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壶浊酒喜相逢”,吴宇森导演排练了4年的《赤壁》总算在2008年盛夏和观众见面了。这部影片耗资8000万美金,就算在美元加速贬值的当下仍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再加上梁朝伟、金城武、张震、林志玲、赵薇等大牌明星的加盟,如果下半年没有什么奇迹发生的话,《赤壁》应该就是2008年最具号召力的影片了。且不论影片水准如何,这种传播我国历史文化的手法是值得赞扬的,尽管有些作伪。
一愁文化东逝水
根据官方统计,7月10日上映的《赤壁》(上集)在观众中反响巨大,吸金能力强劲。首映日当天即缔造了2700万元的票房数字,这一数字刷新了华语片内地首日票房的纪录。业内人士分析,照这样的势头,《赤壁》的内地总票房达到3亿元指日可待。
暂不管以后这部大片能赚回多少票房,最起码,《赤壁》向外国人展示出了一点:中国人并不是自古就是那个梳着大辫子、站在镜头前畏畏缩缩的枯槁之躯,而是有着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般英雄气概的伟岸之身。这便是傲然挺立的东方文化、东方美学。
所以《赤壁》这种主动传承中国文化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它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历史场景。尽管吴宇森卖了个关子,在《赤壁》(上集)中,观众并没看到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浩瀚场景,让人有且听下回分解的遗憾。但是整体看来,《赤壁》(上集)可圈可点之处还是很多,通俗幽默的情节与波澜壮阔的画面,带来了视觉快感。整部电影在特效上、色彩上都做出了媲美好莱坞的成绩:大量的动作镜头和美妙的细节组合在一起,尤其是美轮美奂的中国元素的渗入:风景秀丽的寥廓背景、高山流水的古雅琴音、阵势清楚的八卦阵图,甚至添入关羽舞文、张飞弄墨的人文风流……在近几年的国产电影里算得上是一枝独秀。
但是吴导在人物塑造上却惹来了不少争议,无论是爱编草鞋的刘备、一吼万骨枯的张飞、会摆POSE的关羽、会调情的周瑜,还是为马接生的诸葛亮、点穴高手孙尚香、有心理障碍的孙权、患单相思的曹操,在解放这些三国英雄的同时,都让观众流了不少冷汗。
同样,在情节上,吴导试图通过每一个细节来表现三国人物的性格特征,用肃杀练兵场上听笛子来表现周瑜的才情;同诸葛亮的斗琴来表现二人是“朋友”;孙权抉择对曹操是否作战时,以打虎来隐喻他的复杂心理;给鸽子洗澡来突出诸葛亮需要“时刻保持冷静”……如此这些在国内观众看来是画蛇添足的描写,最后都“付笑谈中”。
拍摄经典名著,本身就是利害参半的:人物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容易讨巧观众;然而,顾虑并非很少——隔着千载尘埃,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瑜亮”,和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演义”。这种经典的故事本来就是众口难调,或许这也是其他导演不愿意去拍名著,而更喜欢编造一些历史戏说的原因吧。这回吴宇森演绎的“情义梦”,没有试图为迎合大众的口味去注重历史的重合,而是走了“国际路线”。
结果不言而喻,这样东不东西不西的人物让国内观众大跌眼镜,于是乎各式各样的评论纷至沓来,誓要贬之而后快。吴导对此的解释是:“外国人不懂中国历史,他们也没有听过《三国》,所以我们在剧本上、在设计上都有一番调整和设计。”他的意思很清楚,电影是拍给外国人看的,既然拍电影,就是要去参展的,就是要去获奖,就是要去给国外的专家们高谈阔论的,所以要符合外国人的口味,最起码让洋人看得懂,情节上于是就直白了,语言上于是就可笑了,人物上于是就简单了,观众于是不知不觉就成了文化上的弱势群体,偏偏这种文化体现在了美学上。在文化视觉化的今天,这绝不是一个好现象。
二愁挺立几英雄
不得不承认,我们正处于一个由情节时代步入色彩时代的过渡期,大量的信息必须由最直观的影像来表现,这种汇结在一起的信息流用简便的方法来冲击人们的右脑,来撼动人们麻木的神经,然后努力渗透进去,变成我们大脑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就像我们去看好莱坞,完全不用理解什么是美国文化,梦工厂已经把这种近乎荒诞的抽象文化变成了行为上的图像模型。我们从中发现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图形上的心理暗示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于是,大家都在说:看啊,这就是美国文化,令人魂牵梦绕的大众情人。
可如果非要给它下个具体的定义,估计傻眼的就不单单是几个人了——这就是文化侵略,遍布全球的妖娆罂粟花,不用去刻意种植,视野所及之处都是它飘摇的美丽。
