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风光秀丽的东西岩风景区旁,有一个始建于唐代的古村落——曳岭脚村。跟随着这历经一千一百多年风雨沧桑的曳岭脚村,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曳岭脚村历史上最辉煌的那段岁月。这个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有丰富的明清历史建筑遗存和优越的自然山水资源,体现了先人在村落选址、院落布局、建筑构造、装饰技巧等方面的高超水平,给后人留下了具有较高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历史文化村落。
【关键词】建筑与文化;曳岭脚村
曳岭脚进士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历史悠久,在唐代中和年间(881-885)已聚居成村,村民以蔡姓为主,同姓宗族集居,崇尚儒家文化,恪守耕读传家的祖训,形成家有书声、户多仕官的獨特风貌,历代科第繁盛,共有40多人获取功名,尤其是在北宋皇祐五年(1053)到南宋咸淳元年(1265)的二百多年间,全村先后考取进士14人、举人12人,其中蔡仲龙以进士对策答第一,恩赐为状元,因此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进士村”。该村始终保存着原始的历史格局和独特的传统风貌,大部分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有着传承良好的原生态农耕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宗族文化。
一、格局风貌
曳岭脚村座落在山间小盆地里,倚山傍水,景色旖旎,整个村庄的空间形态呈半月形。西北面高山耸立,冬季可以抵挡寒冷的空气进入盘地;村东南面有小溪流环村而过,为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便利;村庄的东、南面是宽阔肥沃的良田。整个村庄和谐地融青山绿水和白墙黛瓦的建筑为一体,具有典型的传统村落生态风水特征,体现了我国古代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其生态风水与宜居环境营造体现了独特的格局风貌:
1、均衡轴线:以群山为横轴,以溪流为纵轴,形成对称均衡的格局,具有典型儒家中庸和谐的审美意趣。
2、层次景观: 村落周边山体共同构成重峦叠嶂的风景形势和风景层次,富有空间深度感,这种朴素的宜居风水追求,符合我国传统绘画理论上所倡导的“平远、深远、高远”等风景意境和鸟瞰透视画面效果。
3、围合空间:该村外有群山环卫,内有村道纵横,形成相对独立的世外桃园境致。古建筑以蔡氏宗祠和年代较为久远的建筑为中心向外扩展,形成众星捧月式的围合空间,进可济世安邦、退可回归隐逸的儒家思想、回归自然的道家思想以及佛家的出世哲学都在此得到完美体现。
4、平面布局:该村东西窄短,南北狭长。宣平古道自西向东蜿蜒穿村而过,沿古道聚集成热闹的街市,店铺林立,商品丰富,商贾云集,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成为丽水、松阳、宣平三县交界处最繁华的集市,曾开有南北货、土特产等商铺三十多家,各地村民把农产品、土特产挑到这里出售,换回盐、布等日用品。古建筑沿古道两边“非”字型排列,并向南面铺开,每幢建筑间距2-4米不等,随地势高低错落有致分布,村街巷弄穿插其中,宗祠、古井、桥梁、幼儿园、学习等公共设施与古民居布局有序,自然环境与古建筑群融为一体。
5、建筑风貌:具有鲜明的明清建筑风貌,建筑规模宏大,讲究对称,大多以四合院式院落为主,沿中轴线依次建有前厅、中厅、后厅等,厅与厅之间置天井,两侧分置厢房,厢后又有廊厢别院,这些院落分则独立成院,合则浑然一体。运用大开间、多院落的组合,多数建筑正厅在七开间以上,尤以正厅明间开间最大,面阔明显大于其余各间,通常设祖先神位,主要用于婚嫁、祭祀、丧礼或重大宴会。正厅供主人会客及长辈居住,左右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前厅设客房,次要建筑主要布置贮藏、厨房、厕所等设施,这一布局体现了明显的传统宗法制度特色。
