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s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点。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专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必然结果,是培育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必然趋势。湖北工程学院进行了培养模式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2)农科类专业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学生就业相结合;(3)“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4)文理基地实验班人才培养;(5)专升本人才培养;(6)合作人才培养。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 多样化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焦点。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在第一次全国高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培养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多种规格的人才满足社會的需要。”《中国教育报》曾报道,某著名大学为本科生定做“营养套餐”,过半本科生参加研究计划,52个国家实验室开设科研选修课。学校在本科生中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在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因材施教,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1]。目前,地方院校正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探索,多年来,湖北工程学院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教师教育专业是我校传统专业,开办时间长,涉及专业面广,涵盖汉语言文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美术学、音乐学、数学、物理、化学、小学教育、科学教育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学教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切实提高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学校审时度势,在总结传统教师教学专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1.改革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为“4 3”
  2002年下半年,学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对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学校印发了《关于修订教师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充分吸纳近年来我校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果,明确我校教师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我校新的本科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规定了跨学科专业选修课学分,增设了创新活动学分,鼓励学科综合,打破旧的教育类课程结构,将过去传统的4门(教育学、心理学、中学教材教法、教育实习)改革为新7门(当代教育学、学与教的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口语、研究性学习指导与管理和教育实习)。这一改革成果得到教育部师范司的肯定,并获湖北省人民政府2005年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强化教育实习工作
  教师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由学校统一安排,主要集中在学校的各类基地里进行。为了保证各类实习的实际效果,学校一方面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40个单位签订了教育实习协议,另一方面,严密组织工作,从实习教学计划、工作方案、指导教师选派、学生实习资格审查和编队、召开动员大会,到中期巡视检查,复查验收,综合评定成绩和总结表彰等环节,狠抓落实,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近年来,学校的教育实习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各基地单位对我校的实习工作从组织管理到学生表现都给予较好的评价,有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被实习单位留用,有的学生在实习期间结合社会调查、毕业论文和基地的课题,撰写出较高质量的论文或调查报告,并公开发表。
  3.狠抓教学研究工作
  在加强教学的同时,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并取得良好效果。学校承担的省级重大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本科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衔接性研究”,不仅推动了我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优化,而且得到了湖北省孝感市及周边地区中小学的广泛认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在国内教育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在2003年11月教育部于厦门大学召开的“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上,师范司推荐我校在大会上交流了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2003年12月2日的《中国教育报》在“教师教育”专栏中对此予以了专题报道。教育部高教司在《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第6期)发表综述文章,对我校教学改革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2009、201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评选中,我校《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结构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地方本科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均获一等奖。
  二、农科类专业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学生就业相结合模式
  生产实习是高等院校各专业很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把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应用到实践中的必备过程,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实践知识、加强和锻炼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和提高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必要阶段。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要求,为了切实调动学生生产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增强生产实习效果,我校积极探索出了“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学生就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04年,我校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本轮修订,学校提出了原则性的意见,给予院系更多的自主权。在专业建设上,更注重加强对传统专业的改造,更加注重拓展专业方向,使老专业焕发新的活力;在人才培养上,积极采用“3.5 0.5”的教学模式(三年半在校学习,半年在外生产实习),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加强生产实习活动,用一学期的时间组织学生在外进行生产实习,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2.着力建设实习基地
