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爱存钱”真相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hxl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勤俭节约”似乎是多数国人对金钱的态度,且传承已久。以至于不少人都认为:中国人爱存钱不爱消费,极端些的看法还把这种“吝啬”当做了阻碍经济高速增长的“绊脚石”。
  但鲜为人知的是:今天的中国,虽然有着全世界最高的储蓄率,可普通家庭真正拥有的钱却不多,储蓄率的高增长主要来自政府和企业。多数中国人不是存钱不花,而是没钱可花。
  中国储蓄率全球领先
  “俭,吾从众”这句来自《论语》中的描述,似乎表明自孔子时代起,勤俭就已成为了广被国人接受的一种美德礼法。而伴随着儒家文化流传至今,“勤俭”已然成为了中国人的一个代号。
  数据看上去也证明了中国人的勤俭,根据亚洲数据中心(CEIC)和汇丰银行的数据,中国人的储蓄率的确高居全球之冠。2010年和2011年,中国的储蓄额几乎达到了GDP的50%,远超过英美。即便在文化传统类似的东亚国家中也是最高的,高于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储蓄率领先全球,但国人的钱包却不是“一枝独秀”。中国虚高的储蓄率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源自普通人的钱袋,而是源自政府和企业的储蓄。来自国际清算局的数据就显示,在2000到2008年间,中国国民总储蓄增长中有80%源于政府及公司部门,并非来自家庭。 2000年至2008年间,中国家庭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急剧下降、投资增强以及出口拉动增长的模式也证明了这种家庭、政府和企业储蓄的不均匀增长。
  其它来源的数据结论也类似,渣打银行中国区研究主管王志浩(Stephen Green)就发现: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政府将收入的15%至20%左右用于储蓄,而到了2007年,这一比率已经稳步升至44%。
  尼尔森中国的《中国高储蓄率成因分析》报告也再次证明了上述趋势:虽然中国家庭的储蓄总额在过去十几年中都在增加,但无奈,却跑不过政府接近20%和企业超过10%的涨幅。结果就是在1999年前,家庭储蓄增长占主要,而之后则是企业和政府占主要。
  收入不均导致储蓄不均
  一方面,大量财富被政府分割,导致居民收入增长乏力。根据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杰教授的分析,近十年间,政府财政收入增长过快,增长速度一直维持在20%左右,两倍于GDP增长;而个人收入增长一直在6%左右徘徊。收入涨得慢,储蓄自然也不会高。
  另一方面,即便在不同的家庭中,储蓄多寡也开始分道扬镳。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和西南财经大学对超过8000户家庭调查得出的《中国家庭金融报告》:中国家庭收入不均现象非常严重。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占所有家庭可支配收入的56.96%。而家庭储蓄分布的不均也同样严重。55%的家庭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而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储蓄率为60.6%,其储蓄金额占当年总储蓄的74.9%。
  所以,中国高储蓄的根本原因不是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消费动机,而是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收入。
  38%的中国家庭有负债
  储蓄率高并不代表没有负债,相反,来自《中国家庭金融报告》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有超过38%的家庭有负债(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负债包括农业及工商业借款;汽车借款;金融投资借款;信用卡借款;以及其他借款等)。在该调查的样本中,有负债的家庭占38.22%。其中,城市家庭负债比例为35.16%,农村家庭负债比例为40.31%。中国家庭负债均值为62576元,而根据报告,当年家庭收入均值不过52087元。其中,城市家庭总负债均值为100815元;农村家庭总负债均值为36504元。
