及前作收获迟、机械动力及劳动力跟不上等诸多因素影响适期播种小麦,造成目前生产上出现晚播等问题[2-3]。据统计,淮北地区每年都有20%左右的小麦不能适期播种,导致产量低且不稳,已经成为该地区粮食进一步稳定增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如何针对晚播小麦的生长发育特点,探寻相应的栽培措施,以提高晚播小麦的产量,是目前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肥料和密度是影响小麦产量的2个重要因素,增施氮肥可以增加小麦产量,这方面已有大量研究[4-5]。晚播小麦由于冬前生育期缩短使个体发育迟缓,单株分蘖减少,群体分蘖不足,需适当增加播种量[6-7]。戴凌云[8]研究表明,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在10月31日左右播种以基本苗240万/hm2处理的产量最高;陈根祥等[9]研究认为晚播小麦基本苗增加到360万/hm2产量最高;张一等[10]认为,淮北旱茬麦10月下旬播种宜增加密度到300万株/hm2可以获得高产。
  周麦22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院选育出的优质、抗病、中筋小麦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具用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综合抗性强、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11年度在安徽推广面积达到14.45万hm2,是目前安徽淮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产量潜力较高的品种。关于周麦22的栽培技术已有较多研究[11-13],而针对安徽淮北地区晚播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却鲜见报道。试验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14],以优质、抗逆中筋小麦品种周麦22为材料,拟探寻影响小麦产量形成的重要因子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的优化组合,为周麦22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1-2012年在安徽省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进行,设密度和氮肥2个因子,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共设6个处理组合,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6.67m2,行距20cm,人工开沟条播。供试小麦品种为周麦22,试验方案见表1。
  表1 试验设计方案
  [处理\& 施氮量 \& 密度 \&编码值(X1)\&(kg/hm2)\&编码值(X2)\&(×104株/hm2)\&1\&-1\&75\&-1\&150\&2\&1\&375\&-1\&150\&3\&-1\&75\&1\&450\&4\&-0.131 5\&205.3\&-0.131 5\&280.3\&5\&0.394 5\&284.2\&1\&450\&6\&1\&375\&0.394 5\&359.2\&]
  1.2 田间管理 试验地前茬为玉米,土壤为砂姜黑土,地面平整,耕层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16.02g/kg,全氮1.13g/kg,碱解氮85.10mg/kg,速效磷34.75mg/kg,速效钾180.58mg/kg。每hm2施五氧化二磷120kg、氯化钾150kg,磷、钾全部基施。氮肥60%底施,40%拔节期追施(氮肥为尿素,含N46%)。10月30日播种。田间管理按高产栽培要求进行。
  1.3 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数据分析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的产量表现 试验各处理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列于表2。由表2可知,施氮量375kg/hm2和播种密度359.2×104株/hm2的处理组合产量最高,达到7 350kg/hm2。
  表2 各处理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处理\&产量
  (kg/hm2)\&穗数
  (×104/hm2)\&穗粒数
  (粒)\&千粒重
  (g)\&1\&6 075\&507.5\&33.0\&42.1\&2\&6 900\&541.3\&35.4\&42.6\&3\&6 750\&628.8\&30.7\&41.0\&4\&7 230\&616.3\&32.0\&43.5\&5\&7 140\&642.5\&32.6\&40.3\&6\&7 350\&630.0\&32.4\&42.5\&]
  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的结构距阵计算,分析出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与产量效应呈二次回归方程:
  y=7 307.4+283.0X1+208.0X2 -208.5X12 -403.4X22 -129.5X1X2
  经显著性检验P<0.01,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所获得的数学模型可靠。从方程的回归系数可知,施氮量和密度对产量都呈正效应,且氮肥效应大于密度效应,氮肥和密度互作为负效应。
  2.1.1 氮素的产量效应 分别固定密度因子在-1、-0.5、0、0.5、1共5个水平,可得到不同密度条件下的氮素效应方程和最高产量(表3)。
  表3 不同密度下的氮素效应方程及最高产量   [X2\&氮素效应方程 \&ymax(X1)(kg/hm2)\&-1\&y=6 696.0+412.5X1-208.5X12\&6 900.0(0.989 2)\&-0.5\&y=7 102.6+347.8X1-208.5X12\&7 247.6(0.833 9)\&0\&y=7 307.4+283.0X1-208.5X12\&7 403.4(0.678 7)\&0.5\&y=7 310.6+218.3X1-208.5X12\&7 367.7(0.523 4)\&1\&y=7 112.0+153.5X1-208.5X12\&7 140.3(0.368 1)\&]
  由表3的方程组可以看出,无论高密度或是低密度,氮肥与产量呈一元二次方程正相关。为进一步反映氮素对产量的效应结果,在本试验设计的密度区间内,根据表3方程组作图1。
  
