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重要的内容和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校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面临诸多挑战,影响高校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及其发挥状态,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核心,以完善教育内容和改进教育方法为抓手,以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为目的,切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
1、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和非意识形态功能,其中意识形态功能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功能。而任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重特性,都是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所谓意识形态性,是指它的政治性、阶级性,也就是它明确的属于一个阶级,并为这个阶级的利益服务,其作用在于维护一个特定阶级社会的统治阶级的统治。”所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即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对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体系、并以此指导和规范自己行为的作用。我国高校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此仍旧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
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种特性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我们正是据此把思想政治教育分为意识形态功能和非意识形态功能。这两种功能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内涵、地位和内容等方面。
从内涵来看,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阶级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使其形成高校所期望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体系,并以此指导和规范自己行为的作用。简言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向受教育者传播和灌输意识形态的作用。
从地位来看,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其本质属性是它的意识形态性,因此,意识形态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功能,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意识形态功能起主导作用,相比之下,非意识形态功能处于辅助和从属地位。随着高校的发展,特别是全国高校的普及,高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增多,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意识形态功能也越来越引起教育者们的关注,这一点需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高度重视,既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也要发挥非意识形态功能。
从内容上看,如果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按照作用学生对象的不同分为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的话,则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主要包括社会性功能中的大部分以及个体性功能中的一部分。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中面临的挑战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来看,它是为了统治阶级需要而产生发展的,换句话说,它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得以推行和强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文化全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他们接受的信息很丰富也很庞杂,思想十分活跃,各种观念大量涌现,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需要从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角度界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功能,使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一元化与当前大学生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之间保持一个必要的张力,也就是必须更加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功能,使其在“多样化”的过程中,真正担负起先进文化“主旋律”的责任,这种文化主导功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体现在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灌输上,又体现在通过高科技的网络技术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影响上。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路径选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路径主要有两条,即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它们是围绕同一目的所采取的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两者各有其优势和局限。随着社会发展,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单一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远不能胜任时代要求的重任,因此,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就必须兼顾二者的优势,形成教育合力,并促使它们相互配合、互相补充。
(一)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显性路径。党的十八大又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由于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无论是本科层次还是研究生层次,都无统一模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和层次性。因此,现阶段必须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专业需求出发,统一课程设置,并依据教育对象层次进行具体的课程设置,以提高课程的连续性和层次性。再次,在教材内容安排上,体现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突出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方能为教育对象更好地接受,最后也才能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隐性路径。我们必须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校园环境,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为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平台。其次,丰富高校社团活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路径。当前,在我国高校中,社团已经成为大学生深入学习、自我锻炼、提升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还要充分发挥社团活动的意识形态路径。在社团活动中拓展思想政治功能的发挥路径,促使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形成了寓教于乐、自我教育的氛围,并使其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在社团活动中进行意识形态的内化。第三,加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监管,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网络途径。一方面,要准确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多样的形式,提升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应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督与管理,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运转,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顺利发挥。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
[4]石书臣.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J].探索
[5]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
1、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和非意识形态功能,其中意识形态功能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功能。而任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重特性,都是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所谓意识形态性,是指它的政治性、阶级性,也就是它明确的属于一个阶级,并为这个阶级的利益服务,其作用在于维护一个特定阶级社会的统治阶级的统治。”所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即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对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体系、并以此指导和规范自己行为的作用。我国高校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此仍旧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
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种特性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我们正是据此把思想政治教育分为意识形态功能和非意识形态功能。这两种功能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内涵、地位和内容等方面。
从内涵来看,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阶级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使其形成高校所期望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体系,并以此指导和规范自己行为的作用。简言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向受教育者传播和灌输意识形态的作用。
从地位来看,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其本质属性是它的意识形态性,因此,意识形态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功能,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意识形态功能起主导作用,相比之下,非意识形态功能处于辅助和从属地位。随着高校的发展,特别是全国高校的普及,高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增多,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意识形态功能也越来越引起教育者们的关注,这一点需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高度重视,既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也要发挥非意识形态功能。
从内容上看,如果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按照作用学生对象的不同分为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的话,则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主要包括社会性功能中的大部分以及个体性功能中的一部分。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中面临的挑战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来看,它是为了统治阶级需要而产生发展的,换句话说,它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得以推行和强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文化全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他们接受的信息很丰富也很庞杂,思想十分活跃,各种观念大量涌现,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需要从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角度界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功能,使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一元化与当前大学生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之间保持一个必要的张力,也就是必须更加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功能,使其在“多样化”的过程中,真正担负起先进文化“主旋律”的责任,这种文化主导功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体现在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灌输上,又体现在通过高科技的网络技术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影响上。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路径选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路径主要有两条,即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它们是围绕同一目的所采取的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两者各有其优势和局限。随着社会发展,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单一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远不能胜任时代要求的重任,因此,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就必须兼顾二者的优势,形成教育合力,并促使它们相互配合、互相补充。
(一)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显性路径。党的十八大又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由于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无论是本科层次还是研究生层次,都无统一模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和层次性。因此,现阶段必须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专业需求出发,统一课程设置,并依据教育对象层次进行具体的课程设置,以提高课程的连续性和层次性。再次,在教材内容安排上,体现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突出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方能为教育对象更好地接受,最后也才能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隐性路径。我们必须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校园环境,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为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平台。其次,丰富高校社团活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路径。当前,在我国高校中,社团已经成为大学生深入学习、自我锻炼、提升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还要充分发挥社团活动的意识形态路径。在社团活动中拓展思想政治功能的发挥路径,促使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形成了寓教于乐、自我教育的氛围,并使其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在社团活动中进行意识形态的内化。第三,加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监管,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网络途径。一方面,要准确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多样的形式,提升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应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督与管理,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运转,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顺利发挥。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
[4]石书臣.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J].探索
[5]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