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断奶后易发疾病与解决方法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l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仔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技术将直接影响着仔猪的生长发育,管理不当极易发生仔猪腹泻、水肿、发育迟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一、仔猪断奶后的发病机理
  1.仔猪断奶后大约需要一周左右的适应过程,由于断奶造成仔猪产生应激反应,在断奶后的数日内食欲减退,采食量不足,使仔猪消瘦,体重减轻,增重缓慢,需经7天左右的时间才能逐渐好转,体重增加,这期间仔猪因断奶常会发生腹泻,食欲减退,排黄绿色稀粪,尾部震颤,耳朵发绀但体温基本正常,常因全身脱水,小腹涨满而死亡。
  2.在仔猪断奶后的第二周时,易发生水肿病,表现为震颤、呼吸困难、运动失调,经数小时或几天后死亡。病理解剖,可见到胃内容物充满,胃大弯部和贲门黏膜水肿,腹股沟浅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眼睑和肠系膜水肿,血管充血和脑腔积液。
  3.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20~70日龄是仔猪消化道发育最快的阶段。仔猪在出生后的前几周,胃酸分泌较少,待60日龄后才会逐渐完整分泌功能,因此,影响了断奶仔猪日粮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仔猪哺乳时,母乳中的乳酸使胃内酸度较高,而断奶后胃内的pH值明显提高,因此,消化道内酶的分泌量也随着消化道的发育及食物的进入而发生变化,其中碳水化合物酶、脂肪酶、蛋白酶也逐渐上升。哺乳仔猪消化道中的乳酸菌,可抑制毒素的产生,减轻对胃肠中营养物质的破坏,对胃肠黏膜加强保护作用,防止因病原菌造成的消化道紊乱和腹泻,而断奶后因胃内pH值升高乳酸菌素逐渐减少,大肠杆菌逐渐增多,微生物受到破坏,导致疾病发生。
  4.仔猪出生后从母乳中获得的母源抗体,随着日龄的增加,母源抗体浓度也逐渐降低,此期间仔猪自身的主动免疫功能并不完善,在这期间的仔猪也容易发生疾病。
  5.仔猪断奶后,因离开母猪,改变了原来的生活环境,对新环境的生活方式不适应,易产生应激反应。猪舍条件不好,潮湿透风,低温,以及周围环境消毒不彻底,饲喂不当等都能导致仔猪发生腹泻。
  二、解决办法
  由于仔猪生长速度快,在2周龄至4周龄时依靠母乳提供的营养物质已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同时补饲以减少断奶后饲料转换的应急反应,由12日龄开始补饲,21日龄断奶,仔猪胃内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量均高于断奶前没补饲的仔猪,并通过补饲可防止肠绒毛和隐窝加深的程度。
  1.补饲时应根据仔猪消化生理特点选择高级别、高质量和适口性好的日粮。以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减少下痢的发生,可选择脂肪奶粉、乳糖、干燥血粉、优质鱼粉及膨化大豆等高蛋白,含抗病因子的理想原料。
  2.添加有机酸,在3~4周龄断奶仔猪的玉米、豆箔等日粮中添加柠檬酸、丙酸和延胡索酸,可明显提高仔猪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添加植酸酶可弥补断奶后体内的消化酶的活性降低,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改善提高仔猪的生长率,在日粮中添加植酸梅制剂。
  3.添加高铜高锌,为促进仔猪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防止仔猪下痢,应在仔猪的日粮中添加0.02%~0.05%铜和锌。
  三、断奶管理方法
  1.舍内温度要适宜,因仔猪刚断奶,对环境温度非常敏感,仔猪体重较小,要求环境温度要稳定,在仔猪断奶后1周内室温温差不要超过2度,否则仔猪生长不良会出现下痢现象。
  2.舍内地面应保持清洁干燥,使仔猪被毛干爽保温性强,潮湿易引起仔猪热量散失增加,使本身热量不足的仔猪更容易着凉和体温下降。
  3.由于断奶仔猪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差,尤其是对温度的变化,断奶时要采取将母猪转移走,将仔猪继续留在原来的圈内,以减少应急反应程度。
  4.仔猪舍内要防风、保温,尤其是穿堂风和贼风,以防着凉,受冻,患病,消耗饲料,影响生长。
  5.圈舍要定期消毒,防止疫病发生。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农药的使用使农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差,同时也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近几年,我区梨小食心虫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使果品质量严重下降,不仅影响了果品的商品性,也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入,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用性诱剂诱杀梨小食心虫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利用性诱剂诱杀害虫是一种无污染、无残留、简便、经济又环保的一种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应用,取得了
期刊
