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大银幕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下丁家大队的事迹搬上银幕,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夙愿。早在20世纪60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就曾计划筹拍这一题材,甚至已派出演员到下丁家大队体验生活,后因形势变化不得不放弃了拍摄计划。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在此背景下,龙口市委组织部旧事重提,开始策划筹拍纪实电影《下丁家大队》。
   探寻——下丁家精神是什么?
   艺术创作实质上是对现实认识与审美认识的表现过程,所以说,认识是创作的第一步。要创作这部电影,首先必须知道下丁家精神是什么。
   下丁家大队是我国在20世纪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其事迹不断出现在当时的报纸、电台等媒体以及宣传画、连环画等宣传品中。不过,时过境迁,在龙口年轻一辈人的见闻中,下丁家大队是祖辈父辈们的故事,离他们很是遥远。精神文化遗产就是这样,不继承发扬,就难免被历史湮没。所以在2012年,下丁家镇党委建设了下丁家精神展馆。可是仍有年轻人参观了展馆后表现得不以为然:不就是整了几块田、修了个水库,有那么了不起吗?在当年“浮夸风”的影响下,下丁家究竟有几许含金量?
   所以,本片的创作必须由对历史的寻根和对精神的探寻开始,这是时代变迁决定的,也是传播正能量的必由之径。我们深入下丁家展开了大量调查采访。第一站我们去了高山水库,也就是电影中被称为“两层楼”的地方。盘山路九曲十八弯,一边靠山,一边是几十米高的山崖,再加上三四十度的坡度,乘车而上真像坐过山车般刺激。有同事说:“空手走一趟都受不了。”下丁家大队的精神何在?看看这条“天路”就能知道。第二站是下丁家精神展馆,也许是实地走了一趟的原因,这次我们一下子就被展馆中的一座沙盘吸引住了。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制作的沙盘,全部由水泥制成,完整地将下丁家人的梦想蓝图描绘了出来。而下丁家人当时靠什么实现他们的梦想呢?靠的就是展室里陈列的抬筐、镢头、犁、肩垫、马灯、木制独轮车等一系列简陋的工具。将这一切联系在一起,我们眼前呈现出的画面是何等震撼人心!
   年逾古稀的老人战德禄说,在他年轻的时候,下丁家是揭开地皮见石头、庄稼见种不见收。下丁家人的梦想,其实就是能吃饱饭,不去逃荒。要实现梦想,就要跟党走,响应号召,战天斗地,自力更生。
   几天的调研下来,我们创作组达成共识:下丁家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是一种敢于担当的历史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的“严”“实”精神。
  创作——为历史插上想象的翅膀
   我们从当地老人的讲述中一点点厘清着人物和故事脉络。不过,由于年代过久,有人语焉不详,有人因年事已高无法清晰叙述,这给我们的故事化还原造成了一点困难。为了将下丁家大队的故事真实而完整地搬上银幕,我们在坚持求真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艺术手段来克服困难。
   将一段真实的历史进行故事化银幕再现,我们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再现的真实。电影的主线是“战天斗地”,我们用大量的篇幅讲述了劳动和奋斗的故事,推车、打夯、砸石头等。虽然我们搭建不出完全真实的场景,但尽可能在细节上多下功夫,尽可能贴近原貌,忠实地再现劳动的热火朝天和群众的乐观向上。同时,在服务主线的基础上,既突出了劳动这条明线,又兼顾了思想改造这条暗线,还尊重了当时的政治环境。
   在无害真实的前提下展开对细节的合理想象。在采访中,战德禄老人说过一段话:“那时的人都不偷懒,偷懒连媳妇也讨不上。媒人一打听,(这小子)在工地上耍懒,谁还给你说媒?”这本是一段“假设”,属于创作中“虚”的线索,我们却灵机一动,化虚为实,创作了一个“劳动竞赛选丈夫”的桥段。这个桥段属于当时未必有其人却完全可能有其事的“纯创作”,但却无害于电影的艺术真实,反而在紧张的情节中添加了轻松元素,也体现出了当时下丁家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追求。