  在实习基地建设上,学校在广泛联系生产实践基地的同时,选取了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水平和生产能力较强,实习单位领导重视,能够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单位,建立了一批长期稳定的生产实践基地,如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武汉油料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云梦富思特集团富苑园艺公司等生产实践基地77家,确保学生的实习效果。
  3.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
  为了提高论文质量,在毕业论文指导上,学校依托科研院所,将学生的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工作相结合。在实习过程中,组织学生认真选择毕业论文课题,结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科研情况,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单位的一些重大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学生参与实习单位科研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从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毕业论文质量。
  4.生产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学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将学生的生产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在安排学生生产实习过程中,有意向地安排其到可能就业的单位实习,让学生提前熟悉拟就业单位的工作环境,也对能否胜任将来的工作有一个了解,使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择优录用,并使对学生在生产实习时更好地严格要求自己,降低学校实习管理工作的难度,为学生就业提供机会和平台。
  “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学生就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从2004年至2011年连续7年,生产实习单位录用和生产实习单位专家推荐我校学生就业单位有200多个,就业率达95%以上;近年来,在湖北省大学生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奖中,我校有338名学生获得湖北省教育厅颁发的“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二、三等奖”证书,其中一等奖29人次,获奖数量和质量名列湖北同类高校前列;学生先后在全国核心期刊如《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中国蔬菜》、《湖北省农业科学》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400多篇。
  三、“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双学士学位,是指学生学有余力,在修读主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之外,申请修读不同于主修专业学科的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辅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按规定完成相应辅修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规定学分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学校颁发辅修专业学士学位证书。
  1.积极开展双学士学位教育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规格多样化的需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从事第二专业的学习,2008年我校根据学校实际,向湖北省人民政府提交在部分专业开展双学士学位教育的申请,经省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汉语言文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美术学、经济学、音乐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生物科学、农学、园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等十五个专业具有双学士学位授权,并首次在校内招生481人。
  2.强力支持双学士学位教育
  为了支持双学士学位教育有序发展,切实解决在实施双学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把好事办好,学校制定了《湖北工程学院双学士学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相应的管理制度,学校扩展了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的内涵,采取主修制与双学士学位制相结合的办法,打通主、辅修界限,即学生学习第二专业如果未能达到要求,则已修合格的课程可作为主修专业的选修课学分;修满第二专业规定学分的可授予双学士学位。这一规定,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消除了其修读顾虑。
  3.学生从双学士学位教育中受益
  为了方便更多的学生修读双学士学位,学校在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积极加强与省教育厅的沟通与联系,努力争取更多的专业具备双学士学位授予权。在学校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已有30个专业获得双学士学位授予权,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8大学科门类,累计招收1919人,已经有482人拿到双学士学位,毕业后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据跟踪调查,这482人都较其他学生更易于找工作,而且找到的工作更理想,甚至有的学生的职业与第二学位的知识关联更大。
  四、文理基地实验班培养模式
  所谓文理基地实验班就是在学生修读完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后,对于部分学有余力、勤奋好学、致力于进一步深造学习的学生,通过开设一定数量的专业基础课程重新编班,组成文科基地实验班和理科基地实验班,着力打破相关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的新教学模式。
  1.积极开设文理基地实验班
  为了让更多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不拘一格地培养人才,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我校自2007年起积极开设文理基地实验班。我校为文理基地实验班的学生开设的课程有《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这几门课程是我校教学周期最长、涉及学生人数最多、教学层次最复杂的几门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应用能力,是衡量我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有必要为学生进一步夯实坚实的理论基础。文科基地实验班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修读《大学英语》,理科基地实验班的学生可以修读《大学英语》、《高等数学》。
  2.大力支持文理基地实验班开设
  为了办好文理基地实验班,着力加强数学基本知识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重点强化政治理论课的实际应用,力争学生在外语等级考试、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就业应聘等方面有较大帮助,学校印发了《关于在本科生中开办基地教学实验班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在教师配备、学时计算等方面给予了支持。
  五、专升本培养模式
  一是通过考试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二是为各类高等教育形式专科毕业生继续学习而设置的一种在专科层次起点基础上又独立于专科层次的自学考试专业类型。也可以给专科在读(大一至大三)或专科已经毕业的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
  六、合作培养模式
  一是中外合作培养,根据与境外高校合作的具体要求,分段式学习,多种发展途径,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二是校企合作培养,充分利用社会优质办学资源,校企合作,联合培养。
  参考文献:
  [1]杨晨光.清华大学为本科生定做“营养套餐”[N].中国教育报,2007-04-04(1).
