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课题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学生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和顶岗实习管理等方面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精神养成教育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协同制定了融合职业精神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施了围绕职业精神培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建立了渗透职业精神养成教育的日常教学和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旨在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增强护生对职业理想、职业使命和职业责任的理解。
  [关键词]高职院校  护理学生  职业精神  养成教育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重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精神的培养。” 南丁格尔认为:“护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随着医疗保健服务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更新,医疗服务机构对护士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要求不断提高。护士的职业精神关系着医疗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质量。高职护理作为护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层次,其职业精神养成教育占据了护理专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教育过程中要积极构建职业精神养成教育的有效载体,形成职业精神养成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职业精神养成教育
  1.制订融合职业精神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贯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重要依据,是组织教育教学过程、监控教育教学质量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纲领性文件。高职院校应组织医疗服务机构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广泛、深入地调研医疗服务机构,分析其对护理人员职业素质的岗位需求,从而确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法、培养活动、培养条件等具体内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明确培养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文明礼貌的行为规范、沟通合作的适应能力、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及身心健康的良好素质。
  2.构建融合职业精神培养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指为了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目标,对专业进行教学规划,包括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开设学期、学分、周学时、上课周数、授课类型等。课程教学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职业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建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顶岗实习等课程体系,将职业精神培养细化到课程总目标和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中。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延安精神教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修课程的教学中完成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等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在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护理人际沟通、护理伦理与法规等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沟通、礼仪、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培育学生健康的体魄。
  3.围绕职业精神培养,实施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职业精神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紧紧围绕职业精神培养實施课堂教学改革,既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就业指导课等课程在职业精神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也要发挥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等课程在职业精神培养中的强化作用;将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等职业精神元素融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评价考核,使学生了解职业精神的基本元素;要提高学生对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责任的认识,使其在主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能深刻理解职业精神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应针对职业精神的抽象性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对培养方式进行深入研究,要赋予职业精神新的表现形式,使之更加形象、生动。要在课程教学中引入行为导向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使相对抽象的职业精神更形象地展现,全面促进护生职业精神的养成。应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力提倡课程思政,积极运用贴近临床的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营造逼真的职场环境,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培养职业精神的教学目标。在校内实训教学中,应使用与临床接轨的实训设备,融入临床管理理念,让学生融于贴近职业岗位的教学环境,这会对学生职业观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渗透职业精神养成教育
  1.选聘优秀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和辅导员
  在职业精神的培育过程中,辅导员的作用不可小觑。要培养护生的职业精神,就应选聘一支临床实践经验丰富、职业素养高、热爱学生工作的辅导员队伍。大多数专业教师是双师型教师,有医院实践经验,还熟知护士的基本职责。专业教师担任辅导员不仅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还能引导学生从更深层面认识护理专业,可以时常对其进行现身教育,而不是简单说教。这样,可对培养学生承担责任、尊重病人、善于沟通、团结协作等能力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2.注重全员动员,提倡齐抓共管
