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列宁劳动教育思想坚持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和学习要同“沸腾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基本原则,旨在推动教育事业进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鉴别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创造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加强共产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列宁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实施途径,在中国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又一次被提起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深刻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 列宁;劳动教育思想;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8-0028-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总书记针对国民教育的现实情况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由此,就将劳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到了极高的位置。在这种背景下,重温列宁的劳动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重温列宁的劳动教育思想有利于加强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有利于推动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
一 列宁劳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列宁在整合提炼、继承发展他人的思想观点的基础上,根据俄国落后的文化状况、经济建设的任务的需要提出和发展了劳动教育思想。劳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教育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关于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任何思想只有从始至终坚决地贯彻其基本原则、把握正确的方向、才能实现主要任务与目标。列宁的劳动教育思想也不例外。第一,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列宁作为坚定的唯物主义实践者,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之中,坚持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决定理论。关于真理的检验标准,列宁坚持理论正确与否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针对以往的教育局限于纯粹的理论学习而缺乏劳动实践这一缺陷。列宁指出仅仅依靠原来社会的遗留下来的东西或老生常谈的资料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融入社会活动中,在活动中将学习的知识加以应用才是青年锻炼自身,提高自我素质的最好的方式。习总书记也指出理论要根源于实践,“理论一旦脱离实践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失去活力与生命力”同样,实践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如果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也容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使普遍生产劳动同普遍教育相结合,显然必须使所有的人都担负参加生产劳动的义务。”列宁指出人只有通过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够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方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遗传方式,通过教育可以将价值观、人生观、哲学、科学等知识潜移默化地或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给人们,使人们掌握改造世界的理论知识,这是人们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们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们要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除了要做到认识必然还必须要运用必然来改造世界,以实现目的。由此可见必须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人们认识必然运用必然改造世界,获得满足人们需要和符合人们目的的事物,才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三,教育和学习要同“沸腾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训练、培养和教育要是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学校教育的最大缺点是脱离实际,仅仅局限于学校内理论传授而教育出的人对社会主义建设是没有益处的。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学习必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当前的主要任务相联系。
(二)关于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列宁劳动教育思想正是为了解决俄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关于教育事业、文化继承与创新以及社会主义新人培养问题等方面的问题而提出的。
第一,推动教育事业进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列宁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个文盲的国家中是不可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面对建国初期苏维埃俄国落后的文化基础,列宁在与第二国际的人们做理论上的斗争的过程中上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原则思想。他提出劳动教育思想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改进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通过劳动与教育的结合,使人民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劳动,二者相辅相成,在提高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劳动技能,从而推动教育事业进步,减少甚至完全消除文盲,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奠定文化基础。
第二,鉴别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创造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人民在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造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的新文化的能力。十月革命之后的俄国还保留着旧社会的文化遗留,其中既有精华也有腐朽的糟粕。全部继承和全盘否定都是不可取的。此时就需要经过劳动实践,将旧社会的文化通过实实在在的劳动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文化就是优秀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传承发扬;不适合社会主义建设,阻碍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的文化就是糟粕,应当坚决舍弃。与此同时,在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人民群众应在新的社会主义劳动实践中结合劳动实践经验,创造出社会主义新文化。
