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能当劳模吗?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cang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了柴松岳回忆温州“皮带事件”和他述及全国劳模评选事情后,联想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一件往事。
  我任江苏省政協秘书长时,陪同老领导张根生去浙江考察。省委书记张德江请吃晚饭。席间我戏问张书记:“报刊文摘近日头版头条批评你们私营老板怎能当全国劳模?您有何看法?”
  “是吗?我没有看。不过前两天我还真收到北京来信,责问此文,并要我一周内答复。落款还签名盖章。”
  “那您如何答复?”
  “他郑重其事,我若无其事,置之不理。我行我素。”
  来信是很有来头的,但浙江省委对此很淡定。
  (作者曾任江苏省政协秘书长)
其他文献
在文学界、新闻界乃至世界华文文学界,提到学者、报人、作家曾敏之先生,可以说是无人不晓的。他曾任香港《文汇报》副总编辑、代总编辑,香港作联四届会长,还担任过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会长等要职。他曾数次率香港作家代表团访问上海,莅临复旦大学等高校,并会见沪上多位文友。  1991年9月,我初次有机会见到尊敬的曾老师。那时候他任香港作家联会会长,率香港作家代表团一行访问祖国内地,
期刊
1949年5月27日,上海全境解放,社会各界人士酝酿了一次慰劳人民解放军的捐献义卖活动。这次活动前后2个月,动员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募集的资金和慰劳品数量巨大。工商界作为其中一方面,在这场捐献义卖活动中,既有成绩,又曲折艰难,进步与顽固,坚定与彷徨,主动与被动交织于一体,最终支持中国共产党,拥护新生人民政府成为主旋律,工商界谱写出一曲劳军之歌,回声嘹亮了整整70年。  工商界酝酿筹备成立劳军分会  
期刊
北大求学,南下请愿抗日遭捕  朱嘯谷先生1911年初出生于湖北武昌,曾用名朱世杰。朱啸谷祖父曾任武昌知府,其父则毕业于武昌文华教会大学,曾在九江海关、英美烟草公司任职。  朱啸谷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中英文倶佳,192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他在北大读书期间,先后认识了扬帆、陈沂、陈其五以及燕京大学的刘尊棋等一批爱国进步学生,在他们的影响下,朱啸谷加入进步青年组织“反帝大同盟”,并担任北大支部委
期刊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党和国家曾派出了数批主要来自全国农垦系统的青年农工和技术人员远赴美国及加拿大的农场和大学研修。这批青年和常规的留学生不同,通过大部分时间在国外农牧场参加劳动,以自己的劳动收入支付假期中在大学的研修费用和自己的日常生活费用,是名副其实的“勤工俭学”。当年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亲身经历见证了这段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崇高使命和时代特色的难忘插曲。  婚礼上
期刊
34年无着落,陈寅恪落墓何处?  2019年是陈寅恪先生离世50周年、归葬庐山的第16个年头,人们对先生的思念无尽,先生墓前鲜花常年不断,清明时节尤其多。  先生1969年10月7日殒于“文革”凄风苦雨中,2003年6月16日,即先生113岁冥诞之日葬于庐山植物园。一条归葬路走了整整34年,让人感叹不已。  我涉入这件事,是主持江西省社科院、江西省社联工作的时候。1994年春,省社联正在筹备召开“
期刊
许崇德先生是上海青浦金泽镇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宪法学奠基人之一,亲历和参与了新中国两部宪法的起草与修改,还先后参与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2003年,他穷尽毕生所学,完成了70万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对于中国宪法和宪法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渴望得到许崇德先生诗词集  2004年,上海青浦区政协成立了青浦籍知名人士档案史料征集组,
期刊
改革开放后,我和千千万万学子一样惊喜,大学的门又重新向我们打开了。于是我这个土生土长在丽江、从没走出过家乡的纳西族青年也有了参加高考的机会,并且以丽江地区文科第一名考上了云南大学中文系,成为1977级大学生中的一员,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开始了书山寻径、学海泛舟的求学之旅。如果没有40年前的改革开放,我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有希望成为一个大学生,更没有想到,我这个来自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也
期刊
外公戴戟,原名光祖,祖籍安徽旌德,1895年生于苏州。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从苏州到上海参加学生军,改名戴戟,一心想当执戟卫国的职业军人。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直至“一·二八”淞沪抗战前,外公与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共同亲历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系列大事件,结下生死之交。  和那时很多军政界人士一样,外公余暇有展笔弄墨的雅兴和习惯,字还愈练愈好。兴之所至,往往也会酣畅挥洒一番,加上友朋间酬酢
期刊
上海市社联筹备于1956年,成立于1958年。1958年政法、财经两校,外加中科院在沪的经济、历史所,以及复旦法律系四个单位合并为上海社会科学院。这样就有条件抽一部分教师组成市社联。我的好多老师和同学都被调去了市社联。我毕业后留在社科院学习室(原全名为“毛主席著作学习室”,后改称“学习室”“研究室”),我们的室主任由副院长庞季云担任,他同时也是社联领导成员之一,经常带我、派我去社联。社联迁过好多地
期刊
杨静如 :翻译家杨宪益先生的妹妹  我的母亲考取西南联大,读的是中文系,做朱自清的学生。母亲自幼热爱文学,读书写作当教授,曾是她年轻时代的梦想。可是母亲转学到重庆中央大学之后,改了专业,到外文系,读英国文学,想从欧美文学中汲取营养,以求更好地写作。于是我母亲结识了同在重庆中大外文系的杨静如阿姨。静如阿姨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英国作家勃朗特写的《呼啸山庄》,是静如阿姨译的,署名杨苡。勃朗特姐妹,是母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