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muo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报道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近视屈光度超过100.0D的近视病例行前房Verisyse型人工晶状体植入23眼,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屈光状态、眼压、角膜、前房、人工晶状体、透明晶状体和眼底等情况. 结果 术后随访1年,表明术后裸眼视力均优于或等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前屈光度-11.5D~27.0D(平均-17.5D),术后1年屈光度为-4.75D+1.25D(平均-0.50D),术前与术后1年屈光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23,P=0.00);角膜散光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0,P=0.28),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1,P=0.26).除个别病例术后早期有炎症反应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结论 有晶状体眼前房植入Verisyse型人工晶状体是一种安全、简便、具有一定前景的矫正高度近视的显微手术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臃肿游离皮瓣一次性修薄整形术的方法.方法 将21例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后外观臃肿的病例进行皮瓣一次性修薄整形.术中切开皮瓣的2/3~3/4后掀开皮瓣,放大镜下于浅筋膜中剔除皮下脂肪组织,保留皮瓣的皮支血管、皮神经和真皮下血管网,彻底止血、引流,术后弹性绷带略加压包扎.结果 21例皮瓣修薄整形后,皮瓣全部成活,外形明显改进,皮肤色泽正常,无1例出现边缘青紫、淤斑,感觉较术前无明显变化
目的 报道应用改良(母)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时将皮瓣近端向第一、二趾间隙延伸,回流静脉选取(母)趾腓侧与第二趾胫侧共干后静脉及其近端以扩大皮瓣切取面积.改善皮瓣静脉回流。创面选择加压打包全厚皮片移植修复。术后用短腿石膏托固定,并按显微外科常规处理。结果术后17例皮瓣全部存活。其中2例术后24h内发生静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处理后解除。13例获得2个月~1年随访,手
期刊
目的 探讨第二足趾动脉系统的应用解剖特点及报道应用于拇、手指再造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60例足标本对足部跖背与足底及第二足趾动脉进行系统解剖研究,设计三种方法 应用于拇、手指再造77例. 结果 解剖结果 发现第一跖底动脉及第二足趾胫侧动脉解剖恒定,管径可以显微手术吻合.临床应用77例全部成活,外观、功能良好. 结论 根据不同的拇、手指缺损部位及术中的动脉解剖特点,选择合适的血管吻合方式,可达到好
为了进一步密切与各位编委的联系,更好地与广大作者和读者沟通,本刊已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网站开通网页,欢迎各位编委、作者、读者及显微外科同道登陆本刊网页,浏览本刊相关信息,并提出宝贵意见,为共同办好本刊继续努力。
期刊
目的 探讨组织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和减轻供区损伤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38例43个部位四肢软组织缺损,采用5个供区修复:股前外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背阔肌肌皮瓣、髂腹股沟皮瓣、脐旁皮瓣;其中游离组织瓣15例,带蒂组织瓣23例.术前2~6周进行供区皮肤手法扩张训练、受区瘢痕修薄皮片用于供区植皮、保留供区神经以减轻继发性损伤.结果 38例组织瓣全部存活,创面愈合.供区除1例植皮、4例利用
第八届全军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穿支皮瓣专题研讨会,于2007年10月11~14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会议由全军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主办,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骨科、云南省医学会骨科分会承办。
期刊
多指离断伤比较常见的,我院自1997年4月至2001年8月再植21例60指,报道如下。
期刊
中国人民解放军手外科医学专科中心,解放军第401医院手外科以手指再植与再造及显微外科技术在四肢创伤的修复与重建为技术特色,三十年来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推广和提高拇手指再造及皮瓣修复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定于2009年9月12-21日在青岛市举办全国第十五期拇手指再造与皮瓣学习班。
期刊
目的 报道应用远端蒂带腓动脉穿支的腓肠神经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根据缺损部位、大小及形状,保留外踝上3~7 cm处直径较粗大的腓动脉肌间隔皮穿支并作为皮瓣旋转点,切取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创面.皮瓣面积最大12 cm×26 cm,最小8 cm×15 cm. 结果 临床应用21例,术后皮瓣完全成活18例.创面I期愈合16例,Ⅱ期愈合5例.3例因皮瓣静脉同流障碍致远侧1/4~1
2007年2月,我院收治了1例右颈总动脉离断合并颈内静脉大部分离断的患者,入院查体:体温:35℃,脉搏:136次/min,呼吸:26 次/min,血压:60/40 mm Hg,表情淡漠,神志模糊,红细胞0.62×1012/L,血红蛋白浓度14 g/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