第三,加强共产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绝对力量。建设社会主义不仅仅需要解放发展生产力,还要贯彻共产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列宁劳动教育思想旨在通过劳动与教育的结合更有效地贯彻共产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不仅应当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更应当热爱劳动,掌握并提高劳动技能。尤其是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坚持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坚持劳动教育思想,就相当于将学习到的知识投入到劳动实践之中,不斷创新,不断掌握更核心更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社会进步,在国际竞争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 关于劳动教育的实施措施及途径
列宁的劳动教育思想对提高国民整体的文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改善国民经济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也为今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教育的展开提供了实践经验。
(一)学校改进教育模式
学校担负着培养新一代青年的重要责任。受教育者更多的是在学校内接受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知识传授。资本主义国家的学校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列宁意识到改变旧社会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根据劳动教育思想对残留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学校教育提出了许多有效措施。
第一,在学校中学习,在现实中实践。列宁旗帜鲜明地提出:“把学校活动的每一步骤,把培养、教育和训练的每一步骤,同全体劳动者反对剥削者的斗争密切联系起来。”要求青年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的教授以外,要走出校园,关心联系实际。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学习的任务。如果学生仅局限于在学校中学习知识而不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那么教育的真正目的便无法达成。为此列宁要求青年在实践中去主动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切身实地为共产主义建设做出贡献,为社会的共同利益做出贡献。“我们要把俄国这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富裕的国家。因此共产主义青年团必须把自己的教育,训练和培养同工农的劳动结合起来,不要关在自己的学校里,不要只限于阅读共产主义的书籍和小册子。”学校应做到与实际生活相接轨,让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在现实生活中劳动实践。从而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学校教育仅局限于纯粹理论教学的缺陷,使得学校教育真正培养出利于社会建设的人才。
第二,开办职业技術学校,开展综合技术教育。列宁时代苏联学校教育的情况是:接受学校教育的苏联儿童并非全是适龄儿童。如果在学校提供的教育全部一样,便不适合大龄儿童。为此列宁提出要开办职业技术学校专门培养适合于各类职业的专业型人才。列宁指出要尽可能面对俄国已满十五周岁的青少年实施综合技术教育,在注重传统理论知识文化知识教授的同时还需要注重专业劳动技能的传授。这类学校要以普通教育为基础,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开展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的教育,又要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技能。同时要注意不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完全的手艺工匠,避免过早的专业化。在校期间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开展教育实习,在这一点上,现代高校教育依然适用。
(二)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并享有更高待遇与地位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要贯彻劳动教育思想,离不开教师。教师应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包括提高理论素养、思想品德、科学知识储备和相关的劳动技能。学生只有在这样优秀教师的指导下,才能潜移默化之中受教师的感染,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同时也能在老师的传道授业之中提高知识水平与劳动技能。
此外,教师应当享有更高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列宁提出“应当把我国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为此列宁将国家资金向教育事业倾斜,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只有教师的生活有了保障,不再为生计奔波,同时受到社会成员尊重,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之中,才能够具有威信力,才能够更好地贯彻劳动教育思想,推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创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贯彻劳动教育思想十分重要。如果社会盛行奢靡享受之风,人们懒惰成性,精神面貌萎靡不振,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只会滋生腐败和社会蛀虫,是无法贯彻劳动教育思想的。反之,如果整个社会能够形成积极进取,热爱劳动,认为劳动最光荣的风尚,如果整个社会机制都尊重劳动者,鼓励劳动者,保护劳动成果,那么人们在这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之中也会自然而然地坚持贯彻劳动教育思想。
三 列宁劳动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启示
在我国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问题,多年以来经历了不同阐述。在今天,进入新时代后的中国面临更严峻国际竞争。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科学技术,实质则是劳动者素质的比拼。为此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将劳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到了极高的位置。列宁的劳动教育思想所包含的有关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实施措施及途径对当前我国的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借鉴意义。
第一,列宁指出教育要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他曾写道:“资本主义旧社会留给我们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书本与生活实践完全脱节”,这给予我们现代的学校建设以重要启迪。我们应当反思,我国的学校教育是否贴近实际,是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是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代高校的教育实习是否应该体系化、制度化。
另外,列宁关于劳动教育的实施措施和途径中指出,要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就是要继续保持和推进职业学校的建设,发展职业教育。近些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据统计,“新时代下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世界最大,到2018 年为止,全国有职业院校1.17 万所,年招生 928.24 万人,在校生2685.54 万人。中职学校招生和在校生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1.3%和39.4%;高职(专科)院校招生和在校生分别占高等教育的46.63%和40.05%。”职业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也没有忽略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解决了我国各行各业大量专业性人才缺口的问题。应当继续坚持推进和改善职业教育。
