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资讯的发达和教研交流的日渐频繁与深入,越来越多的优秀课例与名师课堂进入广大教师的视野。在学习与吸收好的创意和理念的同时,我们会发现,优秀教师的课堂就犹如一位好厨师,他精选了上好的材料,经过他们一番巧妙处理——“烹”“闷”“炒”“煎”,就有了鲜美的“味道”和与众不同的“造型”。从中可以看出,素材的选择和处理不仅关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以及对数学抽象与应用过程的理解,而且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潜能的发挥,决定学习活动能否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对教学素材的不同处理可以带来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可见,充分发挥素材的教学价值,合理运用素材,高效达成教学目标,已经成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
一、“前后呼应”与“按部就班”
教学内容:用字母表示数。
A 课始,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出示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让学生朗读“数青蛙”的儿歌,想想怎样才能用一句话把儿歌读完,留疑引探。
课尾,再度呼应,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B 课始,唤起经验,引入学习。出示一位学生日记:我从CCTV新闻频道上看到四川省受灾特别严重,于是决定不去KFC过生日,把节省下来的a元捐给灾区……
师:这段话,你觉得特别在哪儿?这些字母分别表示什么呢?
师:这段饱含爱心的文字,让我们了解到字母可以简洁地表示出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如何用字母表示数。
从对比中可以看出,两种教学处理各有优劣,案例A从“疑”“趣”的角度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B则从对“用字母表示数”的功能出发推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虽然表面上看各有千秋,但从效能上分析,则有着很大的不同。
学生的数学认知有着自身的规律和限制,将知识的整体一次性地呈现出来,会让学生生出无力感和畏惧感,而将之“理顺了”“掰开了”“揉碎了”,则学生不仅易于“入口”,更便于将“营养”充分“消化吸收”。从这个角度来看,B的教法循知识的特点与功能逐步展开教学,在“按部就班”中让学习更具条理性,教学更加有效。
A的教法除了能在情绪上调动学生外,最大的问题是会使学生陷入认知焦虑、认知茫然状态,并且在推动知识自身“成长”方面作用不大。教师们热衷于此,更多的是从成人所理解的“前后响应”出发,但这种响应形式大于实质,不应被提倡。
数学教学的首要问题,不在于教学的更好方式是什么,而在于所教内容的教学本质是什么。“用字母表示数”是人类认识从具体到抽象的一次飞跃,它的引入更多地应关注生活功能和数学本质,从学生实际出发,按部就班,才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有意义,而不是教师建构的文字游戏。
二、“由外而内”与“由内而外”
A 1.出示表格:
2.引导发现:在地球上能举起的物体的质量数在不断变化,在月球上能举起的物体的质量数也在不断变化,但是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不变。
讨论:“当a是1时表示什么?a可以是100吗?可以是10000吗?甚至是更大的数吗?与这些许许多多说不完的数和式子相比,你觉得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优点?”
B 屏幕上出示三根小棒搭成的三角形,要求学生写算式表示摆2个、3个、4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2×3,3×3,4×3)
师:好,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也用这样的算式来表示摆三角形用的小棒根数,比一比谁写得多!
师:有困难吗?既然这些算式写不完,那你们能不能用一道算式,把你们已经写的和还没有写的算式都包括进来呢?
生1:n×3。生2:x×3。生3:a×3。
师:老师就和刚才那位同学一样写成“(a×3)”。不过都用字母表示数了,为什么不把这里的“3”也用字母表示呢?
生:三角形都有3根小棒,是不可能改变的。
师:很好!可见,用字母表示数不是简单地用字母替代数,而是把一直变化的量用字母表示,而不变的量照写。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写的这些算式(手指着屏幕上“(2×3)”“(3×3)”等算式),每一条算式都表示摆三角形的一种情况,那现在的“(a×3)”呢?
生:各种各样的情况。
师:也就是说,这里的字母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字母,但它是个有魔力的字母,它可以代表?
生:(齐声)无数个数。
从是否能够承载“用字母表示数”的本质意义的角度来看,A、B两个教例中的素材都能承担起这种功能,但具体处理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教学效果。从实现目标的效果来看,两种教法似乎都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并且相关知识点及意义得到正确的揭示。主要区别在于,探索环节一个由教师主导、学生发现,另一个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困难,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虽只是一个细节上的不同,但因之而引发的学习效果却是迥然不同的。A案例由外而内地使学生接受,B案例是由内而外地使学生求变,这样的区别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同的价值。B案例中的学生是遇到问题主动求变,并且教师在正面引导中不断对生成的素材质疑和归纳,从“一个字母可以表示一个数”到“一个字母可以表示一个变化的数”,教师充分利用素材,挖掘素材教学价值,使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刻、到位。对比中可见,课堂上两种教法中学生学习“卷入”的程度是不同的,而由此导致的记忆效果与理解深刻程度也有着显著的不同。
数学是一门因思维的激荡与争辩而独具魅力的学科,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课堂上创造交流、思辨的平台,是使学生捕捉有用信息、主动改变、调适自身的强大动力源。B案例,学生在矛盾的冲突中“心欲求通”,在问题的解决中心领神会,数学知识以其本身作用吸引了学生,使得学生能够主动接纳。可见,知识的“授”“受”之别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方式让知识走进学生的需要之中。
数学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学素材作为依托和载体,用心收集、甄别和精选教学素材,是打造有效数学课堂的重要手段,而有了好的素材,用好素材则是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保证。只有用好素材,在知识结构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锻炼学生观察、思考、猜想、比较、概括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成长。
一、“前后呼应”与“按部就班”
教学内容:用字母表示数。
A 课始,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出示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让学生朗读“数青蛙”的儿歌,想想怎样才能用一句话把儿歌读完,留疑引探。
课尾,再度呼应,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B 课始,唤起经验,引入学习。出示一位学生日记:我从CCTV新闻频道上看到四川省受灾特别严重,于是决定不去KFC过生日,把节省下来的a元捐给灾区……
师:这段话,你觉得特别在哪儿?这些字母分别表示什么呢?
