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减赤陷两难困境

来源 :中国经贸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ping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远超“警戒线”的政府赤字,欧美国家已经下定决心实施大规模减赤计划。这是否会影响世界经济复苏,造成“二次探底”?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因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全球性赤字问题日趋凸显。近期,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尤其是英美等核心发达经济体国家的巨额政府赤字,更像恶性肿瘤侵蚀着尚未全面复苏的全球经济。著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曾撰文警告称,严重的政府赤字将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另一场经济危机。
  
  欧美赤字远超 “警戒线”
  
  按欧盟制定的《稳定与增长公约》,欧元区成员国赤字必须控制在GDP的3%以内。但目前,欧元区以及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政府赤字都远超这一“警戒线”。
  相关数据显示,希腊2009年政府赤字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12%,爱尔兰约为10.75%,西班牙超过了10%,位居欧元区赤字前三位。而从目前看,赤字危机似乎正向整个欧元区蔓延。欧元区总体则可能会超过7%,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20国出现赤字超标问题。由此可能会诱发主权评级的下调,使金融市场信心因此遭受冲击
  自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2010年-2011年财政预算以来,美国的政府赤字同样也备受关注。据预计,美国联邦政府2010财年赤字将达1.6万亿美元,占GDP的10.6%。穆迪警告称,若美国政府不采取更严措施解决赤字,美国所处最高级AAA级主权信用评级将承受压力。
  但面对高赤字和高失业的两难选题,为了备战今年11月的国会中期选举,奥巴马还是选择了应对高失业为第一要务,巨额赤字背后庞大开支预算(近4万亿美元)的主题是创造就业。
  同时,奥巴马也采取了一系列“开源节流”举措以平息外界对高赤字的担忧。包括冻结部分政府开支项目,如美国宇航局重返月球计划;向大型银行机构征收额外费用;对高收入者和大企业征收超过1.37万亿美元的税费等。对接近4万亿美元的庞大开支来说,这显然是杯水车薪。分析认为,美国削减政府赤字,在未来10年都将是 “一纸空文”。
  全球性赤字高企,伴随的便是全球性债务的高涨。截至2010年2月,全球各国负债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60%左右。据预测,2011年全球债务将超40万亿美元。
  统计显示,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欧元区是负债状况最糟糕的国家。目前,美国整体债务已近80万亿美元,超过GDP的550%。问题在于,美国新债仍在不断增加。
  
  主权债务风险最为严峻
  
  国际上通常采用两大指标衡量财政安全状况,一是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国际警戒线是3%。二是政府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国际警戒线是60%。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美、英、德、法、日五国2010年预算赤字分别达到GDP的11.0%、11.4%、5.7%、8.2%、9.8%;而五国截至2009年年底的主权债务余额占GDP比例分别为83.2%、68.2%、72.5%、77.4%、217.7%。
  对于全球债务持续膨胀现象,有分析认为,一方面因债务国财政收支境况差,不得不“借债度日”;另一方面因经济衰退导致政府必须发更多债,依靠公共开支刺激经济。
  如果各国GDP不能以正常的速度保持增长,新旧债务必然压制经济增长,而低增长又让偿还债务陷入难以为继的恶性循环。一旦大量债务到了偿还期限却无力偿还之时,“国家破产”结局将再次上演。
  主权债务风险不仅成为2010年全球经济最严峻的风险之一,也成为了制约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发达国家居民的债务缠身影响消费;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债务沉重,导致无力投资。再加上受国际信用评级的监督,市场参对政府清偿能力的担忧,进一步加大刺激力度将变得很难。
  债务风险不仅在扩散过程中触发流动性紧缩风险,债务危机的风险敞口还可能带来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截至2009年年底,全球银行业持有的海外债务累计为25.1万亿美元,其中12.4万亿美元债务来自欧洲,占全部债务的49.39%。其中,美国银行业持有欧洲债券达到1.24万亿美元,占其持有债务的49.6%。
  随着主权债务危机导致的各类金融风险进一步扩散,欧洲银行业乃至全球银行业可能将由于欧洲债务头寸过大而承受较大的资产损失,从而遏制金融信贷,造成信用紧缩。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之后,欧洲和IMF达成了一项总额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与此同时,希腊不得不通过实施财政紧缩计划来削减高额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改善财政状况。
  6月7日,德国宣布将从2011年开始实行财政紧缩政策,4年合计紧缩财政金额约为816亿欧元,以便达到2009年宪法修正案中规定的在2016年前将赤字规模降至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0.35%的要求。这意味着德国政府在逐步结束财政刺激措施。
  英国2009-2010财政年度的赤字为1547亿英镑,相当于GDP的11.4%,在20国集团中最高。6月22日,英国通过紧急预算案,4年内,将削减大部分政府部门预算25%。5年内将财政赤字降至相当于GDP1%的水平。
  日本政府也在6月22日公布了强有力的紧缩计划,要求在2015财年前,使基础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比2010财年减少一半,在2020财年前实现盈余。2021财年之后,日本国家和地方的公共债务余额占GDP的比例将稳步下降。
  美国则是少数对目前开始实施财政紧缩计划持有异议的发达国家。美国经济在2009年年底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但2010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又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基于此,奥巴马在20国集团峰会上呼吁各国不要过早取消刺激措施。
  20国集团最后发表的公报中,尽管提出“强化复苏是关键所在”,支持发达国家为了强化复苏而继续坚持财政刺激。但同时,美国也与其他20国集团国家一起,同意在2013年年底前,将自身公共财政赤字水平减半。
  20国集团会议标志着主要发达国家进入开始进入减赤阶段。据IMF估计,要在2030年把国债比例减少到60%,需要在2010年-2020年间,做出几乎是GDP9个百分点的预算调整。而财政收紧与信用紧缩同时进行,其叠加效应将加速全球经济的下滑,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将可能是比次贷危机更漫长的调整过程。
  
