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华北村庄里的全球史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lia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村纪事》(The Missionary’s Curse )是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用了十年工夫写就的一部力作,讲的是山西一个叫作“洞儿沟”的天主教村庄的故事。这部书可以说是最能代表作者目前旨趣关怀、方法取向和史学理念的一部作品。作者的研究兴趣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史,另有一书《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已于二0一三年翻译成中文出版,主要依据山西地方乡绅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重现在变乱大时代中一名落伍知识分子的困惑,还原了二十世纪初山西乡村生活的鲜活面貌,其社会学、人类学的视野和方法,在《天村纪事》中再次可以看到。沈艾娣先后做了九十多次现场和电话采访,足迹遍及中国、美国和意大利,综合各种语言的文献,特别是罗马耶稣会档案(ARSI)和山西的各类民间档案,写出了《天村纪事》。这次聚焦的虽是一个村,但也能以此展现宏大的历史画卷,生动地描绘三百年来基督教在山西的境遇、宗教习惯的变化,以及中西教士持续升级的冲突。
  这部作品涉及很多主题, 但引导叙事的主线,是传教士和中国教众之间围绕着规范仪式的权力长期的矛盾和争执。作者研究的出发点,来自二十世纪初莱昂·若利(Leon Roly)在义和团运动后的一个疑问:“为什么传教运动在中国会失败?”这个问题至今仍然很难回答,但不管答案为何,如此发问代表的是一种思维倾向,那就是:基督教一直在适应中国文化,只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根深蒂固,以致鸿沟无法跨越。粗略地看山西天主教的历史,似乎也是这样。从一六0一年耶稣会获准在北京传教开始,晋商的贸易网络就把山西和天主教联系起来了。这些商人在北京皈依,又把信仰带回山西老家,往往举家改宗,天主教便分散扎根在各处,多在家族中世代传承。中国基督教在生存的挣扎中不可避免地渐渐本土化。最典型的例子如丧礼:在这一儒家也很看重的仪式中,耶稣会不得不加入一些中国元素,比如穿白色丧服参加弥撒、灵桌前跪拜、使用墓志铭,等等;即便是后来耶稣会的反对派接手传教事业,也只能接受既成事实。明清以来基督教的中国化,是宗教生存所必需,也是显而易见的发展趋势。众多研究基本以此为预设,也通过挖掘各方面的细节充实、巩固这一认识,此即“文化适应”视角的深远影响。然而,沈艾娣的这部作品,在深入访谈和多方搜集档案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与其他学者完全相反的观点,那就是:天主教本来就已融入中国社会,但此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差距慢慢扩大,因为一拨拨的力量努力扭转中国天主教的发展方向,使之越来越趋同于国际的天主教。
  作者这一看法,显然是相当有冲击力的。毕竟一直以来基督教的中国化,乃是史学界的共识,很难无视耶稣会当初推敲“上帝”“天”和“天主”等词翻译的努力和纠结,也很难否认后来“礼仪之争”给教会、传教士和中国教众带来的困扰。这些问题最后的解决,必然要由教会先妥协;而不妥协的结果,自然是教众的抵制和地方实力派的打击,最严重的便是后来雍正禁教。而禁教之后,在乡间秘密传播的天主教,实际上只能进一步本土化。所以只能说,在以往认识到的基督教中国化的历史主流之外,作者又看到了一个与之相冲突但不那么明显的潮流,即中国教众一直在寻求真正地融入国际天主教会。作者把两者定义为“适应中国文化”和“寻求作为跨国机构一员的本真性(authenticit y)”。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按作者的说法,就是调整了观察的时空尺度后,看到的事件的语境和意义都会不一样。此书观察的时间跨度三百年,看到的变化远在明清之际“礼仪之争”的时间框架之外,也看到了后来更多由西方主导的新一阶段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全球化的冲击。此书观察的场景主要在太原西南的洞儿沟村,但作者始终把眼光放大到天主教会这一跨国组织,将洞儿沟与广阔的外部世界联系起来,用乡村的小故事来撼动大叙事。于是,以前学者问的,是基督教如何成为中国宗教,而如今作者要问的则是:“中国人如何与作为全球性宗教的基督教产生联系?”
