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空中的舞蹈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敦煌地区石窟保存的从公元4世纪(十六国)到公元14世纪(元代)历时千余年的众多飞天形象,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是佛教艺术中璀璨夺目的一枝奇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梵语称神为“提婆”。因“提婆”有天的意思,所以被译为飞天。在敦煌千佛洞的壁画里,飞天是最引入注日的内容之一,她差不多分布在从北魏到宋元所有洞窟的四壁和洞顶上,那蜿蜒婀娜的飞动之势,使每一个瞻仰者神往。因此。人们常用飞天作为敦煌的标帜。飞天——最富于民族个性的造型艺术,是由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酿结出来的,与中国古代的文化心理、宗教意识、审美情趣等都密不可分,特别是与中国古代舞蹈的关系最为密切。
  关键词:敦煌:飞天:佛教艺术:空中舞蹈
  中图分类号:K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1.03.014
  文章编号:1672-0407(2011)03-053-02 收稿日期:2011-02-19
  
  敦煌,是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城市,是一个冲积而成的绿洲。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中原通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敦煌地区石窟保存的从公元4世纪(十六国)到公元14世纪(元代)历时千余年的众多飞天形象,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是佛教艺术中璀璨夺目的一枝奇葩。敦煌藏经洞是灿烂的敦煌文化遗产,敦煌文化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飞天是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是不朽的艺术品,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何谓“飞天”
  
  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梵语称神为“提婆”。因“提婆”有天的意思,所以被译为飞天。
  佛教中飞天是乾闼婆和紧那罗。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体,变为飞天。现在,把早期在天宫奏乐的叫“天宫伎乐”,把后来持乐器歌舞的称“飞天伎乐”。
  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千姿百态,千变万化。
  敦煌早期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窟顶藻井装饰,佛龛上沿。发展至北魏时期飞天所画的范围已扩大到说法图中和佛龛内两侧。飞天形象虽然还保留着西域飞天的特点,但已发生了变化,逐渐向敦煌飞天转变。如北魏226窟北壁后部说法图西侧上方的一身散花飞天,脸型由椭圆变为长条但丰满,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身材修长,衣裙飘曳,横空飞翔,豪迈大方,势如飞鹤,鲜花飘香,姿势优美,动感很强。
  隋代飞天正处在融合、探索、创新时期。主要表现在体型不同,身材修长,比例适度,腰姿柔软,绰约多姿。脸型有的清秀,有的丰圆。服饰不同,有上身半裸的,有穿大袖长袍的,有穿短衬长袍的。飞态不同,有单飞的,有群飞的,有上飞的,下飞的,逆风飞的,顺风飞的……到了唐代,敦煌飞天已完成了中外吸收、融合的历程,完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达到了艺术的顶峰。唐代洞窟的四壁画满了大型经变画。飞天不仅画在藻并、佛龛、四披上,大部分画在经变画中。佛陀在极乐世界正中说法,飞天飞绕在上空,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潇洒自如、妩媚动人。此时的飞天形象显著地给人以更多的轻灵感,飘带显得更加流动,飞天身姿更为婀娜。
  飞天形象最为匀谐最富于动势是在盛唐。这一时代的飞天,身后系着极长的飘带,有时可以长过身长的几倍。这些飘带飘拖在飞天飞过的轨道上,显示出迅疾的动势,使我们甚至感到耳边响着呼呼的风声。无疑地,盛唐的画技和画风曾经使这一时代的飞天生色不少,所谓“吴带当风”对于盛唐飞天的舞动美是贡献了极大的力量的。
  