  减赤会否造成“二次探底”
  
  目前,欧元区国家、英国和日本等正在或计划实施大规模的财政紧缩计划,但一旦缩减政府支出过快或幅度过大,是否会危及来之不易的经济增长,促使全球经济出现第二次探底?
  据海外媒体7月5日报道称,英国政府已经要求各部门就加大力度削减开支的影响进行评估,削减开支幅度可能高达40%,远远高于此前预计的25%。与此同时,一份来自德国财政部的报告显示,现行的赤字削减计划同样可能“减赤”高达40%。
  英国新设立的财政管理机构预算责任局近日说,随着减支计划的实施,未来5年英国公共部门将削减61万个工作职位。据预计,若削减开支幅度达到40%,将有100万公职人员失业。
  紧急预算案可能拖慢英国今后两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对主权债务持续性的担忧才是欧洲经济复苏的最大风险。”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公司主权债务评级部门负责人戴维•赖利说,如果紧急预算案的措施得以实施,将“实质性增强市场对英国国家财政和AAA级信用评级的信心”。
  而面对欧元区各国纷纷祭出的大力度紧缩计划,“末日博士”鲁比尼发出警告:这些削减计划将扼杀复苏中的经济,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甚至可能陷入停滞,但排除世界经济或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他表示,美国经济增长率到2010年年底前将下滑至约1.5%,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将陷入停滞。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亦排除世界经济二次衰退的可能性。不过,和鲁比尼认为削减赤字或阻碍经济复苏的想法不同,特里谢表示,削减赤字将有助增强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从而刺激经济复苏。
  他说,“为保持经济复苏的持续性,发达经济体仍需采取措施,努力恢复家庭、企业、投资者和储户信心,而恢复信心仍需通过良好的财政管理来实现。”
  但大规模的减赤潮加上一系列不理想的经济数据,确实给市场带来了巨大恐慌。投资者担忧,是否出现了一些目前还不为人知的坏消息。
  近一个月来,金融风险的上升和避险需求的增加导致资金从全球资本市场流出,资产价格大幅下降,而包括美国国债、股票及其他机构债券在内的美元资产大受追捧,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和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纷纷创出新低。
  由花旗集团编制的综合指数显示,全球债券收益率仅为1.8%,两年期美国和欧元区国债收益率都只有0.6%。通常收益率越低,代表债券价格越高,显示投资者纷纷买入政府国债寻求避险,透露出市场对于未来经济前景的深度不安。“市场益发担心发达经济体可能陷入二次衰退。”“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人们希望尽可能地保持资金的流动性,以防事态恶化。”
  