钠离子和氯离子是动物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元素,植物性饲料中一般含钠和氯的数量较少。为了补充这两种元素,应当在日粮中补给食盐。食盐是猪生理上不可缺少的成分,适量的食盐还可增加饲料的适口性,促进食欲和消化。但过量的食盐进入机体,则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多种动物都有食盐中毒发生的报道,但不同动物对食盐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就表现出不同的中毒剂量。常见于鸡和猪最为敏感。笔者在临床过程中遇到一起猪食盐中毒病例,就
期刊
一、危害及症状  大豆根腐病主要是苗期发生,病苗的主根和靠地面的茎基部形成红褐色,略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幼苗被害严重时,茎基部变褐细缩折倒枯死,幼株被害严重时,植株变黄,生长迟缓矮小。大豆根腐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当苗期多雨、地温低、土壤湿度大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发病重。重迎茬地发病重,高粱茬地种大豆也发病重。  二、侵染循环  引起大豆根腐病的大多数病原菌属于土壤习居菌,除了能以
期刊
2011年5月河北省昌黎县一养殖场饲养艾维茵肉鸡7500只,在25日龄时鸡群出现精神不振,羽毛蓬乱,眼结膜充血,流泪,呼吸困难,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拉白色豆腐渣样稀粪或拉红萝卜色粪便内有未吸收的饲料,部分拉血便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期间发病鸡为1260只,发病率为16.8%,死亡352只,死亡率为4.70%。发病期间曾用过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但治疗效果不明显。笔者根据临床症
期刊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生物体更如此,羊是以草食性为主的反刍类家畜,它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它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独特生理特点、繁殖特点、对环境的适应特点。因此我们在饲养过程中要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自觉不自觉地顺应其生产规律。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膳食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对肉食品的需求由原来的青睐大肉型向牛羊肉过度,人们不仅爱吃羊肉,而且爱吃羊羔肉,并且
期刊
开春以后,大棚蔬菜应以灰霉病、霜霉病、晚疫病、叶霉病、早疫病、菌核病、白粉病、细菌性叶斑病、蔓枯病、根结线虫病、白(烟)粉虱、斑潜蝇等为防控重点。主要措施如下:  一、棚室消毒灭菌   移栽前深翻土地,精细整地,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作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移栽前针对主要病虫选用合适药剂,用比常规防治时的稀释浓度稍大的药液均匀喷洒地面、墙壁、立柱和棚膜等处,进行表面灭菌,或用烟雾剂密闭熏闷12
期刊
[摘要] 在饲养管理实践中,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人为地改变了家禽的生长和生活环境,使整个“宿主-病原-环境”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对于养禽场而言,饲养的关键是禽病防治的群体防控。  [关键词] 家禽饲养;禽病;控制  一、影响家禽生长的环境因素  1.养禽场场址离城市、居民区太近  城市里的废气、废水、废弃物等“三废”会对家禽场造成严重危害,养禽场的“三废”会形成公害,造成相互的环境污染,极易引起
期刊
在西瓜生长的过程中,因环境条件不适或栽培措施不当,常会引起西瓜的生理失调而导致生理病害,使西瓜正常生长受到影响,从而使西瓜的品质和产量降低。为此,笔者深入田间认真观察与分析,掌握西瓜生理病害的症状及病因,形成防治措施,供大家在生产应用中参考。  一、僵苗  症状:植株生长处于停滞状态,生长量小,展叶慢,子叶、真叶变黄,根变褐,新生根少。这是西瓜苗期和定植前期的主要生理病害。  病因:①土壤温度偏低
期刊
一、接诊病例  2011年3月5日接诊安徽省萧县某养殖场5000只蛋鸡,日龄:210日。蓄主称:14d前鸡群出现呼吸道病,晚上关灯后听到气管啰音,采食下降至90%,产蛋下降5%,无死亡。用恩诺沙星等治疗5d,症状得到控制,2日后采食回升,病情好转,停药3d后,鸡群又出现呼吸道症状,用抗呼吸道感染药物治疗无效。接诊当日采食下降至正常量的5%,产蛋下降至4%。蛋壳发白、薄壳、软壳蛋上升20%,死亡10
期刊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养鸡业中热应激问题,从生产性能,行为、呼吸、循环、血液生化指标、消化、代谢及免疫应答等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 热应激;养鸡业;影响    应激是机体对体内外的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热应激是应激中最常见的一种。对产蛋鸡和生长鸡来说,最适温度是18~24℃,如果超过这个上限临界温度,鸡就会出现热应激,它通过改变鸡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降低鸡的采食量、生产性能、饲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