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y_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动态生成使得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在师生互动中,突破了预设的巢臼,学生提供的材料,学习的思维成果,学生实践操作所获得的结果或结论等等,是在教师的预料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学习生成。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态生成;聚焦;本质
  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问题的引领,问题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以“问题解决”的理念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已经得到共识。有价值的问题不仅能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而且能影响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关注问题的设计,教师要以研究的视野看待问题,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以“问题”引领学生学习,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将促进课堂的转型。
  一、在认知冲突中聚焦问题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聚焦问题,一个好的问题是学生思维碰撞的导火索。那么问题特别是有价值的问题从哪里来呢?挖掘教材的知识联系是形成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阐明了一个很有价值的观点: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即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障碍,形成认知冲突,将自然形成富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之旅,实现动态生成的课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认知冲突”指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面临的新知学习之间的不一致所形成的一种状态,它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教学“植树问题”时,在情境中出示探究例题:“这是我们学校操场的一条小路。这条小路全长20米,计划在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我们知道它的知识基础是二年级学过的“等分除”、“包含除”。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很容易列式:20÷5=4(棵),经过学生的算理阐释,很明显这里的“4”表示的应该是4段,单位应该用“段”,而不是“棵”,单位为什么可以用“棵”呢?学生在动手画图中明白了“只栽一端,棵数=段数”,并在一一对应中明白了“棵数=段数”的知识原理。“单位明明是‘段’,为什么可以用“棵”呢?”顺势生成的问题,形成强烈的认知矛盾,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问题的挑战性可想而知。
  在名师的课堂寻找案例,特级教师朱国荣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可以算是一节应用认知冲突聚焦问题的经典案例。他巧妙地利用部分学生“根据长方形可以拉成平行四边形的相似性,得到结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邻边’的原有错误认知”,让学生经过冷静的观察对比,产生核心问题“为什么同样是7×5=35(平方厘米),可感觉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一样呢?”再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哪里大小不一样”“怎样清楚地表示出面积的不同”“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是多少”等一系列问题的跟进,数形结合变成是学生的自主需求,经过学生独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自然顺势而成。
  二、在知识本质中设计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的精心预设,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在知识的本质要素中设计问题,让几个大问题引领课堂的发展方向,内容高度集中,呈板块结构,尽显数学教学的简约但不简单。不管是概念、法则,还是方法、策略的教学,紧扣知识的本质是教师备课的要求,找准本质要素是教师教学能力强弱的体现。在知识的本质要素中设计问题,学生学得轻松,又易于深度探究,真正实现理解数学、掌握数学。
  在教学“抽屉原理”时,紧扣抽屉原理表述中的两个抽象的词语“总有一个”和“至少”设计问题,巧妙利用在课堂学习的52个学生的生日组织统计活动。
  师:“在我们班52 个同学中,总有一个月里至少有5个孩子过生日,你们相信吗?”
  学生质疑、反驳、认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高度集中,积极互动,形成一个立体交互的思维碰撞场面。
  生1:“老师,有可能有一个月一个人过生日都没有啊!”
  生2:“老师,有可能有一个月有6、7 个同学过生日啊!”
  ……
  诸如此类的疑问都在生生互动和统计学生生日的月份中得以诠释。整个理解过程来自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简单、有效,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又生动,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语,后面的探究活动水到渠成,学生都能抓住概念的本质有条理地进行表述。
  三、在开放应用中探究问题
  开放性是动态生成的课堂的显著特征。它不仅体现在新知探究中,在巩固应用中也需要好的问题引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应用环节再起思维高潮,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提升思维品质。在巩固应用中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方式,表现为情境开放、条件开放、策略开放和问题开放等,体现问题的思考性、实践性和发散性。
  在教学“位置”时,在应用环节教师设计了师生互相提问全班共同解决的互动场面。
  师:“我想请位置在(1,2)、(2,2)、(3、2)、(4,2)、(5,2)、(6,2)的同学起立。”
  生:“我想请位置在(5,1)、(5,2)、(5、3)、(5,4)、(5,5)、(5,6)的同学起立。”
  师:“我想用一个数对请第一排的同学起立,可以吗?”生:“我想请位置在(5,x)的同学起立。”
  师:“我想用一个数对请全班同学起立,应该怎么表示呢?到底是不是(x,x)呢?”
  学生在(x,x)和(x,y)中进行充分的争论、交流和辨析,达成共识,加深了对数对的认识。整个环节用环环相扣、步步递进的问题,用一题多变的方式让学生做了一次思维体操,形成主动积极的课堂动态氛围,学生感悟了符号化思想,提升了主体意识。
  四、在思维碰撞中发现问题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彰显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活动、互动和发展。用建构主义理论阐释为:数学学习是知识结构的不断同化顺应过程,表现为知识结构的“平衡——不平衡——修正——平衡”的反复,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是“动态生成——跟进——再生成——再跟进”的思维碰撞过程。因此,在学生的思维碰撞中跟进,及时捕捉学生生成的亮点,质疑问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认识,完善认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的优秀品质。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光要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想办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本人结合工作经验谈谈对数学课堂上创设情境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情境;创设
期刊
【摘 要】数学是素质教育学科的重要一员,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显得愈加重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具体的教材内容出发,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中找寻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完善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教学;创新能力;素质教育  就目前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来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因此, 我们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赋有实效性,才能焕发出新课程理念在常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指导作用。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思维;发挥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
期刊
【摘 要】教学的目的是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课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包括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老师与学生等多种因子,在这中间,每个因子相互发生动态组合。只有在整个教学生态系统中达到动态的平衡时,教学效率才是最有效的,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中,笔者主要就如何提高小学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立足于有效的课堂设计和有效的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教
期刊
【摘 要】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如果能够把新知识和新问题与已有的相类似的知识进行类比,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实现了知识和方法的正迁移。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善于利用类比推理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类比推理;属性;解决问题  纵观小学数学教材,类比推理有着广泛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类比推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学生充分经历探究
期刊
【摘 要】数学素养是人在先天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数学教育等影响,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品质等融于身心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数学素养,不仅仅表现在数学考试中能解题,还应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表现出是个学过数学的人,它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内化而成的。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谈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素养;主导作
期刊
【摘 要】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不断建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需要教师采用多种策略引领他们不断探索,从而内化为他们的认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应沿着新课标的指引,立足学生的实际,使他们有效地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主动构建好所学的知识。本文主要从“有效地创设情境、有效地建构模型、能解释会应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了小学数学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简单阐述了如何做好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期刊
【摘 要】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年龄,智力、生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早就了一批批学困生。新课程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出教育的个性化。分层教学是“着眼于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发展”的教育观念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如果说发现问题是获取新知的突破口,那么解决问题的过程则是培养灵活性、独创性的窗口。只有不断地研究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适应新课程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