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管纪律,第一句话怎么说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zxc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管理是教育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当课堂出现纪律问题时,教师开口说的第一句话至关重要。第一句话说得对不对,好不好,往往决定着整个事情的走向和成败。本文通过对比在不同课堂突发状况下交流不当的语言和改良后的语言,探讨能够最大程度避免师生冲突而又达到最佳管理效果的若干语言技巧:行为描述代替泛泛指责;表达情感代替做出评价;开放式问话代替封闭式评价;拿规则说事代替人际斗争;简明扼要代替长篇大论;清晰的期望代替含糊的指责;把学生思路引向拿出对策。
  关键词:课堂管理 语言技巧 行为描述 表达情感 开放式问话
  课堂管理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适当有效的课堂管理,有助于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尽管有维持秩序的功能,然而课堂管理的核心是交流和发展,而不是秩序。课堂管理不但关心学习秩序,而且关心学习气氛和学习效果。因此课堂管理的语言就是一个精细化的工具。而当课堂出现纪律问题,教师进行干预,出言一定要慎重。怎样说才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师生冲突同时又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总结了一些技巧:
  一、行为描述代替泛泛指责
  行为描述代替泛泛指责,减少主观色彩,不轻易做人格评价,这是避免课堂上师生对立的重要策略。
  行为描述指尽可能平实地、具体地指出学生的一个确定的不良行为。泛泛指责指针对学生性格和特点泛泛地批评贬损学生(比如指责学生“懒惰”、“粗心”、“太坏”)。泛泛指责往往是夸大了问题,将问题描述成巨大无法解决的困境。行为描述是更为明智和正确的办法,原因在于:行为描述,不仅能够告诉学生老师的想法,还能够将谈话聚集于就事论事且可以控制的行为上,而行为比性格更容易改变。正确的行为描述专指某一件事,而不涉及普遍的情况,所以,不应该使用“总是”或“从不”之类的词语。“你总是没在听课!”“你从来不完成作业”这些显然不是正确的行为描述。
  案例1:老师亲眼看见学生20次不注意听讲
  泛泛指责:“你就是不想学!”
  行为描述:“你不注意听讲,我已经看见20次了,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么?”(叙述事实,并把思路引向如何解决)
  前者泛泛指责,暗示学生人品上的缺点,太武断了,而且学生通常不会因为教师这样“盖棺定论”他就改正。学生也许会反驳:“上一堂课我就听得很认真。”或者干脆自暴自弃了。
  后者叙述事实,具体地指出一个学生确定的不良行为,并且,把思路引向如何解决,因此解决的希望大些。即使不能解决,起码不会造成对立,也就是说,没有增加新的问题。
  案例2:学生只完成了部分作业
  泛泛指责:“你真懒惰,你总是不完成作业!”
  行为描述:“我们要求完成3页,但我只看到你完成了1页。”(或:“我没有看到你应该完成的作业。”)
  可以想象前种说法容易伤害到孩子。孩子比成年人娇嫩,所以教师不要随便用上纲上线的道德评价伤害孩子。就事论事,常常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二、表达情感代替做出评价
  教师只描述自己的感受,使用“我”或“我觉得”这样的词语,不要评价学生的个性和人品,这样的交流常常会更有效。学生们愿意听到老师的真实想法。教师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会显得更诚恳,同时也比较不会伤害到学生。只要不受到攻击,学生更容易和一个表达愤怒的人合作。
  试比较下列两种不同说法:
  案例1: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突然被学生打断
  做出评价:“你真没礼貌,总是打断我的话!”
  表达情感:“如果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人打断,我会觉得不高兴!”
