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绘画艺术研究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wen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西方的绘画艺术风格迥异,各有千秋。中国画总体讲究抒情言志,而西方的则是强调真实和自然;国画更多偏向意境情趣之美,而西方则更多偏向于身体结构之实;国画讲究神似和形似,而西方则偏向于完美的真实的完美。中西方的绘画的宗旨也有偏差,对于中国的绘画标准,如:“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中国的宗教思想和哲学理论,且在中国画的画和画论中,书法、篆刻也都大多相关。西方的绘画致力于追求研究人体或物体之间的本身的特点和属性,并且充分的融合了自然理论的成果,把生活的真实融合到绘画当中。从文艺复兴开始到后来的工业革命,西方艺术和当地的经济、文化、思想互相影、互相促进。
  关键词:中国画;西方油画;风格研究
  (一)中国工笔艺术绘画研究
  工笔画以工笔人物和工笔花鸟为主。刻画精细,勾勒着色是工笔人物画,而纯线描的是白描人物画;另外分别有浓墨重彩的人物画和墨色为主的淡色彩画。在我國人物画发源最早。魏晋、隋唐时期是我国人物画发展的重要阶段,如: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等人。五代两宋时期,由于皇室和文人大夫对绘画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开始了文人画的发展。后由元代的的绘画方向转为山水和花鸟,人物画逐渐走向衰落。
  我国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原来的花鸟画依附于装饰中,新时期时代的陶器上常见的花卉、飞鸟、草木枝叶等纹样,但就当时的条件并没有能够称之为艺术品。后战国、秦汉时期的墓室石壁上的石刻,虽大多以花鸟人物为主,但仍以花鸟树木飞禽作为陪衬。
  初唐时期,花鸟画正式成为一项独立的种类,后又于五代时期逐步成熟。宋代画院的成立诗人物画逐步得到更系统的画种,为迎合宫廷的需要,珍贵的飞禽走兽更是被描绘的富丽堂皇。
  (二)中国写意绘画研究
  写意画之所以为写意,是简化了其笔,写意画简单的概括笔墨,着重的描绘物体的意象和神韵。写意画在中国的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分量,也是极具东方绘画特色的艺术。写意画在隋唐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写意画线条纵逸挺秀,设色沉毅瑰丽,又将自然中的水、墨、色融合一体,达到深邃的境界和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中国写意以浓墨重彩的色调,或淡墨轻抹来进行情绪的渲染和寄托。花鸟、草木、荷花、菜蔬果品等等也一一入画,极富生活气息。
  (三)西方油画传统艺术
  近几百年来,西方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流派,整理这些流派的传统技艺和手法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西方的绘画中,客观的基本元素是形与色、点线面等等,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以的,而主观的方面,通过结构方式的不同,创造出来的世界也大相径庭。且西方油画的个性相对中国的水墨而言更热烈一些。
  相对于中国墨色的含蓄淡雅和抒情涵义,西方的油画情感更加的原始和野性,更加的奔放。法国的印象派绘画的遭遇更好的说明了这个道理。它刚产生时,被称之为“疯子的绘画”,只能在官方的落选沙龙中展出,画家们个个穷困潦倒,落魄不堪。然而十几年后,社会的变革引起了观念的更新,人们逐渐认识到它革命新的发现的美学价值。当年的展览的画家逐渐被人们所遗忘,而后,印象派的画家如:马奈、塞尚等人成为了公认的艺术大师。现在却以几百万美元甚至更高的价格在艺术收藏家流传。油画家们在创造的追求中创造的丰富的词汇,使得各国的油画绚丽多彩。
  (四)中西方绘画研究对比
  国画的精神在于写,我们着重表现精神和状态,神韵;西方绘画大多是临摹的,而且也有许多是画家的想象和概括;国画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作品有艺术感染力和想象空间,这些就是中西方美术的巨大差异。中国画的自然是西方绘画所没有的,而西方绘画的大胆也是中国画所没有的。
  通过对比和观察,大概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中外美术艺术的手法上和理念上的差异。最直观的印象是中国画是散点透视,而西方的绘画中多是以地平线为基准的双点透视。此外,西方绘画侧重于写实,刻意得进行取景写生,自然风景,作品强调细节强调对形的要求,注重光影效果,力求在纸上再现所描画的物体。而中国画讲究留白,讲究诗书画印一体,这点上,西方绘画就和中国完全不一样,并没有这种较于死板的规定。
  结论
  绘画这种艺术形式,其实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特征和社会群体心理的映照。每一种绘画形态的背后都承载着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承载着这个社会的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生活和生产。而绘画作品通过各种艺术书法的灵活的应用,以及艺术作品上的书法和别致的刻章和精彩的诗作,使得作品充满神韵,来反映当时的社会条件。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构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两种绘画风格各有不同,值得互相学习。这种学习也没有完全照搬的意思,学习好的方面,结合我们自身的特点,创造出更好的国际化的绘画学习方式。
  绘画艺术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变革,是人们的情怀的寄托和社会的真实写照,也是处事哲学的文化。艺术是人们创造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好有坏。随着时光的流逝,大多数的作品也会流失掉。所以,我们要找寻更适合绘画的情绪,让绘画更好的流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工笔画与写意画精品鉴赏》张红霞编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0年9月第1版
  [2]《中国历代绘画理论评注 宋代卷》杨成寅编著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9年12月第1版
  [3]《油画艺术的春天》现代美术研究室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7年7月北京第1 版
  作者简介:张镜娴(1996.11.02-),女,汉族,籍贯:辽宁营口,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美术学专业。