二、文物古迹
曳岭脚村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经济发展缓慢,现存文物古迹遗存丰富。古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以清代为主,也有部分民国时期的建筑。大部分古建筑都保持着明清时期传统的建筑风格,白墙黛瓦,屋檐起翘,格式工整,布局对称。建筑结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梁架以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为主,建筑装饰精致,各种雕刻别出心裁、题材广泛,涉及历史故事、戏曲人物、宗教神话、名胜古迹、山水花卉、几何纹饰等。木雕不事彩绘,显露出木头的天然肌理、质感以及岁月留下的沧桑。门窗格扇雕刻精致,绦环板多为雕刻山水、花木、飞禽、走兽、人物、博古等形式;格心样式繁多,以宫式格为主,中间有的穿插“福”、“寿”等字,有的饰有小花件;裙板浮雕有如意纹、回形纹等图案。斗拱构件及梁架亦有雕刻,有花瓣、卷草、双龙等图案。讲究门楼的气派高大,屋檐设有精美的砖雕,门墙上辅以壁画,内容有花鸟、人物、鱼草、动物等。部分古民居至今还保留着“贡元”等匾额,门前立有桅杆石,成为该村历史文脉源远流长的实物见证。
主要建筑有蔡氏宗祠、母子康乐园、八角井以及“祥开日华”、“霞蔚云蒸”、“瑞日祥云”等古民居。其中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重建,清末民国时期曾重修,坐南朝北,占地约1060平方米,蔡氏祠堂原挂匾41块,现仅存“蔡氏祠堂”残匾。另有一块碑刻《重修蔡氏祠堂记》保存完好。蔡姓宗族集居,宗族文化源远流长,宗祠祀奠祖先活动一直保持至今,古代还专门建有社稷壇,是很少见的。
曳岭脚八角井位于莲都区老竹镇曳岭脚村西北侧,此处有曳岭脚最好泉眼。首建时间有两种说法,一是曳山村开建后就发现此泉,而建为井供饮用,即建于唐代之前;二是挖建于北宋时期,为酿贡酒而建。古时用八角井水酿造的金盘露酒远近闻名,为宋代名酒,列为朝廷贡酒。宋代田锡作著《粬本草》、元代宋伯仁所著《酒小史》等古籍中,对金盆露酒均有记载。宋伯仁在其著所列酒凡106种,金盆露排名第11。元代戚辅之所著《佩轩客谈·续〈曲消旧闻〉酒名》中,举名酒12种,金盆露名列第7。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五十二卷载:“处州金盆露,水和姜汁造曲,以浮饭造酿,醇美可觴。”金盆露酒的酿制工艺一直传承至今。
“祥开日华”古民居建于清乾隆年间,坐西南朝东北,占地约1547平方米,前后分两进,左右设厢房,夯土地面,小青瓦阴阳合铺,硬山顶。砖砌门墙,砖挑檐墙,檐砖雕两排“寿”字,门前立有一对旗杆石。前天井四周均施有牛腿,雕刻精美。正厅悬挂清嘉庆八年“贡元”牌匾一块。
“霞蔚云蒸”古民居建于清乾隆年间,坐西朝东,占地约556平方米,四合院式,夯土地面,小青瓦阴阳合铺,勾头滴水,硬山顶。砖砌门墙,石库门,门额雕刻“霞蔚云蒸”四字楷书,大门外立有两对旗杆石,为蔡氏父子两人同是文武进士所立。
这些古建筑布局完整,雕刻精致,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研究宗族文化和村落的形成、建筑特征等提供了重要实物例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三、传统文化
曳岭脚村人杰地灵,民风古朴,地处古宣平县腹地,文化遗存得天独厚,由于重山阻隔,构成具有较强稳固性的、独一无二的山地文化与儒家文化的结合体——宣平溪流域文化,这种典型的传统区域文化具有独特的传统习俗、审美观与价值观,由于地理交通和民众相对稳固的向心力等原因至今仍具有良好的遗存,宗族文化源远流长,并崇尚儒家文化,重文重教,以耕读传家作为家庭教育世代相传,耕可致富,读可荣身,是当时农耕时代农民的一种理想的既耕又读的生活方式,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理念的一种现实表现。曳岭脚村于明万历癸卯﹙1604年﹚开始开办村经学馆,并置学田以养经学馆,促使文风兴盛。祖辈们恪守耕读传家的祖训,形成家有书声、户多仕官的独特风貌,历代科第繁盛。尤其是蔡仲龙、蔡梦龙兄弟俩,在嘉定十六年(1223)同时登科,蔡仲龙以进士对策答第一,高中榜眼(殿试第二)。时逢状元蒋重
