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源于语言实践,反过来又指导语言实践。不同的个体由于语言感觉能力和语言实践量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教师认识到预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
一、培养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詞汇的内涵和外延。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生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增大语言实践的量
不仅阅读有“精、泛”之分,听、说、写也有“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讲解详尽,分析细致清晰,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在“泛”的语言实践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要通过“泛”与“精”相结合的实践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错误,以真正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
三、培养善于积累的习惯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事实证明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并且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了可能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和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运用之时就会得心应手。具体做法举例如下:(1)制订计划,明确目标;(2)设立专题本,规定相应时间;(3)分层监督,互相竞争;(4)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背诵会”,进行默写比赛,鼓励同学之间寻找对手,开展积累竞赛。
四、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1)利用课堂优势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2)创设课堂外的英语学习氛围和环境。教师应多给学生营造一些无意识记忆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如联系许多理科中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的方式来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其他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
(3)利用家庭空间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氛围,如果有可能的话,将家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装点英语氛围的孩子的卧室,可以在家中的东西上贴上对应的英语单词,在孩子可以看到的地方装点些英文句子,在书架上贴上彩色即时贴,背诵这些句子。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中度过,但还有一定的时间跟家人有联系,我们要让孩子在家同样也能感受到学习英语的氛围。比如,编排英语“三句半”说唱词、播放一些英文歌曲、收看英文电视节目等。这样便可给孩子营造一种家庭环境氛围,让他们能很快进入角色。
五、音形结合,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运用彩色粉笔,用同一种颜色的粉笔分别写出单词中的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音标。这样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把字母与读音联系起来,以加强音形联系。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标注音标或根据音标读准单词,而且能在听到读音的情况下,准确写出该词的拼写形式,并且准确读出单词,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六、重视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
学法指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法,二是指导,即教法。学法指导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中,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课堂教学。
1.归纳指导法。学生们都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语言认识形成系统化成为可能。因此使用归纳法完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可让学生反复接触某一语言现象,使学生对此现象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加以归纳,如要求学生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或共同之处。
2.对比指导法。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外,还要引导学生寻求一些相似但又有不同的语言点,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差异,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加强学生的鉴别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加深理解所学的语言现象。
3.联想指导法。一词联想,群体记忆,以已学的词汇为基础,横向联系、扩展,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使之在一词联想中展开。如:学习动词时就要由动词原形联想到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联想到现在分词和过去时、过去分词;在学习国家、语言名称时就要将人民、首都、货币等联系在一起。总之,联想的方式多种多样,通过丰富的联想,可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也符合学生的求异心理。
4.讨论活动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定量的素材,让学生就某一语法现象或某一内容进行分组讨论。这种讨论的方法用于解决学生对语言现象的疑问,对课文的理解,也可用于对语言现象的操练、深化。学生们在分组讨论活动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语言活动的质量。
总之,语感是一种难以名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感觉。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教师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一、培养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詞汇的内涵和外延。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生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增大语言实践的量
不仅阅读有“精、泛”之分,听、说、写也有“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讲解详尽,分析细致清晰,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在“泛”的语言实践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要通过“泛”与“精”相结合的实践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错误,以真正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
三、培养善于积累的习惯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事实证明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并且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了可能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和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运用之时就会得心应手。具体做法举例如下:(1)制订计划,明确目标;(2)设立专题本,规定相应时间;(3)分层监督,互相竞争;(4)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背诵会”,进行默写比赛,鼓励同学之间寻找对手,开展积累竞赛。
四、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1)利用课堂优势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2)创设课堂外的英语学习氛围和环境。教师应多给学生营造一些无意识记忆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如联系许多理科中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的方式来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其他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
(3)利用家庭空间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氛围,如果有可能的话,将家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装点英语氛围的孩子的卧室,可以在家中的东西上贴上对应的英语单词,在孩子可以看到的地方装点些英文句子,在书架上贴上彩色即时贴,背诵这些句子。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中度过,但还有一定的时间跟家人有联系,我们要让孩子在家同样也能感受到学习英语的氛围。比如,编排英语“三句半”说唱词、播放一些英文歌曲、收看英文电视节目等。这样便可给孩子营造一种家庭环境氛围,让他们能很快进入角色。
五、音形结合,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运用彩色粉笔,用同一种颜色的粉笔分别写出单词中的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音标。这样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把字母与读音联系起来,以加强音形联系。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标注音标或根据音标读准单词,而且能在听到读音的情况下,准确写出该词的拼写形式,并且准确读出单词,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六、重视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
学法指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法,二是指导,即教法。学法指导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中,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课堂教学。
1.归纳指导法。学生们都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语言认识形成系统化成为可能。因此使用归纳法完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可让学生反复接触某一语言现象,使学生对此现象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加以归纳,如要求学生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或共同之处。
2.对比指导法。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外,还要引导学生寻求一些相似但又有不同的语言点,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差异,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加强学生的鉴别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加深理解所学的语言现象。
3.联想指导法。一词联想,群体记忆,以已学的词汇为基础,横向联系、扩展,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使之在一词联想中展开。如:学习动词时就要由动词原形联想到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联想到现在分词和过去时、过去分词;在学习国家、语言名称时就要将人民、首都、货币等联系在一起。总之,联想的方式多种多样,通过丰富的联想,可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也符合学生的求异心理。
4.讨论活动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定量的素材,让学生就某一语法现象或某一内容进行分组讨论。这种讨论的方法用于解决学生对语言现象的疑问,对课文的理解,也可用于对语言现象的操练、深化。学生们在分组讨论活动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语言活动的质量。
总之,语感是一种难以名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感觉。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教师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