  学生的职业精神养成教育是“慢活”,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将责任担当、尊重他人、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奉献意识等职业精神融入学生日常行为教育中。通过专业教师与班级“结对子”,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肩负育人责任,克服学生管理和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象。
  3.严抓新生入学教育
  多数学生填报高职护生专业是家长的选择,学生对该专业的认识较肤浅,而职业认知不足已成为职业精神培养的瓶颈。因此,高职院校应利用专题教育、感恩教育、系列讲堂、拓展训练等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提高护生的人文素养。
  4.重视文化育人,以文化人
  高职院校应根据职业精神养成教育的需要,在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突出专业特色,如制订护士文明用语、护士礼仪规范、护士服务忌语等。护理实训中心要按医院氛围布置,张贴护理行业安全标语、职业规范、操作流程、岗位职责等。实训课程要严格按照医院的管理方法,要求统一着装、规范操作流程。教学楼应设置护士站,建立护理文化长廊,设有南丁格尔雕像,刻有南丁格尔誓言,墙壁上悬挂护理名人事迹、优秀毕业生风采、护理服务理念等展示护理职业文化的宣传栏。   5.依托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要以活动为载体,如开展太极社、楼层护士长、护理礼仪队、铺暂空床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感。太极社可吸纳热爱太极拳的学生,既能强身健体,又能让学生体验中国武术及中医的博大精深,产生职业自豪感。楼层护士长是模仿医院护士值班制度建立的实训室楼层护士长负责制。“护士长”在课余时间负责开放实训室并对其他学生开展实践技能训练,有很强的职业体验感,既增加了学生的实训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协作能力。学校可根据“护理礼仪”课程的教学内容成立护理礼仪队,让学生学有所用,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开展护理礼仪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加入护理礼仪队,承担系上的迎早、参观礼仪引导、展厅礼仪展示等活动,持续培养学生的基本礼仪规范、日常交际礼节,增强学生的亲和力和职业能力。在日常宿舍管理中,要求学生铺暂空床,每学期开展一次铺暂空床比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日积月累,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顶岗实习中强化职业精神养成教育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历时10个月,占高职教育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中的重要阶段。学生可在医院目睹临床实例,切身感受职业氛围和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对此,高职院校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职业精神与护理技能的融合培养。
  1.遴选优秀的实习医院和带教老师,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一是加强校院合作,与优秀的实习医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实习医院是护生对护理职业的第一感受,是职业教育的“第一课堂”。实习医院的职业文化、管理理念、护士的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优秀的实习医院有助于塑造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二是建立优胜劣汰制度,遴选优秀的带教老师,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带教老师本身就是影响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重要“环境”,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对实习生起着示范、引导作用。带教老师一要放手不放眼,和学生一起完成每一项工作,如健康教育、基础护理、常规操作、三查七对等;二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懂得尊重和爱护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自身的价值。
  2.创新带教模式,强化过程管理
  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对护生进行岗前培训,要求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病人,使其在实践中内化职业精神。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建立医院和学校联动机制,严格考勤、请假制度,严格考核奖励机制,严格实习检查。实行医院和学生双向选择,用实习护生积分制进行管理,重点关注实习生的责任意识培养,达到知行合一的带教目标。实习医院应多渠道宣传具有高尚医德情操的医学專家,安排优秀青年护士现身教育,激发学生从事护理工作的自豪感。
  3.注重实习过程中职业精神培养的效果评价
  高职院校应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定期与不定期地对护理带教进行效果评估。线上坚持实习过程信息化管理,通过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对实习生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管理;学生应定期上报实习日报、周报和月报,提高职业精神培养效果评价的时效性。线下坚持进科室培训、出科室考核的制度,严格实习管理,全面提高临床护理学生实习带教质量。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以鼓励为主,对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认同感。
  高职护生的职业精神养成教育是现代优质护理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基础条件之一。高职护生的职业精神养成教育要合理规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减少“灌输”,增加“渗透”,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职业精神养成教育主要靠内化,应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使职业精神内化为高职护生的隐形素养,这将有利于高职护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医疗服务机构对护理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瑛、何晓燕、潘红梅:《论护士的职业精神》,《中华护理教育》2010年第7卷第9期,第410-412页。
  [2]朱云峰、周玮:《基于高职双创人才培养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2018年第12卷第20期,第47-53页。
  [3]曾汉君:《医学院校实习医学生医德培养实践与探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第6期,第75-76页。
  [4]周庆焕、周伶俐、洪梅 等:《“他者”:护士职业精神的伦理诉求》,《医学与哲学》2014年第4卷第35期,第62-64页。
  [5]李红、陈红、周庆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途径初探》,《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年第12卷第6期,第824-833页。
