邈远的文思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unken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青年才俊,他对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文脉都有着十分深刻的把握。十几年前,他搞了一个系列“作家访谈”,当时崛起的文坛新锐,几乎都被他访谈过,好像南京的《青春》雜志还特意为他开辟了一个专门的栏目,把他的访谈文字源源不断地发表,在当时颇有影响。我的那一期访谈,他居然写了近两万字,成为我文学生涯最重要、最珍贵的一个历史文献,经常被后来的研究者引用。
  这些访谈对象,现在大多都是文坛的翘楚,是“红人”,刘超大可以借其名而增其势、借其光而增其华,把自己的影响弄大,但是他内敛、隐忍,好像这些人与自己无关。他只是沉潜地写自己的文章,自己成就自己,自己证明自己。
  可以看出,他是真正的文学赤子,有纯粹的器识和器局。
  他的散文、小说和评论,我只要能看见,都要悉心拜读,所以对他的文章情势是熟悉的。
  北大的研读,造就了他的学人底蕴,与文人的近距离接触,扩宽了他的文学眼界,因而他不盲目地写,也不任性地写,而是有很清醒的主观介入,“别有用心”地写。
  比如他的《寒风吹彻》。因为“南国的冬天雪迹罕至”,所以他偏就写这“罕至之雪”。他下笔于“普遍之外”,捕捉“独特”,写暖中之寒。
  比如他的《这不过是春天》。他不写遍地春草和鲜花,而是写苍枝铁柯的老树,写垂死之下的生机,涂抹老树上的“嫩红”,让人感受到了向死而生的力量。
  他的“别有用心”,让他的文字走进了我的内心。虽然他是南人,我是北蛮,但是他却写出了我能感受到的东西,化解了南风北俗的隔膜,让我们“通感”在一起。也就是说,他独特地写,反而让文字远阔,写出了人人都有的经典情感和经典伦理。如果他只写南人通常都能感受的东西,那么跟我等北方人有什么关系?从刘超的文字,我感觉到,有时“普遍之外”,恰恰可以“广谱”,有致远的意义。
  他写人物的文字,也是这样的。
  《江天浩渺地萧森,山形依旧枕寒流》,写废名。
  《云月,红颜落尽》,写张爱玲。
  《荒原,一弯新月下的野花》,写陈梦家。
  《日落南安府》,写王阳明。
  从文章的题目上,就已透露出他的用意,即他写人物,也不立足于他们的得意、辉煌、光鲜,而是关注他们的痛感、孤寂、清冷、哀伤,写出他们的生命质感。一旦进入文本的深处,直让读者感到,岁月的荒寒、时局的动荡、人情的浇薄、生存的艰难、是非的纠结,恰恰培肥了人性,恰恰成就了智慧,恰恰醒豁了心扉,反倒给予生的信念,在平庸中崛起,在平俗中卓越。
  也就是说,他在燕园读人物、写人物,一直警惕着“书香的催眠”,寄情于“燕园之外”,还原历史现场,揭示人生起伏,呈现生命冷暖。
  他写的是致用之书、受用之书。好像是有意向五四时期人生派文学的致敬动作。
  总的说,刘超写奇思、幽思、冷思,甚至是僻思。写寒处暖意,幽处深意,窄处宽意,瘦处肥意,鄙处雅意,此处彼意。就像苏珊·桑塔格所说,向往“别处之思”,写有张力的文字。
  这样的文字和这样的作家,也许不会大热,但正像钱锺书所说,因为它不闹,所以要抚读。
  是为序。
其他文献
一  俞平伯先生素以诗人、散文家和红学家闻名遐迩,然与许多现代文人相似,他亦长期投身于教学教育事业。1920年秋,刚从北大毕业不久的俞平伯赴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其教书生涯由此开始。1922年暑期受浙江省教育厅委派,俞平伯以视学的名义前往美国考察西方现代教育近四个月,以期运用到中国的教育实践中。嗣后,俞平伯主要执教于高等学府,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大学等校国文系
请缨封闭日,已至不惑时。  提笔记文墨,与妻五字词。  话说赴战场,牵挂何能免。  同是防控责,异于前后方。  举旗接重任,离家踏征程。  接棒尽值守,细谋又深耕。  天天绷紧弦,时时不可闲。  处处有身影,事事不平凡。  三周守阵地,不惧惫与疲。  三军听号令,协力又心齐。  七日复七日,乃至无限期。  接令续战斗,阻击志不移。  疫情何时了,局势孰能料?  决心亦不改,构筑墙头堡。  坚守尽好
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激扬文学社  “激扬”文学社,这个响亮的名称取自毛泽东的诗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寓指文学社如一只轻快的小舟,载着一群爱好文学的少年,在文学的河流中,高扬桅帆,激流勇进。  激扬文学社以“思想自由、个性独特、风格多元”为追求,出版社刊,举办征文,开展社内外联谊,活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文学社创办六年来,有多名社员在各类作文竞赛中获奖,有百余篇优秀习作在《少年文艺》《扬子晚报》等
一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The Man Awakened from Dreams:one man’s life in a north China village)一书,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全球首发,2013年中译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发行,是关于近代华北乡村研究的一部创新之作。该书面世后立即在中西方史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作者沈艾娣先生,曾任教于哈佛大学,现
要了解东南亚文学概貌,要了解东南亚散文发展近况,要想知道东南亚作家的浮沉,光读《海外华文文学史》及其教材,是远远不够的。由朱文斌、曾心主编的分别为《新世纪东南亚华文文化散文精选》、《新世纪东南亚华文生态散文精选》、《新世纪东南亚华文幽默散文精选》组成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系列丛书”,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它除了有东南亚华文作家代表作外,还有作家小传和每篇文章后面的评点,这作家小传比过去出版的同类书有许多
高邮市赞化学校文学社取名“少游”,一是表达对家乡先贤秦观(字少游)的仰慕;二是希望同学们在文学的花园中“少年同游”。  少游文学社不定期地举办文学讲座、校外采风、交流笔会、读书节、诗歌创作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培养和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社团成立以来,已有多位同学的作品在各级各类刊物登载。    校长寄语  文学犹如一扇窗户,可引来新鲜的空气;文学犹如一个阶梯,见证你前进的脚印;文学犹如一位朋
“相约读书林”曾是本刊的品牌栏目之一。新学年,她又回来啦!希望这里的篇章能让你感受到文学的无限魅力,从这一刻起,爱上阅读;我们更希望这些文字能触动你的心灵,为你的学习和成长添加动力!  我们还将不定期留出一定版面,刊载大家阅读往期内容后的观感和评点:你可以聊聊喜欢的文章;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更可以向我们大胆“开炮”,说说不喜欢的篇目及理由。请将读后感发送至czssjzw2009@126.com,并
甘利英请我为她的新著《我爱这土地》写序,由于我原先和她并不熟识,只是因为帮她看一篇关于采写郁秀的文章才交往了起来,加上老伴住院我得天天陪护,所以我婉拒了她。但是她很执着,多次打电话陈述恳请,盛情难却,只得请她将书稿寄来。拿到稿,读完全书四辑,我喜不自胜,在内心深处不断产生感动和震撼。  首先,时代的浩然正气扑面而来。  改革开放,无论在中国现代史还是在中国整个历史长河中,都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
思路话语/明星人物
一个人不该口出狂言,但是,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