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古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篇教学内容,“桃花源”是我国古代人们所构造的重要的“乌有之乡”的意象。本文主要从陶渊明创作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作者自身的生平经历和文笔细读这三个方面去相互映照,重新解读《桃花源记》背后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初中语文;《桃花源记》;乌托邦;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011
汉代司马相如的著作《子虚赋》中提到:“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由此得出“子虚”和“乌有”这两词,并值非真实的,捕风捉影的事情。中国的“子虚乌有”与西方的乌托邦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英语“Utopia”(乌托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oγ”(无)和“Τóπο ”(场所)这两个词,没有场所,也即“不在场”(non-presence)和“不站在对面,它既不存在于时间内的某一瞬,也不存在于空间里的某一点”,相对于现存一切,它是一个“非在”(nowhere)。“乌托邦”一同的历史由来与历史含义,可以说众所周知,它所指向的是“任何理想而臻于完美境界的地方和国家”、 “它既指个人自身的和谐,又指持久和平,需求的充分满足,现实生活世界愉快的劳动,充裕的闲暇,没有不平等,没有专断的权威……等等,而乌托邦思想家则是面对一片荒野却看到了乐园的人”。
纵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人类对“乌托邦”的追求与设计源远流长,西方的有的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是西方经典形态的理想主义的诞生地,从奥古斯丁的“十帝之城”、康德的德福—致的“至善”,到保罗·蒂利希“超越上帝的上帝”,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以及中国“天下大同”的儒家乌托邦,“世外桃源”的道家乌托邦……一部“乌托邦”史,可谓蔚为壮观。
在岁月的长河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总能不时听到乌托邦思想家们执著而顽强,饱含炽热理想主义情怀的激越之声,这确然是人类发展史上客观存在的、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桃花源记》显然是理解古代人们乌托邦思想的重要切入口,因此深入探讨《桃花源记》的思想内涵、作家的理想与悲凉的结局,对于正确地指导教学,实行多元解读方式,启迪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等目的,都是百利而无一弊的。
一、陶渊明构建“乌有之乡”的社会历史根源
朱熹曰:“渊明所说者庄、老,然辞却简古。尧夫辞极卑,道理却密。”陶渊明之所以接受老庄的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当时,这个部分的研究,已经有很多语文教学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这是一个门阀制度盛行、浮靡文风泛滥、价值观念混乱的时期,东晋门阀士族与皇权之间,是一种既结合协同、相互依存又倾压争夺、排斥分离的关系,而各类士族之间也是既联合又角逐。这使得当时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特别混乱与复杂,东晋时期的阶级矛盾是比较尖锐的,当然,这是由于东晋统治者对民众实施沉重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所致,民众的负担特别沉重,怨声载道。而陶渊明的家乡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战乱更加频繁,民不聊生,人民逃亡的情形很严重,这些历史背景,都形成了与“桃花源”中怡然自乐的和谐社会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陶渊明所构建的乌有之乡是有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的。此外,从思想接受方面来说,陶渊明深受道家“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等思想的影响,并有追慕阮籍无君无臣、无富无贵的社会理想,同时,陶渊明也接受过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素怀高洁,久慕淳风,眷爱丘山,厌恶官场的思想熏陶,因此,这些道家思想意识积聚起来,便成为陶渊明笔下所构建的“乌有之乡”的思想根源。
二、作家的生平经历及仕途生涯
陶渊明早年丧父,家道中落,物质生活虽然贫困,但却接受了很好的家庭教育。陶渊明少年时期就已经阅读了《老子》、《庄子》及儒家的《诗》、《书》、《礼》、《易》等著作,另外还阅读了神话、小说等“异书”。这些不同流派的经典著作给予了陶渊明以深刻的影响。儒家思想培养起他积极人世、建功立业的情怀,道家思想则使他心系自然,抱素守真。陶渊明的故乡在浔阳柴桑的栗里村,位于庐山之北,即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二十里的赛湖、八里湖一带。庐山、彭蠡湖(即今鄱阳湖)的山光水色熏陶出陶渊明的山水审美意识,激发出他的创作灵感,并在更深层次上净化着他的心灵,造成了诗人对自然的强烈归依感,由此影响到他日后的人生选择。
而陶渊明的出仕时间是(公元393—405年),这一时期是陶渊明经历最为复杂、思想最为矛盾的时期。在经过了长期的仕隐交战的心理冲突与煎熬之后,也是陶渊明构建乌有之乡的另外一个心理奠基因素。陶渊明在坚决归隐之前有过五次出仕,据《宋书·隐逸传》记载,二十九岁时,陶渊明因“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可见陶渊明做官只是为了糊口,并非自己的志向。在认识到官场的污浊后,而立之年的陶渊明便深以自己的选择为耻。于是,陶渊明劝告自己顺从天陛,终老田园,这是陶渊明第一次出仕。晋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陶渊明十六岁时第二次出仕。此次在江陵做荆、江二州刺史桓玄的幕佐。但陶渊明始终不能忘怀故园与亲情,归隐之志时时涌上心头。辛丑岁(公元401年)七月,桓玄手握重兵,窥伺朝廷。陶渊明对此心怀厌恶,又遭母丧,便辞职回家了。此后几次的出世都是为了生计,迫不得已。既非发自本心,必然痛苦难熬,因此,一个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由此成为诗人对抗现实黑暗的精神领地和必然的归宿。
三、桃花源中的“子虚乌有”思想
