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有效课堂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的教学标准下,对课堂的教学质量加以重视,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进而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创新自身教学的观念和模式,确立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推导和探讨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促进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反比例函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经常忽视从生活角度对数学知识的引导,学生难以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应用方面,进而降低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形成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本文以初中数学知识中的反比例函数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数学有效课堂构建的方法.
  一、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函数是初中数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多种函数类别和性质,以及不同形式的应用角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教师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数学知识情境的创设,从生活的角度引入数学知识的讲解和分析,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参与度,进而推动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比如,在反比例函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立如下数学问题情境:小明同学用50元钱购买学习用品,单价y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教师首先通过创设简单的问题情境,引入反比例函数的式子,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和解答.然后,教师进一步延伸反比例函数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例如,在物理知中电流I、电阻R和电压U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利用含有电阻R的代数式表达出电流I,进而让学生分析当电阻R的数值越来越大时,电流I的值发生怎么样的变化,让学生从本质上对反比例函数进行分析,逐步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认知程度.最后,教师对上述问题情境进行总结,引入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讲解,以数学术语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进行阐述,进而完成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效率,促进有效数学教学课堂的打造.
  二、拓展数学课堂教学内容
  在初中数学课堂反比例函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需要对数学知识进一步地延伸和拓展,让学生掌握反比例函数应用的角度和途径,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发展,整体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比如,当教师完成反比例函数定义的讲解之后,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的数学图像描绘方法,对具体的反比例函数进行描绘,让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有更加直观的认知.首先,教师让学生对反比例函数y=1x和y=-1x的图像进行描绘,引导学生以对比它们的形式了解两者的不同之处.学生通过结合相应的数学图像,掌握当k的值大于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到右下降,即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少.当k的值小于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到右呈上升趋势,即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引入反比例函数图像,促进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性质的掌握,同时以对比的形式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质量.最后,教师对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方法进行拓展,让学生熟练和运用待定系数法,提高学生根据具体数学问题列出反比例函数式子的效率和正确性,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三、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的讲解和分析为主,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易错点进行总结,学生被动接受相应的数学知识,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同时降低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知识的记忆程度,进而导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改变自身教学的模式,根据具体的反比例函数性质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能力,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比如,学生在反比例函数运用的过程中经常忽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导致数学习题解答错误,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从错误中了解自身学习的误区,提高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掌握程度.已知点A(x1,y1),B(x2,y2),C(x3,y3)是反比例函数y=-3x上的三点,同時满足x1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近年来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将从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如何实施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一、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课堂的情境引入功能“缺位”  创设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前提和条件,其目的是为学生创设思维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的问题情境创设要精心设计,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和对新
【摘要】高中数学在高考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关系着学生未来学习生涯的走向,而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概念是最基本的数学知识,清楚地认知数学基本概念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解题思路,也能够顺利地找到解题的思路,在学习数学的基本不等式的时候也是如此,本文分析了高中生解答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错误原因,提出了几点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基本不等式;最值;高中数学  数学概念是高中数学最基本的构成元素,也是高中
【摘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努力倡导的生活教育的主要观点,而当前的数学课程十分强调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与生活相结合.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体验数学,用数学眼光看生活——发现数学.  【关键词】体验;发现;日记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
在小学生眼里,“数学课堂练习”常常存在大量的数字和符号,是枯燥无味的,抽象难懂的,毫无一点生气!这样一来,学生们做起练习来总是无法提起兴趣,从而容易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其数学成绩不理想.这种现象给我们数学老师带来不小的压力.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就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数学的抽象性和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教学内容在逐渐丰富,教学形式也趋于多样化.一直以来,高中数学都是让学生们头疼的一门学科,原因在于数学课信息量大,知识复杂.而在素质化教学理念下,要求教师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微课的出现,为广大教师解决了该问题,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够更为清晰、直观、高效地将数学知识呈现出来,为数学课堂增添色彩,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巧用微课
【摘要】分享式教学,让学生经历感知、探究、质疑、交流、分享的过程,通过“学习单”的操作,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在训练中学会应用、学会创新;在反思中学会总结、学会质疑;在评价中学会管理、学会交往.  【关键词】数学课堂;分享式教学;学习单;应用  所谓分享式教学,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历感知、探究、质疑、创新、得出思考成果,然后在全班进行分享的一种教学方
【摘要】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学科,该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高中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真正做好因材施教,以便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通过具体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摘要】课堂教学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预定的教案设想做出回答,或引导学生直接到达预定的答案,而不希望节外生枝,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动态生成”被我们忽视了,那么如何把握好动态生成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动态;课堂;精彩  一、动态生成应加强课中的有效预设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矛盾统一体,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倡导动态生成不是全盘否定预设,是对预设的扬弃和超越,当然预设不是借学生的口说出
一、“目标教学法”解读  笔者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阐述的“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理念的指导下,以“目标教学法”教学模式为依托,以“平面直角坐标系(1)”为案例,从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说明如何实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标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定位的目标教学法为导向,以师生活动的构建为基本形态,以达标测试为
【摘要】 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数学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种理论. 该理论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 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法时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结构,而且要从纵向考虑新旧知识是如何连接延伸的,从横向考虑新旧知识是如何沟通联系的,从而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不同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  【关键词】 建构主义;数学课程标准;旧知识;新知识  建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