  在书中,代表中国人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是洞儿沟。这一偏远小山村,比起富裕的平原村落,很长一段时间并非山西天主教文化的主场;后来虽由于禁教的缘故逐渐成为堂区中心,但它的变迁和文化内涵,并不比周边天主教村特别;到现在,也没有足够多的文字记忆承载起撼动大叙事的新线索,如作者所言,能用不带浓重口音的普通话清晰地讲故事的人并不多。尽管如此,作为遍及全球的庞大天主教组织中的一小部分,洞儿沟的每一点变化,往往都是外部力量和本土文化互动的结果。因此,构建小山村洞儿沟的情境,文献与口述史料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而相比本土语境,外部环境有时更有解释力。因此,这部书在叙事上形成独特的风格,有以下三点特别之处。
  一是以口述史料作为叙事的主要线索。这些口述史料,是作者所搜集的洞儿沟及附近天主教群体中世代流传的故事。民间故事在讲述时往往不注意时间节点,但村民自己并未意识到却体现在故事中的主题、象征以及表达手法,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作者把它们编排入相对应时代的章节叙事中,每章都以一则故事开头,结合相关中西档案阐发背后的主题,并勾连其他支线故事,或互证或补充,勾勒出山西乡村天主教的各阶段情形。
  文中多处谈到,村民喜欢讲他们自己的故事,而讲故事也是他们寻找自己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这些故事,不管是内容或叙述方式,往往不会在正统的历史中出现,甚至与官方版本直接冲突。历来正统历史创作的权力,要么在传教士,要么在政府,但这些都与村民无关。因此,在两种主流话语体系之外,洞儿沟人讲自己特别版本的故事就显得尤为重要。村民有自己的小世界,历史层累的日常崇拜习惯构筑起生活现实,流传的故事则形塑了他们的身份认同和历史意识。口述故事虽常用來与文献互补互证,但可信度和真实性与档案还是无法比拟。尽管如此,故事能世代流传且被村民广泛接受,这本身已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此种情况,在后现代的思维里,便是批判权力左右文本或者文本下现实无法还原的好素材。但作者尽历史学者的职责,结合档案辨析这些故事,也努力展现这些故事超乎真假之外对村民的价值。比如,书中教士和狼、王廷荣去罗马的传奇故事,版本各有不同,在流传时述说者各有加工,于是留下了他们的喜好、愿望或者误解的痕迹。   另一特别之处是,作者将观察重点放在乡村崇拜习惯的变迁上。作者观察到的山西天主教的崇拜习惯,范围广至整个宗教生态:从神像形态到祷告方式,从对祭祀、丧礼的态度到对异象、神迹的理解,从讨论与佛道的异同到揭示与欧洲的联系。基督教在儒家学者聚集的大城市传播,不免时时要谨慎地包装,免得外来的教义在传统面前显得太突兀。而在洞儿沟这样的乡村并不成问题:教义若有与中国传统龃龉处,一开始便在相似的崇拜习惯中消解,而在此边界模糊的氛围中,也更易被任意取舍和改造。由于没有文化人身上教义学理的负担,乡民会比较容易接受与原来崇拜方式差不多的新宗教。如今的日常崇拜习惯,中西特征兼有,乍一看似乎便是此教历来艰难调适并最后得以成功传播的证明,而以往的相关研究也止步于此。然而作者却要说明,最初的“调适”并不难,难的是此后主动或被动跟随全球发展的步伐,而后者才真正导致宗教形态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作者看到,天主教初到山西时,不只是教义契合儒家伦理,崇拜习惯与佛道及民间宗教也有很多合拍之处。由于缺乏传教士的指导,教众常常一知半解地用佛道的方式来敬拜基督,由此养成的崇拜习惯便在家族中世代流传。后来方济各会士接手传教事业,极力纠错,如禁止教众参加非教徒的祭祖、丧礼,为社戏捐款等,但效果有限。此后围绕规制群体仪式的权力斗争不断,一方面说明最初融合后的新传统已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展示出中国教众越发独立和主动的一面。
