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静,浙江省杭州市红缨学前教育集团总园长。她一直提倡“要还给孩子真正快乐的童年生活”,构建红缨“快乐生活课程”并入选浙江省首届优秀精品课程。出版的《快乐生活: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践》《快乐生活、精细保育》等著作以及二十余篇课程成果和相关论文,为幼教同行们提供了具有实践价值的学习蓝本。曾获得过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首届科研标兵、杭州市学科带头、杭州市教坛新秀等荣誉。
在幼儿园工作的27年,让我经历了从单纯地喜欢孩子,渐渐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后来越来越渴望读懂孩子,到现在无限欢欣地融入了孩子的世界,让我即使到了近知天命之年还依然保持一颗童心,依然喜欢像孩子一样笑得无忧无虑,依然任性地要将“快乐生活”坚持到底……
以上是浙江省杭州市红缨学前教育集团总园长黄静的自白。
黄静,作为一位从教近三十载的教育者,在近三十年的工作中,她有过疑惑、有过惊喜、有过感动、有过欣慰、有过满足……她说,这些是每一个教育者都会经历的情感状态,因为教育者面对的,是一張张天真无邪的脸……
做教师的那些年
十五年一线教师的日子,是黄静职业生涯里最单纯、最美好的日子。
1991年9月1日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孩子的样子,她至今记忆犹新:那种期待、自信、又有些小激动的心情至今难忘;家长面对如此年轻的黄静,努力想掩饰却又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的些许担忧和怀疑,成为她全心带好一个班的最大鞭策。就这样,一带就是连续五年的小班,五年里,她知道了怎样的环境能让小班孩子产生安全感;理解了小班孩子独特的表达方式;掌握了和小班孩子交流互动的一个个有效策略;看懂了小班孩子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达时的那些动作和眼神背后可能藏着的真实意图;当然,还获得了家长们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开始接触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他们几乎每天都能带给黄静惊喜,纯净无瑕的儿童世界让黄静着迷,一朵无名小花的盛开都能让他们欢呼雀跃。而黄静也真正体会到了“敬畏儿童、向儿童学习”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并开始努力地让自己也能像个孩子。正因如此,她才慢慢知道,原来孩子需要这样的童年生活。
做园长的那些年
做了园长,视角和工作重心有了太大转变,黄静开始以“激励、服务、成就”为核心来运作管理机制,发现并支持每一位教师的优势成长;新建以“体验、发现”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管理模式,让教师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并支持儿童;建构完成以“会玩、乐学、互爱”为目标的快乐生活课程,并落实到一日生活中;探索以“红缨三课”为载体的家园合作样式,家师共研,携手读懂儿童。一件件事,就在快节奏、高运转的状态下,扎实有序地开展。虽然不能再每天面对着孩子,但所做的一切依然都是为了孩子。在所有工作中,园本课程建设是重中之重。
基于儿童经验、基于真实生活、基于健康发展——这是快乐生活课程的基点,幼儿园提出“课程即活动、活动即游戏、游戏即快乐、快乐即生活”,没有了领域的局限却又覆盖五大领域。幼儿园把规划生活的权利还给了孩子,于是孩子们有了“在沙池里养鱼”的计划,并通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得以实现;孩子们有了“要做一个比老师还要高大的机器人”的设想,并通过设计、研究、制作终于获得了成功;孩子们有了一次次进入博物馆、花鸟市场、武警部队、中药馆、京剧团的调查研究,一切都是那样自然而真实。看着孩子们的快乐生活,黄静对办一所怎样的幼儿园也就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那就是:给孩子真正幸福的童年,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快乐生活。
孩子是什么?是天使,是天生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
幼儿园是什么?是让每个孩子能够像孩子一样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好玩的地方。
所以,她时刻提醒自己、也告诉老师和家长们:
童年不可能重来——所以我们必须呵护每一个童年并相信儿童都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者。幼儿的每一个行为都有着他们自己的想法,有时一个重复了数十次的动作,却正是他们形成某种概念的过程。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判定或者左右幼儿的行为,要相信孩子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童年不可能复制——所以我们必须尊重每一个“不同”并相信每个儿童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即便是小小的婴孩也有巨大潜能,我们应该注意观察、发现孩子的潜能。我们的教育不是让孩子长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而是让每个孩子能够成为“他们自己的样子”。
童年不能被加速——所以我们必须追随儿童的成长速度并努力让自己成为站在不起眼处的那个支持者。幼儿的学习方式是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建构自己的理解与认识。我们要给予孩子充分体验和反复尝试的环境,让孩子自由成长。
童年不能被圈养——所以我们必须解放儿童并陪伴着儿童走入真实的生活去接触真实的世界。幼儿教育当以保持幼儿的童真为前提,顺应其天性、打开幼儿园大门,让孩子用双手去触摸真实的生活,用双眼去观察真实的社会,用心去感受真实的大自然,用全身心去拥抱整个世界。