  财政紧缩在所难免
  
  在经济学家看来,政府赤字会在经济增长中得到化解。但一国的巨额赤字与债务危害显而易见:政府被迫步步举债,下一代为此将背上沉重负担。一旦承受能力超越极限,就会出现“国家破产”的局面。
  另据IMF的有关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务只有10%左右可以归因于财政刺激方案,因此,仅仅取消刺激方案并不能使财政赤字率和债务负担恢复到审慎水平,更为主动的财政紧缩在所难免。
  在英国政府数十年来出台的“最紧缩”财政预算中,其削减赤字目标的77%将通过削减开支达成,剩余部分依靠增加税收完成。 而一般来说,化解赤字的方式除了加税和削减开支,还包括:
  通过主权信用向公众发行政府债券。这种方式取决于公众对主权信用的认可程度,一旦一国财政赤字严重,就会出现公众不愿或无意购买政府债券的情况。
  将政府债券卖给央行筹资。这是各国经常使用的手段与方式,但一旦持续性地向央行发行债券,就等于变相地增加货币供给,进而会导致通货膨胀。
  或向国外机构“借钱”。目前,欧元区的多个成员国都在借助欧洲央行充裕的流动性,来化解政府赤字与债务危机。同样,美国借助美元的世界流通货币地位,借助自身的主权信用,一直在向全球输出大量的美元债券。
  高盛公司认为,以降低政府支出为主的预算调整可以起到缓解财政失衡,提振增长,推动债市和股市提升的作用。相反,以税收为主导的财政调整通常无法缓解财政失衡,且损害经济增长。
  可以预见,未来3至5年,财政紧缩将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摩根士丹利公司则认为,从长期看,实施财政紧缩计划使财政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而短期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他文献
随着上海直飞宿雾包机航班的开通,越来越多中国游客前往宿雾享受浪漫的海滩假期,直飞包机航班不仅方便了游客朋友的出行,同时也带来了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目前,每周有四班包机航班从上海直飞宿雾:中国东方航空的上海-宿雾包机,每周两班,每周四和周日出发;上海航空每周也有两班上海直飞宿雾的包机航班,每周三和周六出发。  从上海出发,仅需3.5小时即可到达宿雾,突显了菲律宾作为距离中国最近的热带国家的优势,同时菲
期刊
在继续“审计风暴”的同时,刘家义把侧重点放在了预算决算的全面执行情况上,将目光主要聚焦在之所以产生问题的制度因素上。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6月23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作了“200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称“《报告》”),首次曝光了地方债务高达2.79万亿元、部分中央部门接受和使用虚假发票套现1.42亿元等问题,在公众舆情中炸开了锅。
期刊
ECFA的正式签署,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进入制度化轨道,两岸经济关系由此跨入新纪元,其甚至将成为未来两岸开启政治对话与协商的基础。    6月29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举行恢复协商以来的第五次领导人会谈,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和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  根据ECFA协议,两岸共计有800多项产业或商品,以及金融服务业,将在未来两年内逐步免除贸易关税和
期刊
面对这次的召回事件,年过花甲的韦尔登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为自己在强生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现年61岁的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威廉韦尔登(William Weldon)最近遇到了两件不大不小的烦心事:一是强生中国公司卷入了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张敬礼的受贿案;二是强生自今年4月份以来不断开始召回泰诺林等20余种婴幼儿非处方药,范围涉及美国、加拿大
期刊
中国会不会再现俄罗斯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富豪“逃亡潮”?现在已经有了苗头。    在北京用卖栋房子的钱就可以移民海外?  在2010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一则移民广告打得相当煽情:在北京买房?不如移民吧!在目前房价高企的背景下,北京因私出境中介机构协会会长齐立新笑言,理论上,北京二环以内的人民都具备了移民美国的条件。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两波移民潮以来,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三波移民高潮
期刊
富士康高调布局“北上”,或将引发东部沿海省份产业内迁的浪潮。    在“跳楼门”和大幅加薪后,代工巨头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将向中国内陆城市迁厂的消息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6月30日,富士康发言人表示,公司将主要生产线由深圳迁往河北廊坊的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  而富士康高调布局“北上”,或将引发东部沿海省份产业内迁的浪潮。分析认为,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各种资源条件的限制,沿海制造业向内陆城市迁移将
期刊
高尔夫运动是贵族身份的象征,而它最大的魅力不仅仅是这个运动的本身,还在于每座高尔夫球场的美丽与精致以及球场内高难度的沙坑挑战等元素。曾听一个高尔夫迷这样形容高尔夫球场:每片球场都是一个神秘的情人,等着我去探索、征服。可见球场对于打高尔夫的人来说多么有吸引力。领略世界十大顶级高尔夫球场异域风情,将令你销魂不已。    松树谷高尔夫俱乐部  (PINE VALLEY GOLF CLUB)  所在国:美
期刊
那些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企业家们,现在又在演绎着怎样的关于家规的故事?  在今天社会,即使是有着显赫背景的人家也很难再将祖训一条一条地装订成册,要求后代子孙一字不差地背诵,但传承一直是中国家庭最看重的一件事情。  传承的是什么?是血脉、财富,更是秉性、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规定,是一个冷冰冰甚至有些冷酷无情的字眼,但如果是家庭里的规定,就变得温情得多。  清朝名臣曾国藩就将持家教子
期刊
游艇素有“海上行宫”之称。世界上最早的游艇诞生于300多年以前的英国,自那时起,游艇就成为西方上流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标志。尤其是那些大型豪华游艇,只有极少数的王室贵族、名人和超级富豪,可以做到将它们视为所谓的“玩具”般轻松拥有。  与外国巨富动辄一掷数亿元打造超豪华游艇不同,中国富豪对游艇的消费大多在每艘数千万元。这是因为这些富豪比如香港富豪,他们普遍都很低调。而且,香港富豪大多喜欢在周末出海,或同
期刊
在孜孜不倦寻求事实真相中表达民意,一直是本刊秉承的新闻理想。  然而,真相隐藏在形形色色的伪装下,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谈何容易。  上一期,为弄清有机蔬菜的真面目,本刊记者最远长途跋涉到山东,费尽周折探访于田间地头;这一期,应读者要求我们试图揭开水产品的漂亮外衣,记者们冒着酷暑高温,奔走在江浙沿海实地采访半月之久,《水产品安全大起底》的专题报道作为此番调查的成果,料想同样会引发大家的关注。  网上有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