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圆柱的体积》,教学这部分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为其进一步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这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是:①用切割拼合的方法,使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归纳、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②结合具体的情境,学生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③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探索的意识。教学重点有两点:一是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二是正确理解、掌握、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则是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一个“疑”字。首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其次利用思考题指导学生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最后针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时,我采用的是“自学—指导”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我先是让学生自学教材,运用知识间的联系进行实际操作,然后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总结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抽象概括能力。
学习活动的具体流程包括学前作业和学中作业两部分。
学前作业给出3个问题:①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②利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沿着圆柱底面和圆柱的高切割圆柱,动手试一试能拼成什么图形。③一根圆柱形电线杆,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高是3.6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学中作业分成三大步:第一步为展示交流学习,学生要将学前作业中的问题一一展示;第二步是学中联系,教师要给出练习题,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第三步是学后作业,这是第三层发展性练习,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对于了解周围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有用的。
这堂课之所以这样设计,我是基于这样的思路:首先,学前部分初步感知教材,让学生建立起较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在学中体验部分,学生通过生生互教、师生互学再次挖掘教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个过程要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学习活动全过程。最后,学后体验部分是寓学于乐,使学生爱学、会学,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贯穿整个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自己的体验中学会新知,获得了快乐。
这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是:①用切割拼合的方法,使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归纳、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②结合具体的情境,学生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③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探索的意识。教学重点有两点:一是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二是正确理解、掌握、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则是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一个“疑”字。首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其次利用思考题指导学生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最后针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时,我采用的是“自学—指导”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我先是让学生自学教材,运用知识间的联系进行实际操作,然后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总结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抽象概括能力。
学习活动的具体流程包括学前作业和学中作业两部分。
学前作业给出3个问题:①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②利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沿着圆柱底面和圆柱的高切割圆柱,动手试一试能拼成什么图形。③一根圆柱形电线杆,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高是3.6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学中作业分成三大步:第一步为展示交流学习,学生要将学前作业中的问题一一展示;第二步是学中联系,教师要给出练习题,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第三步是学后作业,这是第三层发展性练习,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对于了解周围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有用的。
这堂课之所以这样设计,我是基于这样的思路:首先,学前部分初步感知教材,让学生建立起较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在学中体验部分,学生通过生生互教、师生互学再次挖掘教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个过程要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学习活动全过程。最后,学后体验部分是寓学于乐,使学生爱学、会学,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贯穿整个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自己的体验中学会新知,获得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