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措施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h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危害及症状
  大豆根腐病主要是苗期发生,病苗的主根和靠地面的茎基部形成红褐色,略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幼苗被害严重时,茎基部变褐细缩折倒枯死,幼株被害严重时,植株变黄,生长迟缓矮小。大豆根腐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当苗期多雨、地温低、土壤湿度大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发病重。重迎茬地发病重,高粱茬地种大豆也发病重。
  二、侵染循环
  引起大豆根腐病的大多数病原菌属于土壤习居菌,除了能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组织上越冬外,还可以在土壤中腐生。因此,土壤和病残体(病根)是大豆根腐病的初次侵染来源。大豆种子萌发后4~7d即可侵染胚茎和胚根,虫伤和其他自然伤口有利于多种病菌侵入。
  三、发病条件
  影响大豆根腐病发病的条件主要是土壤中菌源数量、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土壤温、湿度等。
  (1)种植制度。由于根腐病菌属于土壤习居菌,可以在土壤中腐生,在适宜寄主植物的条件下,病菌生长发育好、繁殖快,从而土壤中的菌源数量增多,发病重,所以大豆连作地根腐病重,连作年限越久,发病越重。总的发病趋势是重三年>重二年>重一年>迎茬>正茬。正茬明显小于迎茬和重茬,而迎茬和重茬之间差异不大,说明两年轮作对大豆根腐病基本没有防治效果。
  (2)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好的砂壤土、轻壤土、黑土较粘重土壤及通透性差的白浆土病害轻,土壤肥沃较土壤瘠薄地病害轻。
  (3)土壤温、湿度。大豆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适温为20~25℃,低于9℃出苗就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播种早,由于播种期土壤温度低,发病重。另外土壤含水量大,特别是低洼潮湿地,大豆幼苗长势弱,抗病力差,也易受病菌侵染,发病重;土壤含水量过低,旱情时间长或久旱后突然连续降雨,使大豆幼苗迅速生长,根部表皮易纵裂,伤口增多,也有利于病菌侵染,病害加重。
  (4)耕作方式。一般垄作比平作发病轻,大垄比小垄尤其平作栽培发病轻。其原因是垄作可进行中耕培土,使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土壤含水量降低;而平地由于土壤板结并易发生涝害,土壤含水量高,有利于病菌繁殖侵染根部,发病常重。
  (5)播种深度。大豆播种深度直接影响幼苗出土速度,若播种过深,则地温低,幼苗生长慢,组织柔弱,地下根部延长,根易被病菌侵染,使病情加重。
  (6)施肥。施肥水平和施肥种类对根腐病也有很大影响,一般氮肥用量大,使幼苗组织柔嫩,病害重,增施磷肥可减轻病害发生。
  (7)害虫。一般根部有潜根蝇为害,有利于病害发生,虫株率愈高发病愈重,反之则轻。
  (8)化学除草剂。豆田除草剂应用得好,可以对豆田灭草起到良好的作用,某些除草剂因施用方法和剂量不当,可造成大豆幼苗产生药害,使幼苗生长受阻,同时也会加重大豆根腐病的发生。
  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合理轮作。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严禁大豆重迎茬。
  (2)垄作栽培。垄作有利于降湿,增温,减轻病害。
  (3)适时晚播。适时晚播发病轻,地温稳定通过7~8℃时开始播种,并注意播深为3~5cm,不能超过5cm。
  (4)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减轻病情。及时翻耕、平整细耕土地,改善土壤通气状态,减少田间积水,适时中耕培土,促进根系发育,防治地下害虫,增施有机肥,培育壮苗,增强抗病力。在春季气温低,土壤粘重的为根腐病常发区,提高耕作水平是一项重要的防病措施。
  (5)施足基肥,种肥,及时追肥。应用多元复合液肥进行叶面施肥,弥补根部病侵吸收肥、水的不足。
  (6)中耕培土。及时进行中耕培土,促进地上茎基部侧生新根的形成,恢复生长。
  2.药剂防治
  (1)种衣拌种。用含有多菌灵、福美双和杀虫剂的大豆种衣剂拌种,种衣剂用量为种子重量的1%~1.5%,可以预防根腐病和潜根蝇。
  (2)混剂拌种。用多•福混剂拌种,用种子重量的0.4%药剂进行湿拌,为了增加附着性,可用聚乙烯醇液做粘着剂。
  (3)适乐时加阿普隆拌种。每100kg种子用2.5%适乐时150mL乳油加20%阿普隆40mL拌种。由于药剂拌种后,药效只能持续15~25d左右,一定要采用中耕培土措施,以利于侧生新根形成,以便及时补充肥、水。
  (4)药物治疗。已发病的田块,应及时喷施叶面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等,或喷施2%菌克毒克(宁南霉素)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促进病株新根的生成,增强植株的再生能力。配合比例是小叶敌400~500倍液、2%万佳丰水剂3000倍液、尿素150~200g/亩、磷酸二氢钾100~150g/亩,2%菌克毒克用量为50mL/亩。
其他文献
一、玉米丝黑穗病发生情况  经调查,近几年来全市玉米丝黑穗病发生非常严重,2002年面积在50万亩左右,严重的2万亩左右,感病品种发病率在10%~62%,抗病品种发病率在3%以下,其中兰家、甜水、西大窑、铧子、罗台、王家、鸡冠山等乡镇,改良沈试29最高发病率为62%;铁单12最高发病率为46%;东单60最高发病率为36%;新铁10、铁单13的发病率为29%~31.9%;丹413、富友1号等品种的发
期刊