中国美学会副会长高建平先生在《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一书中有这样的观点,“只有来自中国文学艺术的实际,能够为这种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的活动提供解释和指导的理论,才是真正的中国美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美学找到了自己的真正根基。它与国外的美学的关系,是一种对话的关系。维持和发展这种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但事实上,在电影这个领域,二者并不是平等的。近些年来,国内拍了不少大片,动辄几千万上亿的投入,结果却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论是以色彩取胜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和《无极》,还是坐而论道的《夜宴》和《十面埋伏》,都招来骂名无数,让恶搞之风盛行不衰。国内尚且如此,在国外的境遇可想而知。相较于同期在国内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国产片的劣势显露无遗。
这是一个悲哀的事实,而在目前我们确又无能为力。吴宇森的《赤壁》只是一个影子,这个影子试图表现我国庞大文化的身躯,但前提是必须穿上西装。纵然变得面目全非,也要寒心地走下去。就算没有吴宇森,也会有其他人走这条路。
西方化的《赤壁》只是这个时代过渡的产物,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无国界的文化虽已深入人心,可是强势文化正试图让我们按照它的规则来。今天是电影,明天就可能是唐诗、宋词,甚至是语言。长此以往,谁来保证我们民族的文化独立性?放开了就要走出去,但走出去不是苟同,更不是奴化。
笔者想起了功夫巨星李小龙的传奇经历,他在外国人无法理解飞檐走壁、气吞山河时把中国功夫推向了世界。如今,外国人都知道“Chinese kongfu”,而不是变了质的花拳绣腿。我们现在就是需要多一些这样挺立的英雄,去传播中华文化的精髓,而不会蓄意“淡化”文化门槛,投西方所好。文化是有独立人格的存在,是多元化的聚合体,只有尊重它的本源性,保持其自身的完整,方可教化世人,感动世界。
《赤壁》成了时下国内电影市场的最热话题,尽管各方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但首映票房的骄人战绩,加上近九成人表示对这部电影“略懂”,愿意坚持到今年12月不退场——等待《赤壁》(下集),也让吴宇森证明了自己对文化“略懂”,但真的懂了吗?
一愁文化东逝水
根据官方统计,7月10日上映的《赤壁》(上集)在观众中反响巨大,吸金能力强劲。首映日当天即缔造了2700万元的票房数字,这一数字刷新了华语片内地首日票房的纪录。业内人士分析,照这样的势头,《赤壁》的内地总票房达到3亿元指日可待。
暂不管以后这部大片能赚回多少票房,最起码,《赤壁》向外国人展示出了一点:中国人并不是自古就是那个梳着大辫子、站在镜头前畏畏缩缩的枯槁之躯,而是有着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般英雄气概的伟岸之身。这便是傲然挺立的东方文化、东方美学。
所以《赤壁》这种主动传承中国文化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它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历史场景。尽管吴宇森卖了个关子,在《赤壁》(上集)中,观众并没看到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浩瀚场景,让人有且听下回分解的遗憾。但是整体看来,《赤壁》(上集)可圈可点之处还是很多,通俗幽默的情节与波澜壮阔的画面,带来了视觉快感。整部电影在特效上、色彩上都做出了媲美好莱坞的成绩:大量的动作镜头和美妙的细节组合在一起,尤其是美轮美奂的中国元素的渗入:风景秀丽的寥廓背景、高山流水的古雅琴音、阵势清楚的八卦阵图,甚至添入关羽舞文、张飞弄墨的人文风流……在近几年的国产电影里算得上是一枝独秀。
但是吴导在人物塑造上却惹来了不少争议,无论是爱编草鞋的刘备、一吼万骨枯的张飞、会摆POSE的关羽、会调情的周瑜,还是为马接生的诸葛亮、点穴高手孙尚香、有心理障碍的孙权、患单相思的曹操,在解放这些三国英雄的同时,都让观众流了不少冷汗。
同样,在情节上,吴导试图通过每一个细节来表现三国人物的性格特征,用肃杀练兵场上听笛子来表现周瑜的才情;同诸葛亮的斗琴来表现二人是“朋友”;孙权抉择对曹操是否作战时,以打虎来隐喻他的复杂心理;给鸽子洗澡来突出诸葛亮需要“时刻保持冷静”……如此这些在国内观众看来是画蛇添足的描写,最后都“付笑谈中”。
