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本语言”彰显说明文教学的生命力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h_0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说明文,说明文往往会被老师上成科学课,或是忘却文本的“概念课”,以至于迷失了语文的自我。枯燥乏味、草草过场成了这类课教学的通病。如何让说明文教学走出教与学的低谷,在实践研究中,笔者发现让“文本语言”与说明文教学紧密结合,使说明文教学充满情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文本语言;说明文;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9-0080-01
  在小学语文课中,说明文行文遣字大多比较质朴平实,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没有具体感人的人物形象,也没有扣人心弦的猜疑悬念。如何改变这种“单调”、“枯燥”的现状?如何让说明文教学趣味盎然,充满语文味?如何使说明文,真正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提高的有效载体?笔者试例举几种紧抓说明文语言的形式,以飨读者。
  1.细品慢剑,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美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可见,引领学生品评、分析、鉴赏文本语言遣词造句的准确、鲜明、生动理应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任务。而说明文这种文体本身就决定它的语言特色为准确、平实、简明。这更意味着我们在说明文教学中有责任时时关注语言的准确性、引领学生细品慢嚼。
  ——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教学片段:
  师:除了变成“云”,我们还能变成什么?(指名读)
  生:还能变成雨、雹子、雪。
  师:现在我们就变成了“雨”,“雨点儿们”,我们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
  生:我在空中漂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
  师:原来我们变成了“雨”是落下来的(板书:落)。
  师:那我们变成了“雹子”是怎样从天上下来的?
  生:我是变成小硬球打下来的。
  师:那你是打下来的,你可真有力气,为什么会“打下来”?
  生:因为小硬球非常重,所以打下来。
  师:那你打下来一定很有劲,你觉得你应该这样读?
  生:应该很有力,很重的读出来。
  师:那你试一试?(生读)
  师:还有谁变成了“雹子”打下来?(指生读)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边做动作边读)。
  师:瞧!大家多有劲,打在人们头上一定很疼。
  师:能不能给它们调换一下位置呢?
  生:不能。雨不会打下来。
  生:我觉得不能,因为“雪”很轻,慢慢的,所以“飘”应该读:轻而慢;“雹子”是小硬球,很重,所以“打”应该读得重,很有力;“雨”比起来不轻不重,所以“落”。
  师:是啊!我们为了能用词更形象更准确,所以用雨是落下来,雹子是打下来,雪是飘下来。大家有信心读好这一段吗?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也可以边读边做动作)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谈美》结束的时候送给青年朋友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说明文教学也同样,应该“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只有反复琢磨,仔细推敲,才能真正感受说明文语言准确的魅力。这个教学片段,教师就是抓住“雨”“雹子”“雪”不同的变化,重点抓字词,“落”“打”“飘”,这三个不同的现象,由不同的方式从天上下来,通过理解朗读,知道了“雨”是天上落下来,“雹子”是从天下打下来,“雪”是从天上飘下来。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在读“雹子”“打下来”要读得重而促;读“雪”“飘下来”要读得轻而长;读“雨”“落下来”不慢不快。从而让学生明白,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将揣摩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美根植于学生的心理,并不断滋长。
  2.情理交融,感受说明文语言的情感美
  情感是语文的底色。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文章不是无情物,说明文也不例外。哪怕叙述再客观冷静,文字再严谨科学,也不可能不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因此说明文教学,教师应当着力挖掘文本语言的情感因素,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情感和智慧的旅行。
  ——蒋军晶老师执教《麋鹿》片段: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麋鹿的传奇经历。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数字背后的情感。所以,请你们再用心读读课文,读着读着,你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愤恨了?同情了?……以下的词语供你选择(多媒体呈现高兴、悲伤、痛苦、优虑、愤恨、同情、生气、感动、惊讶等词)
  生:(用心读课文)
  师:你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
  生:我感到很自豪,课文说“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就有麋鹿”,这足以证明,麋鹿是我国特有的物种,我国是麋鹿的故乡。
  生:我在读“随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动物园展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这一段师感到很悲愤交加,麋鹿是我国的特有动物,八国联军怎能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偷盗,他们的行为简直是无耻!
  生:我感到很欣慰,因为我发现麋鹿在国外相继死去,而英国的贝福特公爵对生活在自己庄园里的麋鹿精心饲养,所以麋鹿生长良好,迅速繁殖,最为可贵的是,他无私地将麋鹿向各国输出,我很敬佩他。
  生:我很高兴,自豪,因为只有祖国富强了,麋鹿才能回归祖国,回归故乡。
  生:我很悲伤……
  生:我很生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里。”可见,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上述教学片段,以情感为主线构筑对话的流程,避免了科学课的嫌疑,有效地防止了说明文教学陷入科学课的泥潭,使说明文教学变得情趣盎然、情理交融。文本中有关麋鹿传奇经历的知识点也成了培植、激荡、融化学生感情的支撑点。
  文本语言是文本的生命。语文教学应让学生直面文本的语言,静心地触摸文句,反复揣摩字词背后所隐藏着的韵味、神思、情义,品味文字所散发出来的气息。说明文的语言,由于其简洁单调,平铺直叙,质朴平实而往往被我们教师所忽视。然而,说明文教学,同样不能遗忘文本語言,应紧紧抓住语言这条缰绳,细品慢嚼,情理交融等,让说明文教学真正趣味盎然、语味浓浓,彰显语文教学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幼芬《说明文教学也精彩》《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8年第7期第24页.
  [2]程琳《我是什么》教学实录.中国免费课件教育资源库网.
  [3]陆静洁《让说明文教学“情理交融”》.华庄中心小学网.
其他文献
为探讨1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大熊猫唇腭裂幼仔的饲喂方式及护理方法,在使其吸氧的同时采用奶瓶饲喂、奶瓶滴入饲喂和胃管插管饲喂3种饲喂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大熊猫唇腭裂幼仔在不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所极力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要想使探究式教学取得理想效果,就少不了观察这一有利武器。探究活动的开始往往是由观察数学对象开始的,而问题实质的发现也是由观察中得出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促使学生能够认真观察,并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从而提取出有用的数学信息,提高学生探究
1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因反复胸痛2个月,再发1h于2006年7月18日入院。近2个月来无诱因下反复发作胸骨后压榨样剧痛,含服救心丸后或自行缓解。1h前休息时又突发胸痛,持续数分钟,人院
以上海市流动人口样本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公共服务享有现状,得出流动人口融入上海本地状况,进一步分析城市公共服务获取特征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频繁换工
1993~1999年对吉林省某鹿场80头不同年龄的梅花鹿进行血液涂片检查.结果表明,血中微丝蚴阳性率占33.1%,并对血中微丝蚴形态进行了观察,认定该种微丝蚴为唇乳突丝虫的微丝蚴.
课外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其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语文这一课程的兴趣,从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安排有趣的课外活动,还要注意与课程的结合性,不能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为学生提供操作的空间。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契机,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转变
在当前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要求下,我们必须要积极推进课堂教学的创新,改进、优化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成长与发展。本文基于作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出于对提高综合国力和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都普遍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促使了探究式教学研究的迅猛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日益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