  前者攻击学生的个性和人品,很可能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引起一场“战争”。
  后者只是表达的是教师自己的感受。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认为,大多数人能够接受这种“坦率的谈话”,并且对它能有所反应。“坦率的谈话”指什么呢?指的是一个人在不指责、挖苦的情况下,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和担忧。坦率的谈话之所以非常有效,主要原因是它能使对方无任何戒心地听进去。
  为什么表达感情比做出评价好呢?当教师对学生做出评价时,他说的是关于学生的事。但是当教师表达自己感情时,她说的是自己的事情。打个比方,教师表达感情的话就是打开自己家的大门请学生进来坐。然而,当教师对学生妄加猜测,贴标签时,那是在攻击学生的防御工事,并把某种东西强加到学生身上。学生很有理由去抵抗的。
  虽然表达感情看起来如此简单,又是比做出评价更为有效的交流方式,但是必须认识到这并不容易做到。因为人们在竞争的社会成长,学会了当受到伤害时竭力不表现出来,学会了要么躲开那些伤害我们的人,要么带着愤怒或讥讽来痛斥他一番。只是这些表现对敌人犹可,对待需要感受到教师关注和关爱的学生,似乎就不是那么明智。教师必须学会克服对暴露自己弱点的恐惧心理,这不容易,但后果值得付出努力。
  三、开放式问话代替封闭式评价
  教师的第一句话,不要轻易做结论(即使你看到清清楚楚,也不要说死,留有余地好回旋),不要用指责的口气,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而要用询问的口气,千万不要讽刺挖苦。也就是说,教师的第一句话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以便以后可以进退自如。
  案例1:学生上课说话
  封闭式评价:“上课不要说话。”
  开放式问话:“你是想发言么?请说。”(课堂管理会者不难142)
  前者,如果学生正想要和老师打架,顺势就上来“我没说!”老师一生气,正好上当了,他本来就是要激发老师生气。
  后者中,学生被动了,锐气受挫,可能暂时就不进攻了。
  案例2:学生上课乱动
  封闭式评价:“你瞎动什么?”
  开放式问话:“你有什么事么?”
  前者,学生可能会顶嘴:“我哪儿动了?”教师下一步棋就不好走了。因为如果没有录像做证据,这是一件很难说清楚的事情。有些学生是有意和老师顶撞,有些其实不是,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在乱动,属于下意识动作,他的申辩可能是完全真诚的。不管是什么情况,师生二人都可能因此吵起来。这类无谓的争吵在课堂上是常见的,问题在于教师第一句话就说错了。   后者,学生可能会回答“没什么事。”但是经过这样的对话,他可能也就不再乱动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案例3:学生上课突然喊叫
  封闭式评价:“不要乱喊乱叫!”
  开放式问话:“什么事?你需要什么帮助么?”
  案例4:学生突然哭泣
  封闭式评价:“莫名其妙!”
  开放式问话:“你需要什么帮助?”
  四、拿规则说事,不搞人际斗争
  案例1:学生上课在动
  交流不当:“你上课乱动什么?/你瞎动什么?”
  改良后语言:“请注意课堂纪律。”
  同样是维持纪律,前者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对立面了,结果很可能“引火烧身”;后者则有点像“置身事外”,我只是提醒你违反规则了,这会大大减轻学生的逆反心理。
  从表面上看,后者不过比前者狡猾一些而已,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前者属于“人管人”(人治),后者属于“规则管人”(法治)。为什么法治社会比人治社会要走相对安定?人治其实就是一种容易激发矛盾的管理模式。
  案例2:学生上课戴了帽子,违反了规则
  交流不当:“你怎么啦?你就不能遵守规则么?”
  改良后语言:“我们的课堂规则是——上课不准戴帽子。”.
  前者容易激起学生防御性的反应行为。后者关注的是规则本身,而不是学生,因此比较不可能出现冲突。
  五、简明扼要代替长篇大论
  课堂管理语言应该尽量简短,反应敏捷,速战速决。
  这一方面是因为课堂的中心任务是教学,因此若是一个学生犯错误,教师长篇大论地批评,让全班同学“陪绑”,这样是极不明智,不得人心的。课堂上的管理语言往往是被迫的,响应性质的,只有当教学出现障碍的时候,才需要管理语言,如果教学能行云流水般进行,管理语言就是多余的。个别谈话固然是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但它不能在课堂上进行,教育问题生应该在课下。
  另一方面,长篇大论本身令人生厌,而简短的言语更有效。我们自己在父母和教师那里也曾经听到过长篇大论,而且我们也很痛恨这种长篇大论。请记住学生和我们一样。尤其是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他们不仅和我们一样不喜欢说教和长篇大论,而且对他们来说,越短越容易记住,因此越有效。如果你发现自己又在长篇大论,那么赶紧控制住自己,你只是需要告诉学生你的具体要求——就此打住!
  试比较长篇大论和简单的词语分别产生的效果:
  案例一:老师请大家把课本拿出来,可小东似乎在发呆,没有听到
  长篇大论:“小东!我说了把课本拿出来!你就知道发呆。每次都是你,怎么说都一点动静都没有!”
  简单的词语:“小东,课本!”