《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作为开篇,设置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情景。在乌有之乡里,陶渊明塑造了一个“理想国”,即社会平等自由(无阶级之分),人们丰衣足食,老有所依,居有定所。这与后来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之一的托马斯·莫尔在他著名的著作《乌托邦》里面所构建的世界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关键词:初中语文;《桃花源记》;乌托邦;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011
汉代司马相如的著作《子虚赋》中提到:“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由此得出“子虚”和“乌有”这两词,并值非真实的,捕风捉影的事情。中国的“子虚乌有”与西方的乌托邦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英语“Utopia”(乌托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oγ”(无)和“Τóπο ”(场所)这两个词,没有场所,也即“不在场”(non-presence)和“不站在对面,它既不存在于时间内的某一瞬,也不存在于空间里的某一点”,相对于现存一切,它是一个“非在”(nowhere)。“乌托邦”一同的历史由来与历史含义,可以说众所周知,它所指向的是“任何理想而臻于完美境界的地方和国家”、 “它既指个人自身的和谐,又指持久和平,需求的充分满足,现实生活世界愉快的劳动,充裕的闲暇,没有不平等,没有专断的权威……等等,而乌托邦思想家则是面对一片荒野却看到了乐园的人”。
纵观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人类对“乌托邦”的追求与设计源远流长,西方的有的柏拉图的“理想国”,这是西方经典形态的理想主义的诞生地,从奥古斯丁的“十帝之城”、康德的德福—致的“至善”,到保罗·蒂利希“超越上帝的上帝”,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以及中国“天下大同”的儒家乌托邦,“世外桃源”的道家乌托邦……一部“乌托邦”史,可谓蔚为壮观。
在岁月的长河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总能不时听到乌托邦思想家们执著而顽强,饱含炽热理想主义情怀的激越之声,这确然是人类发展史上客观存在的、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桃花源记》显然是理解古代人们乌托邦思想的重要切入口,因此深入探讨《桃花源记》的思想内涵、作家的理想与悲凉的结局,对于正确地指导教学,实行多元解读方式,启迪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等目的,都是百利而无一弊的。
一、陶渊明构建“乌有之乡”的社会历史根源
朱熹曰:“渊明所说者庄、老,然辞却简古。尧夫辞极卑,道理却密。”陶渊明之所以接受老庄的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当时,这个部分的研究,已经有很多语文教学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这是一个门阀制度盛行、浮靡文风泛滥、价值观念混乱的时期,东晋门阀士族与皇权之间,是一种既结合协同、相互依存又倾压争夺、排斥分离的关系,而各类士族之间也是既联合又角逐。这使得当时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特别混乱与复杂,东晋时期的阶级矛盾是比较尖锐的,当然,这是由于东晋统治者对民众实施沉重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所致,民众的负担特别沉重,怨声载道。而陶渊明的家乡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战乱更加频繁,民不聊生,人民逃亡的情形很严重,这些历史背景,都形成了与“桃花源”中怡然自乐的和谐社会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陶渊明所构建的乌有之乡是有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的。此外,从思想接受方面来说,陶渊明深受道家“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等思想的影响,并有追慕阮籍无君无臣、无富无贵的社会理想,同时,陶渊明也接受过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素怀高洁,久慕淳风,眷爱丘山,厌恶官场的思想熏陶,因此,这些道家思想意识积聚起来,便成为陶渊明笔下所构建的“乌有之乡”的思想根源。
二、作家的生平经历及仕途生涯
陶渊明早年丧父,家道中落,物质生活虽然贫困,但却接受了很好的家庭教育。陶渊明少年时期就已经阅读了《老子》、《庄子》及儒家的《诗》、《书》、《礼》、《易》等著作,另外还阅读了神话、小说等“异书”。这些不同流派的经典著作给予了陶渊明以深刻的影响。儒家思想培养起他积极人世、建功立业的情怀,道家思想则使他心系自然,抱素守真。陶渊明的故乡在浔阳柴桑的栗里村,位于庐山之北,即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二十里的赛湖、八里湖一带。庐山、彭蠡湖(即今鄱阳湖)的山光水色熏陶出陶渊明的山水审美意识,激发出他的创作灵感,并在更深层次上净化着他的心灵,造成了诗人对自然的强烈归依感,由此影响到他日后的人生选择。
而陶渊明的出仕时间是(公元393—405年),这一时期是陶渊明经历最为复杂、思想最为矛盾的时期。在经过了长期的仕隐交战的心理冲突与煎熬之后,也是陶渊明构建乌有之乡的另外一个心理奠基因素。陶渊明在坚决归隐之前有过五次出仕,据《宋书·隐逸传》记载,二十九岁时,陶渊明因“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可见陶渊明做官只是为了糊口,并非自己的志向。在认识到官场的污浊后,而立之年的陶渊明便深以自己的选择为耻。于是,陶渊明劝告自己顺从天陛,终老田园,这是陶渊明第一次出仕。晋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陶渊明十六岁时第二次出仕。此次在江陵做荆、江二州刺史桓玄的幕佐。但陶渊明始终不能忘怀故园与亲情,归隐之志时时涌上心头。辛丑岁(公元401年)七月,桓玄手握重兵,窥伺朝廷。陶渊明对此心怀厌恶,又遭母丧,便辞职回家了。此后几次的出世都是为了生计,迫不得已。既非发自本心,必然痛苦难熬,因此,一个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由此成为诗人对抗现实黑暗的精神领地和必然的归宿。
三、桃花源中的“子虚乌有”思想
《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作为开篇,设置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情景。在乌有之乡里,陶渊明塑造了一个“理想国”,即社会平等自由(无阶级之分),人们丰衣足食,老有所依,居有定所。这与后来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之一的托马斯·莫尔在他著名的著作《乌托邦》里面所构建的世界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