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家诺尔蒂生动地描绘了教育环境与儿童行为的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儿童生活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打架;如果儿童生活在嘲笑的环境中,他就学会难为情;如果儿童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内疚;如果儿童生活在忍受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忍耐;如果儿童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儿童生活在赞扬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提高自己的身架;如果儿童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正义;如果儿童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信任他人;如果儿童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爱;如果儿童生活在互相承认和友好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在这个世界上去寻找爱。
孟子被儒家学派奉为“亚圣”。据说他小时候非常调皮,他的母亲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很多的心血。起初,孟子和母亲居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大人跪拜、哭嚎,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地方不适宜孩子居住,于是就将家搬到了市集旁边。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母知道后认为这个地方也不适合她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孟母将家搬到了学校附近。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他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母才高兴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
生活中我们发现,贫苦人家的孩子懂事早,比别的同龄孩子早成熟,这是由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中我们还发现,某些才能卓越的孩子,是由于他们自小就生活在一个有助于他们发展特殊才能的家庭环境中。
在那些一个家族同时产生很多音乐家的例子中,虽说音乐天赋的遗传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我们也绝不能否认来自音乐环境的熏陶。一个具有很高音乐天赋的小孩,如果生长在一个与音乐完全绝缘的环境中,恐怕也很难在音乐方面有所作为。
生活中我们可能还有这样的经验,那就是一个从小生活在优裕环境中的人,由于他从来不为一些日常小事发愁,所以很容易形成一种大度豁达的性格,不会斤斤计较,什么事都放得开,且有一种包容的气度。在书香门第中长大的孩子,举手投足之间都会透出一种温雅的气质。农村来的孩子其性格中的朴实与憨厚也是掩盖不住的。有良好家教的孩子待人接物有节有礼,对待老人尊爱有加。
相反,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则可能显得骄横跋扈,让人难以接近。这些都是环境对人的性格发生作用的有力实证。
环境对性格形成的影响还有更多的例子。常与他人交往的孩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有很强的能力,在众人面前显得落落大方。相反,与人交往较少的小孩子多会形成文静内向的性格,拙于与人交往,一说话就脸红,显得忸忸怩怩,不知所措。
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会对人的性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家庭的教育也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达尔文在童年时代曾被学校认定“是一个很平庸的孩子,远在普通的智力水平以下”。达尔文家中有一座不小的花园,他和兄弟姐妹整天在花丛中玩耍。儿时的生活环境,使达尔文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达尔文很爱看书,科学书和文学书都爱看,尤其是《世界奇观》之类,引起了他的幻想,他想去远游,认识世界。为此,学校校长责骂他是“二流子”,父亲教训他:“除了打猎、养狗、捉老鼠以外,你什么都不操心,将来会玷辱你自己,也会玷辱你的整个家庭。”在这些不良教育的影响下,达尔文逐渐地形成了孤僻、不合群、胆小等性格特点。
幸好他的母亲及时对他进行积极的教育,使他终成大师。达尔文的成才要归功于他母亲苏姆娜早年的引导。苏姆娜掌握了儿子喜欢自然生物这一心理特点,并且巧妙地运用了它。“比一下吧,孩子,看谁从花瓣上先认出这是什么花?”达尔文比哥哥姐姐认得快,妈妈就吻他一下。这对孩子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奖赏。而当发现一只彩蝶飞来时,不仅逗引孩子去捉住它,还诱导孩子数出彩蝶翅膀上的各种颜色和斑点,然后又进一步去启发孩子去比较蝴蝶之间的异同,一步一步地把达尔文带进丰富多彩的“生物王国”。
正确的家庭教育是引导孩子走上成功之路的关键。但有些家长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一味地向孩子灌输知识,强迫其学习,而忽视对子女兴趣、爱好的广泛培养,孩子在学习之外表现出来的兴趣和爱好,被认为不务正业,不会在与孩子同玩耍、共欢乐中促进孩子身心发展。家长应该明白,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仅有爱心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正确地爱护、关心、理解和信任孩子。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陶冶孩子的情操。
另外,努力创设条件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到快乐是十分有意义的。
其实,人世间有许多邪恶和罪恶,均是因为失去生活的快乐而造成的。如果我们天天都愁容满面,不能创造天伦之乐,老爷爷的含怡弄孙不见了,家人一起务真求知的好奇心不见了,那么歌声不再、幽默不复、亲切尽失、欢乐不存,这样的家庭只能培养忧郁多愁的孩子。父母不根据孩子本身所具有的特长,让孩子自然地朝着符合自己实际的方向发展,而是按照家长的设想,从很早就把孩子放进了一个模型中。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孩子的创造性与丰富的才能夭折。至于天天叮咛功课,一切都由父母安排好的制度化的生活,孩子们将会失去主动安排时间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乐趣。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孩子,容易形成狭隘、孤僻、自闭等不良性格,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生活着重态度,如果我们缺乏自由和主动的态度,孩子必然会变得僵硬和刻板,其自在感、幸福感和创造力也会丧失。