  在对乡村宗教生态的观察中,作者提出一条重要的论据:在山西基督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乡村基督徒扮演的角色比传教士更重要。据统计,从十七到十九世纪,山西省皈依受洗的峰值是在雍正禁教前的十七、十八世纪之交。那时在中国活动的传教士很少,到山西的就更少了;有些天主教群体甚至完全没有传教士来探访。比如,某天主教家族,从北京把宗教带回老家后举家改宗;家族很希望有传教士去指导,连续二十年写信给绛州的传教士,要求派人来主持洗礼,但是没人去,直到有一对老夫妇隆冬时节长途跋涉到绛州,才感动了传教士;三年后终于有个传教士被派去探访,为此家族中二百人施洗,又过了十六年,才又有一人被派去为八十人施洗。这说明,很多群体是在没有传教士指导的情况下自己发展起来的。所以,最初利玛窦和高一志等人竭力把基督教包装成与儒家相适的样子,确实让耶稣会在中国站稳了脚跟,但以此来解释山西天主教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更多地要从本土语境来考察。
  山西天主教群体是怎么独立发展的呢?这些改宗者可能只是与传教士偶尔接触,手里有几本祈祷书,看过崇拜仪式的片段,于是教徒之间相沿传习,拼拼凑凑建起他们的群体,最后学会的是容易记住和理解的宗教元素,比如十诫条目、圣徒名字,或者一些不知所谓的祈祷词。他们又深受流行宗教文化的影响,吸收佛道的斋戒、定期聚会和唱诵祈祷词的方式。这些在天主教中并非没有,只是形式不同,但由于没有传教士在场引导,教众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把这些片段拼起来,结果就发展成适应本土需求的宗教了。宗教通过晋商的贸易网络扩散远至边疆,但在这些群体中基本没有传教士的身影。以往习惯认为传教士会主动接近这些群体,如今看到的则是中国教众群体自主和有活力的一面。
  第三个特点,就是长时段和全球多文明的观察视角。洞儿沟和附近天主教村庄是主要场景,但在介绍时局变动和追溯传教士来历时,则远至澳门、那不勒斯和罗马;故事的主角是在华传教士、本土教士和教众,但也适时引入新教对比介绍整个宗教发展脉络。作者不认同“文化适应”理论,因为那不足以解释中国基督教史。基督教最初能在中国扎根,更多的是两种文化的相融,而不是一种文化刻意适应另一种文化的结果。如果从长时段、全球视野来考察的话,可以说中国化只是中国基督教漫长历史中的一个片段,更多时候中国化并不是主导宗教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并非本地群体的需求;相反,当中国教众意识到自己是国际教会的一员时,便努力向这一国际教会争取权利,融入其中。
  这一变化趋势,正是在反感宗教地方化的方济各会到来之后。他们最初推行教廷禁令时困难重重,但在鸦片战争后就逐渐掌握了主动权。传教士既有权势,对待教众便粗暴,待中国教士也多轻蔑无礼。但这些中国教士,却多由方济各会在那不勒斯创办的中国学院培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王廷荣。在诸多版本的王廷荣的故事中,主题都是他挺身对抗传教士并且到罗马申诉。正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在那不勒斯的学习经历,启迪了王廷荣的民族主义理念。彼时尚存十八世纪末启蒙运动的余绪,而在一八四八年革命之后,统一意大利的运动又风起云涌,在那不勒斯学习过的中国教士回国后,学会了直接向罗马教会争取权利。方济各会与中国神职人员的对抗,无意中形成一股合力,更拉近了中国天主教与国际教会的距离。
  十九世纪不列颠的帝国主义、法兰西的传教和慈善,以及意大利的民族主义,随着打开的国门交织着涌入,影响着整个中国的走向,连偏远小山村洞儿沟也不能幸免。中国教众以民族主义的思维对抗帝国主义的代表——传教士,同时又怀着矛盾心态争取成为国际天主教会中独立平等的一员。此书正是以全球的视野,结合欧洲尤其是意大利南部的情况,讲述在外部力量影响下中国的宗教生态如何变迁、借鉴和融合。这样看到的,远超出“礼仪之争”或“文化适应”的视域;把时段拉长,视界扩大,叙事也会更冷静和客观。
