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隨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也不例外,为了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育人的作用,需要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鉴于此,本文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实践,从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构建主体教学模式两个维度出发,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和基本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组织;开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091
新课改的推进意味着历史课要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要彻底改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转变传授知识的倾向,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地位与状态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面对全新的教育形势和教学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转变和应对,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推动新课改深入发展。
一、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的动力。
(一)利用课堂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只有做好课堂导入,才能优化学生的第一印象,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初中历史教师要注意合理而巧妙地设置导入环节。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教学大纲、新课内容,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从而运用游戏、竞赛、故事等趣味进行导入,引入正式课堂教学,直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比如“青铜器与甲骨文”课,本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甲骨文的基本史实,其实他们多多少少对甲骨文、青铜铜器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课程正式开始前,笔者先介绍青铜与甲骨文这一主题。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开展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们进行抢答,看看哪位学生回答的又快又准。通过这种巧妙的导入,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充满了欢乐。
(二)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种信息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可以直接激发学生各方面的情感,从而直接有效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初中历史教师应做到真正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更合理、更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对历史知识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再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呈现,直接优化学生的感官体验,吸引学生对历史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
例如,在讲授“三国演义”时,中学生本身就对“三国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笔者决定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课前准备阶段,笔者利用网络为学生收集下载的相关影视材料,上课后,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在播放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对三国故事的发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有更加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时,笔者要求学生再打开教科书,学习这门课程的内容。
二、注重构建主体教学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构建,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追求目标和基本要求,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内驱力,进一步促进历史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
(一)转变教学观念,肯定主体性
思想引导具体行为,传统教学理念下的历史教学多注重知识的单向灌输,造成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和状态。为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以师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和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尊重和充分关爱学生,肯定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适当减少理论知识讲解的时间。例如,在教授“北魏政治与北方民族大融合”一课时,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为此,笔者在课堂上主动与学生交流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对话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与学生进行亲切的交流,让学生感受笔者对学生的关怀。
(二)开展小组教学,调动积极性
实行小组合作教学,可以直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主体作用,从而获得知识、情感、能力的全面发展。历史教师应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按照科学的标准,将学生分成4-6组,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展示自己;其次,要设定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沟通、交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思维碰撞和优势互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宋朝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这一课时,笔者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采用课前预习时间,将学生分成5组,每组5人,分组后再布置探究任务,完成探究任务后,再把时间交给学生讨论,促进学生的互帮互助。
总之,转变和优化课堂教学,是广大教师不懈追求的价值追求,是新课程改革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为此,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把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和核心要求,通过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构建主体教学模式等途径的实施,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转型升级,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梁红兵.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126.
[2]刘航.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探析[J].科教导刊(下旬),2018(09):132-133.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组织;开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091
新课改的推进意味着历史课要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要彻底改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转变传授知识的倾向,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地位与状态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面对全新的教育形势和教学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转变和应对,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推动新课改深入发展。
一、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的动力。
(一)利用课堂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只有做好课堂导入,才能优化学生的第一印象,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初中历史教师要注意合理而巧妙地设置导入环节。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教学大纲、新课内容,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从而运用游戏、竞赛、故事等趣味进行导入,引入正式课堂教学,直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比如“青铜器与甲骨文”课,本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甲骨文的基本史实,其实他们多多少少对甲骨文、青铜铜器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课程正式开始前,笔者先介绍青铜与甲骨文这一主题。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开展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们进行抢答,看看哪位学生回答的又快又准。通过这种巧妙的导入,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充满了欢乐。
(二)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种信息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可以直接激发学生各方面的情感,从而直接有效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初中历史教师应做到真正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更合理、更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对历史知识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再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呈现,直接优化学生的感官体验,吸引学生对历史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
例如,在讲授“三国演义”时,中学生本身就对“三国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笔者决定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课前准备阶段,笔者利用网络为学生收集下载的相关影视材料,上课后,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在播放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对三国故事的发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有更加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时,笔者要求学生再打开教科书,学习这门课程的内容。
二、注重构建主体教学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构建,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追求目标和基本要求,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内驱力,进一步促进历史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
(一)转变教学观念,肯定主体性
思想引导具体行为,传统教学理念下的历史教学多注重知识的单向灌输,造成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和状态。为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以师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和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尊重和充分关爱学生,肯定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适当减少理论知识讲解的时间。例如,在教授“北魏政治与北方民族大融合”一课时,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为此,笔者在课堂上主动与学生交流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对话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与学生进行亲切的交流,让学生感受笔者对学生的关怀。
(二)开展小组教学,调动积极性
实行小组合作教学,可以直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主体作用,从而获得知识、情感、能力的全面发展。历史教师应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按照科学的标准,将学生分成4-6组,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展示自己;其次,要设定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沟通、交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思维碰撞和优势互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宋朝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这一课时,笔者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采用课前预习时间,将学生分成5组,每组5人,分组后再布置探究任务,完成探究任务后,再把时间交给学生讨论,促进学生的互帮互助。
总之,转变和优化课堂教学,是广大教师不懈追求的价值追求,是新课程改革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为此,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把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和核心要求,通过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构建主体教学模式等途径的实施,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转型升级,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梁红兵.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126.
[2]刘航.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探析[J].科教导刊(下旬),2018(09):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