   电影必须制造足够的戏剧冲突。对于这样一部正剧,如何设计冲突是我们考虑得最多的。采访中有老人说,当时在工地上,遇到困难,大家踊跃出主意想办法,产生了不少的小发明小创造,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于是,我们把群众参与作为戏剧冲突的载体,来表现当时群众的智慧与热情,就有了黑儿爹和常胜、连成冲突,“打”出高山水库的戏,也有了王铁柱与严实冲突,“辩”出实事求是的戏。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电影这种体裁赋予我们这些创作者的一项权力。不过,权力并不是滥用的,我们创作的“桥段”,无害并且有助于真实的下丁家精神屹立而起。
  演绎——感动是创作的源泉
   “感动是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本片导演孙宏建如是说。当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之所以要派演员杨在葆来下丁家体验生活,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演员了解实际情况,受现场精神感染,从而能在表演中更精准地表达人物情感。对于老一代电影人的认真务实作风,我们由衷地钦佩,并在本片的制作中贯彻了下来。
   我们并不急于开机,而是在开机前带领所有创作人员和演职人员,一起到下丁家参观,一起阅读和讨论当年见诸报端的报道材料,一起与下丁家的老人们谈心交流。时间一长,大家除了了解了剧本上的下丁家之后,每个人心里也都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下丁家”。大家看着当年的资料,听着老人们的讲述,都被下丁家战天斗地的精神深深打动。被故事打动,才是创作情感趋于饱满的开端,无论对于创作人员还是演员来说都是如此。男一号赵岩松接到本片剧本后十分激动,多次给导演打电话,恨不能一头扎进下丁家,把下丁家的领头人形象塑造好。在下丁家精神展厅里,赵岩松看到了一个主角生前用过的军用水壶,水壶磕碰得坑坑洼洼。赵岩松看着这个水壶,想象着主人公背着它爬山过坎、挥锹抬土的场面,不能自已。后来他向导演提了一个要求:“除了开会等场景,我要一直背着这个水壶。”
   被下丁家精神感动的,还有剧组的每一个人。影片拍摄时正值农历腊月,寒风刺骨,万木萧疏。片子设计的外景戏很多,同时为了提前杀青,很多白天的戏都挪到晚上拍摄,所以每天夜里拍摄到十一二点是常有的事。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下午,我们正在拍一场戏,四周鞭炮声开始此起彼伏,使我们无法现场录音。我们只好停下来,等到家家户户都放完鞭炮再继续拍摄,结束时已是午夜时分。但所有演职人员都无怨无悔,大家都说:“想想下丁家人和下丁家精神,我们吃这点苦算什么!”没想到的是,我们的拍摄也感动了不少下丁家群众。有一天的拍摄中,服装师突然发现一位看热闹的大娘头上围着一方样式陈旧的头巾,便向她求借,准备用在下一场拍摄中。大娘立即扯下头巾来说:“给你了。”服装师表示要给钱,大娘说:“拍我们村的事,我还能要你们钱?”剧组人都感慨:“真是下丁家人。”这连绵不断的感动,应该也是这部电影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作者单位:山东省龙口市委组织部)
   (《下丁家大队》一片获2015年度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一等奖和十佳摄像作品奖)
其他文献
迸发“闽南金三角”的发展优势,尽展“东方夏威夷”的开放情怀。自2010年以来,福建省厦门市委组织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发展理念,立足本地夏长冬短、气候宜人的自然条件和城市化程度、人口密集度较高的有利条件,着力破解远教传统模式相对封闭、学习辐射面窄、播出时间受限等问题,按照将远程教育“由户内场所拓展到户外广场、由封闭型转向为开放式、由少数党员学习延伸至广大党员群众受益”的创
期刊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今年以来,中央组织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征集推出了一批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符合传媒规律的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收到了预期效果。   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踊跃参与,102家单位报送作品526部(1074集)。经过初评、专家集中观摩点评、网上观摩点赞等环节,共评选出特别奖作品4部,一等奖作品6
期刊
