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云服务立规矩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ba_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云服务蓬勃发展的今天,无论从规范行业发展,还是为用户提供保障,推动政府云服务采购的角度来说,云服务市场都需要立规矩。
  7月15日至16日,以“可信中国云,未来新生态”为主题的2014可信云服务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了首批通过可信云服务认证的云服务名单。此举不仅为用户未来选择云服务提供切实可信的依据,而且也为建立可信的云计算生态系统打下了基础。本次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数据中心联盟和云计算发展与政策论坛承办。
  新的里程碑
  可信云服务认证是由数据中心联盟和云计算发展与政策论坛联合发起和组织的,是目前国内唯一针对云服务的权威认证体系。可信云服务认证面向的认证对象仅仅是云服务本身,而不是云服务产品和云服务供应商。
  可信云服务认证目前主要针对五大类云服务提供认证,包括云主机服务、对象存储服务、云数据库服务、云引擎服务和块存储服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33家云服务商的54个云服务参与了可信云服务认证,其中19家云服务商的35项云服务通过了首批可信云服务认证,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阿里巴巴、新浪、腾讯、世纪互联、百度、UCloud、京东、蓝汛、华为、网宿、上海有孚、奇虎360、金山、浪潮、万国数据、苏州国科、甘肃移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在会议上指出,我国云计算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营造环境、完善制度和培育市场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工作。建立可信云服务评估认证机制是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信云服务大会的召开是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云计算产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此次可信云服务认证是非常好的事。”腾讯云计算公司副总裁陈晓建表示,“云计算的技术性非常强,用户在采购某项云服务时,肯定会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举例来说,用户购买一项云主机服务,考量的可能不仅仅是计算能力,还有存储能力、虚拟化能力、安全性、数据分析等。可信云服务认证对整个行业来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为厂商今后提供什么样的云服务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
  可信认证要持续下去
  据记者了解,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已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云服务认证。比如,日本云服务信息披露认证主要针对ASP-SaaS、IaaS-PaaS和数据中心进行评估,目标是培育市场,帮助云服务使用者选择更好的云服务提供商。截至2013年10月,日本已经有180家云服务提供商参加了信息认证。在韩国,云计算服务认证主要包括服务质量、设备性能和安全三个方面。在德国,可信云计算服务质量认证有十分严格的认证过程,申请人首先要回答220个问题,之后还要经过独立审计员的审查等。
  中国的云计算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更需要建立标准或规章制度,规范行业发展,为实现良性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用户来说,也可以将可信云服务认证作为一项衡量的标准,对各类云服务进行评估,从中选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云服务。可信云服务认证不仅可以使多方受益,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和规范我国云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可信云与云安全不能划等号,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陈晓建告诉记者:“可信云指的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云服务,它包含了一系列与云服务有关的标准。在此次可信云服务的认证过程中,相关部门提出了很多规范,比如云主机、云存储等服务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能力,都有一些量化的指标可以衡量。可信云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将个性化的云服务标准化了。当然,云安全是云服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实现可信云中‘可信’部分的重要内容,但可信与安全是两个范畴。”
  可信云服务认证并不是一项强制认证,各云服务商可以主动提出申请参与认证。目前提出认证申请的主要是国内的云服务商。还有一些云服务商虽然没有参与首批认证,但对此项认证十分关注,同时也积极参与了可信云服务的一些活动,比如华云数据就是其中的一家。“目前,云计算在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用户对云服务的接受度也大为提高,云服务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良机。在这一背景下,可信云服务大会的召开对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是一次有益的梳理。”华云数据高级副总裁于立娟表示,“在云计算产业链中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的云计算企业通过可信云的建设将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完善服务流程,增强核心竞争力。”
  可信云服务的认证期限是一年。在期限内,认证主管部门还会对经过认证的云服务持续进行动态监测。可信云服务的认证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认证主管部门就在本次大会上宣布,接下来将启动针对云主机和PaaS平台的可用性和性能监测,具体检测指标包括单台云主机的可用性、单台云主机的基本信息、单台云主机的主机性能、PaaS平台所有服务状态等。
  促进政府云服务采购
  可信云服务认证对于推进政府云服务的采购也有积极意义。财政部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瑛在大会上表示:“推进政务云服务的采购,应注重规范性,突出安全性,体现经济性。可信云服务认证不仅对云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而且也为政务云服务采购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规范。”
  在第12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上发布的《2014中国企业信息化及软件需求报告》显示,我国今年在政务信息化方面的投资总额将突破1600亿元,其中云计算将成为今年政府部门IT投资的重点。
