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哀·为和平·祭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点出击
  
  “70年前,30万南京同胞葬身血海,70年后,我们以‘和平祭’来纪念和缅怀他们。音乐会前,我建议为了30万死难的南京同胞,全体起立默哀一分钟。”随着指挥汤沐海的一席话,全场观众肃然起立,一分钟内,整个会场静谧、庄重,人们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呼吸,避免破坏这神圣、充满敬畏的气氛……
  


  
  这是1月15日晚发生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内的一幕,当晚是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叶小纲创作的大型合唱交响音乐会《和平祭》在北京的首演现场,也是该作品继2007年12月13日在南京首演后的第二次演出。傅庚辰、徐沛东、王次炤、卞祖善、金湘、梁茂春等在京知名音乐家到场观看了演出。
  音乐会由北京交响乐团演奏,全场共上演三首作品,首先是谭利华挥棒的勃拉姆斯《悲剧序曲》和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没有中场休息的过渡,紧接着,汤沐海携女高音孙秀苇、男中音王海涛以及江苏省歌剧舞剧院歌剧团和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合唱团共同组成的近120人合唱团上场,开始了当晚的重头戏《和平祭》。
  合唱交响乐《和平祭》是叶小纲应江苏省委宣传部委约,为缅怀70年前在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30万中国公民而创作的。乐曲由“南京”、“石头城”、“和平祭”三个带有独立标题的乐章组成,第一乐章以讲述为主,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在各自不同的声部交替讲述着有关这座悠久古城的历史故事,有柔美轻漫、有深沉神往、有短暂的欢愉,也有数不尽的辛酸,随着管乐、打击乐的加入,声音逐渐厚重,音乐情绪也随之激动,在一切安静下来之后,长笛一个哀婉的主题在高音区飘来,这段旋律以及小提琴声部营造出的缥缈意境,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凄美的悲情氛围中。第二乐章伊始,作曲家便用铜管乐和打击乐营造出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强烈的音响效果同第一乐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南京人民的境况从孤苦无助到奋力抗争,发展到最后变成了汹涌澎湃的愤怒之情。作品第三乐章压抑的情绪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和平的向往,庄重的合唱和贯穿其间的钟声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似乎在警醒着今天的人们,珍惜生命、珍视和平,作品最后部分充满了对和谐人生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全曲在极弱的乐音中结束,5秒钟后观众才从音乐所塑造的情境中回到了现实,随即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汤沐海13日飞抵北京,随即开始了紧张的排练工作,15日晚演出完毕,夜里2点即要奔赴机场飞往德国。当晚的演出,汤沐海投入了极大的感情,大汗淋漓之际左手从口袋里掏手绢、擦了汗又放回去的一系列动作都是随着音乐的情绪完成的。演出结束后汤沐海客观地评价了《和平祭》的创作和当晚的演出:“这部作品对比强烈,叙事性、描写性都非常好,结构精炼,非常感人,充分显示了叶小纲的创作才能。演员们都很尽力,但时间仓促,又是新作品,作品本身的修改和演员的二度创作都需要时间进行精雕细刻。比如我觉得合唱部分不够尽兴,如果在终曲之前能够把合唱再尽兴地发挥一下,感觉会更好。另外,如果作品立意超越南京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不受每一乐章小标题的局限,作品是可以更加超脱、更加没有局限性的。”
  作为北交的掌门人,谭利华和他的乐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与中国作曲家合作,推动中国作品的首演,他把这看作是时代赋予他的社会责任,对于《和平祭》,谭利华认为是他近年来听到的非常满意的中国作品:“展现在舞台上是一部比较完整的作品,音乐很顺畅,结构、句法、表现内容上都非常有深度,有很强的可听性,民族音调和现代作曲技法都是为思想和内容服务,这一点非常难得。”另外谭利华对演出和作品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第三乐章有些乐段乐队和合唱会有盖过领唱的情况,为了让观众听清楚,在领唱的部分,乐队有一点点气氛的渲染就可以了。”
  指挥家卞祖善观看完演出后盛赞《和平祭》是一部:“史诗、壁画、雕塑、纪念碑式的交响乐力作,具有不可抗拒的震撼力与艺术感染力,是一部与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相称的大型合唱交响乐,作品自始至终保持着扣人心弦的整体高度艺术水平。鲜明生动的中国风格、中国气魄与现代作曲技法融为一体,是一部面向广大听众、真诚的音乐作品。”另外,卞祖善建议:“作品声乐部分的交响化尚需丰富、加强,建议增加一段追悼、缅怀死难者的、催人泪下的无伴奏合唱,此外,歌词(不知作者是谁)亦需再斟酌。”
其他文献
教师手记    随着音乐课程改革试验逐步向前推进,音乐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体会有了新的变化,音乐课堂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但是,在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中,一些音乐教师不注意音乐课程自身的特点,片面追求个性教学风格和热闹的课堂气氛,忽略学生的音乐感知和感悟能力,在某些方面甚至进入了误区。以下是我近几年来通  过听课和自己的反思,发现的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注重了兴趣爱好,忽视了音乐本体