  在全部样本中,还有13.94%的城市家庭为购买住房而向银行贷款,不仅如此,还有7.88%的非农户籍家庭通过银行以外的其他渠道借款以获得住房。从住房贷款或借款的规模来看,非农家庭购房贷款总额平均为28.39万元,占家庭总债务的47%;农业家庭购房贷款总额平均为12.22万元,占家庭总债务的32%。而年龄在30-40岁之间的户主家庭负担是最重的,贷款总额平均为家庭年收入的11倍多;收入处于最低25%的那部分家庭贷款额达到了其年收入的32倍之多。
  社保落后,投资无门
  来自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信息部的一组调查显示了中国消费者对花钱的谨慎,报告显示,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67%的受访者准备将四分之一或更多的家庭收入储蓄起来,33%的居民想把35%或更多的收入存起来。在接受调查的农村人口中,84%的受访者称医疗保健问题是最大的担忧,其中,逾61%的受访者担忧的都是巨大的医疗开销。而在城市,也有三分之一的居民担忧医疗费用。
  《经合组织观察家》(the OECD Observer)上的一篇文章这样分析中国人花钱的谨慎态度:中国的高储蓄率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预防性储蓄”。而之所以出现“积谷防饥”的现象,原因在于中国的家庭对于养老金计划信心不足;而且2亿农民工因没有户口,故不愿像当地居民一样花钱。
  来自尼尔森中国的《2010均衡发展性报告》中的数据也证实了经合组织的分析: 中国社保基金远低于发达国家,仅相当于全民财富的2%,远低于美国的20%,甚至低于1972年的美国,而较之高福利的欧洲更低。
  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Stephen S. Roach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中国希望减少由缺乏安全感而驱动的过剩储蓄,形成基础更为稳固的消费文化,它需要做的是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社会保险和养老金制度付出更多实实在在的努力。
  此外,中国居民在各个生活阶段花费的高成本(教育、住房、结婚)也被尼尔森列为预防性储蓄的理由。而《新闻周刊》则分析,中国的信用卡等借贷市场不完善,也加剧了居民对各生活阶段花费的担忧,促进了储蓄。
  较少的投资选择,让除去不得不存的那部分资金外的“活钱”,也只能变成“死钱”。
  来自尼尔森公司《中国高储蓄率成因剖析》中的分析,就把投资渠道少作为了推动中国高储蓄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报告称:节俭文化并非是造成中国高储蓄率的主要原因。预防性储蓄动机等对高储蓄率影响更大。而且中国居民投资渠道较窄已是共识,除现金存款与银行储蓄以外,只有房产投资等有限的转换现金通道。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杰教授也认为:发达国家,中产阶级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必须达到均等。而中国居民收入中的财产收入平均下来目前只有2.8%。手头的资金难以变为财产收入,也只能继续储蓄。
  结语:“有钱不花”、“没钱可花”和“有钱也不敢花”都是中国高储蓄率下存在的现实情况。而对国人来说,“有钱不花”显然不是主流。
  (摘编自《腾讯今日话题》 图/腾讯)
其他文献
2005年,密歇根州希尔斯代尔中学18岁高三学生迈克尔·塞申斯当选该市市长;今年1月,23岁的在校大学生坎贝尔出任宾夕法尼亚州首府哈里斯堡市的财务主管。英国《每日邮报》评论称,这一切都说明“美国投票者需要从年轻人身上找回信心”。  米尼埃今年只有18岁,刚刚达到美国合法饮酒的年龄,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州奥莱戴尔镇上的高中。但可能会令他的班长颇为尴尬的状况是,米尼埃同学已经顺利当选为本镇镇长。  “许多
期刊
