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出桑榆霞满天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一位舞蹈艺术家,又是赫赫有名的中华文化传播者。现居住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州长给她颁发奖状,居民纷纷把子女送去请她传授中国舞蹈。今年73岁的沈蓓成了一颗暮年出奇迹的舞蹈教育明星,照亮了别人,也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
  
  艺术的历程
  沈蓓原是浙江桐乡人。当地造锅制犁头铁耙十分有名,因此村名也叫炉头。兴旺的手工业积累了资金,也培养了读书人,她的曾祖父沈善蒸,是前清勾股学家,即数学家。祖父沈承怿,中国第一代留学生,获比利时、法国两国博士学位。父亲沈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抗日将领。为了打破日军对我国海上封锁和侵略,迅速获得美国从印度、缅甸经过横断山脉运进我国的军用物资,担任滇缅铁路工程局局长的父亲日夜指挥,积劳成疾,殁于任上,终年仅30多岁。母亲何天予,毕业于早期南京女子师范学校,担任小学校长,还是一位汉语言学家、书法家。
  出身于书香门第和爱国将领家庭的沈蓓,从小聪明活泼,好学向上。解放后即参加上海团市委领导的上海市文工团,学舞蹈,学文化,进步很快,不久成为团里的出色演员。想不到1957年“反右”运动中,母亲、弟弟都被打成右派,她也必须离开上海。幸亏浙江歌舞团的一位领导慧眼识珠,把她和丈夫伍鄂阳(也是文工团歌唱演员)调入团里。由于她艺术功底深厚,又肯钻研,不仅参加演出,也开始编导节目,参与了浙歌享誉全国的看家节目《采茶舞》的编导和演出。2009年春天,杭州举行龙井茶开茶节,有关方面特地把她和《采茶舞》作曲者、著名音乐家周大风先生,一起请到龙井。杭州市原副市长陈重华女士见到她时,不由得握着她手说:“沈老师,当年读书时,我是跳着你们编导的《采茶舞》长大的呀!”这句风趣又动人的话,说出了一代人对艺术家们的崇敬之心。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文革”,她自然受到严重冲击。拨乱反正后,她青春焕发,立刻投入火热的生活,创作了《春江行》等优秀剧目。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春雨滋润下,她接连创排了舞蹈《小霓裳》《鹧鸪飞》,舞蹈诗剧《乾坤四令》《梅花三弄》等优秀节目,并不断获奖。她还发表了不少舞蹈论文和出版了《颠狂的艺术》等舞蹈理论专著,成为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
  但是岁月匆匆,不觉老之将至,只得“解甲归田”。1993年,她办理了退休手续,离开了曾经呕心沥血,昼夜操劳的艺术舞台!
  
  激活的角色
  退休后,她决定“脱下战袍,敬老扶幼”。不久她在美国工作的媳妇临产,她便和丈夫来到美国纽约含饴弄孙,帮做家务,十分自得。
  正当签证将要期满,准备回国之际,忽接明州一位华侨打来电话,邀请她去一个中美舞蹈社辅导10天。她问儿子:“明州在哪里?”儿子告诉她在美国北部,靠近加拿大。她想,我去那个地方玩一趟也好,就去了。但她出手不凡,舞社领导热情地要她留下来担任艺术总监。那可需要一定时间,她想,自己年事已高,在明州一无亲,二无故,一个人留下行吗?家里人也劝她不要太辛苦了,还是安度晚年吧。但她一转念,觉得这是个报国的新机会,也是个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潜力的新途径,于是她就决定留下了。
  后来她去参加当地的一个国际艺术节,发现代表亚洲艺术的标志性艺术,只有日本艺术。她问人家:“为什么没有中国艺术?”人家说:“你们中国人自己没有参加。”她觉得这不是人家排挤中国,而是中国人自己放弃机会。以前,中国在国外默默无闻,主要是中国人自己没有好好宣传。中国的文化艺术历史悠久,异彩纷呈,就因为中国人自己不作为,致使在外国人眼中,中国似乎一直是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沈蓓想,我既然留下来从事舞蹈事业,就要通过舞蹈传播中华文化。文化是民族的瑰宝,也是民族的灵魂,只有传扬文化,才是传扬艺术的根本。为此她决定,要用舞蹈写一本中华文化大书。
  明州的这个舞蹈社,表面上只是个民间娱乐团体,其实它是华人以及热爱中国艺术的外国人的同仁组织,他们相聚在一起,正是被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所吸引。这次代表舞蹈社特地打电话邀请她的,是一位从印度尼西亚来的华侨移民。她在印尼,饱受了排华之苦,来到美国后,深感华夏子孙应该传承祖国文化,并且发扬光大。为此她安排了沈蓓的工作后,就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要学英文,学开车,争取把传艺工作做得更好!”
