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诗坛词疆之中能人圣手满目皆是、举不胜举,而我独爱东坡诗词,豪放中足见豁达,婉约里深隐清致。尤其最近重拾他的《蝶恋花·春景》,更是在一遍又一遍的品读之中深得其旨,仿佛与词人隔着遥远的时空进行了一场心心相惜的对话。
妙哉:以景自况,物我合一
词人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上开始的:凋零的杏花几近枯萎,无精打采地吊在枝干上,似乎是谁一夜之间掳去了老树曾经茂密的头发。几根赤裸裸的枝干上,稀松地挂着几只青色的杏子,小而丑陋的样子强似没有。杏树的春天已然逝去,等待它的即是种种的未知,它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忍过炽热的酷暑,更不确定自己能否挨过肃杀的寒冬,只能站在原地,静静地为美好时光哀悼和惋惜。
词人又何尝不是呢?“花褪残红青杏小”,一句简短的景物描写,自是在“残红”和“青杏”这一对富有冲突感的颜色对比中暗示了词人无所适从的心境。每每读到这里,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孤独的身影——那是孑孓一身的词人,正伫立在暮春时节的杏树下,看着它尴尬的处境,也慨叹着自己过去的人生。
愁哉: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他天赋才情,却屡屡遭遇命运的不幸。一方面,仕途不顺,常常是有志难抒、郁郁而不得。他特立独行又不为世俗移其志,这样的秉性使得他在只允许“一言堂”的朝廷中吃尽了苦头。北宋神宗年间,作为文坛领袖的他就毫无顾忌地反对新法,并且在自己的诗文中明显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后来被当权者视为推行新政的阻力之一,就莫名其妙卷入了“乌台诗案”,这一关,就足足4个月。在他余生的仕途中,这样以“莫须有”的罪名所遭受贬谪或者折磨的经历不胜枚举,正如他自嘲所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政治上的失意和奸佞小人的陷害,直接导致了他注定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一生。
如果说,在纷繁的政治斗争中的他就像一叶扁舟行进在茫茫大海中一样,希望渺茫但仍然一息尚存的话,那么,妻子王弗的死却真正让他丧失了最后一根稻草。王弗16岁嫁与苏轼,颇通诗书,聪明沉静,堪称苏轼的贤内助。尤其在他不得其志之时,王弗更是始终如一地侍奉在侧,终日不离。夫妻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一时传为佳话。因此,年仅二十七岁的王弗病逝,无疑给苏轼带来了极大的打击。所谓“哀莫大于心死”的失望,在他的《悼亡妻》中可见一斑。
大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晚年时代的苏轼,在饱尝过命运的辛酸和无奈之后,反而开始以豁达的胸怀面对人生的患难。在他的思想观念中,道家文化逐渐渗透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他也从中获得了极大程度的解脱。
具体到《蝶恋花·春景》中,“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便很好地佐证了苏轼命运更迭状态下所作出的选择。就像词作中所谈及到的,尽管春天的时光不再,昔日的“佳人”不再,但是只要胸怀一颗平常心,世间万难都会迎刃而解。与其汲汲地追索已逝的一切,不如从此轻装上阵、学着放下。
提及这里,很多人大多津津乐道的是“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甚至将其作为失恋者的抚慰剂,无所不用其极。结合词的下阕来看,确有与“佳人”不得相见以至相知之苦,此种解法在词意上大致也能够说得通。但是,笔者看来,苏轼愁苦的来源,远非“佳人难再得”那么简单。换言之,他的愁苦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且是来自仕途和家庭等多个方面的。结合以上所谈苏轼的个人经历,是不难发现这一点的。因此,下阕中的“佳人”绝不仅仅只是暗指苏轼的意中人,而应该同时包括仕途中能够发现他、举荐他的“伯乐们”,甚至是生命中一切美好的、有价值的事物。这样一来,苏轼对于“佳人”的爱慕和渴求,就多少有了些对于人生意蕴的追寻和思考。
就后人看来,苏轼仕途不顺、知己难寻,本应该愁绪难解的。但是在这首词中,除去暮春情景的真实再现外,我们丝毫发现不了心灰意冷的颓废之感,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分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的香远益清,深入而透彻。我想,这也正是大家的思想所在,“天涯何处无芳草”,应愁而不愁,是何其旷达啊。
思哉:忆古观今,学会“清零”
圣人之所以称之为圣人,是因为身为古人,他的眼光和态度具有极高的预见性和指导性。苏轼的词作亦是如此,它们常常被我放在枕边,时时提醒我要学会忘记过去的辉煌和不幸,怀着一颗平常心继续前行。
是啊,一个人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记得的愁苦多一些,快乐就少一点;记得的过去多一些,未来就少一点。而且生命里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充满了无数的未知,就蕴育着无数的可能。既然“天涯处处尽芳草”,我们又何必叫苦不迭呢?所以,当下的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清零”的生活态度,面对磨难不退却、承受苦痛也不埋怨。