第二,列宁曾经指出“我们没有关心或者远没有充分关心把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应有的高度,而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近些年来我国在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努力,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体现了国家要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决心。诚然一系列重要措施的出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教师待遇和地位。但是距离列宁提出的应当把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这一设想还具有一定距离。说明我国在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方面任重而道远。 第三,列宁指出“只有根据共产主义建设的成绩来检查自己的每一步骤,只有经常问自己:为了团结一致的自觉的劳动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所要做的一切——只有这样,共产主义青年团才能把自己的50万团员联合成一支劳动大军并且赢得普遍的尊敬”,意思是说只有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联合起来形成一种普遍的良好的劳动社会氛围,才有利于为劳动教育的发展。我国在创造有利于劳动的社会氛围方面也做出了种种努力。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关论述中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学习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風气。”等相关论述,体现了我国在创造劳动光荣、有利于劳动的社会氛围方面的努力。在越来越有利于劳动的社会中,劳动楷模频出,基层劳动者坚守在工作岗位,平凡的工作也做出了伟大的事业。既然看到了成果,我们便应任重道远,继续保持,并在多方面探索。为高校的劳动教育营造更加利于劳动发展的社会大环境。
总之,列宁劳动教育思想不仅提供了关于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和学习要同“沸腾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还提出了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推动教育事业进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鉴别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创造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加强共产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在此基础上关于劳动教育的实施措施及途径列宁也做了重要论述,他指出学校应改进教育模式,开办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综合技术教育,做到让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在现实中实践。要提高教师待遇与社会地位,创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这些重要阐述给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启迪,我国应在继承列宁劳动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情况创造性地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列宁论教育(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熊贤军,宋才发.列宁文化建设思想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7]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 梁群.新时代职业教育现状下的思政课教学思路探究[J].科教导刊,2019(20).
[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一般原理的基本观点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王义祥)
[关键词] 列宁;劳动教育思想;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8-0028-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总书记针对国民教育的现实情况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由此,就将劳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到了极高的位置。在这种背景下,重温列宁的劳动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重温列宁的劳动教育思想有利于加强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有利于推动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
一 列宁劳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列宁在整合提炼、继承发展他人的思想观点的基础上,根据俄国落后的文化状况、经济建设的任务的需要提出和发展了劳动教育思想。劳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教育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关于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任何思想只有从始至终坚决地贯彻其基本原则、把握正确的方向、才能实现主要任务与目标。列宁的劳动教育思想也不例外。第一,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列宁作为坚定的唯物主义实践者,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之中,坚持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决定理论。关于真理的检验标准,列宁坚持理论正确与否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针对以往的教育局限于纯粹的理论学习而缺乏劳动实践这一缺陷。列宁指出仅仅依靠原来社会的遗留下来的东西或老生常谈的资料来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融入社会活动中,在活动中将学习的知识加以应用才是青年锻炼自身,提高自我素质的最好的方式。习总书记也指出理论要根源于实践,“理论一旦脱离实践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失去活力与生命力”同样,实践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如果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也容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使普遍生产劳动同普遍教育相结合,显然必须使所有的人都担负参加生产劳动的义务。”列宁指出人只有通过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够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方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遗传方式,通过教育可以将价值观、人生观、哲学、科学等知识潜移默化地或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给人们,使人们掌握改造世界的理论知识,这是人们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们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们要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除了要做到认识必然还必须要运用必然来改造世界,以实现目的。由此可见必须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人们认识必然运用必然改造世界,获得满足人们需要和符合人们目的的事物,才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三,教育和学习要同“沸腾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训练、培养和教育要是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学校教育的最大缺点是脱离实际,仅仅局限于学校内理论传授而教育出的人对社会主义建设是没有益处的。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学习必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当前的主要任务相联系。