  图1 不同密度条件下氮肥的产量效应曲线
  从图1可以看出,在试验的施肥范围内,无论哪种密度条件下,小麦产量都随氮肥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低密度条件下的曲线产量增加速度较快,出现的峰值较晚,表明晚播条件下,基本苗对产量影响较大,增加氮肥增产效果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达到最高产量的氮素极差为93.2kg/hm2,氮素变幅在280.2~373.4kg/hm2。
  2.1.2 密度的产量效应 为了分析某一施氮水平下密度的产量效应,分别固定氮素用量在-1、-0.5、0、0.5、1共5个水平,获得相应的密度单因子效应方程及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产量结果(表4)。
  表4 不同氮素的密度效应方程及最高产量
  [X1\&密度效应方程\&ymax(X2)(kg/hm2)\&-1\&y=6 815.9+337.5X2-403.4X22\&6 886.5(0.418 3)\&-0.5\&y=7 113.8+272.8X2-403.4X22\&7 159.9(0.338 1)\&0\&y=7 307.4+208.0X2-403.4X22\&7 334.2(0.251 7)\&0.5\&y=7 396.8+143.3X2-403.4X22\&7 409.5(0.177 6)\&1\&y=7 381.9+78.5X2-403.4X22\&7 385.7(0.097 3)\&]
  从密度的产量效应方程组可以看出,无论施氮水平的高低,密度都与产量呈一元二次方程正相关。为进一步反映密度对产量的效应结果,在试验设计的氮肥区间内,根据表4方程组作图2。
  
  图2 不同氮肥条件下密度的产量效应曲线
  从图2可以看出,无论哪种氮肥水平,小麦产量都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低的趋势。氮肥水平不同,密度的产量效应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达到最高产量的密度极差为48.2×104穗/hm2,密度变幅在314.6×104~362.7×104穗/hm2。
  2.2 施氮量和密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施氮量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施氮量和密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有助于促进产量三要素的协调发展,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根据表2的数据结果,得出氮素和密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方程(表5)。
  表5 氮肥(X1)和密度(X2)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项目 \&效应方程 \&穗数 \&y=625.3+8.511X1+52.261X2-16.022X12-32.593X22-8.389X1X2\&穗粒数\&y=32.0+1.145X1-1.205X2-0.451X12+1.471X22-0.055X1X2\&千粒重\&y=43.4-0.117X1-0.917X2+0.030 X12-2.002X22-0.367X1X2\&]
  由氮肥和密度对产量构成的效应方程可看出,每hm2穗数随着施氮量和密度的增加先增后降,且密度对每hm2穗数的增加效应大于氮肥,二者互作为负效应。氮素对穗粒数为正效应,密度对穗粒数呈负效应,即随密度的增加,穗粒数减少,二者对穗粒数的互作为负效应。氮肥和密度对千粒重都是负效应,密度的效应大于氮肥,互作为负效应。
  2.3 最高产量施氮量与密度的确定 施氮量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各自的单独效应,两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所以在确定栽培措施时,必须考虑到它们之间的互作效应。利用产量效应方程对X1、X2求偏导数,即可得到最高产量的施氮量和密度。得到方程组:
  283.0-417.0X1-129.5X2=0 (1) (下转53页)
  (上接35页)208.0-806.8X2-129.5X2=0 (2)
  解得:X1=0.630,X2=0.157
  即施氮量为319.5kg/hm2,密度为323.6×104穗/hm2时,产量最高达到7 412.8kg/hm2。
  2.4 最高产量三要素的确定 小麦高产是其产量构成的每hm2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协调发展的结果。确立小麦高产的三要素有利于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进行合理调控。利用上述有关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数学模型,将达到最高产量时的氮素和密度,分别代入产量构成的效应方程,得到本试验条件下取得最高产量的构成因素是:630.9×104穗/hm2、32.4粒/穗和千粒重43.1g。
  3 结论与讨论
  关于氮肥用量和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较多,但结论有较大差异。王月福等[15]研究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施氮量,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屈会娟、潘玉良等[16-17]研究认为晚播中高密度可以提高小麦籽粒产量,这些结论都与本试验结果一致。吴兰云等[18]研究表明,氮肥和密度与产量呈二次回归方程,且对产量都是正效应,氮肥的产量效应大于密度,二者对产量的交互作用是负效应,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试验条件下,氮素和密度对穗数都是正效应,且密度效应大于氮素,二者对穗数的互作为负效应;氮素对穗粒数是正效应,密度对穗粒数是负效应,二者对穗粒数的互作是负效应;氮素和密度对千粒重都是负效应,密度效应大于氮肥。
  综合分析得出,晚播条件下,采取合适的栽培措施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周麦22的理想结构是:630.9×104穗/hm2、32.4粒/穗和千粒重43.1g;达到最高产量7 412.8kg/hm2时,施氮量为319.5kg/hm2,播种密度为323.6×104穗/hm2。
  参考文献
  [1]桑世余,赵晓春.淮北地区7 500kg/hm2麦田的总体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1997(2):156-159.