窗外黄昏逼临,我知道黑夜就要来临了,但是它即使再怎么嚣张猖狂,白昼总会如期而至的。于是我再一次拿起苏轼的词集,反复地品读这首《蝶恋花·春景》,同时在心里不断地告诉自己,豁达一点儿去生活吧,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妙哉:以景自况,物我合一
词人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上开始的:凋零的杏花几近枯萎,无精打采地吊在枝干上,似乎是谁一夜之间掳去了老树曾经茂密的头发。几根赤裸裸的枝干上,稀松地挂着几只青色的杏子,小而丑陋的样子强似没有。杏树的春天已然逝去,等待它的即是种种的未知,它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忍过炽热的酷暑,更不确定自己能否挨过肃杀的寒冬,只能站在原地,静静地为美好时光哀悼和惋惜。
词人又何尝不是呢?“花褪残红青杏小”,一句简短的景物描写,自是在“残红”和“青杏”这一对富有冲突感的颜色对比中暗示了词人无所适从的心境。每每读到这里,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孤独的身影——那是孑孓一身的词人,正伫立在暮春时节的杏树下,看着它尴尬的处境,也慨叹着自己过去的人生。
愁哉: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他天赋才情,却屡屡遭遇命运的不幸。一方面,仕途不顺,常常是有志难抒、郁郁而不得。他特立独行又不为世俗移其志,这样的秉性使得他在只允许“一言堂”的朝廷中吃尽了苦头。北宋神宗年间,作为文坛领袖的他就毫无顾忌地反对新法,并且在自己的诗文中明显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后来被当权者视为推行新政的阻力之一,就莫名其妙卷入了“乌台诗案”,这一关,就足足4个月。在他余生的仕途中,这样以“莫须有”的罪名所遭受贬谪或者折磨的经历不胜枚举,正如他自嘲所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政治上的失意和奸佞小人的陷害,直接导致了他注定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一生。
如果说,在纷繁的政治斗争中的他就像一叶扁舟行进在茫茫大海中一样,希望渺茫但仍然一息尚存的话,那么,妻子王弗的死却真正让他丧失了最后一根稻草。王弗16岁嫁与苏轼,颇通诗书,聪明沉静,堪称苏轼的贤内助。尤其在他不得其志之时,王弗更是始终如一地侍奉在侧,终日不离。夫妻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一时传为佳话。因此,年仅二十七岁的王弗病逝,无疑给苏轼带来了极大的打击。所谓“哀莫大于心死”的失望,在他的《悼亡妻》中可见一斑。
大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晚年时代的苏轼,在饱尝过命运的辛酸和无奈之后,反而开始以豁达的胸怀面对人生的患难。在他的思想观念中,道家文化逐渐渗透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他也从中获得了极大程度的解脱。
具体到《蝶恋花·春景》中,“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便很好地佐证了苏轼命运更迭状态下所作出的选择。就像词作中所谈及到的,尽管春天的时光不再,昔日的“佳人”不再,但是只要胸怀一颗平常心,世间万难都会迎刃而解。与其汲汲地追索已逝的一切,不如从此轻装上阵、学着放下。
提及这里,很多人大多津津乐道的是“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甚至将其作为失恋者的抚慰剂,无所不用其极。结合词的下阕来看,确有与“佳人”不得相见以至相知之苦,此种解法在词意上大致也能够说得通。但是,笔者看来,苏轼愁苦的来源,远非“佳人难再得”那么简单。换言之,他的愁苦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且是来自仕途和家庭等多个方面的。结合以上所谈苏轼的个人经历,是不难发现这一点的。因此,下阕中的“佳人”绝不仅仅只是暗指苏轼的意中人,而应该同时包括仕途中能够发现他、举荐他的“伯乐们”,甚至是生命中一切美好的、有价值的事物。这样一来,苏轼对于“佳人”的爱慕和渴求,就多少有了些对于人生意蕴的追寻和思考。
就后人看来,苏轼仕途不顺、知己难寻,本应该愁绪难解的。但是在这首词中,除去暮春情景的真实再现外,我们丝毫发现不了心灰意冷的颓废之感,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分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的香远益清,深入而透彻。我想,这也正是大家的思想所在,“天涯何处无芳草”,应愁而不愁,是何其旷达啊。
思哉:忆古观今,学会“清零”
圣人之所以称之为圣人,是因为身为古人,他的眼光和态度具有极高的预见性和指导性。苏轼的词作亦是如此,它们常常被我放在枕边,时时提醒我要学会忘记过去的辉煌和不幸,怀着一颗平常心继续前行。
是啊,一个人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记得的愁苦多一些,快乐就少一点;记得的过去多一些,未来就少一点。而且生命里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充满了无数的未知,就蕴育着无数的可能。既然“天涯处处尽芳草”,我们又何必叫苦不迭呢?所以,当下的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清零”的生活态度,面对磨难不退却、承受苦痛也不埋怨。
窗外黄昏逼临,我知道黑夜就要来临了,但是它即使再怎么嚣张猖狂,白昼总会如期而至的。于是我再一次拿起苏轼的词集,反复地品读这首《蝶恋花·春景》,同时在心里不断地告诉自己,豁达一点儿去生活吧,不念过去,不畏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