师:这段饱含爱心的文字,让我们了解到字母可以简洁地表示出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如何用字母表示数。
从对比中可以看出,两种教学处理各有优劣,案例A从“疑”“趣”的角度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B则从对“用字母表示数”的功能出发推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虽然表面上看各有千秋,但从效能上分析,则有着很大的不同。
学生的数学认知有着自身的规律和限制,将知识的整体一次性地呈现出来,会让学生生出无力感和畏惧感,而将之“理顺了”“掰开了”“揉碎了”,则学生不仅易于“入口”,更便于将“营养”充分“消化吸收”。从这个角度来看,B的教法循知识的特点与功能逐步展开教学,在“按部就班”中让学习更具条理性,教学更加有效。
A的教法除了能在情绪上调动学生外,最大的问题是会使学生陷入认知焦虑、认知茫然状态,并且在推动知识自身“成长”方面作用不大。教师们热衷于此,更多的是从成人所理解的“前后响应”出发,但这种响应形式大于实质,不应被提倡。
数学教学的首要问题,不在于教学的更好方式是什么,而在于所教内容的教学本质是什么。“用字母表示数”是人类认识从具体到抽象的一次飞跃,它的引入更多地应关注生活功能和数学本质,从学生实际出发,按部就班,才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有意义,而不是教师建构的文字游戏。
二、“由外而内”与“由内而外”
A 1.出示表格:
2.引导发现:在地球上能举起的物体的质量数在不断变化,在月球上能举起的物体的质量数也在不断变化,但是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不变。
讨论:“当a是1时表示什么?a可以是100吗?可以是10000吗?甚至是更大的数吗?与这些许许多多说不完的数和式子相比,你觉得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优点?”
B 屏幕上出示三根小棒搭成的三角形,要求学生写算式表示摆2个、3个、4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2×3,3×3,4×3)
师:好,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也用这样的算式来表示摆三角形用的小棒根数,比一比谁写得多!
师:有困难吗?既然这些算式写不完,那你们能不能用一道算式,把你们已经写的和还没有写的算式都包括进来呢?
生1:n×3。生2:x×3。生3:a×3。
师:老师就和刚才那位同学一样写成“(a×3)”。不过都用字母表示数了,为什么不把这里的“3”也用字母表示呢?
生:三角形都有3根小棒,是不可能改变的。
师:很好!可见,用字母表示数不是简单地用字母替代数,而是把一直变化的量用字母表示,而不变的量照写。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写的这些算式(手指着屏幕上“(2×3)”“(3×3)”等算式),每一条算式都表示摆三角形的一种情况,那现在的“(a×3)”呢?
生:各种各样的情况。
师:也就是说,这里的字母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字母,但它是个有魔力的字母,它可以代表?
生:(齐声)无数个数。
从是否能够承载“用字母表示数”的本质意义的角度来看,A、B两个教例中的素材都能承担起这种功能,但具体处理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教学效果。从实现目标的效果来看,两种教法似乎都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并且相关知识点及意义得到正确的揭示。主要区别在于,探索环节一个由教师主导、学生发现,另一个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困难,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虽只是一个细节上的不同,但因之而引发的学习效果却是迥然不同的。A案例由外而内地使学生接受,B案例是由内而外地使学生求变,这样的区别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同的价值。B案例中的学生是遇到问题主动求变,并且教师在正面引导中不断对生成的素材质疑和归纳,从“一个字母可以表示一个数”到“一个字母可以表示一个变化的数”,教师充分利用素材,挖掘素材教学价值,使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刻、到位。对比中可见,课堂上两种教法中学生学习“卷入”的程度是不同的,而由此导致的记忆效果与理解深刻程度也有着显著的不同。
数学是一门因思维的激荡与争辩而独具魅力的学科,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课堂上创造交流、思辨的平台,是使学生捕捉有用信息、主动改变、调适自身的强大动力源。B案例,学生在矛盾的冲突中“心欲求通”,在问题的解决中心领神会,数学知识以其本身作用吸引了学生,使得学生能够主动接纳。可见,知识的“授”“受”之别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方式让知识走进学生的需要之中。
数学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学素材作为依托和载体,用心收集、甄别和精选教学素材,是打造有效数学课堂的重要手段,而有了好的素材,用好素材则是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保证。只有用好素材,在知识结构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锻炼学生观察、思考、猜想、比较、概括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