(二)关于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列宁劳动教育思想正是为了解决俄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关于教育事业、文化继承与创新以及社会主义新人培养问题等方面的问题而提出的。
第一,推动教育事业进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列宁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个文盲的国家中是不可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面对建国初期苏维埃俄国落后的文化基础,列宁在与第二国际的人们做理论上的斗争的过程中上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原则思想。他提出劳动教育思想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改进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通过劳动与教育的结合,使人民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劳动,二者相辅相成,在提高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劳动技能,从而推动教育事业进步,减少甚至完全消除文盲,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奠定文化基础。
第二,鉴别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创造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人民在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造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的新文化的能力。十月革命之后的俄国还保留着旧社会的文化遗留,其中既有精华也有腐朽的糟粕。全部继承和全盘否定都是不可取的。此时就需要经过劳动实践,将旧社会的文化通过实实在在的劳动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文化就是优秀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传承发扬;不适合社会主义建设,阻碍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的文化就是糟粕,应当坚决舍弃。与此同时,在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人民群众应在新的社会主义劳动实践中结合劳动实践经验,创造出社会主义新文化。
第三,加强共产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绝对力量。建设社会主义不仅仅需要解放发展生产力,还要贯彻共产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列宁劳动教育思想旨在通过劳动与教育的结合更有效地贯彻共产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不仅应当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更应当热爱劳动,掌握并提高劳动技能。尤其是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坚持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坚持劳动教育思想,就相当于将学习到的知识投入到劳动实践之中,不斷创新,不断掌握更核心更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社会进步,在国际竞争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 关于劳动教育的实施措施及途径
列宁的劳动教育思想对提高国民整体的文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改善国民经济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也为今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教育的展开提供了实践经验。
(一)学校改进教育模式
学校担负着培养新一代青年的重要责任。受教育者更多的是在学校内接受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知识传授。资本主义国家的学校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列宁意识到改变旧社会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根据劳动教育思想对残留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学校教育提出了许多有效措施。
第一,在学校中学习,在现实中实践。列宁旗帜鲜明地提出:“把学校活动的每一步骤,把培养、教育和训练的每一步骤,同全体劳动者反对剥削者的斗争密切联系起来。”要求青年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的教授以外,要走出校园,关心联系实际。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学习的任务。如果学生仅局限于在学校中学习知识而不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那么教育的真正目的便无法达成。为此列宁要求青年在实践中去主动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切身实地为共产主义建设做出贡献,为社会的共同利益做出贡献。“我们要把俄国这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富裕的国家。因此共产主义青年团必须把自己的教育,训练和培养同工农的劳动结合起来,不要关在自己的学校里,不要只限于阅读共产主义的书籍和小册子。”学校应做到与实际生活相接轨,让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在现实生活中劳动实践。从而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学校教育仅局限于纯粹理论教学的缺陷,使得学校教育真正培养出利于社会建设的人才。
第二,开办职业技術学校,开展综合技术教育。列宁时代苏联学校教育的情况是:接受学校教育的苏联儿童并非全是适龄儿童。如果在学校提供的教育全部一样,便不适合大龄儿童。为此列宁提出要开办职业技术学校专门培养适合于各类职业的专业型人才。列宁指出要尽可能面对俄国已满十五周岁的青少年实施综合技术教育,在注重传统理论知识文化知识教授的同时还需要注重专业劳动技能的传授。这类学校要以普通教育为基础,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开展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的教育,又要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技能。同时要注意不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完全的手艺工匠,避免过早的专业化。在校期间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开展教育实习,在这一点上,现代高校教育依然适用。
(二)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并享有更高待遇与地位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要贯彻劳动教育思想,离不开教师。教师应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包括提高理论素养、思想品德、科学知识储备和相关的劳动技能。学生只有在这样优秀教师的指导下,才能潜移默化之中受教师的感染,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同时也能在老师的传道授业之中提高知识水平与劳动技能。