  沈蓓深知此话的分量和华人的期盼,马上去英文学校报了名,也去学习开汽车。而且,为了激励自己,她去公园骑马,去玩“深谷飞降”,以新的精神面貌进入新的角色。
  “莫道桑榆晚”。一个被激活了的角色,她对自己作了严格要求,立法三章:靠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开展工作;以团结为己任,弘扬文化;从头学起。忘记自己过去一切荣誉,完全从普及教育出发,切切实实地做一个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绚丽的晚春
  这次,杭州中美友谊民间纪念馆在为她举办“她用舞蹈写了一本中华文化大书”展览时,我在“前言”中用了“人间重晚晴”一语,沈蓓和我商量时就说,可否把“晴”字改成“情”字。我觉得应该改,“情”字更能体现出她的晚年情怀。
  她是充满激情的。
  沈蓓在决定用舞蹈写中华文化大书后,就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行动计划。但她的行动箴言是:心大步子实。
  开展舞蹈事业,首先要有一支过硬的舞蹈队伍。但是过去挑选舞蹈学员,对形体的要求很严,例如腿要长,腰要细。可这是在美国,而且是业余培训,一定要打破框框。为此她决定,凡是愿意来学舞蹈的,不论身材、不讲肤色,更不分族裔,只要肯来报名,一律招收不遗。这使人们一下子提高了学舞兴趣,也使舞蹈与生活贴得更近了。
  但是,过硬的舞蹈队伍,关键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而这必须一开始就抓紧抓实。为了教好学员,她不顾自己年岁已高,和他们一起在训练场里摸爬跳滚,亲身示范,反复教练,而且每个动作都是一丝不苟,务求到位。
  有了过硬队伍,她就考虑排练节目,只有通过排演,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习水平。她想,掇起一片浪花,就能折射太阳的七色斑斓。第一年她就排演了《采茶舞》《天山少女》《春江花月夜》等国内著名节目,一个“掇”字成为舞社的开场锣鼓,掇花成彩!
  第二年,她以“萃”字为中心,荟萃中国舞蹈界荣获国际金奖节目进行教学,既藉此迅速提高队伍素质,又巧妙地介绍中国舞蹈发展情况。她排了《红绸舞》《孔雀舞》《弓舞》《跑驴》等,而且,她让这台优秀节目与美国剧团同台演出,从对比中凸显中国艺术。
  特别在1995年,时逢二战胜利50周年纪念,当地许多族裔的社团都在筹办纪念日活动,唯独没有中华族裔人的行动。她就发出倡议,发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特地创排了一台节目,演出后十分轰动。
  她教舞又教人,对学员们说:“这些都是获金奖节目,你们不论到哪里演出,都代表中国。”这使大家有了艺术的使命感,也使艺术生命长存。
  随着舞社队伍的日益壮大,她在每年的节目创作和排演中,都按“中华文化大书”的要求,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依次有“风”“韵”“脉”“东方絮语”“龙的传人”等等。如“风”这台舞蹈,就有《踏青》《婚嫁》《花灯》等许多反映中国传统节令、节庆的节目,内中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既介绍了精彩夺目的中国舞蹈,又展示了淳朴敦厚的民俗风情;又如在“脉”这台节目中,她按照朝代特色进行创作,体现传统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她根据周代礼仪乐章创作了《礼乐》,根据西安兵马俑创作了反映秦代开疆功业的《千古雄风》,根据唐代杨贵妃故事创作了《霓裳羽衣》,以及将元代多元艺术融合嫁接成《法典妖娥》,用《宫闱丽人》表现清代宫廷生活等。但在美国,从舞台或电影中看到的中国人都是留辫子、戴漏斗帽的,因此许多美国人都认为中国历史只到清朝为止。为此,沈蓓特地创排了一个气势恢宏的大型舞蹈节目《黄河入海流》,以此表现中国历史正像黄河一样奔腾入海,汇入大洋,拥抱现代世界,也意味着中华文化奔流发展,永无止境。这台节目每次演出时,观众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并全体起立,鼓掌欢呼。