“蒙以养正,圣功也。”黄静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她一直在努力,和她的团队一起,努力让幼儿园的生活回归朴素的活动现场,真实、自然而流畅,让孩子就像个孩子一样自然而然地成长……
在幼儿园工作的27年,让我经历了从单纯地喜欢孩子,渐渐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后来越来越渴望读懂孩子,到现在无限欢欣地融入了孩子的世界,让我即使到了近知天命之年还依然保持一颗童心,依然喜欢像孩子一样笑得无忧无虑,依然任性地要将“快乐生活”坚持到底……
以上是浙江省杭州市红缨学前教育集团总园长黄静的自白。
黄静,作为一位从教近三十载的教育者,在近三十年的工作中,她有过疑惑、有过惊喜、有过感动、有过欣慰、有过满足……她说,这些是每一个教育者都会经历的情感状态,因为教育者面对的,是一張张天真无邪的脸……
做教师的那些年
十五年一线教师的日子,是黄静职业生涯里最单纯、最美好的日子。
1991年9月1日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孩子的样子,她至今记忆犹新:那种期待、自信、又有些小激动的心情至今难忘;家长面对如此年轻的黄静,努力想掩饰却又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的些许担忧和怀疑,成为她全心带好一个班的最大鞭策。就这样,一带就是连续五年的小班,五年里,她知道了怎样的环境能让小班孩子产生安全感;理解了小班孩子独特的表达方式;掌握了和小班孩子交流互动的一个个有效策略;看懂了小班孩子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达时的那些动作和眼神背后可能藏着的真实意图;当然,还获得了家长们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开始接触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他们几乎每天都能带给黄静惊喜,纯净无瑕的儿童世界让黄静着迷,一朵无名小花的盛开都能让他们欢呼雀跃。而黄静也真正体会到了“敬畏儿童、向儿童学习”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并开始努力地让自己也能像个孩子。正因如此,她才慢慢知道,原来孩子需要这样的童年生活。
做园长的那些年
做了园长,视角和工作重心有了太大转变,黄静开始以“激励、服务、成就”为核心来运作管理机制,发现并支持每一位教师的优势成长;新建以“体验、发现”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管理模式,让教师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并支持儿童;建构完成以“会玩、乐学、互爱”为目标的快乐生活课程,并落实到一日生活中;探索以“红缨三课”为载体的家园合作样式,家师共研,携手读懂儿童。一件件事,就在快节奏、高运转的状态下,扎实有序地开展。虽然不能再每天面对着孩子,但所做的一切依然都是为了孩子。在所有工作中,园本课程建设是重中之重。
基于儿童经验、基于真实生活、基于健康发展——这是快乐生活课程的基点,幼儿园提出“课程即活动、活动即游戏、游戏即快乐、快乐即生活”,没有了领域的局限却又覆盖五大领域。幼儿园把规划生活的权利还给了孩子,于是孩子们有了“在沙池里养鱼”的计划,并通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得以实现;孩子们有了“要做一个比老师还要高大的机器人”的设想,并通过设计、研究、制作终于获得了成功;孩子们有了一次次进入博物馆、花鸟市场、武警部队、中药馆、京剧团的调查研究,一切都是那样自然而真实。看着孩子们的快乐生活,黄静对办一所怎样的幼儿园也就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那就是:给孩子真正幸福的童年,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快乐生活。
孩子是什么?是天使,是天生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
幼儿园是什么?是让每个孩子能够像孩子一样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好玩的地方。
所以,她时刻提醒自己、也告诉老师和家长们:
童年不可能重来——所以我们必须呵护每一个童年并相信儿童都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者。幼儿的每一个行为都有着他们自己的想法,有时一个重复了数十次的动作,却正是他们形成某种概念的过程。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判定或者左右幼儿的行为,要相信孩子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童年不可能复制——所以我们必须尊重每一个“不同”并相信每个儿童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即便是小小的婴孩也有巨大潜能,我们应该注意观察、发现孩子的潜能。我们的教育不是让孩子长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而是让每个孩子能够成为“他们自己的样子”。
童年不能被加速——所以我们必须追随儿童的成长速度并努力让自己成为站在不起眼处的那个支持者。幼儿的学习方式是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建构自己的理解与认识。我们要给予孩子充分体验和反复尝试的环境,让孩子自由成长。
童年不能被圈养——所以我们必须解放儿童并陪伴着儿童走入真实的生活去接触真实的世界。幼儿教育当以保持幼儿的童真为前提,顺应其天性、打开幼儿园大门,让孩子用双手去触摸真实的生活,用双眼去观察真实的社会,用心去感受真实的大自然,用全身心去拥抱整个世界。
“蒙以养正,圣功也。”黄静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她一直在努力,和她的团队一起,努力让幼儿园的生活回归朴素的活动现场,真实、自然而流畅,让孩子就像个孩子一样自然而然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