  六、清晰的期望代替含糊的指责
  运用清晰并且富有针对性的措辞,更能使学生按照你的要求行事。相反,含糊不清晰的措辞容易使学生感觉迷惑,容易引起师生冲突
  案例1:老师要求所有同学安静看书,而一个学生正在和同桌说话
  含糊指责:做事要符合自己的年龄(停止这样愚蠢的行为)。
  清晰要求:我希望你停止和他说话,安静地看书。
  说话有针对性是值得训练的沟通技巧,而含糊的措辞常常会换来学生愤怒的反应。教师学会清晰的表达期望会使课堂管理更有效。
  七、把学生思路引向拿出对策
  把学生的思路引向研究问题、拿出对策,容易使学生冷静下来,减少师生对抗的危险
  案例1:学生动手打人
  老师A说:“你不应该打人,你应该和同学团结友爱。”
  老师B说:“咱们来想想新办法,看看不用动手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
  这两种说法都是允许的,但后一种表达方式的效果往往更好,因为它可以减少师生对抗的危险。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你应该”这样的句式被教师们过于频繁地使用了。“你应该注意听讲”“你应该按时完成作业”,“你不应该迟到”……这类话过多地在教师维持课堂秩序时使用。“应该”是道德语言,行政语言,而不是科学语言。限制使用“应该”这个词,对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很有必要。
  总之,课上发生问题,教师回应时的首发句式非常重要,一定要慎重。教师要避免情绪化的语言,多用陈述句,少用反问句和感叹句。避免使学生难堪才能最好的避免“引爆炸弹”,并且达到最好的管理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兔心肌梗死模型缺血再灌注与梗死面积之间的关系.方法完全闭塞16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5 min,随机分为再灌注组(n=8)和无再灌注组(n=8),7~10 d后行13 N-NH3 PET/CT心肌灌注显像,与三氯四氮唑(TTC)染色梗死灶缺损百分比进行比较.HE染色评价梗死灶病理学改变.结果TTC染色示无再灌注组、再灌注组实际梗死灶缺损百分比分别为(25.7±2.3)%、(
目的 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和基本核心启动子区(BCP)突变株的复制质粒. 方法以含1.2倍拷贝HBV DNA全基因的质粒(pHBV1.2)为工具,采用分子克隆、PCR定点诱变、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和序列分析等技术构建目的质粒.转染肝癌细胞株Huh7后,测定培养上清HBsAg、HBV DNA来了解病毒抗原的表达和病毒复制. 结果成功构建了10种HBV全基因前C区/BCP区突变的表达质粒,
目的 应用超声技术检测肺静脉血流(PVF)和二尖瓣血流(MVF),评价川崎病患儿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变.方法 43例川崎病患儿在病程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测量并计算以下数据:肺静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峰值流速(VD)、逆向血流峰值流速(VA)及VS与VD比值(S/D);二尖瓣血流 E峰流速(E)、A峰流速(A)、E峰减速时间(DT)及E、A比值(E/A).4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川崎病
目的 :建立人膀胱癌细胞系BC 6 ,为膀胱癌的基础研究提供实验模型 .方法 :1 8例膀胱癌标本采用组织块直接培养法、8例采用细胞悬液培养法行原代培养 ;其中 1 2例同时行裸鼠皮
目的:建立正常(牙合)儿童X线头影测量正常值标准,研究其颅颌面发育特征,将有利于错(牙合)合的诊断分析.方法:选择104例正常(牙合)样本,男42例,女62例,年龄在12~16岁之间,对样
目的 了解社区人群卫生服务需求及意向,探索新的终身健康服务模式.方法采用入户问卷调查方法,对南昌某地区5个居委会700位居民及1 000名出院患者和亚健康人群,进行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及意向的调查.结果本组两周患病率为438‰,慢性病患病率为574‰;只有31.1%的居民选择社区医院就诊;63.4%的居民没有接受过卫生健康服务,但有59.6%的居民认为有必要接受卫生健康服务.结论社会人群迫切需要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TIMP 1)与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关系 ,评价其在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人为因素所致上肢外周神经损伤延迟修复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人为因素所致上肢外周神经损伤延迟修复27例29条神经,手术方法包括神经松解、屈曲腕(肘)关节位神经外膜缝合、束膜缝合及电缆式神经移植.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9年,平均37个月,平均优良率77.8%.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人为因素所致上肢外周神经损伤延迟修复时,如能尽早治疗并做到神经对位精
以PCR-SSCP和DNA测序确定1例17岁女孩的脂蛋白脂酶(LPL)基因为杂合子突变(Pro207Leu),此突变降低了LPL的催化活性和引起高乳糜微粒血症。
摘要:作为以传播知识为主要途径的图书资料馆,用传统的以借阅图书为主要形式的服务方式,已显得非常被动和低效,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对知识的急切需求。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开发、传播知识而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充分并快速地满足读者对知识的需求,已成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图书资料 重要意义  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