《被误解的中国》  作者:梁柏力  中信出版社  定价:42.00元  【书摘】  为何中国人没有发现新大陆?  内容简介:在近三十年中国再次崛起的同时,新一代史学家对明清经济和社会的研究,也出现很多新发展。本书力图把新一代中国史学家近二、三十年的研究硕果,综合起来介绍给大众读者,希望大家能够用新的视野和新的角度来看中国。  不少学者指出,新大陆的土地资源带给欧洲的益处简直不可思议。单从土地面积来
期刊
日軍全面侵华后,为“以战养战”,采取了伪造中国法币的手段,大量用于国统区,掠夺战略物资,破坏法币的流通和信用。面对日伪大肆伪造、使用假币,国民党政府也展开了一场特殊的货币“暗战”。  1942年1月,戴笠向蒋介石建议说,“我们也应该主动出击,仿造敌人在沦陷区使用的流通货币,去沦陷区购买物资,以牙还牙。 ”蒋介石征询了英美方面的态度后,采纳了戴笠的意见。  经宋子文的接洽,美国一家专门印制钞票的印刷
期刊
1803年7月4日是美國独立节,一个重大的、震撼全美的消息从欧洲传来,法国将密西西比河以西直至落基山脉的广袤土地——214万平方公里路易斯安纳地区,以极便宜的1500万美元卖给了美国。这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闻所未闻的一次巨大的土地交易,有着非常复杂深刻的背景渊源。  首先,这么大的一片北美土地最初是怎么成了法国领土的呢?  早在17世纪下半叶,一位年轻的法国人拉萨莱在北美加拿大建立了自己的皮
期刊
《幸福的七种颜色》  作者:毕淑敏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定价:20.00元  【书摘】  生命的借记卡  内容简介:毕淑敏作为一位心理学医生有着非同凡人的震惊与果敢。她教给我们爱,同时教给我们理性,面对残酷的世界阴暗面与不可理喻的社会黑暗角,我们应当怎么样调整自我的心理,正确地看待,走向光明与灿烂。  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并非是两手空空,而是捏了一本生命的借记卡。  阳世通行的银行卡分有钻石
期刊
近日,刘欣耕书画篆刻展在益合美术馆举行,清逸俊朗的书画印作品带观者走入古色古香之境,著名艺术家周韶华赞其:“三绝之合,当名于世”。从古至今,精通书法、绘画、篆刻三种门类的艺术大家广为人知,如清末吴昌硕、近代齐白石等。刘欣耕于花甲之年,贯通三种门类的艺术形式,其艺术成果相生相成、浑然一体,不同的作品之间自有相似韵律,可谓观一隅而感全局。刚刚结束个展的刘欣耕昨日接受了壹号收藏网的专访,一起来了解他是如
期刊
在奔驰的列车上,大家看窗外的风景看得厌了,就彼此说起话来。后来说到各人经历的一些特别奇特的与生死有关的事,一位坐在我对面靠着窗边的大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  大妈说:“那还是在我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我在一个民间杂技团做事。那种杂技团,一年到头在各地巡回演出,人家称我们为‘草台班子’。杂技团里有一匹马,是用来驮道具的。它可是我们特别重要的运输工具。团长让我照管这匹马。”  “那你应该会骑马吧?”坐
期刊
《由梦说健康》  作者:李思博  新星出版社  定价:26.00元  【书摘】  梦见斩首应自查颈椎  内容简介:梦在提示疾病的过程中,有着很有趣的现象,即:身体的哪部分出了问题,它便拐着弯来告诉我们。 本书根据古代医书记载和现代病例,印证了各种梦境与不同身体疾病之间的潜在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个软件公司的主管为自己经常做的梦而烦恼:梦见被五花大绑在刑场的台子上,脖子上插着死囚的牌子
期刊
乡村的细雨是土地的女人,她用柔软的发丝一遍一遍的撩动着丈夫的额头;用絮叨的碎语一声一声的震动着丈夫的耳膜。  土地醒了,渐渐鲜亮起来。睡在雪被里的小溪唱起了情歌;眠在河床下的泥鳅钻出了水面,燕子衔着软泥垒窝;莲子抓着软泥拔节。当视野随着时令扩展,你会看到那绿的是禾苗,赭的是树干,黄的是麦浪,红的是枫叶……  一个灼人的夏夜,母亲打来电话说想我了,于是我开始失眠,分分秒秒地数着黎明。黎明来了,迎面是
期刊
《中国人的病》  作者:沈从文,刘红庆 编  新星出版社  定价:28.00元  内容简介:思想家沈从文呼唤明媚中国。沈从文不仅是位极具个性和内涵的文学家,而且是位人生与社会问题的思想家。本书精选了沈从文各个时期关于社会与人生问题的思考文字,编选视角独特,所选文章均具代表性。在沈从文的文字背后,隐藏着宏阔的社会主题和悲悯人生的生命哲学。给喜欢沈从文的人,或者还不了解沈从文的人,以新的思考。  【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