其他文献
关于农村小学生写话训练,我就自己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经历浅谈一下个人的见解,我是从五个方面来阐述的。  一、写话的定义,训练写话的意义  写话教学,主要是指针对6-8岁儿童所进行的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训练。主要由听、说、读、写四方面内容共同组成,目的在促使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协调发展。然而农村小学生的写话现状令人堪忧,写话成了他们最棘手的作业,不是内容表述不清,就是干脆留下一片
期刊
⑷空白部分是大正方形的 ,涂色部分是大正方形的 .  ⑸有些复杂的算式可以转化成简单的算式,有时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转化的方法。  想到用面积法计算 是学生在原有知识上的迁移和问题解决经验的变通。学生没有拘泥与形式的差别,而是经过细致观察,把 变形为: 后,抓住了两者的关键“都可以看成面积持续减半”,从而把问题化繁为简,很快找到了问题的解决之道。  3.指向未来,铺路搭桥。  等比數列的教学在必
期刊
摘要:如今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传统的教学理念开始随之而改变,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教学方式出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融合这种以“对话”为基础的教学策略可以能更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对话学习;教学模式  对话是人们进行日常生活交流的主要模式,而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教学形式也应运而生。但是在实际的教学
期刊
有一个女孩,多么可爱,长长的睫毛,乌溜溜的眼珠,脑后的马尾一颤一颤;  有一个女孩,多么奇怪,不会开口说一句话,一个词,哪怕一个字;  有一个女孩,多么无奈,只能默默地,看着别人跑啊,跳啊,笑啊;  这个小女孩,就是小芳同学。  清晰地记得,那是金秋九月。火红的爆竹花爬满铁栅栏,挺拔的阴香树迎风摇曳,金色的阳光洒满操场,又是一个开学季。我刚接手一个新班,听其他科任老师说,我们班有一个特殊孩子,叫小
期刊
摘要:《论语》是中国经典的传统文化巨著,对后世的影响巨大,本文从《论语》对小学生学习观的影响出发,对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构,对教师教学观的借鉴方面论述,以此来增加学生及教师对《论语》的认识,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论语》;小学语文;教师  《论语》中很多教育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温故知新等等。陈军老师从教育思想角度对《论语》加以今绎,提取出
期刊
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和构建者,因为学生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在发布和构建过程中,既会产生正确的信息,也有错误的信息。学生的错误信息是可供教师使用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正视、捕捉和巧妙利用这些错误信息,就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发展。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做错题,回答错误是正常的,但这就需要教师学会倾
期刊
摘要:英语儿歌因其简单、易上口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明朗的节奏,隽永的韵味而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也喜欢用儿歌来进行辅助教学,它既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帮助解决一些课堂教学中的难点。  关键词:英语儿歌;语音;兴趣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如能正确使用儿歌,不仅能激发、保持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意识,帮助学生养成
期刊
一、中国古典舞旋转的含义  中国舞旋转作为独立的表现手段,也在身法韵律和技巧运动中起到了巧妙的衔接作用,变化多端,极富表现力。旋转作为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技术技巧之一,它并不是孤立的动能性训练,而是具有鲜明的舞蹈语言,其本身就包含了舞种的审美风格和运动规律。  二、中国古典舞旋转的特征  1、旋转的特点:  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中国古典舞旋转的第一特点,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具备以拧倾形态为核心的
期刊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主要讲述了和她童年有关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小故事。全书通过对孩子稚嫩的双眼观察和体会到的世界进行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老北京城的思念,更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即虽然实际的童年已经过去,但心灵的童年将通过文字的方式永远保存下来。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她出生于日本,三岁随父母返台湾。后因台湾被日本控制便举家迁往北京,在北京南城一个普普通通的胡同中一
期刊
20 世纪 20~30 年代 realism 这个词在中国译为“现实主义”,《现代汉语词典》上“现实主义”的解释为:“文学艺术上的创作方法。通过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的描写,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旧称写实主义”。但在当时的中国可能更适合“写实主义”这个内涵。“客观地观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正确地进行描写,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从而自然地表现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情感。”这是词典对现实主义的定义。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