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社区 健康有约 情系社区 健康守护

来源 :上海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w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山区杨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地处北上海城乡结合部,占地面积21 500 m2,建筑面积11 500 m2,服务面积37.91 km2,下设18个村、38个居委,常住人口19.18万,户籍人口6.02万,形成1个中心、4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11个卫生服务点的服务网络。
  近年来,中心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中医全科社区实习培训基地”、“上海市花园单位”,成功入围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五届蝉联“宝山区文明单位”,2013年成功创建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以软硬件建设为抓手,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中心在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服务理念,重新调整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中医药服务区域布局,面貌焕然一新。中心内指示牌、流程图、告示栏规范清晰,设有开放的“便民服务中心”,规范的“一人一诊室”和“一床一帘”以及井然有序的电子叫号系统。此外,还设有划分独立区域的“中医堂”、“爱心哺乳室”、“换尿布点”,形成诊室规范化、布局合理化、服务人性化的就医环境。
  社区人才是中心的核心力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中心采取“请进、招入、送出”的办法,夯实人才队伍。中心不断优化人员结构,3年来培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0名,现有副高职称2名,中级职称43名,硕士1名,在读硕士3名。在强化人才培养方面,中心目前拥有上海市中医社区“杏林新星”培养对象2名、上海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员1名、上海市青年医师培养资助计划对象各1名。
  近3年来,中心先后承担市、区科委课题5项,在各级各类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8篇,其中核心期刊7篇。《中药熏蒸治疗跟痛症》获得上海市中医药诊疗特色项目。
   以内涵建设为根本,推进社区服务发展
  家庭医生制工作是以全科医生服务团队为基础,以居民全程、持续健康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中心制定了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三步走”的战略,2011年中心成为宝山区首批家庭医生制工作试点单位,成立了1个家庭医生工作室,逐步开始家庭医生工作,之后在2012年和2013年又分别成立了4个和9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实现了家庭医生地域全覆盖。中心通过主动与村、居委联动,发放家庭医生名片等多元化形式扩大宣传力度,通过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逐步建立了两者的“伙伴”关系,并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预约登记、双向转诊、健康评估等7项优惠服务,开展对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筛查、随访,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家庭病床服务。中心制订了家庭医生绩效考核方案,按照“4个率”,即签约率、服务率、规范率和满意率,对家庭医生进行考核评估。2013年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率分别达79.11%和92.00%,真正体现了双方在健康促进上互动、健康信息上互通、健康服务上互信的良好服务关系。
  同时,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将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中,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中医诊疗环境,改扩建形成独立的具有浓厚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中医堂”。中心在传统中医适宜技术项目做实做强基础上,增设4个中医专病门诊和2个中医诊疗特色项目(其中1个为市级项目);围绕脑卒中后遗症及伤残患者开展的中医康复服务效果明显;采取中医工作下沉社区,中医科医生每周定期下服务站进行诊治。中心把中医纳入健康管理,对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分类制定中医保健方案;将中医“治未病”理念引入居民健康档案,使居民对中医健康保健服务的知晓率和满意率不断提升,中医科年均门诊量达5万人次。2011年成为“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单位。
  中心“健康智慧屋”为健康宣教提供必备设施和场所,是一种智能化、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模式。社区居民在舒适的环境中通过健康自测了解自我健康状况,提高对疾病的早期干预、疗效评估和防病治病水平。对于自测中发现的早期慢性病,纳入家庭医生慢性病管理,进一步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率;对于亚健康人群,通过引导帮助他们新建一套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高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拓宽社区卫生服务内涵,体现人道主义关怀,中心2013年完成舒缓疗护病区改造,开放舒缓疗护病床10张,让患者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真正实现“关心一个人,关怀一家人,感动一群人”的社会效益。
   以文化建设为引领,促进社区服务和谐
  中心始终坚持“敬业诚信、团结进取、真诚奉献、服务社区”的服务宗旨,树立“扬帆远航”的服务品牌,不断丰富拓展文化内涵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形成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通过“服务之星”评优,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组建“志愿者服务队”,提倡互助友爱;以演讲比赛、形象展示、技能比武等形式开展 “三人行”活动,激发职工集体荣誉感;主题为“弘扬职业精神、共建书香家园”的读书活动有效提高了职工的文化素养。通过事业凝聚、物质凝聚、情感凝聚和文化凝聚,达到以人为本、和谐相处、促进工作的目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心将继续不断开拓、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以科学人性化的管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打造高品质的社区卫生服务,为“人人享有健康服务”目标而不懈努力。