现今社会,电子等高科技产品.精美的小区环境和室内环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舒适便利,让我们的生活不在枯燥无味,但是无孔不入的电磁波辐射已经悄无声息的开始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将电磁辐射波列为21世纪四大污染源之一。  今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爆炸,全球核威胁一触即发。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定级别不断上升,人们对辐射所带来的危害的担忧不断加剧,其威胁
期刊
玉米是我县第一大主栽作物,播种面积近170万亩。随着紧揍型玉米品种的推广,播种密度增大,玉米空杆率有上升的趋势,但并没有引起农民的足够重视。2007年我县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伏旱,玉米空杆率急剧上升。同一地块38个品种中,空杆率由5%~60%不等,给农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及时查找原因,提出科学的防治对策,对指导农业生产将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  一、玉米空杆率提高的原因  1.品种抗性差  就玉米品种本
期刊
[摘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能力大大增强,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病虫害防治工作仍然存在着植保防控体系不健全、农民绿色防控意识差、病虫草害发生程度严重回升等许多问题,因此要转变思路,更新观念,树立绿色防控理念,大力倡导生态调控、生物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最大限度的保障农业生产及产品安全。本人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结合生产实际提出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作物绿色
期刊
[摘要] 夏季气候炎热,牛只在散养放牧情况下,由于北方风沙大,往往会有很多牛只发生双眼或单眼不同程度的流泪,角膜混浊或呈乳白色,严重者可引起失明。临床诊断为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该病对养牛业危害极大,甚至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对该病的诊治做了详细的叙述。  [关键词]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诊治    一、流行病学  牛不分性别和年龄,均可发生,但幼年多发。蝇类等飞虫可机械传播本病。本病致病菌为摩勒氏
期刊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高档牛肉已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养好肉牛,最关键的技术还是做好犊牛的培育,只有做好了犊牛的培育,才能为优质肉牛的育肥打好基础。  [关建词] 犊牛;饲养管理技术    犊牛可分为初生期(出生至7日龄)和哺乳期(8日龄至断奶)两阶段。由于肉用母牛沁乳性能较差,所以肉用犊牛一般采取“母-犊饲养技术”,即随母哺乳技术。  一、犊牛的培育  1.初生期   
期刊
一、地老虎  1.发生条件  小地老虎喜欢阴湿环境,田间覆盖度大、杂草多、土壤湿度大的地方虫量大;黄地老虎喜欢干旱环境,对湿度要求不高,夏季怕热。他们的成虫都有趋光性和趋糖蜜性。  2.防治方法  ①早春清除田中及周围杂草。②捕虫灯诱杀成虫。采用6份糖、3份醋、1份白酒、10份水和1份90%敌百虫调匀,在成虫发生期诱杀成虫。③配制青草毒饵,每50kg切碎的青草加入40%辛硫磷乳油0.3~0.5kg
期刊
马属动物便秘又称结症、肠阻塞,是消化道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约占马属动物内科疾病的45%左右,多发生在春初秋末、劳役过重的季节,主要是胃肠运化功能减退而引发本病。  一、发病机制  本病是由于肠内容物蓄积,并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腐败发酵,继发肠臌气、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消化系统疾病,具体原因如下:  1.长时间使役、畜体失饮或少饮、胃肠黏膜大量吸收水液、肠内容物不能正常的保持液体浸润,致使肠内糟粕物
期刊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农药的使用使农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差,同时也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近几年,我区梨小食心虫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使果品质量严重下降,不仅影响了果品的商品性,也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入,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用性诱剂诱杀梨小食心虫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利用性诱剂诱杀害虫是一种无污染、无残留、简便、经济又环保的一种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应用,取得了
期刊
钠离子和氯离子是动物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元素,植物性饲料中一般含钠和氯的数量较少。为了补充这两种元素,应当在日粮中补给食盐。食盐是猪生理上不可缺少的成分,适量的食盐还可增加饲料的适口性,促进食欲和消化。但过量的食盐进入机体,则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多种动物都有食盐中毒发生的报道,但不同动物对食盐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就表现出不同的中毒剂量。常见于鸡和猪最为敏感。笔者在临床过程中遇到一起猪食盐中毒病例,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