盛夏时节,跟着张猛走进他的葡萄园,听他如数家珍地介绍起自家培育的新品种,再看着大车小辆前来采摘的人群,不禁为他那丰收的喜悦所感染。“这葡萄园就是我的淘金地呀,”张猛感慨道,“而远程教育,就是我淘金最称手的工具!”   别看张猛现在满脸欢笑,可当初为了种葡萄也真吃了不少苦头呢!那时候别说笑了,就连哭都找不到调儿。你想了解原委,那就听我好好讲讲他种葡萄的一路艰辛吧,好知道他的“淘金路”是咋走过来的。
期刊
“来,爷爷奶奶看这边,大家一起说‘茄子’。”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快门快速按动的声音,一张张抓拍的笑脸自然地定格在画面中。2015年12月16日,青岛地铁3号线正式运营通车,李沧区李村街道首先组织社区老党员试乘地铁。在这支试乘队伍中,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不停地忙前跑后,不仅给老人们全程进行讲解,还时不时用相机记录下一路上的精彩瞬间。这个小伙子就是李村街道的远教站点管理员吕世锋。自从2012年走上远
期刊
《梯田王国党旗红》电视栏目于2012年6月在庄浪电视台正式开通,按照“全年制作、集中展播”的原则,于每年七一前后的每晚8:00左右播出,时长8~10分钟,已累计播出320余期。同时,在庄浪党建网设立相应专栏,同步播出节目。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甘肃省庄浪县三十万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不畏艰险,征山不止,治水不休,坚持不懈地兴修水平梯田。经过三十多个春秋的苦战实干,移动土方量达2.96亿立方米
期刊
走进重庆市丰都县的关圣场村,举目望去尽是成片的花椒林,一行行九叶青花椒树郁郁葱葱,枝头上成串的嫩花椒迎风摇曳,散发出淡淡的椒香。椒农杜辉林自豪地介绍道:“这就是我们嘛匠合作社的花椒林,今年啊花椒肯定又是大丰收!”   说起杜辉林种花椒的故事,那话可就长了。前几年,老杜一直在外打工,漂泊不定的生活让他倍加思念家乡,于是在2010年,他回到了家乡关圣场村,准备在乡创业了。创业固然是好事,可是选择什么
期刊
一个人是否优秀,往往不在于他取得了多少成就,而在于为了做好一件事,他到底坚持了多久。   看到这句话的人都会对这句话产生认同,但也仅仅是认同而已,我也如此。直到认识了王立军,对于这句话,我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王立军是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元宝社区的社区干部兼远教管理员,2016年他刚好七十岁。古稀之年的王立军在大连市远程教育管理员队伍中格外显眼,不仅因为他是这支队伍中的年龄最长者,还因为他对待远教
期刊
美国作家海明威有篇名作,叫《老人与海》,塑造出了一位性格坚毅、勇于抗争的老人。历史总会有巧合,我们拍摄的专题片《老人与树》,名字与之相仿,同样也是描写了一位老人——他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致力于带领村民植树造林、建设家乡。这位老人就是张家保。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把自我的人生深深地扎根在了基层,扎根在了群众,扎根在了他所热爱的故土……  路则村有个“愚公”   初秋的晨风吹拂着山路,我的思绪却早已
期刊
为集中展现浙江省宁波市对口帮扶工作成效,传承与弘扬援外干部的奉献担当精神,宁波市委组织部结合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精心组织实施“远足”系列专题片宣传报道,引起热烈反响。   因时顺势谋篇布局。2014年,恰逢群众路线教育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面启动,以及宁波对口帮扶贵州黔东南和黔西南自治州、西藏比如县近20周年。为此,宁波市委组织部宣传信息电教处于2014年9月中旬,围绕“二
期刊
为进一步拓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提高远教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开创党员教育工作新阵地,辽宁省营口市全面实施了远教工作“三个走向”,以提升远教工作的服务性、开放性和实效性。   一是推动远教网络从站点走向广场。由市、县、区财政累计投资120多万元,先后在大石桥市建立了68个村级远程教育小广场,在营口开发区世纪广场开通了全省首个省级远程教育示范广场,在全市范围建设户外大型广场示范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