  空中的舞蹈
  
  飞天——最富于民族个性的造型艺术,是由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酿结出来的,与中国古代的文化心理、宗教意识、审美情趣等都密不可分,特别是与中国古代舞蹈的关系最为密切。从南北朝以后,她与舞蹈互相启示,互相吸收,互相促进,使各自都得到提高——舞蹈赋予飞天更准确、更绰约妙曼的人体美;飞天启动着舞蹈上穷碧落的浪漫遐思,使舞蹈增强着飞动美和轻柔美。
  如果我们循着时代的顺序凝望敦煌洞窟,注意飞天形态的变化,就会发现:北朝飞天的造型较粗重,它们的飞动不但依靠系在身上的飘带,而且还凭着长而多岔的衣裾。这些飘向身后的襟裾,显然是受着该时代人物画如对《女史箴》《洛神赋》中人物造型的影响。
  毫不过分地说,飘带是敦煌飞天的灵魂。我们试着凭想象拿掉飞天身上的飘带,这些本来生气可掬的飞天便一下子失去了灵气,而且成了很不谐调的形象,如身肢的屈伸偃仰也便会给人无谓的感觉。飘带是整个飞天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但是飞天的灵魂,也是飞天特殊的肢体。
  飞天的飞动是依靠飘带,这显示了古人令人惊叹的创造才能。靠飘带飞动,比起靠双翼飞动来,有着说不尽的美学优长。如果有双翼,飞天就不会如此美,因为那样一来,她就成了非人非鸟的怪物,这就对美有所损伤,而飘带则是人衣饰中常见的部分,由夸张飘带而带来的飞动美,使人感到亲切而圣洁;当然飘带又不等于常人的衣饰,它在飞天身上实际起了翅膀的作用,然而作为一种带有强烈舞蹈素质的艺术造型,飞天用飘带比用翅膀不知要高明多少倍。它是对人衣饰的一种升华,而不是仿照鸟类双翅的一种沉降,提高了美的品格,而且飘带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可以飘载在空际,它有着更高的艺术任务和更积极的美学意义。由于这些飘带的千变万化,形成内在的力感可以向任何方向去呈现,把飞天本体的力感扩展到周围的空间去,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力的世界,飞天强烈饱满的舞蹈素质正是这样取得的。蓬勃发展的盛唐舞蹈对于飞天形象的提高也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观看舞蹈所感受到的艺术美,并不在舞蹈者运动变化着的肢体本身,而是由肢体富于节奏的姿态变化,所显示出来的超越人体本身的韵律、情绪和力感。这种力感,并不始终附着在舞者身上,而是不断地外射。舞蹈的艺术美常常叫人感到不易捕捉。飞天恰恰是把舞蹈美学的奥秘通过上下左右流转飘飞的飘带,透露、显示给人们。
  我国飞天是华夏文化的雨露浇灌出来的。把敦煌飞天与中亚、西亚和印度飞天作一比较,就更能明飏敦煌飞天鲜明的中原特色。
  我国飞天形象中,也积淀着古代羽化登仙的宗教意识。早在战国时代,神仙思想就很流行;至西汉,淮南王对安好道术,李少君之流的术士大倡服食导引的长生之说,又深为汉武帝所迷恋,到东汉便出现了巫术为能事的道教。汉唐盛世,羽化登仙是一种很有市场的思潮,从这种思潮,也孳乳出相应的文学艺术。《山海经-海外南经》说:“羽民之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楚辞《远游》说:“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王逸注说:“因就众仙于明光也。丹丘,昼夜长明也。”《九怀》曰:“夕宿乎明光。”明光即丹丘也。《山海经》言有羽人之国,不死之民。或曰,“人得道身生毛羽也。”东汉画像石中的羽人形象是随时可见的。飞天可以视为羽人形象的发展,它对羽人形象作了根本的改造,汰除了羽人身上的毛羽而代之以灵动飞舞的飘带。仙人毛羽变而为裙裾衣带,这在盛唐的“霓裳羽衣”一词中还留有蛛丝马迹。“霓裳羽衣”,既非毛羽,也非生活中的一般服饰。羽人是对人的神仙化,毛羽变而为羽衣,是否定之否定,但仍神仙的。
  