  本文属湖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批准号:2010299)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 动画片的创意不仅仅是通过动画片的画面造型来表现,还必须要通过声音对角色的造型和性格的诠释来释放。配音创作已经成为塑造动画角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目前处在黄金发展期的国产动画需要注意到配音创作的重要性,抓住机遇,创作出优秀的国产动画影片。  关键词 配音创作角色性格动画造型对位关系    一、动画配音创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现在的动画片创作过程当中,配音创作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造型手段。它与
摘要 怪物,一直是电影所热衷表现的对象之一。根据荣格的“原型”理论,怪物是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具象活跃在人类舞台上的。在好莱坞电影中,这种“原型”则化身为摄人心魄的百变魅影,定居在银幕的一角警示着人类。  关键词 怪物 “原型” 异化    从早期好莱坞电影开始,怪物就成为炙手可热的宠儿。以早期的环球公司为例,就创作了大量的经典怪物:《科学怪人》(Frankenstein,1931)、《木乃伊》(
秋,一直都是能够引起无尽愁思的季节。从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到刘彻的“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雁南归”,再到孟浩然的“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这些正应了刘禹锡的那句“自古逢秋悲寂寥”。  许多人也都有同感,不知道为什么,一进入深秋初冬的日子就心态低落、情绪烦闷、意志消沉。聚会,不想去;社交,不参加;工作,好烦闷;心情,好低落。自己还暗暗奇怪呢,寻思着:平时也不是个感性的人儿,咋还
摘 要:英语课外阅读是英语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是帮助小学生顺利进行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农村小学,由于办学条件、家长观念和社会观念等问题,农村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兴趣不浓,缺乏英语课外阅读的自我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较差。因此,教师需要注重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开展多元化的课外阅读活动,真正地
[摘要] 随着现代电影的发展,意识流这种手法在电影中的运用越发普遍。岩井俊二电影中某些非情节性的表达和对人性的思索展现了意识流表现手法的独特魅力。意识流让观众用另一个视角来看我们周围的世界,感受另一个世界生命与时间的流逝和叹息。意识流电影相对于剧情电影而言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怎样更好的利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值得我们继续探讨。  [关键词] 意识流 岩井俊二  意识流在小说中的运用先于电影,从某种角度来
[摘要]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在看似女性私人化的叙事中,透露着19世纪英国社会公众事务中的诸多信息;作品以边缘人向主流社会挺进的姿态,实现着作者的吊诡,即在双重历史语境下进行着对权利的去势与挑战;夏洛蒂的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事与读者成为“同谋”,叙说着女作家自身的焦虑与无奈。  [关键词]夏洛蒂·勃朗特 边缘人 主体意识 身份焦虑    英国女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简·爱》不仅在19世纪的英国
【摘要】随着音乐形式的创新和发展,电子音乐、流行音乐、摇滚乐在电影音乐中长期占领着主导地位,古典音乐在电影音乐中逐渐式微:在电影艺术中,古典音乐面,临着双重困境。第一是电影音乐自身的困境;第二是古典音乐在自身的诸多特性方面与电影格格不入的困境。作为电影音乐中的古典音乐,只有找到良好的艺术契机,寻求创新和改造,才是古典音乐在电影音乐中的重生之路。  【关键词】电影音乐 古典音乐运用    电影音乐
摘 要: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在苏轼的豪放、柳永的世俗与周邦彦的格律之外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词风,创立了有名的“易安体”。李清照的词有如此大的魅力,主要原因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李清照精湛的艺术手法征服了读者,也征服了时间。  关键词: 李清照 词 艺术技巧    王国维认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每一代之文学的确立必然有一代之典范。千百年来,留下了多少名家力作为
摘 要:诗意的江南古刹、古园、小桥小镇等俯仰皆是,绘画题材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怎样组织,能否产生情感,能否传达作画者思绪等。要想创作好表现江南风情的绘画作品,需要画者投入真感情。  关键词: 江南风情 油画民族化 油画创作  江南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概念,是一个文教发达、美丽富庶的地区,江南山多水丰,河流、溪涧随处可见,江南的桥特别多,不仅数量多,而且式样多。没有山的江南是一种巨大的遗憾,而没有水的
《中国建筑奇观》是五洲传播中心(隶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Discovery亚洲电视网联合制作的系列纪录片,是Discovery 全球摄制的纪录片系列《建筑奇观》中的一个子集。自2004年至今,《中国建筑奇观》系列已陆续推出《国家体育场——鸟巢》《打造北京T3航站楼》《青藏铁路》《中国西安古城》《中国北京古城》等10多部纪录片。借助Discovery电视网的平台,《中国建筑奇观》向全球观众展现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