拍摄经典名著,本身就是利害参半的:人物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容易讨巧观众;然而,顾虑并非很少——隔着千载尘埃,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瑜亮”,和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演义”。这种经典的故事本来就是众口难调,或许这也是其他导演不愿意去拍名著,而更喜欢编造一些历史戏说的原因吧。这回吴宇森演绎的“情义梦”,没有试图为迎合大众的口味去注重历史的重合,而是走了“国际路线”。
结果不言而喻,这样东不东西不西的人物让国内观众大跌眼镜,于是乎各式各样的评论纷至沓来,誓要贬之而后快。吴导对此的解释是:“外国人不懂中国历史,他们也没有听过《三国》,所以我们在剧本上、在设计上都有一番调整和设计。”他的意思很清楚,电影是拍给外国人看的,既然拍电影,就是要去参展的,就是要去获奖,就是要去给国外的专家们高谈阔论的,所以要符合外国人的口味,最起码让洋人看得懂,情节上于是就直白了,语言上于是就可笑了,人物上于是就简单了,观众于是不知不觉就成了文化上的弱势群体,偏偏这种文化体现在了美学上。在文化视觉化的今天,这绝不是一个好现象。
二愁挺立几英雄
不得不承认,我们正处于一个由情节时代步入色彩时代的过渡期,大量的信息必须由最直观的影像来表现,这种汇结在一起的信息流用简便的方法来冲击人们的右脑,来撼动人们麻木的神经,然后努力渗透进去,变成我们大脑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就像我们去看好莱坞,完全不用理解什么是美国文化,梦工厂已经把这种近乎荒诞的抽象文化变成了行为上的图像模型。我们从中发现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图形上的心理暗示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于是,大家都在说:看啊,这就是美国文化,令人魂牵梦绕的大众情人。
可如果非要给它下个具体的定义,估计傻眼的就不单单是几个人了——这就是文化侵略,遍布全球的妖娆罂粟花,不用去刻意种植,视野所及之处都是它飘摇的美丽。
中国美学会副会长高建平先生在《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一书中有这样的观点,“只有来自中国文学艺术的实际,能够为这种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的活动提供解释和指导的理论,才是真正的中国美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美学找到了自己的真正根基。它与国外的美学的关系,是一种对话的关系。维持和发展这种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但事实上,在电影这个领域,二者并不是平等的。近些年来,国内拍了不少大片,动辄几千万上亿的投入,结果却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论是以色彩取胜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和《无极》,还是坐而论道的《夜宴》和《十面埋伏》,都招来骂名无数,让恶搞之风盛行不衰。国内尚且如此,在国外的境遇可想而知。相较于同期在国内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国产片的劣势显露无遗。
这是一个悲哀的事实,而在目前我们确又无能为力。吴宇森的《赤壁》只是一个影子,这个影子试图表现我国庞大文化的身躯,但前提是必须穿上西装。纵然变得面目全非,也要寒心地走下去。就算没有吴宇森,也会有其他人走这条路。
西方化的《赤壁》只是这个时代过渡的产物,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无国界的文化虽已深入人心,可是强势文化正试图让我们按照它的规则来。今天是电影,明天就可能是唐诗、宋词,甚至是语言。长此以往,谁来保证我们民族的文化独立性?放开了就要走出去,但走出去不是苟同,更不是奴化。
笔者想起了功夫巨星李小龙的传奇经历,他在外国人无法理解飞檐走壁、气吞山河时把中国功夫推向了世界。如今,外国人都知道“Chinese kongfu”,而不是变了质的花拳绣腿。我们现在就是需要多一些这样挺立的英雄,去传播中华文化的精髓,而不会蓄意“淡化”文化门槛,投西方所好。文化是有独立人格的存在,是多元化的聚合体,只有尊重它的本源性,保持其自身的完整,方可教化世人,感动世界。
《赤壁》成了时下国内电影市场的最热话题,尽管各方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但首映票房的骄人战绩,加上近九成人表示对这部电影“略懂”,愿意坚持到今年12月不退场——等待《赤壁》(下集),也让吴宇森证明了自己对文化“略懂”,但真的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