  书中还描绘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一般认为,当时耶稣会喜欢走上层路线,而其他修会都好走民众路线。然而对于“走民间路线”,又可能误以为传教士都很积极出去传教,但实际情况却是:由于传教太累,语言人脉又不行,传教士并不愿意出去,而是在本地雇人代劳,他们更愿收守成之功,维护原有建制。又如,由于缺乏指导,山西教众学佛教徒过度斋戒,这一点传教士很不满,要求教众在洗礼或其他圣礼之前要吃肉。还有,官府和民间经常弄不清各种宗教之间的区别;官府常常以为天主教徒传习此教是为了“行善邀福”,形式是“吃斋念经”;而在民间,除了佛教因素渗入基督教仪式,十字架有时也被不信教的人拿来辟邪;偶尔还有村民不了解基督教一神教的性质,要把别的神像和耶稣像摆在一起拜,便与基督徒起了冲突。在十九世纪后期的教案中,由于好多送到孤儿院的儿童有先天疾病,未及长大就失明或智障,所以便有了传教士剖心挖眼的谣言。通过大量铺陈的这些细节,可以感受到作者传递的一个信息:山西的天主教徒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教徒无异,与周围的中国人也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有正常人的喜好、缺点,既是文化的产物,也不自觉地创造着文化。
  西方对中国基督教的研究,最初不可避免地多以西方为中心,随着中文资料的发现和中文水平的提高,自然也重视考察中国本土语境,以中国为中心,于是基督教中国化的议题更显得重要。本书作者对此不以为然,当然不是要回到以西方为中心的老路。一个鲜明的例子是,作者在新近于《美国历史评论》上发表的讨论乾隆致乔治三世信件的文章中,颠覆了以往的看法,不再把这封信视为乾隆傲慢的标志,相反认为乾隆主动意识到了来自英国的威胁,拒绝马戛尔尼更多的是为国土安全考虑。而对此事的误解,源于民初陈垣、沈兼士和许宝蘅等人带着对清王朝的敌意编辑和筛选这些材料。这又影响了费正清及其后学的判断,常把这封信编进教科书中,进而误导了做外交的学者,经常把此信拿出来当作中国文化封闭的铁证。费氏一派多治外交史,且太过纠结于“中国怎样现代化”,要为中国仓促地开出良方,故有此偏差。这篇文章中对信件的新解读和对费氏温和的批评,与《天村纪事》的立场是一致的,那就是尽量在真实语境中去理解当时的中国。
  此書面向大众书写,行文平实,但仍难掩视角的独特和观点的犀利。作者是有宏愿构建叙事框架的,而在此书不久前出版的《中国基督教新史》中,裴士丹(Daniel H. Bays)则低调地放弃为整部书写一个结论,他认为,如同中国的很多事物一样,中国的基督教一直是不停变化的(influx)。不管《天村纪事》的叙事框架是否成立,至少沈艾娣的论证是相当有力的。按她的说法,历史有两种流行的写法,一种是微观史学,关注个人和事件,另一种是关注某个主题历时性的变化,两者结合得好的不多,但罗威廉的《红雨》和周锡瑞的《叶》就做得比较好。也许这就是作者要达至的目标吧。
其他文献
近年来,体育界对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技术的尝试和探索正在成为一股潮流。美国已经有媒体用VR技术转播大学橄榄球比赛,NBA也推出了每周VR转播。2017年,一些职业俱乐部和大学俱乐部初涉VR和AR领域。随着2018年的到来,期待软硬件方面更多进步,并获得更多VR内容方面的优质服务。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体育俱乐部和商家也会进一步改善VR体验,提升目标粉丝和消费者的参与度。在社会各个领域,无
多年以前,刘东曾在北大课堂上宣讲过:“中国哲学最具潜力的一点就在于它无宗教而有道德。”他的新著《天边有一块乌云:儒学与存在主义》(下引此书只注页码)即是围绕这一早年即已笃定的论断,在比较哲学和文化哲学的框架之下来展开检讨和论证,试图去回答当前时代日益凸显在国人面前的两个问题: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是什么?它可能如何参与文明对话?这两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只有在全球化时代文明对话日益
再过几天,球迷们又可以看到中超比赛了。新赛季中超将在2016年3月5日正式打响,开幕式安排在江苏队的主场南京奥体中心举行。还在安排赛程的时候,媒体便传出了不少让人眼红的信息。体奥动力已经按照5年80亿的合同支付了本赛季的第一笔版权费4亿元人民币。对国脚逼近一个亿的报价据说已经在江湖中出没了。温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超联赛高价引进外援将有助于全球转会市场诞生首位1亿英镑球员,英超应该为此感到担忧。仿