  (收稿日期:2014-03-21)宝山区杨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地处北上海城乡结合部,占地面积21 500 m2,建筑面积11 500 m2,服务面积37.91 km2,下设18个村、38个居委,常住人口19.18万,户籍人口6.02万,形成1个中心、4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11个卫生服务点的服务网络。 近年来,中心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中医全科社区实习培训基地”、“上海市花园单位”,成功入围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五届蝉联“宝山区文明单位”,2013年成功创建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以软硬件建设为抓手,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中心在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服务理念,重新调整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中医药服务区域布局,面貌焕然一新。中心内指示牌、流程图、告示栏规范清晰,设有开放的“便民服务中心”,规范的“一人一诊室”和“一床一帘”以及井然有序的电子叫号系统。此外,还设有划分独立区域的“中医堂”、“爱心哺乳室”、“换尿布点”,形成诊室规范化、布局合理化、服务人性化的就医环境。 社区人才是中心的核心力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中心采取“请进、招入、送出”的办法,夯实人才队伍。中心不断优化人员结构,3年来培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0名,现有副高职称2名,中级职称43名,硕士1名,在读硕士3名。在强化人才培养方面,中心目前拥有上海市中医社区“杏林新星”培养对象2名、上海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员1名、上海市青年医师培养资助计划对象各1名。 近3年来,中心先后承担市、区科委课题5项,在各级各类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8篇,其中核心期刊7篇。《中药熏蒸治疗跟痛症》获得上海市中医药诊疗特色项目。 以内涵建设为根本,推进社区服务发展 家庭医生制工作是以全科医生服务团队为基础,以居民全程、持续健康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中心制定了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三步走”的战略,2011年中心成为宝山区首批家庭医生制工作试点单位,成立了1个家庭医生工作室,逐步开始家庭医生工作,之后在2012年和2013年又分别成立了4个和9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实现了家庭医生地域全覆盖。中心通过主动与村、居委联动,发放家庭医生名片等多元化形式扩大宣传力度,通过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逐步建立了两者的“伙伴”关系,并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预约登记、双向转诊、健康评估等7项优惠服务,开展对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筛查、随访,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家庭病床服务。中心制订了家庭医生绩效考核方案,按照“4个率”,即签约率、服务率、规范率和满意率,对家庭医生进行考核评估。2013年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率分别达79.11%和92.00%,真正体现了双方在健康促进上互动、健康信息上互通、健康服务上互信的良好服务关系。 同时,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将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中,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中医诊疗环境,改扩建形成独立的具有浓厚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中医堂”。中心在传统中医适宜技术项目做实做强基础上,增设4个中医专病门诊和2个中医诊疗特色项目(其中1个为市级项目);围绕脑卒中后遗症及伤残患者开展的中医康复服务效果明显;采取中医工作下沉社区,中医科医生每周定期下服务站进行诊治。中心把中医纳入健康管理,对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分类制定中医保健方案;将中医“治未病”理念引入居民健康档案,使居民对中医健康保健服务的知晓率和满意率不断提升,中医科年均门诊量达5万人次。2011年成为“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单位。 中心“健康智慧屋”为健康宣教提供必备设施和场所,是一种智能化、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模式。社区居民在舒适的环境中通过健康自测了解自我健康状况,提高对疾病的早期干预、疗效评估和防病治病水平。对于自测中发现的早期慢性病,纳入家庭医生慢性病管理,进一步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率;对于亚健康人群,通过引导帮助他们新建一套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高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拓宽社区卫生服务内涵,体现人道主义关怀,中心2013年完成舒缓疗护病区改造,开放舒缓疗护病床10张,让患者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真正实现“关心一个人,关怀一家人,感动一群人”的社会效益。 以文化建设为引领,促进社区服务和谐 中心始终坚持“敬业诚信、团结进取、真诚奉献、服务社区”的服务宗旨,树立“扬帆远航”的服务品牌,不断丰富拓展文化内涵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形成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通过“服务之星”评优,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组建“志愿者服务队”,提倡互助友爱;以演讲比赛、形象展示、技能比武等形式开展 “三人行”活动,激发职工集体荣誉感;主题为“弘扬职业精神、共建书香家园”的读书活动有效提高了职工的文化素养。通过事业凝聚、物质凝聚、情感凝聚和文化凝聚,达到以人为本、和谐相处、促进工作的目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心将继续不断开拓、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以科学人性化的管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打造高品质的社区卫生服务,为“人人享有健康服务”目标而不懈努力。 (收稿日期:2014-03-21)