  现存的敦煌飞天
  
  莫高窟现存的飞天,戴印度五珠宝冠,或头束圆髻,上体半裸,身体呈“u”字形,双脚上翘,或分手,或合手,有凌空飞行的姿势。
  莫高窟北魏时期的飞天飞翔姿态多种多样。有的横游太空,有的振臂腾飞,有的合手下飞,气度豪迈大方。势如翔云飞鹤。飞天落处,朵朵香花飘落,颇有“天花乱坠满虚空”的诗意。
  在敦煌千佛洞的壁画里,飞天是最引人注目的内容之一,她差不多分布在从北魏到宋元所有洞窟的四壁和洞顶上,那蜿蜒婀娜的飞动之势,使每一个瞻仰者神往。因此,人们常用飞天作为敦煌的标帜。
其他文献
摘要:古希腊文明作为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一时期服装造型作为希腊文明的一部分非常具有代表性,典型的多利亚式造型风格和爱奥尼亚式造型风格通常采用在人体上的披挂、缠绕、别饰针、束带等基本方式,形成了特殊服装的风貌,代表了古希腊人纯粹简洁、自信开放、和谐理想、清新自然的审美观,这些审美观一直延续数千年,直到现在都在对服装设计师的作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古希腊文明;服装造型
期刊
摘要:本文以贵州青岩古镇在历经三次旅游(规划)开发后所呈现出的旅游现状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通过对其特性的总结来印证中国旅游规划进程的阶段分期及其特征,另一方面结合旅游人类学(旅游)场域理论来分析,造成此旅游规划开发实况的内质原由;并望通过这一阐释和说明,一方面能在旅游研究中突显旅游人类学学科的实效价值,另一方面也希望此研究成果能为今后旅游(规划)开发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相关的借鉴和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为了解大学生关于艾滋病的认知状况,进一步预防艾滋病,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本文通过对贵州大学花溪北校区一至四年级100名在校本科生采用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在被调查的学生中,他们对预防艾滋病的态度是积极的,对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十分明确。但是,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来源主要为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大众新闻媒介的传播,而不是学校教育,这提示我们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学生对艾滋病相关
期刊
摘要:在二期课改的背景下,加强对先进幼儿教育理念的学习,并努力将之转化为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如果教师能有一种自觉的反思的意识,则无疑会提升其对理论理解与运用的质量,当然若能针对幼儿教师在理解与运用先进教育理论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做有的放矢的“专业引领”则不失为事半功倍之举。  关键词:课改;健康教育;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即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工作实际,分析了语文教学中抓住审美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课文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0.10.009  文章编号:1672-0407(2010)10-020-02收稿日期:2010-09-11    高中
期刊
摘要: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以其优美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感染、教育儿童,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美的属性。作为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文学作品与美术活动二者的共性,以“文”导入,以“文”激情,不但能给予幼儿美的感受,起到导思、染情、添趣的教育功效,而且能有效催发想象,激活创作欲望,有利于教师从情感入手激活兴趣,提高审美情趣,使美术教育从技能型转向审美型。  关键词:文学作品;美术活动;整合;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以英语教学为特色的“双语”幼儿园已在我国很多地方出现,关于幼儿“英——汉”双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越来越多。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和海淀区两所幼儿园的双语教学进行实地考察,从幼儿园双语教育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两所幼儿园双语教学方法的成功经验,作为参考,以促进我国幼儿园双语教育的有效、快速发展。  关键词:双语:双语教育:幼儿园双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高进、严管、精育、优出”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各高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对如何将优秀人才留在辅导员队伍保证其稳定性,切实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同时拓展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畅通辅导员交流出口开展了大量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在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中,进一步解读和运用辅导员“优出”培育机制是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辅导员;专业化;“优出”;思考  中图分类号:G47 
期刊
摘要:70后,听着他的音乐、学着他的舞步成长;80后,目睹他的千变、笑看他的花事成长;90后,对他有点陌生,崇拜他,也关注他。  迈克尔·杰克逊影响了几代人,他的离世,是流行音乐的损失,也是一个传奇的结束,也是一个悲剧的结尾。但是更多的,应该是一个时代的句号。  如今,他已经逝去两年,让我们一起怀念这位艺术大师吧。  他短短50年的生命似乎可以一分两截:30岁之前是天才的巨星光芒;30岁之后是一连
期刊
摘要:这些年的语文教学不断改革,尽管各类试验本众多,但总的趋势是在逐步增加表现“人性、心灵美”的内容。追溯语文30年的发展史,语文不仅仅承担着传授基础知识,启迪文学素养,还充当了政治教育,科学普及等越俎代庖的工作。  在大语文观的旗帜振摇下,许多教学工作者把语文教学的包容理解成了万事俱备,似乎语文是个品相很好的青花瓷器,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什么都可以挖掘。语文课似乎更生动了,学生似乎更爱听了。然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