〔关键词〕元记忆;瞬时记忆;自我监控;儿童  一、引言  如果问儿童:“假如你要打电话给一个朋友,有人把电话号码告诉了你,那么你是马上就打呢还是等你吃完了蛋糕再打?”五年级以下的孩子认为先打电话或先吃蛋糕是没有差别的,而五年级的孩子就知道该先打电话再吃蛋糕,因为他们知道电话号码马上就会忘记。年幼儿童对自己的记忆能力没有清楚的认知,他们不会主动使用记忆策略。年龄大一点的儿童能较为准确地评估自己记忆的
〔摘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创设一个适合的贯穿全课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性。以小学心理课为例,阐述了创设贯穿全课的教学情境的意义,以及三种贯穿全课的教学情境的模式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教学情境;心理课;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5-0025-04  一、问题的提出  (一)什
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重视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试等教学环节,而忽视对教后的反思。其实,及时认真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的成败得失,是我们改进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通过回顾教学过程形成研究习惯的重要途径。认真进行教后反思,写好教后感,十分有益。本人在教学工作中尝试了这一做法,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思考成功点,写好教后感   教师经过精心备课,每节课总有成功的地方。比如:幽默的语言、恰当的比喻、
小尾寒羊具有生长快、多胎性、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成熟早等优点。近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小尾寒羊以其优良性能为广大农民带来了丰厚效益。  1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不同的生理阶段,采取的饲养管理措施不同。对多胎母羊在怀孕后期的饲养更要精心,放近牧或以舍饲为主。在冬季和春季供给甘草或汁水丰富的饲料。生产过后保持羊舍干燥清洁,定期对羊舍消毒。  2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种公羊应常年维持在中上等膘情
据中国新闻网,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兴县总部举行庆典仪式,宣布2013年温氏集团上市肉猪约1003万头,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排首位的是美国的史密斯菲尔德公司。目前,温氏在广东、海南、吉林、内蒙古等19个省(市、自治区)都部署了养猪公司,满负荷生产后,上市肉猪将超过3000万头。温氏集团已经与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签订生猪供应协议,广东省内挂牌的猪肉特约经销点超过300个。截至2013年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
气温突降,天气骤凉,因我一向不耐风寒,便得了感冒。恹恹睡起,已是午后,虽觉胃肠辘辘,却口味淡薄,毫无食欲。朦胧中,突然想起一道吃食,顿觉口舌生津,肚子里的千百条馋虫从我的嗓子里伸出手来,急切地想要得到满足。  这是我们北方很传统的一种面食——浆面条。浆面条,顾名思义,主料还是面条。但这面条用的不是上等的精粉,而是以杂粮面为佳,面条一定要细。细细的浆面条与粗犷大气的拉条相比,就像是红轿子里柳眉细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