此外,教师应当享有更高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列宁提出“应当把我国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为此列宁将国家资金向教育事业倾斜,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只有教师的生活有了保障,不再为生计奔波,同时受到社会成员尊重,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之中,才能够具有威信力,才能够更好地贯彻劳动教育思想,推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创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贯彻劳动教育思想十分重要。如果社会盛行奢靡享受之风,人们懒惰成性,精神面貌萎靡不振,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只会滋生腐败和社会蛀虫,是无法贯彻劳动教育思想的。反之,如果整个社会能够形成积极进取,热爱劳动,认为劳动最光荣的风尚,如果整个社会机制都尊重劳动者,鼓励劳动者,保护劳动成果,那么人们在这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之中也会自然而然地坚持贯彻劳动教育思想。
三 列宁劳动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启示
在我国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问题,多年以来经历了不同阐述。在今天,进入新时代后的中国面临更严峻国际竞争。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科学技术,实质则是劳动者素质的比拼。为此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将劳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到了极高的位置。列宁的劳动教育思想所包含的有关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实施措施及途径对当前我国的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借鉴意义。
第一,列宁指出教育要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他曾写道:“资本主义旧社会留给我们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书本与生活实践完全脱节”,这给予我们现代的学校建设以重要启迪。我们应当反思,我国的学校教育是否贴近实际,是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是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代高校的教育实习是否应该体系化、制度化。
另外,列宁关于劳动教育的实施措施和途径中指出,要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就是要继续保持和推进职业学校的建设,发展职业教育。近些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据统计,“新时代下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世界最大,到2018 年为止,全国有职业院校1.17 万所,年招生 928.24 万人,在校生2685.54 万人。中职学校招生和在校生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1.3%和39.4%;高职(专科)院校招生和在校生分别占高等教育的46.63%和40.05%。”职业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也没有忽略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解决了我国各行各业大量专业性人才缺口的问题。应当继续坚持推进和改善职业教育。
第二,列宁曾经指出“我们没有关心或者远没有充分关心把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应有的高度,而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近些年来我国在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努力,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体现了国家要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决心。诚然一系列重要措施的出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教师待遇和地位。但是距离列宁提出的应当把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这一设想还具有一定距离。说明我国在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方面任重而道远。 第三,列宁指出“只有根据共产主义建设的成绩来检查自己的每一步骤,只有经常问自己:为了团结一致的自觉的劳动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所要做的一切——只有这样,共产主义青年团才能把自己的50万团员联合成一支劳动大军并且赢得普遍的尊敬”,意思是说只有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联合起来形成一种普遍的良好的劳动社会氛围,才有利于为劳动教育的发展。我国在创造有利于劳动的社会氛围方面也做出了种种努力。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关论述中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学习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風气。”等相关论述,体现了我国在创造劳动光荣、有利于劳动的社会氛围方面的努力。在越来越有利于劳动的社会中,劳动楷模频出,基层劳动者坚守在工作岗位,平凡的工作也做出了伟大的事业。既然看到了成果,我们便应任重道远,继续保持,并在多方面探索。为高校的劳动教育营造更加利于劳动发展的社会大环境。
总之,列宁劳动教育思想不仅提供了关于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和学习要同“沸腾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还提出了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推动教育事业进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鉴别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创造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加强共产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在此基础上关于劳动教育的实施措施及途径列宁也做了重要论述,他指出学校应改进教育模式,开办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综合技术教育,做到让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在现实中实践。要提高教师待遇与社会地位,创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这些重要阐述给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启迪,我国应在继承列宁劳动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情况创造性地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列宁论教育(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熊贤军,宋才发.列宁文化建设思想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7]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 梁群.新时代职业教育现状下的思政课教学思路探究[J].科教导刊,2019(20).
[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一般原理的基本观点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