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西方经济的差异及成因分析--以中国汉代与同一时期罗马为例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97156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高中历史课本对古代中国经济的介绍比较多,而对古代西方经济的叙述相形之下却显得单薄。笔者希望通过比较古代中西方经济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能够全面认识其经济问题的规律性,同时了解中西经济结构、政治体制以及文明的特点。本文以汉代与同一时期的罗马为切入点进行比较。
其他文献
物理教学一直以来都始终难以摆脱“难教、难学”的两难印象,而高效课堂教学正是改变现状的唯一出路.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做好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排查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是笔者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1 课堂导入  教师不重视导入的功能,平铺直叙、开门见山的导入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都在被动、麻木地接受知识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一些利用
《中学物理》2012年第10期上刊登了“关于同时的相对性辨析”(以下简称“辨析”)一文,在2013年第3期上刊登了“到底哪个事件先发生”(以下简称“发生”)一文.两篇文章均是关于狭义相对论中“同时的相对性”判断方法的讨论.后文是对前文的一些基本观念的纠正.笔者认为,前文和后文作者对相对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均有不妥.比如:如何确定事件发生的时刻、对参考系的认识、测量事件发生的时刻与接收事件发生的光信号时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双边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教学活动中,只重视某一方,取消或忽视另一方,这样的教学活动效果都是比较差的.可见,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长期以来使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语言,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以经验为教学理论的旧课堂教学结构,把学生看成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与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本着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
把琴弦上得很紧,没拉几次,弦就断了,只有有点儿松的琴弦才能拉出最美的乐音。生命的弦也不能绷得太紧,这样生命才能演绎无限精彩。都市的水泥路太硬,踩不出脚印,有人说是你不
在本期刊2013年6月期刊中有一篇文章《画错图像 歪打正着》,其中问题如下:  如图1所示,小球分别从等高、同底的光滑直斜面和光滑折斜面的顶端从静止滑下,试比较小球在这两个斜面上下滑到底端所用时间的长短.  分析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教辅书上都是通过图2的图象很容易得出结果,通过分析可知事实上,这个图象“速度-时间”图象是错误的,因为同一象限内的图线对应各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由于小球在斜面AB上
层层热气升腾上来,眼前一片氤氲.依稀看到几片茶叶的绿影,被热水冲开,像少女因转动而绽开的裙摆一般.待热气散去,清楚地看到那些或沉或浮,漾在水中的叶片惬意地舒展开来.于是
新课标后的新教材,人教版将物体的运动放到了第一章,2013年10月,笔者去东北师范大学参加“国培”时,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编审讲到人教版新教材的编排体系时,遭到了使用人教版新教材地区的老师的一致反对,他们都认为物体的运动还是放到第五章好,放到第一章的话,作为物理学科的入门教学对学生来说太难了.当时我也不以为然,但最近我讲到苏科版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时,才逐步认识到学生难学这一章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单
美国在1991年8月正式将互联网技术由军用转为民用,由此引发了全球互联网热潮,人类生活开始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英国《观察家报》列出了在这15年里改变世界的15个网站。1.www.eBay.c
点电荷在周围空间中激发的电场可以根据F=kQr2来处理,这个规律已经表明点电荷周围的电场分布是空间对称的.而任意形状的带电体从理论上讲都可以运用点电荷的电场和电场叠加原理来处理:即任意带电体在周围空间某一点激发的电场可以看成是这个带电体上的所有点电荷在这一点激发的电场矢量和.由此可见对称法则在处理静电场问题中有独到的优势.这一方法在近年的高考中是屡见不鲜,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点电荷在其周围空间激
教材是学校教育中基本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参考,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知识的载体.教材的内容是既定的,教材的编写者不可能,也没必要将所有相关的内容都编入教材,它不是详尽地将学生所学知识完整展示,而是以启发思维的方式提示要点知识.但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动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开发出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内容,也就是平常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