  许多美国观众还特地找到沈蓓,激动地说:“你们的演出,既有历史场景,又有文化内涵。”这是前所未有的。
  她在舞社工作到第三年,就在庆功宴上获得首枚奖牌。
  2000年是龙年,为了庆祝这一金龙之年,沈蓓特地创排了大型舞剧《龙的传人》,组织100多人演出。通过《清明》《祭祖》《端午》《中秋团圆》等一系列传统节日内容的表演,体现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每当这台节目演完,观众总会全体起立,齐声高唱《龙的传人》。明州州长发来贺信,州府圣保罗市长看后与沈蓓合影留念,分外激动。我国驻芝加哥领事馆文化参赞杨松先生也接见全体演职人员,盛赞演出成功。
  
  交流贵真情
  众所周知,艺术要靠真情表演,才能真切感人,而对外文化交流,同样需要真情对待。
  这些年,出国传艺的艺术家不少,但是有些却流于形式,甚至只为谋名取利,而沈蓓完全出于真情。她在舞社工作,开始时月薪只有300美元。这在美国,只能付一般房租,但她不计较,认为自己是为了传扬中华文化,不是为了赚取高薪。同样,对待艺术,却从不马虎了事。有一次,她在演出前,剧场一根挂大幕的横杆突然掉下,砸伤了她额头,顿时血流如注。她进行包扎后,仍继续对演职员做演出前的动员工作,这使大家十分感动,人人严格要求自己,使演出分外成功。
  舞社与美国一流的儿童艺术剧院合作演出由沈蓓创作的《美猴王》。连演70场,场场爆满,致使美国著名导演、该剧院艺术总监彼德说:“能与如此富有创造力的优秀艺术家合作,是我的荣幸。”因为她用真情对待了艺术,也用真情对待朋友,对待观众、学员,更用真情进行文化交流。
  沈蓓视艺术如生命,她在生活和学习中得到一个灵感,就抓住不放,孜孜以求,不断发掘,于是升华为艺术的构思,成为一个感人的新节目。例如她到美国后,以她在浙江歌舞团参与创演的《采茶舞》作为舞社的开场戏,而每次排练、演出都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完美无缺。
  她所指导的舞社团队,完全是个互敬互爱的大家庭。美国是个多族裔的国家,舞社成员也来自各个族裔,有白人、黑人、黄种人。他们的祖辈来自世界各地,风俗习惯、生活爱好,甚至政治文化各不相同。沈蓓一律十分尊重,相敬如宾,她经常与学员促膝谈心,关心他(她)们的种种问题,甚至帮助一些从学校来的学员,写艺术特长推荐信,让他们便于找到更好的工作。她也经常与观众坐在一起看演出,聆听他们的意见。特别是有些领养了中国孩子的美国妈妈,她与她们格外亲密。当她们把中国孩子带来要求学舞蹈时,即使是智障孩子,她也全部收下,而且教得更多,她认为,也许这些孩子,就是以后传扬中华文化的接班人,因为他们身上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液。许多学员叫她“妈妈”,甚至请她为自己“证婚”。
  而当她与伍鄂阳先生结婚50周年之际,100多位亲友为他们庆祝金婚,她自己深有感受地说:“我是被爱拥抱。”
  当然,她也有苦情。那是她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尽管她已在美国获得“杰出华人奖”“杰出亚裔人才奖”,州长亲自给她颁奖,但她在一次颁奖典礼上感言:“我希望能成为一座桥梁,架在东西方之间;我希望能成为一只大手,紧紧连通众人之心;我更希望能成为一块托起年轻人继续往上的垫脚石。”
  这是一位优秀艺术家对艺术和理想的执著追求,也是她自己对历史、时代强烈使命感的使然。这是一种永不褪色的多彩人生的真情!