  [2]曹承富,汪芝寿,孔令聪,等.氮素与密度对砂姜黑土地区晚播小麦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1998,26(1):33-35,45.
  [3]周庆民,孙昭栋.黄淮海流域晚茬小麦的增产途径与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下半月刊),2006(10):13-14.
  [4]曹承富,孔令聪,汪建来,等.施氮量对强筋和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1):46-50.
  [5]张耀兰,曹承富,杜世州,等.施氮水平对不同类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9,29(4):652-657.
  [6]Carr P M,Horsley R D,Poland W W. Tillage and seeding rate effects on wheat cultivars:Ⅰ. Grain production[J].Crop Sci,2003,43:202-209.
  [7]Carr P M,Horsley R D,Poland W W.Tillage and seeding rate effects on wheat cultivars:Ⅱ.Yield components[J].Crop Sci,2003,43:210-218.
  [8]戴凌云.暖冬年型中筋小麦优质高产的适宜播期和密度研究[D]. 扬州:扬州大学,2010.
  [9]陈根祥,吴建中,朱傅祥,等.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及适宜密度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74-77,85.
  [10]张一,陈献营,李金才,等.播期与密度对33°N线旱茬麦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11 699-11 700.
  [11]孟爱民,刘翠玲.中筋小麦周麦22及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2,28(8):16-17.
  [12]黄峰,李新平,殷贵鸿,等.豫东潮土区不同氮肥用量和基追比对周麦2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J].作物杂志,2011,2:75-78.
  [13]曹军.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周麦22配套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17(5):60-61,98.
  [14]焦志勇.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J].山东农业科学,1989,2:46-49,42.
  [15]王月福,姜东,于振文,等.氮素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J].中国农业科学,2003,36(5):513-520.
  [16]屈会娟,李金才,沈学善,等.种植密度和播期对周麦18碳氮转运、籽粒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09,24(10):23-27.
  [17]潘玉良,熊圣国,郭晨成,等.晚播小麦生育特点及适宜密度研究[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1(1):25-30.
  [18]吴兰云,周得宝,徐茂林.淮北地区高产小麦氮肥和密度效应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7):153-157.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品种的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特性、物侯期、适应性等方面总结了维多利亚葡萄在周口市的引种表现,并介绍了建园模式、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维多利亚葡萄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维多利亚葡萄;引种表现;丰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 S6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0-60-02  维多利亚葡萄属欧亚种,来源于罗马尼
摘 要:探讨了锐胜70WS药剂包衣后的水稻在苗期控制稻蓟马和灰飞虱的效果,同时对水稻秧苗是否有壮苗作用以及对水稻出苗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锐胜70WS药后30d对稻蓟马和灰飞虱的防效分别为84.05%和76.1%,同时有显著的壮苗效果,对水稻生长安全,可以进一步示范推广应用。  关键词:70%噻虫嗪WS;旱直播水稻;虫害;应用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
就目前而言,中国大部分工业企业的无功率静态补偿都是通过并联电容器进行的。本文介绍了静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将会对晶闸管投切电容器运行过程中
摘 要:简述2012年无为县小麦病虫发生特点,分析了2012年无为县小麦纹枯病、白粉病、叶锈病和蚜虫发生轻、赤霉病发生重的主要原因,探讨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小麦病虫;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1-02-91-02  无为县地处长江下游北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无霜期长。201
以两系杂交稻Y两优302为例,研究了其发生稻曲病的损失规律。结果表明,Y两优302稻病损失率依单穗病粒数的增加而上开,单穗粒数从1~20粒,损失率由4.55%增加到87.55%。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档案管理工作已经进入到信息管理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档案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档案
分析了宜秀区白泽湖乡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稳定发展水稻生产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领导重视,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意识;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合理布局,调整水稻种植结
摘 要:根据江淮中部(安徽)稻麦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示范项目安排,全椒县开展“籼改粳”行动。通过对陵香优等12个杂交粳稻的种植对比试验,结果有10个品种比对照增产;21个常规品种中有8个品种比对照增产。筛选试验对每个参试品种均作了评细评价,并提出应用与推广建议。  关键词:杂交粳稻;常规粳稻;旱育;小区;总结  中图分类号 S51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
摘 要:试验结果表明, 30%己唑醇SC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商品用量195~240mL/hm?,最终防效可达68.15%~76.05%。从经济有效角度出发,在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建议30%己唑醇SC商品使用量为195~240mL/hm?,使用时应掌握在纹枯病发病初期施药,连续施药2次。  关键词:30%己唑醇SC;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
摘 要:小麦是本地区典型的越冬作物,在江苏省苏中地区生长季节长达7个多月,在小麦生长期间,旱、涝、冻、霜、雹、风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对小麦的高产、稳产、优质威胁很大,认识和掌握灾害发生规律,及早采取防御对策,可以减轻或避免灾害损失。  关键词:苏中地区;小麦生产;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36-03  1 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