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互动模式的情感交流特质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sh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互动的课堂模式中,语文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资源)是形成课堂教学中情感信息回路的三个情感源点,这是新课标视野中语文互动模式的情感交流的特质。在新课标的视野中,把握这些特点及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就能深化我们对教学模式的理性认识。
  
  一、教学模式的本质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教师形成的、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从教学模式的总体种类看,现在日趋多元化。本世纪50年代以前,教学实践中基本上由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和杜威的教学模式先后占主导地位,教学模式单一。50年代以来,教学模式空前繁荣景象,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正在形成庞大丰富的“教学模式库”,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优选教学模式的广阔余地。本世纪50年代以来,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师生合作关系的形成,传统教学论中的“教师中心论”,逐渐被现代教学论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所取代。这种新的教学观反映到教学模式的发展中,就导致了由教师中心教学模式向师生合作教学模式的发展变化。
  
  二、语文互动模式的情感交流特质
  
  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尊卑之分。在理想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作为学习者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与价值的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这样才能真正表现出自身的主体行为特征。从某种意义来说,教育的全部意蕴包含在师生关系中,教育过程甚至可以看成是师生关系形成和建立的动态过程。加上情感的作用和互动、链接和催化,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鲜活起来。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语文课堂师生关系构建、互动载体之一,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教师形成的,稳定且简明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案。在新课标的视野中学生是发展的人,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注重的是人的需要,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新《语文课程标准》第二个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指出,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第三个基本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说得更具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为此,教师要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特别是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与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要求采用互动的课堂模式,提倡开放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在“互动”、“开放”和“创造”中,给学生相当大的主动权。同时,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广泛的合作和沟通,必要时进行指导和点拨,传统语文课堂中的教师的话语权应该适宜地消解,而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课堂模式。新型的师生互动课堂模式应具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课堂教学生态是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的影响下达成学习目标的动态开放系统。其主要构成因素是学生、环境和教师。学生是课堂教学生态的主体因素,在课堂教学生态中具有决定作用。语文课堂环境因素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课堂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因素。后者又可分为人际环境因素、信息环境、组织环境因素、情感环境因素和舆论环境因素。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的特质则是重要的因素。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对于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调节功能。课堂教学过程是情意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交流过程中进行的,教师发出的信息要收到预期的效应,需要注意信息发出的藝术性和情感性,注意信息传递中师生间的心意沟通。由此才会有信息接受者——学生的集体愉悦。语文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资源)是形成课堂教学中情感信息回路的三个情感源点。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互动模式的情感交流的特质?
  
  (一)构建、实践情感信息回路的平等交流循环原则
  在课堂情感信息回路中,平等交流是其循环的原则。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有“绝对权威”,师生关系中情感交流主要表现为权威——随从的关系;教师扮演着“警察”的角色,师生亲和力严重匮乏。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的特质应以消解,而教师的指挥棒不要派上用场,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一双善于弹拨各条琴弦的巧手,让它们发出高低缓急不同但又美妙和谐的旋律。这便是教学的组织者,学习的促进者,也应该是与学生平等情感的交流者。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师生以饱满的情绪进行情感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学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即使说错了,对学生思维中合理的因素也加以肯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学生课堂上提出问题,对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发言,大家随时可以发问质疑。对提问的学生给与表扬鼓励。例如阅读教学活动中,当一位学生读课文,可能这位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很强,一段文字读得非常吃力。师生非常耐心地听学生读完后,教师用温和的语气说:“这位同学读得很认真,很辛苦,他能坚持把文章读完,大家给点掌声鼓励一下。”这种评价既不伤害学生,又给了学生自信,更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人格。现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听到“你真会读书!”“你的感悟能力真强!”“你提的问题十分有价值!”“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老师也没想到。”等等,这些话语虽然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在意,它包含教师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学生从中获得自信,感受自我价值的出现,产生强烈的进取心。有了融洽、和谐的气氛,任何学习内容,师生都愿意并且能够去完成。学习的过程变得轻松而舒畅,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在温馨的课堂。真正落实了“由只要求学生转变到多关怀学生,由强调苦学转变到使学生乐学,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到双向的情感交流,由一味的指责学生转变到千方百计让学生品尝成功”。所以课堂上师生积极的情感交流往往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新课程指向人的发展,在人的潜能向人的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起着中介的作用。教师只有在这个中介里,充当好促进者,平等的情感交流者,构建并落实情感信息回路的平等交流循环原则,才能实现新课程的使命:人的生动活泼、充分自由的发展。
  