  [6]蒋亚芬:《融医学职业精神教育于护士培训的思考与应对》,《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0卷第21期,第189-190页。
  [7]王旭平、姜丽、任文洁、许小榜:《践行延安精神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10卷第5期,第47-50页。
  作者单位: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延安
其他文献
[摘 要]艺术设计是具有审美追求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科学活动,而这样的能力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高校领域的专业教学是培养艺术设计的重要场域。转型升级中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该秉承以本为本、寓研于教的顶层设计,在教学与创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发掘其艺术潜能,为打开中国“智造”新局面贡献力量。  [关键词]艺术设计 高等教育 以本为本 寓研于教  前 言   面对21世纪以来的中国艺术设计领域,
期刊
[摘 要]高职高专思政课“金课”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课堂教学是关键。学生、内容、方法、教师等四个因素问题是影响和制约高职高专思政课堂教学的瓶颈。突破此瓶颈的关键是居主导地位的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具有创造性地化解“四难”问题,在“亲、活、优”上下功夫,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关键词]金课 课堂教学 瓶颈 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
期刊
[摘 要]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即新型政府建设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努力方向,新型政府建设需要合格的公务员。因具有主观优势、品质优势和学科背景优势等优势条件,思政专业培养新型政府公务员是可行的。新型政府公务员应具备共性素养和特性素养,共性素养包括共性基础素养和共性专业素养,特性素养包括法治素养和服务素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引,以新型政府公务员培养为目标,思政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可概括为“通识教育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弹幕视频网站凭借其独特的弹幕即时互动交流模式,在我国青年大学生群体中迅速流行,对 “00后”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一定冲击。本文以西安邮电大学为例,随机抽取了663名“00后”大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弹幕视频网站对 “0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響,以及探究相应对策。   [关键词]弹幕视频网站 “00后”大学生 价值观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
期刊
[摘 要]政治理论型社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组织。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交流的新载体,新时期政治理论型社团必须始终坚持政治性原则、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原则、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原则,同时,要以理性信念为核心、爱国主义为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推动内容建设。本文基于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社实践,总结高校政治理论型社团建设的有益经验,即構建合理的指导教师结构、坚持实践活动“走出去”、融合新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2018国培计划”陕西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创新项目体育培训班为研究对象,对此次在陕西师范大学举办培训的情况进行分析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国培计划实施流程规范,学员的年龄、性别、学历结构合理,主要以中级职称为主;授课教员的学历、职称、资格等方面均符合授课教师的各项要求,他们在体育专业知识、实际教学能力和教学管理工作等方面完全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西安美术学院与北京建筑大学联合开设的“夯筑营”工作坊教学为例,基于夯筑工艺的生土材料表现与建造对教学目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成果进行了展示。通过体验、认知、启发、参与、协作等教学模块,结合图形绘制、模具制作、材料重构、艺术夯筑的课题训练,探索传统生土材料结合其他材料重构在视觉上的表现力,让学生了解夯土工艺流程的同时,对传统生土材料能有更多认知。  [关键词]生土材料 夯筑工艺 表现与建
期刊
[摘 要]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的一种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也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转型的重要举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重要指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恪守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着力将传统职业教育模式转变为以人才输出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本文对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校企合作实践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探究了当
期刊
[摘 要]21世纪,统计已成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在地方高校應用转型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本文以榆林学院应用统计学专业为例,按照“注重能力、强化实践、借助合作”的人才培养思路,探讨了这一新兴专业能力模块的构建及其实现路径,以期能够为相关高校促进转型发展和培养应用型数据分析与量化决策人才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应用转型 应用统计学 能力模块 产教合作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
期刊
[摘 要]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乡土文化,可以作为学前儿童的审美教育资源,提升学前儿童的审美能力。民间传说的奇幻性特点、民间故事二元对立的美学原则、民俗活动的游戏性特点都具有独特的审美教育价值。本文以西安市白鹿原地区为例,调查收集了上百种当地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及民俗活动等,研究其对学前儿童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乡土文化 白鹿原地区 学前儿童 审美能力  乡村地区由于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