其他文献
作品借鉴了水墨丹青的特有艺术形式,运用计算机后期制作技艺,营造出江南水乡的特有风韵。现代科技的渗入,使摄影获得更多的表现手段,外部感性表现更加多样化,该作品含有的版画韵味便是很好的例证,而红色的保留,彰显了民俗的时尚演化。    “美摄欣赏”专栏征稿启事  1.来稿题材、风格、数量不限,特别欢迎新作。请标明“美摄欣赏投稿”字样;2.请注明作品标题,拍摄地点、时间,作者姓名,联系方式(电话、地址)等
期刊
普者黑是一方充满灵性的水土,阳光、空气、峰林、池塘、荷叶、蜻蜓、村舍……一个个零碎的片断,构成了静谧绝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带给我们的是一个跃动着的沉醉与梦幻,一段忘却尘世喧嚣的快乐时光。    山的依偎水的静娴  “黑”是动感的,生猛的,让心狂跳不已的。那么“普者黑”呢?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时,总感觉有些怪怪的。看上去,听上去,这三个字及其音节都是那么神秘,带有几分不可理喻,无法仅凭猜测来破解其含意
期刊
2009年5月1日,CCTV综艺频道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朱军和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歌唱家杨洪基、阎维文、殷秀梅、刘斌、吕薇等,来到东海之滨的宁波港直播一台名为《扬帆起航》的文艺表演节目。  在有着“东方大港”美名的宁波港6号码头上,董卿身穿粉红色的裙子,仪表端庄大方地站在装饰成表演舞台的塔吊下,充满感情地主持着节目。她那生动幽默的串词、标准甜美的语音、机智灵活的现场反应,为整台文艺节目起到
期刊
Jiang Baili (1882-1938) is a legendary man in the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1-1949). In his fifty-six-year life, he was largely known as a military scientist. He went to Japan in 1901 and s
期刊
在“宜兰兰雨节”上连演21天39场  8月4日,赴台献艺的浙江东方民族民间艺术团圆满归来。7月11日至8月23日正是台湾“2009宜兰兰雨节”火热进行的时候。作为我省第一支赴台文化交流演出的民间艺术团,来自台州市的浙江东方民族民间艺术团的35名演员第一次登上了祖国宝岛,他们身穿绚丽的民族盛装,跳起热情奔放的民间舞蹈,为“兰雨节”送去了阵阵传统、典雅而又现代、奔放的“世纪中国风”。  七月的宜兰,山
期刊
历时8年造就的浙江“文化航母”——西湖文化广场日前落成,浙江自然博物馆、浙江科技馆率先开馆,并立即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每天吸引大批观众前来探胜观赏。  西湖文化广场地处杭州市中心,位于武林广场运河北侧,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其中地下面积约14.9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173米。作为浙江文化领域前所未有的“航空母舰”式设施,西湖文化广场概算总投资达22亿元。  根据规划设计方案,西
期刊
500年的等待终于为人们揭开了守望的面纱。2009年7月22日,注定是一个被历史铭记的日子。  笔者采访了正在杭州旅游讲学的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网站主任本杰明·伊斯提思先生,他说,能在杭州看到日全食,是他20多年世界各地旅游中“最大的惊喜”。本杰明说:“22日中午,我们芝加哥论坛报网站把中国发生日全食奇观的消息登载到了首页。截至当天下午3点的网站流量显示,美国网民对这条消息的关注度排在当天所有新闻的前
期刊
80-year-old Xu Yonghui has dedicated his 60-year career to photographing rural people and huge changes in rural areas in Zhejiang. Now a senior photo journalist with Zhejiang Daily, Xu has recorded, a
期刊
June of 2009 witnessed 70 students from thirteen universities such as Zhejiang Universit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Ningbo University,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Hong Kong Univ
期刊
著名学者、杂文家何满子先生是2009年5月8日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的。他的大女婿王土然在电话里告诉我,何老生前对生死很达观,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只留下他所写的50本著作。  浙江人熟知何满子的不多,但他却是地道的浙江人,1919年出生于浙江富阳县龙门镇的一个大家族。何满子的祖父在前清曾官居南昌直隶州州判;大外祖父是前清道员,当过轮船局和铜元局的总办,是当时杭州的巨富,人称“陆半城”。同治年间,他在杭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