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圆柱的体积》,教学这部分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为其进一步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这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是:①用切割拼合的方法,使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归纳、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②结合具体的情境,学生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③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探索的意识。教学重点有两点:一是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二是正确理解、掌握、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则是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一个“疑”字。首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其次利用思考题指导学生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最后针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时,我采用的是“自学—指导”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我先是让学生自学教材,运用知识间的联系进行实际操作,然后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总结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抽象概括能力。
  学习活动的具体流程包括学前作业和学中作业两部分。
  学前作业给出3个问题:①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②利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沿着圆柱底面和圆柱的高切割圆柱,动手试一试能拼成什么图形。③一根圆柱形电线杆,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高是3.6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学中作业分成三大步:第一步为展示交流学习,学生要将学前作业中的问题一一展示;第二步是学中联系,教师要给出练习题,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第三步是学后作业,这是第三层发展性练习,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对于了解周围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有用的。
  这堂课之所以这样设计,我是基于这样的思路:首先,学前部分初步感知教材,让学生建立起较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在学中体验部分,学生通过生生互教、师生互学再次挖掘教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个过程要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学习活动全过程。最后,学后体验部分是寓学于乐,使学生爱学、会学,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贯穿整个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自己的体验中学会新知,获得了快乐。
其他文献
新课程语文标准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它以更科学、更高远的标准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新课程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
为研究基坑尺寸对坑内土体隆起的影响规律,基于FLAC 3 d有限差分软件,对不同宽深比基坑进行了三维模拟,研究了坑内土体隆起沿水平方向及深度方向的分布性状,分析了基坑宽深比对坑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而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体育的核心。在体育与健康课中,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多种练习方法,不断提高技术动作的质量。念动练习法是对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种练习方法。在体育课中运用念动练习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形成深刻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一、运用念动练习法
近年来,平湖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保发展、保红线”这条主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积极探索以用地方式根本转变推动发展方式全面转型。2016,全
目的:评价"医师填报、药师辅助"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模式的实践意义。方法:介绍我院开展"医师填报、药师辅助"ADR监测的工作模式及药师实践经验。结果:通过关注ADR发生,重视合理
4-UPU并联机构可以实现3TIR的运动姿态,该机构的四条运动支链结构配置均相同,称为完全对称的并联机构,这种对称结构对其进行运动学及动力学的极为简便。简洁地建立了该机构的模
<正> 华东地区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于9月21日至26日,在庐山召开了第六届年会.出席会议的有华东六省一市高校学报的同志,还有华北、东北、西北、中南、西南部分高校学报的
有人说.一个苹果与一个苹果交换只能得到一个苹果.而一种思想与一种思想交换却能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思想。这说明了交流、互相借鉴和互相学习对丰富一个人思想的重要作用。这
气调保鲜技术原则上要求短时间内将库内的氧含量从20.9%降低到预定浓度,降氧时间越短越有利于果蔬进入气调状态.
很多时候,我们把常识挂在嘴上,似乎那是不言而喻的东西。但对那些众人皆知的常识,我们究竟理解到什么程度呢?正因为它们是常识,我们不去思考,不去辨析,常识反而最容易流于浅薄。面对一个个教育新思潮的风起云涌,我们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回归本源,对教育常识进行深刻反思。  当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教学中的“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思考“理解”与“尊重”,思考“学问”与“学答”,思考“学会”与“会学”,会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