  (二)以母语意识整合教材资源,打造交流的平台
  语文教材(资源)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写照,也是情感的载体。老师应在注意整合课堂教育资源,打造和学生在互动中的平台。就课堂教学资源的动态性建构而言,语文教师要以强烈的母语课程资源意识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的课堂资源。诸如让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演讲、辩论、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全球事件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进入教学流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特别是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设置,指明了实现的途径。创造性处理教材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学习思路;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资源,可以拓宽学生学习面,充实学生学习源泉;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可以加强学科渗透,拓宽情感交流空间。课堂上授给的仅是语文课本上的有限知识和方法,却是必不可少的、精要的“举一”的知识和方法,它是向课外拓展、延伸的起点和条件。所谓课外练就,那就是要在课外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课内授给的知识和方法能够运用起来,在运用中练就语文的实际能力。反过来,学生再把从课外练就的语文能力发挥于课内学习之中,使课堂教学更丰富、更实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这就是人们一贯提倡的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提高语文课的整体效益.所谓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就具体课堂交流而言,与学生一起解读教材资源中互动对话中,要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把情感点化出来。要注意整合包括课文在内的教学资源,构建师生共同交流的开放式空间,展示在语文课堂之中。这样才有可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师生情感共鸣,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情趣盎然。
  
  (三)关注体验中的学生情感
  新课程标准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影响;学生价值观中关于真诚和正直的认识影响着他们的行为;自尊也对学生的发展有广泛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注重情感评价。师生共同交流的开放式空间,展示在语文课堂之中时,学生便会有亲身的情感体会和领悟。学生的情感体验的认识胜过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师生共同交流的开放式空间,学生会在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丰富情感。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形成性自主学习。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能积极主动地实现自我发展。体验中交流中的情感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激发,生命的激情得以放飞!
  新型的师生互动课堂模式应具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课堂教学生态是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的影响下达成学习目标的动态开放系统。其主要构成因素是学生、环境和教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的特质则是重要的因素。在语文互动的课堂模式,语文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资源)是形成课堂教学中情感信息回路的三个情感源点,使“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三情合一,融为一体,可以弹奏出优美的情感乐章,让生命矫健的飞翔!
其他文献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是一个多层面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而“听”与“唱”则是这多层面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唱”与“听”是相辅相成的。在高中音乐欣赏中既要重视学生的鉴赏,更应注重教师的范唱和学生的歌唱体验。  一、教师的范唱  音乐教师范唱的好坏,取决于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做好范唱,既是对教师的基本功的检验,也是对教师的一种鞭策,同时对学生能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课本里很多音乐作品首次同学生
【摘要】教育发展到今天,素质教育的推行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是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课堂评价在这方面的独特效果使其在教育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本文就目前中学英语课堂的要求,论述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求、评价方式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 英语 课堂 教学 评价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意义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是传
什么是理想的新课堂,我认为理想的新课堂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师生之间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实现人文的终极关怀,凸现生命的灵动;课堂充满着自由轻松的氛围,焕发出生命活力;能把完整的知识整合起来,让学生有整体的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智慧;真正地让学生练习和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理想的课堂,能够在知识整
新课程标准不但要求教师的教学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求注重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適应课改要求,语文老师必须重视“情感诱导”。    一、教师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增强责任心    课堂是教学的主舞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各方面的素质都是学生模仿的标准。成功的教师,包括在课堂教学中能营造活跃气氛的教师,必须具有广泛的知识和精深的专业学问,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必须具有沉着稳健的气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了,其贯彻落实及目标的最终实现,还取决于语文课堂。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如果我们对语文课程标准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对语文课堂有如下几点要求。  1.语文课堂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语文课堂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语文课堂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  4.语文课堂要有开放意识。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题。因此,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的灌输上,而应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全面素质的提高。本人认为,作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改革旧的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创新教育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教育是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探索的热点问题。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笔者作为一所普通初中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在带领语文教研组积极探索和实施创新教育方面做了多年的实践与研究,现将拙见列举,以便与广大同行共同商榷。    一、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实验,开展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践与研究    1.积极学习课程改革的有关精
对初中生而言,由于课程增多,整个初中阶段有九门功课必学必考,课业繁重,多数学生不再对语文科感兴趣,不乐于学语文科,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明确语文科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是今后事业取得成功的本钱。同时,学语文就要写作文,时间长了,很多中学生会因为厌烦作文而对语文科的学习感到厌烦,畏惧,甚至放弃语文学习。那么,新课标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是每个中学语文教
一、轻松的微笑——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张艺谋导演的8分钟申奥专题片,出现频率最多的是笑脸,影片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世界:“北京欢迎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影片对宣传中国政府申办奥运会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见,微笑的影响力是十分惊人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微笑是人类交流最有效的语言。当我们对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近距离微笑时,婴儿也能作出微笑的回应;不同国度的人相处时,尽管语言不相通,但微笑能让他们拉近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鼓励创新,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成败的关键。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每門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