【关键词】建筑与文化;曳岭脚村
曳岭脚进士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历史悠久,在唐代中和年间(881-885)已聚居成村,村民以蔡姓为主,同姓宗族集居,崇尚儒家文化,恪守耕读传家的祖训,形成家有书声、户多仕官的獨特风貌,历代科第繁盛,共有40多人获取功名,尤其是在北宋皇祐五年(1053)到南宋咸淳元年(1265)的二百多年间,全村先后考取进士14人、举人12人,其中蔡仲龙以进士对策答第一,恩赐为状元,因此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进士村”。该村始终保存着原始的历史格局和独特的传统风貌,大部分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有着传承良好的原生态农耕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宗族文化。
一、格局风貌
曳岭脚村座落在山间小盆地里,倚山傍水,景色旖旎,整个村庄的空间形态呈半月形。西北面高山耸立,冬季可以抵挡寒冷的空气进入盘地;村东南面有小溪流环村而过,为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便利;村庄的东、南面是宽阔肥沃的良田。整个村庄和谐地融青山绿水和白墙黛瓦的建筑为一体,具有典型的传统村落生态风水特征,体现了我国古代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其生态风水与宜居环境营造体现了独特的格局风貌:
1、均衡轴线:以群山为横轴,以溪流为纵轴,形成对称均衡的格局,具有典型儒家中庸和谐的审美意趣。
2、层次景观: 村落周边山体共同构成重峦叠嶂的风景形势和风景层次,富有空间深度感,这种朴素的宜居风水追求,符合我国传统绘画理论上所倡导的“平远、深远、高远”等风景意境和鸟瞰透视画面效果。
3、围合空间:该村外有群山环卫,内有村道纵横,形成相对独立的世外桃园境致。古建筑以蔡氏宗祠和年代较为久远的建筑为中心向外扩展,形成众星捧月式的围合空间,进可济世安邦、退可回归隐逸的儒家思想、回归自然的道家思想以及佛家的出世哲学都在此得到完美体现。
4、平面布局:该村东西窄短,南北狭长。宣平古道自西向东蜿蜒穿村而过,沿古道聚集成热闹的街市,店铺林立,商品丰富,商贾云集,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成为丽水、松阳、宣平三县交界处最繁华的集市,曾开有南北货、土特产等商铺三十多家,各地村民把农产品、土特产挑到这里出售,换回盐、布等日用品。古建筑沿古道两边“非”字型排列,并向南面铺开,每幢建筑间距2-4米不等,随地势高低错落有致分布,村街巷弄穿插其中,宗祠、古井、桥梁、幼儿园、学习等公共设施与古民居布局有序,自然环境与古建筑群融为一体。
5、建筑风貌:具有鲜明的明清建筑风貌,建筑规模宏大,讲究对称,大多以四合院式院落为主,沿中轴线依次建有前厅、中厅、后厅等,厅与厅之间置天井,两侧分置厢房,厢后又有廊厢别院,这些院落分则独立成院,合则浑然一体。运用大开间、多院落的组合,多数建筑正厅在七开间以上,尤以正厅明间开间最大,面阔明显大于其余各间,通常设祖先神位,主要用于婚嫁、祭祀、丧礼或重大宴会。正厅供主人会客及长辈居住,左右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前厅设客房,次要建筑主要布置贮藏、厨房、厕所等设施,这一布局体现了明显的传统宗法制度特色。
二、文物古迹
