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已经为广大语文教师所理解、接受,并付诸教学实践。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正确使用“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进语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确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并纠正的不平衡现象。
“失衡现象”之一:重“研究”而轻“基础”
过分热衷于选定“专题研究”,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这是研究性学习最容易步入的一个“误区”。就中学语文课而言,对学生提出以类似科研的方式进行探索性学习,培养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朝向更科学、更有实践意义的方向发展是应该的。但中学语文课毕竟是一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引入不应排斥老师用最简洁的方式使学生尽快地获取知识。“研究”只能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过分热衷于“专题研究”必然会分散学生精力,影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只有把“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研究”为“基础”服务,才能发挥“研究性学习”的应有作用,使其在教学改革中更有生命力。任何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的做法都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失衡现象”之二:重“形式”而轻“实效”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张教学改革的“王牌”,一经推广,你采用,我实施,他推行。但是,许多老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和恰当运用好这张“王牌”,表面上虽然搞得轰轰烈烈,实际上却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其表現为三个方面。第一,研究对象的形式化。人类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两大类。不理解语文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不分对象和不加选择的滥用“研究”。第二,研究方式的形式化。有些老师为吃透研究性学习的实质,为赶时髦,追求时尚,片面追求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忽视了教学的实际效果。第三,研究能力的表面化。表现在教师提出的问题肤浅,不能很好的活跃学生思维,启发他们深入思考。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缺乏相应的引导、深化的意识和能力。应该说,“研究性学习”顺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式,但这种教学方式只有在符合了教学规律、适合学生特点的情况下才会受到应有的效果。如果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了实效,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教师应该既要追求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课堂形式的灵活多样,又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最终落实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点上来。
“失衡现象”之三:重“起始”而轻“结尾”
任何研究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中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特殊教育阶段,决定了中学生“研究性学习”不可能像大学生(更不用说专门学者)那样调研周期长、精力专注,其“成果”也可想而知。这样,在“研究性学习”中往往会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一开始热衷于某一专题的“研究”,搜查资料,搞调研,对教师、对课本大胆质疑,但是由于时间、精力的关系,又不可能研究的那么专业深刻,加上老师不能及时加以引导,最后也只能留下一些悬念和疑问。这种“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研究性学习”,不但不能增强学习的效果,反而会影响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准确性、艺术性、审美性的把握,使学生本来就比较模糊的认识更加晦涩和深奥。
“失衡现象”之四:重“立异”而轻“认识”
“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一些中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为了“研究”出“成果”,把兴趣和重点放在了标“新”和立“异”上,却忽视或否定对已经被广泛论证的基础知识的认知:不是通过搜集资料、认真地分析,做出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而是为了得出一个有别于教科书甚至相反的结论而旁征博引。这种严重的失衡现象导致一部分学生甚至要为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反面人物(如鲁四老叶、周朴园、葛朗台、别里科夫等人)翻案,而像屈原、陶渊明、岳飞等正直高尚的历史人物却被判定为迂腐可笑之人。这种重“立异”而轻“认识”的做法,不仅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而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生观和科学价值观都是十分有害的。
“失衡现象”之五:重“主体”而轻“主导”
“研究性学习”往往强调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却忽视或消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对教师则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和机遇。这需要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教材主旨,更深刻的挖掘教材内涵,更丰富的掌握语文知识,更巧妙的进行教学设计,更深层次的为学生解难释疑。因此说,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加强。如果只片面地注重学生“研究”而轻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必然会造成教学上的无序与混乱。
总之,“研究性学习”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深化中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新方法、新途径。正因为其“新”,就需要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运用,否则就会与我们的出发点背道而驰,使“研究性学习”失去其生命力。
“失衡现象”之一:重“研究”而轻“基础”
过分热衷于选定“专题研究”,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这是研究性学习最容易步入的一个“误区”。就中学语文课而言,对学生提出以类似科研的方式进行探索性学习,培养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朝向更科学、更有实践意义的方向发展是应该的。但中学语文课毕竟是一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引入不应排斥老师用最简洁的方式使学生尽快地获取知识。“研究”只能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过分热衷于“专题研究”必然会分散学生精力,影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只有把“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研究”为“基础”服务,才能发挥“研究性学习”的应有作用,使其在教学改革中更有生命力。任何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的做法都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失衡现象”之二:重“形式”而轻“实效”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张教学改革的“王牌”,一经推广,你采用,我实施,他推行。但是,许多老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和恰当运用好这张“王牌”,表面上虽然搞得轰轰烈烈,实际上却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其表現为三个方面。第一,研究对象的形式化。人类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两大类。不理解语文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不分对象和不加选择的滥用“研究”。第二,研究方式的形式化。有些老师为吃透研究性学习的实质,为赶时髦,追求时尚,片面追求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忽视了教学的实际效果。第三,研究能力的表面化。表现在教师提出的问题肤浅,不能很好的活跃学生思维,启发他们深入思考。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缺乏相应的引导、深化的意识和能力。应该说,“研究性学习”顺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式,但这种教学方式只有在符合了教学规律、适合学生特点的情况下才会受到应有的效果。如果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了实效,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教师应该既要追求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课堂形式的灵活多样,又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最终落实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点上来。
“失衡现象”之三:重“起始”而轻“结尾”
任何研究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中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特殊教育阶段,决定了中学生“研究性学习”不可能像大学生(更不用说专门学者)那样调研周期长、精力专注,其“成果”也可想而知。这样,在“研究性学习”中往往会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一开始热衷于某一专题的“研究”,搜查资料,搞调研,对教师、对课本大胆质疑,但是由于时间、精力的关系,又不可能研究的那么专业深刻,加上老师不能及时加以引导,最后也只能留下一些悬念和疑问。这种“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研究性学习”,不但不能增强学习的效果,反而会影响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准确性、艺术性、审美性的把握,使学生本来就比较模糊的认识更加晦涩和深奥。
“失衡现象”之四:重“立异”而轻“认识”
“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一些中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为了“研究”出“成果”,把兴趣和重点放在了标“新”和立“异”上,却忽视或否定对已经被广泛论证的基础知识的认知:不是通过搜集资料、认真地分析,做出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而是为了得出一个有别于教科书甚至相反的结论而旁征博引。这种严重的失衡现象导致一部分学生甚至要为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反面人物(如鲁四老叶、周朴园、葛朗台、别里科夫等人)翻案,而像屈原、陶渊明、岳飞等正直高尚的历史人物却被判定为迂腐可笑之人。这种重“立异”而轻“认识”的做法,不仅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而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生观和科学价值观都是十分有害的。
“失衡现象”之五:重“主体”而轻“主导”
“研究性学习”往往强调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却忽视或消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对教师则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和机遇。这需要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教材主旨,更深刻的挖掘教材内涵,更丰富的掌握语文知识,更巧妙的进行教学设计,更深层次的为学生解难释疑。因此说,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加强。如果只片面地注重学生“研究”而轻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必然会造成教学上的无序与混乱。
总之,“研究性学习”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深化中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新方法、新途径。正因为其“新”,就需要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运用,否则就会与我们的出发点背道而驰,使“研究性学习”失去其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