期刊
音教专递    陕西师范大学首演歌剧《卡门》  2007年12月30日晚,陕西师范大学在西安人民剧院举行首届歌剧公演,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联袂演出歌剧《卡门》。旅日男高音歌唱家、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田大成教授担任此场歌剧艺术总监、艺术指导,并主演男一号唐·霍赛。  此场演出由陕西师范大学和东京艺术大学合作,演职人员均为陕师大和东京艺术大学师生,是完整版歌剧《卡门》在西北地区的首次公演,扩大了学校
期刊
音乐厅    ●时间:2007年12月22日、23日; 2007年12月31日、2008年1月1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独奏:沈凡秀  ●演奏:北京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  ●指挥:谭利华、小泽征尔    在国家大剧院第一个演出季开幕音乐会和第一个新年音乐会上,叶小纲创作的管风琴与乐队《大剧院序曲》是国家大剧院第一个委约和拥有“自主产权”的中国音乐作品。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沈凡秀领
期刊
本报讯(记者 张欢)芭蕾舞剧《天鹅湖》是京城舞台上的常客,形形色色的“天鹅”身姿让观众目不暇接,1月30日和31日,来自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和俄罗斯芭蕾舞剧院的“天鹅”将分别在世纪剧院和保利剧院起舞。两版“天鹅”各有特色,英芭由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伴奏,俄芭由阿列克谢·奥斯特罗夫指挥俄罗斯交响乐团伴奏。  在谈到英国芭蕾区别于俄罗斯芭蕾的特色所在,专家欧建平介绍说,俄罗斯芭蕾博大精深,而英国芭蕾较为精
期刊
本报讯(记者 裴诺)秦腔、交响乐、歌舞诗画,这诸多的艺术形态糅合在一起,将会演绎出什么样的视听效果?2月11日至2月21日(正月初五至十五),大型秦腔交响诗画《梦回长安》将在西安易俗剧院为观众上演原汁原味的古老秦腔。    据《梦回长安》导演何红星介绍:“《梦回长安》分为序曲《兢兢黄帝》《穆穆周礼》《赫赫秦制》《泱泱汉风》《煌煌唐韵》等乐章,尾声是《秦风秦韵》,在保持秦腔内核、延续传统基础上,其形
期刊
八面来风    北京 《黄河》《梁祝》春节再奏响  每逢新春,中山音乐堂都会与音乐名家、名团联手打造“华人经典音乐会”。2月9日、10日,中山公园音乐堂将上演“黄河·梁祝—华人经典协奏曲新春音乐会”。届时,小提琴家俞丽拿、钢琴家吴迎将与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联手演出。凄婉迷人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大气磅礴的钢琴协奏曲《黄河》,让人时而感动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从楼台相会到英台泣诉投坟的凄情中,时而置身
期刊
周华健唱出奥运会志愿者之歌  本报讯(记者 孟绮)“有一个梦,由我启动,把汗水融化成满脸笑容;海阔天空,我是阵风,把旗帜飞扬到南北西东……”1月20日上午,在奥运倒计时200天到来的前一天,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之歌《我是明星》回响在北京天通苑一个奥运志愿者家庭中,与歌声一起出现的,还有演唱者周华健灿烂的笑脸。当天下午,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之歌《我是明星》音乐电视首映式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隆重举行。 
期刊
舞榭戏台    文化部艺术司1月15日在北京公布了2006-2007年度获得舞台精品剧目的10部作品。其中与音乐密切相关的剧目是总政歌剧团创作演出的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这是继国家精品工程评选5年来获奖的第二部歌剧。第一部获奖的歌剧剧目是2002-2003年入围的《苍原》,由辽宁歌剧院演出。    孙丽英因在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成功地扮演了金环和银环被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二等功。    音乐剧
期刊
采风集锦    在怒江、澜沧江两岸栖居的傈僳族是我国古代氐羌族的后裔,其内部有着三个因各自的服饰颜色而得名的支系,分别是“黑傈僳”(潞琶)、“花傈僳”(霞霞琶)和“白傈僳”(蒲琶)。这三个支系不仅语言、服饰、风俗等有所差异,其传统音乐种类和乐器也是各有千秋,在有“少数民族之乡”之称的云南地区显得格外光彩夺目。    傈僳族人民能歌善舞,其出色的歌唱才能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诸多场合,如农田劳作、打猎
期刊
中国旅欧女中音歌唱家张春青应邀将于2008年3月9日在德国柏林爱乐音乐厅主唱马勒谱写的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  张春青出生于中国山东,199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胡逸文教授。1997年开始在上海歌剧院担任歌剧院演员。2001年考入德国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2004年获得该院的硕士学位,同年考入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的音乐大师班,2006年毕业获得大师班学历(博士学历)。近年来曾受聘与柏林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