生活的实现就是知识与情感的伸展。因此,越是严肃,就越不能启发孩子活泼思考;越是重视成绩,就越容易失去引导孩子在生活中直接寻找问题答案的机会。
孩子在与朋友交往中学会友谊,在生活的试探中學会思考和动作技巧,在与亲戚交往中学会人情礼俗,在与家人合作操持家务中学会干练。不要把读书当作成长的唯一资源,生活本身才是一本需要认真研读的大书。所以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过于严肃有碍孩子的试探,长期的约束会造成拘泥死板,放纵使孩子失去自制,疏于教导,则孩子易因缺乏纪律约束而铸成大错。
与孩子一起体验生活,使生活充满生机活泼和启发性,是引导孩子欢乐生活、爱惜人生的重要途径。
孟子被儒家学派奉为“亚圣”。据说他小时候非常调皮,他的母亲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很多的心血。起初,孟子和母亲居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大人跪拜、哭嚎,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地方不适宜孩子居住,于是就将家搬到了市集旁边。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母知道后认为这个地方也不适合她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孟母将家搬到了学校附近。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他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母才高兴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
生活中我们发现,贫苦人家的孩子懂事早,比别的同龄孩子早成熟,这是由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中我们还发现,某些才能卓越的孩子,是由于他们自小就生活在一个有助于他们发展特殊才能的家庭环境中。
在那些一个家族同时产生很多音乐家的例子中,虽说音乐天赋的遗传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我们也绝不能否认来自音乐环境的熏陶。一个具有很高音乐天赋的小孩,如果生长在一个与音乐完全绝缘的环境中,恐怕也很难在音乐方面有所作为。
生活中我们可能还有这样的经验,那就是一个从小生活在优裕环境中的人,由于他从来不为一些日常小事发愁,所以很容易形成一种大度豁达的性格,不会斤斤计较,什么事都放得开,且有一种包容的气度。在书香门第中长大的孩子,举手投足之间都会透出一种温雅的气质。农村来的孩子其性格中的朴实与憨厚也是掩盖不住的。有良好家教的孩子待人接物有节有礼,对待老人尊爱有加。
相反,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则可能显得骄横跋扈,让人难以接近。这些都是环境对人的性格发生作用的有力实证。
环境对性格形成的影响还有更多的例子。常与他人交往的孩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有很强的能力,在众人面前显得落落大方。相反,与人交往较少的小孩子多会形成文静内向的性格,拙于与人交往,一说话就脸红,显得忸忸怩怩,不知所措。
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会对人的性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家庭的教育也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达尔文在童年时代曾被学校认定“是一个很平庸的孩子,远在普通的智力水平以下”。达尔文家中有一座不小的花园,他和兄弟姐妹整天在花丛中玩耍。儿时的生活环境,使达尔文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达尔文很爱看书,科学书和文学书都爱看,尤其是《世界奇观》之类,引起了他的幻想,他想去远游,认识世界。为此,学校校长责骂他是“二流子”,父亲教训他:“除了打猎、养狗、捉老鼠以外,你什么都不操心,将来会玷辱你自己,也会玷辱你的整个家庭。”在这些不良教育的影响下,达尔文逐渐地形成了孤僻、不合群、胆小等性格特点。
幸好他的母亲及时对他进行积极的教育,使他终成大师。达尔文的成才要归功于他母亲苏姆娜早年的引导。苏姆娜掌握了儿子喜欢自然生物这一心理特点,并且巧妙地运用了它。“比一下吧,孩子,看谁从花瓣上先认出这是什么花?”达尔文比哥哥姐姐认得快,妈妈就吻他一下。这对孩子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奖赏。而当发现一只彩蝶飞来时,不仅逗引孩子去捉住它,还诱导孩子数出彩蝶翅膀上的各种颜色和斑点,然后又进一步去启发孩子去比较蝴蝶之间的异同,一步一步地把达尔文带进丰富多彩的“生物王国”。
正确的家庭教育是引导孩子走上成功之路的关键。但有些家长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一味地向孩子灌输知识,强迫其学习,而忽视对子女兴趣、爱好的广泛培养,孩子在学习之外表现出来的兴趣和爱好,被认为不务正业,不会在与孩子同玩耍、共欢乐中促进孩子身心发展。家长应该明白,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仅有爱心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正确地爱护、关心、理解和信任孩子。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陶冶孩子的情操。
另外,努力创设条件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到快乐是十分有意义的。
其实,人世间有许多邪恶和罪恶,均是因为失去生活的快乐而造成的。如果我们天天都愁容满面,不能创造天伦之乐,老爷爷的含怡弄孙不见了,家人一起务真求知的好奇心不见了,那么歌声不再、幽默不复、亲切尽失、欢乐不存,这样的家庭只能培养忧郁多愁的孩子。父母不根据孩子本身所具有的特长,让孩子自然地朝着符合自己实际的方向发展,而是按照家长的设想,从很早就把孩子放进了一个模型中。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孩子的创造性与丰富的才能夭折。至于天天叮咛功课,一切都由父母安排好的制度化的生活,孩子们将会失去主动安排时间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乐趣。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孩子,容易形成狭隘、孤僻、自闭等不良性格,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生活着重态度,如果我们缺乏自由和主动的态度,孩子必然会变得僵硬和刻板,其自在感、幸福感和创造力也会丧失。
生活的实现就是知识与情感的伸展。因此,越是严肃,就越不能启发孩子活泼思考;越是重视成绩,就越容易失去引导孩子在生活中直接寻找问题答案的机会。
孩子在与朋友交往中学会友谊,在生活的试探中學会思考和动作技巧,在与亲戚交往中学会人情礼俗,在与家人合作操持家务中学会干练。不要把读书当作成长的唯一资源,生活本身才是一本需要认真研读的大书。所以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过于严肃有碍孩子的试探,长期的约束会造成拘泥死板,放纵使孩子失去自制,疏于教导,则孩子易因缺乏纪律约束而铸成大错。
与孩子一起体验生活,使生活充满生机活泼和启发性,是引导孩子欢乐生活、爱惜人生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