其他文献
提篮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上海市北外滩地区,与国际航运中心相毗邻。近年来,提篮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各项工作获得长足进步,先后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卫生局文明单位称号。2013年成功创建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 用文化建设引领发展  中心始终秉承“爱患如亲、尽责至善”的服务理念,促进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的全面提升。  以“小吴热线”为载体
期刊
摘 要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丹参药材对丹参多酚酸盐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丹参多酚酸盐的生产工艺,将丹参药材70%乙醇提取浓缩后以大孔树脂进行分离,收集20%乙醇洗脱液,制备丹参多酚酸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评价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生产的丹参多酚酸盐的质量。结果与结论:不同产地丹参生产的丹参多酚酸盐含量虽有差别,但均能符合质量要求。  关键词 丹参药材 丹参多酚酸盐 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R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治疗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体重,体脂比及血糖代谢的作用,初步探索白藜芦醇对白色脂肪棕化的作用。方法:小鼠高脂饮食(45%热量来自脂肪)8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HFD-Con)和白藜芦醇治疗组(HFD-Res,白藜芦醇400 mg/kg),治疗2周后称重、测定糖耐量和计算体脂比例,实时PCR测定腹股沟皮下白色脂肪组织解耦联蛋白-1(UCP-1)和CIDEA基因表达。结果:与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进行流感疫苗接种能否降低1年内因心力衰竭发作而住院的次数。方法:收集55例NYHA分级Ⅱ~Ⅲ级缓解期的门诊CHF患者,随机分为流感疫苗接种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两组1年内因心力衰竭发作的住院次数。结果:1年内,流感疫苗接种组患者因心力衰竭发作住院37例次,对照组58例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HF患者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可
期刊
摘 要 2009年2月至2013年10月共对36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其中10例患者出现手术椎体再骨折。通过回顾总结该10例PKP术后再骨折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表明,手术椎体骨质疏松、椎体内裂隙、椎体骨坏死、骨水泥因素、脊柱生理学特点是导致PKP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再骨折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本文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27家医药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建立了创新投入与产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从动态角度分析了2008-2012年度长三角医药上市公司的创新现状以及创新效率的变动趋势。得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指数的结论。  关键词 长三角 医药上市公司 DEA-Malmquist 创新效率  中图分类号:F424.3 文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腰椎退行性病变社区康复模式。方法:对48例确诊为腰椎病的患者,在门诊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3个月的社区规范化康复治疗,采用症状自评和生活质量评估法评估患者腰椎病症状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康复指导后患者的腰椎病症状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症状自评评分在康复治疗前后分别为(23.10±10.27)分和(9.50±6.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42
期刊
摘 要 为探索南京市食药监系统的监管协调性影响因素,推进基层食药监系统的监管效能提升,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并通过对基层食药监执法人员的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经分析认为,监管体制、协作制度、监管力量配置和监管环境4个因素对监管协调性有显著影响,未来基层食药监系统应从合理设置监管体制和运作制度、强化基层监管力量以及完善和统一相关技术标准和信息平台等方面入手,提高协调性以促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估阿法骨化醇、碳酸钙联合或不联合阿仑膦酸钠用于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对来我院就诊的32例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口服阿仑膦酸钠+阿法骨化醇+碳酸钙)及对照组(口服阿法骨化醇+碳酸钙)。两组共用药治疗1年。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及1年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如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
期刊
摘 要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情况,分析全科医疗服务。方法:采取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用Logistic等方法分析结果。结果:血压、药物治疗、糖尿病认知和糖化血红蛋白,是影响社区糖尿病管理全面达标的主要因素,也是全科医生的管理重点。结论:社区糖尿病防治管理可试行全科团队服务,固定医患关系,达到诊疗个体化,促进就诊,治疗与转诊的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血糖。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控制 全科医疗 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