  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国内的云服务商开始积极行动起来。7月初,阿里云和浪潮集团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合力拓展智慧城市和政务云市场,由阿里云提供政务云和智慧城市所需的云计算核心平台,浪潮提供服务器和上层应用服务,包括应用开发、数据迁移、运行维护等。浪潮云服务总经理颜亮介绍说:“浪潮具有软硬件产品全覆盖的能力,具有国内特一级系统集成资质,拥有跨区域IDC/ISP牌照。上述‘铁三角’的优势让浪潮成为具备整体交付能力的云服务商。”浪潮长期致力于政务云建设。浪潮云服务率先提出了“行业级云服务”的理念,并推出以自主、可控技术为核心的行业级云服务产品,为行业客户提供安全、可信的云服务解决方案。作为行业级云服务的样板,济南政务云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新模式。
  “腾讯云一直积极地与政府部门的各个机构接触。政府部门最关注的是安全性和可靠性。”陈晓建告诉记者,“我们从来没用过小型机,我们的存储方案也是自主研发的。腾讯云的底层基础架构、所有的软件都是我们自己开发的,没有任何第三方软件的影子。腾讯云可以满足政府部门对安全的要求。我们的责任是帮助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同时我们也长期关注政务云和如何使大企业云化,不过这需要经过长期投资和建设才能解决。”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主任王力达在会上表示:“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和相关厂商的配合下,我们已经完成了政府采购云服务定点的方案制定和文件编制等工作,即将启动试点工作。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同电信研究院密切合作,完善政务云服务采购规范体系,推动政务采购云服务工作的开展。”
其他文献
一边积极推出商业版Hadoop,一边积极投资基于Hadoop发展的大数据分析管理软件商Cloudera,当英特尔近期突然宣布将把这“两条线”合二为一,推出更接地气的“融合版”Hadoop之时,这个芯片之王在大数据市场的精巧布局和野心也随之露出锋芒——它要打造最适合Hadoop的服务器芯片系统,它要做大数据时代的王者。  在方兴未艾的大数据市场,基础架构厂商的商机,毋庸置疑地来自它们与正被广泛使用的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体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全年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06万亿元,同比增长23.4%;2013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占电子信息产业比重为24.7%,比2012年提高2个百分点;2013年,我国实现软件出口469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外包服务出口105亿美元。而最新的数据显示,2014年1—4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达到596
北京华夏运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EICG)是一家发展迅速的国家级高新企业,凭借多年对通信系统的应用及开发经验,已推出多种产品::Uranus环境危机预警系统、Web会议系统、电话会议系统、远程呈现系统……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其自主研发设计的Uranus机房监控系统已具备国际领先水平,并成功应用于政府、交通、能源、金融、医疗、教育、传媒等行业。 EICG秉承“诚信、开拓、务实、创新”的经营理念,以
随着企业逐步迈入不断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当今首席信息官(CIO)的角色已逐渐被推到前线,并深度涉足企业的各项业务。由于企业力争将技术作为其业务各方面的关键创新动因,CIO中的“I”不再仅仅代表“信息(Information)”的意思。要想在这个新世界中保持领先,CIO中的“I”必须要体现“诠释(interpretation)、提升(improvement)、互联(interconnected)、防入
在摩尔定律起效的时代,硬件按照既有的规律,有条不紊地升级换代。计算核心的增加、硬件的堆叠基本可以满足用户对IT基础设施性能、容量的要求。但是进入云计算时代,特别是大数据带来的数据呈几何级数的爆炸性增长,动摇了传统IT基础设施的根基。  业务与技术双轮驱动IT变革  以前,计算、存储、网络各自为政,现在这些资源都已经或正在被池化;以前,一套硬件架构对应一个应用,硬件通过纵向扩展来满足应用不断变化的需
产业互联网的浪潮已经来临,它将重塑产业链内从研发、生产、销售到协同合作等各个环节,成为产业发展新蓝海。企业应当看清产业互联网的本质,顺应趋势、把握机遇,结合自身能力和所在行业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互联网之路,掘金产业互联网新蓝海,获得更大的发展。  如何掘金产业互联网新蓝海?  首先,企业应先看清产业互联网本质,再做“变”与“不变”的思考。产业互联网是产业升级的推进器,是大势所趋,但它不是灵丹妙药,
不管是由于资金的限制,还是出于简化存储或应用的考虑,如果企业的应用环境已经虚拟化,并希望尽可能地发挥服务器本地的存储能力,从而减少使用外置存储系统的复杂性,那么VMware Virtual SAN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在2013年的VMware World大会上,VMware就宣布了Virtual SAN(简称vSAN),只不过当时vSAN还只是测试版,没有商用。2014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VM
尽管企业CIO经历过多次企业级IT主导技术的变迁,但云计算和大数据浪潮的袭来,依旧让见多识广的CIO颇感措手不及。这不仅因为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复杂性,也因为市场参与的厂商基于各自的优势和利益进行的宣传使CIO满头雾水,还因为云计算和大数据不菲的投资。多种因素交织,使得不少CIO谨慎行事,进而延误了企业在云平台上的业务创新。  关注性能、关爱绿色、关心用户成为4月10日、11日举办的“国际云计算咨
“大数据的实时分析,是许多企业在业务场景中无法回避的需求,也是目前大数据应用领域内诸多用户及厂商所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当然,也是英特尔和SAP共同聚焦的主题。”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数据中心及云计算业务产品市场总监贺晓东这样引出了关于英特尔和SAP在大数据领域的最新合作介绍。  伴随着过去几年的大数据热,海量复杂结构数据的存储、清洗、处理、查询和基本的分析功能在开放架构开源平台上已经基本实现,对这
数据即商机——LSI公司首次在美国之外举行的加速技术创新(AIS)峰会的主题道出了大数据的价值所在。对实时处理能力要求极高的大数据,要求存储也必须做出改变,这也是为什么闪存在数据中心里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  与硬盘共存  SSD刚进入数据中心领域时,很多人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SSD将完全取代传统硬盘。但是随着SSD独特的优势日益凸显和应用场景越来越明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SSD和硬盘将长久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