曳岭脚村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经济发展缓慢,现存文物古迹遗存丰富。古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以清代为主,也有部分民国时期的建筑。大部分古建筑都保持着明清时期传统的建筑风格,白墙黛瓦,屋檐起翘,格式工整,布局对称。建筑结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梁架以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为主,建筑装饰精致,各种雕刻别出心裁、题材广泛,涉及历史故事、戏曲人物、宗教神话、名胜古迹、山水花卉、几何纹饰等。木雕不事彩绘,显露出木头的天然肌理、质感以及岁月留下的沧桑。门窗格扇雕刻精致,绦环板多为雕刻山水、花木、飞禽、走兽、人物、博古等形式;格心样式繁多,以宫式格为主,中间有的穿插“福”、“寿”等字,有的饰有小花件;裙板浮雕有如意纹、回形纹等图案。斗拱构件及梁架亦有雕刻,有花瓣、卷草、双龙等图案。讲究门楼的气派高大,屋檐设有精美的砖雕,门墙上辅以壁画,内容有花鸟、人物、鱼草、动物等。部分古民居至今还保留着“贡元”等匾额,门前立有桅杆石,成为该村历史文脉源远流长的实物见证。
主要建筑有蔡氏宗祠、母子康乐园、八角井以及“祥开日华”、“霞蔚云蒸”、“瑞日祥云”等古民居。其中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重建,清末民国时期曾重修,坐南朝北,占地约1060平方米,蔡氏祠堂原挂匾41块,现仅存“蔡氏祠堂”残匾。另有一块碑刻《重修蔡氏祠堂记》保存完好。蔡姓宗族集居,宗族文化源远流长,宗祠祀奠祖先活动一直保持至今,古代还专门建有社稷壇,是很少见的。
曳岭脚八角井位于莲都区老竹镇曳岭脚村西北侧,此处有曳岭脚最好泉眼。首建时间有两种说法,一是曳山村开建后就发现此泉,而建为井供饮用,即建于唐代之前;二是挖建于北宋时期,为酿贡酒而建。古时用八角井水酿造的金盘露酒远近闻名,为宋代名酒,列为朝廷贡酒。宋代田锡作著《粬本草》、元代宋伯仁所著《酒小史》等古籍中,对金盆露酒均有记载。宋伯仁在其著所列酒凡106种,金盆露排名第11。元代戚辅之所著《佩轩客谈·续〈曲消旧闻〉酒名》中,举名酒12种,金盆露名列第7。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五十二卷载:“处州金盆露,水和姜汁造曲,以浮饭造酿,醇美可觴。”金盆露酒的酿制工艺一直传承至今。
“祥开日华”古民居建于清乾隆年间,坐西南朝东北,占地约1547平方米,前后分两进,左右设厢房,夯土地面,小青瓦阴阳合铺,硬山顶。砖砌门墙,砖挑檐墙,檐砖雕两排“寿”字,门前立有一对旗杆石。前天井四周均施有牛腿,雕刻精美。正厅悬挂清嘉庆八年“贡元”牌匾一块。
“霞蔚云蒸”古民居建于清乾隆年间,坐西朝东,占地约556平方米,四合院式,夯土地面,小青瓦阴阳合铺,勾头滴水,硬山顶。砖砌门墙,石库门,门额雕刻“霞蔚云蒸”四字楷书,大门外立有两对旗杆石,为蔡氏父子两人同是文武进士所立。
这些古建筑布局完整,雕刻精致,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研究宗族文化和村落的形成、建筑特征等提供了重要实物例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三、传统文化
曳岭脚村人杰地灵,民风古朴,地处古宣平县腹地,文化遗存得天独厚,由于重山阻隔,构成具有较强稳固性的、独一无二的山地文化与儒家文化的结合体——宣平溪流域文化,这种典型的传统区域文化具有独特的传统习俗、审美观与价值观,由于地理交通和民众相对稳固的向心力等原因至今仍具有良好的遗存,宗族文化源远流长,并崇尚儒家文化,重文重教,以耕读传家作为家庭教育世代相传,耕可致富,读可荣身,是当时农耕时代农民的一种理想的既耕又读的生活方式,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理念的一种现实表现。曳岭脚村于明万历癸卯﹙1604年﹚开始开办村经学馆,并置学田以养经学馆,促使文风兴盛。祖辈们恪守耕读传家的祖训,形成家有书声、户多仕官的独特风貌,历代科第繁盛。尤其是蔡仲龙、蔡梦龙兄弟俩,在嘉定十六年(1223)同时登科,蔡仲龙以进士对策答第一,高中榜眼(殿试第二)。时逢状元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