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芳草为何愁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ebi3807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诗坛词疆之中能人圣手满目皆是、举不胜举,而我独爱东坡诗词,豪放中足见豁达,婉约里深隐清致。尤其最近重拾他的《蝶恋花·春景》,更是在一遍又一遍的品读之中深得其旨,仿佛与词人隔着遥远的时空进行了一场心心相惜的对话。
  妙哉:以景自况,物我合一
  词人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上开始的:凋零的杏花几近枯萎,无精打采地吊在枝干上,似乎是谁一夜之间掳去了老树曾经茂密的头发。几根赤裸裸的枝干上,稀松地挂着几只青色的杏子,小而丑陋的样子强似没有。杏树的春天已然逝去,等待它的即是种种的未知,它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忍过炽热的酷暑,更不确定自己能否挨过肃杀的寒冬,只能站在原地,静静地为美好时光哀悼和惋惜。
  词人又何尝不是呢?“花褪残红青杏小”,一句简短的景物描写,自是在“残红”和“青杏”这一对富有冲突感的颜色对比中暗示了词人无所适从的心境。每每读到这里,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孤独的身影——那是孑孓一身的词人,正伫立在暮春时节的杏树下,看着它尴尬的处境,也慨叹着自己过去的人生。
  愁哉: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他天赋才情,却屡屡遭遇命运的不幸。一方面,仕途不顺,常常是有志难抒、郁郁而不得。他特立独行又不为世俗移其志,这样的秉性使得他在只允许“一言堂”的朝廷中吃尽了苦头。北宋神宗年间,作为文坛领袖的他就毫无顾忌地反对新法,并且在自己的诗文中明显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后来被当权者视为推行新政的阻力之一,就莫名其妙卷入了“乌台诗案”,这一关,就足足4个月。在他余生的仕途中,这样以“莫须有”的罪名所遭受贬谪或者折磨的经历不胜枚举,正如他自嘲所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政治上的失意和奸佞小人的陷害,直接导致了他注定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一生。
  如果说,在纷繁的政治斗争中的他就像一叶扁舟行进在茫茫大海中一样,希望渺茫但仍然一息尚存的话,那么,妻子王弗的死却真正让他丧失了最后一根稻草。王弗16岁嫁与苏轼,颇通诗书,聪明沉静,堪称苏轼的贤内助。尤其在他不得其志之时,王弗更是始终如一地侍奉在侧,终日不离。夫妻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一时传为佳话。因此,年仅二十七岁的王弗病逝,无疑给苏轼带来了极大的打击。所谓“哀莫大于心死”的失望,在他的《悼亡妻》中可见一斑。
  大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晚年时代的苏轼,在饱尝过命运的辛酸和无奈之后,反而开始以豁达的胸怀面对人生的患难。在他的思想观念中,道家文化逐渐渗透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他也从中获得了极大程度的解脱。
  具体到《蝶恋花·春景》中,“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便很好地佐证了苏轼命运更迭状态下所作出的选择。就像词作中所谈及到的,尽管春天的时光不再,昔日的“佳人”不再,但是只要胸怀一颗平常心,世间万难都会迎刃而解。与其汲汲地追索已逝的一切,不如从此轻装上阵、学着放下。
  提及这里,很多人大多津津乐道的是“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句,甚至将其作为失恋者的抚慰剂,无所不用其极。结合词的下阕来看,确有与“佳人”不得相见以至相知之苦,此种解法在词意上大致也能够说得通。但是,笔者看来,苏轼愁苦的来源,远非“佳人难再得”那么简单。换言之,他的愁苦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且是来自仕途和家庭等多个方面的。结合以上所谈苏轼的个人经历,是不难发现这一点的。因此,下阕中的“佳人”绝不仅仅只是暗指苏轼的意中人,而应该同时包括仕途中能够发现他、举荐他的“伯乐们”,甚至是生命中一切美好的、有价值的事物。这样一来,苏轼对于“佳人”的爱慕和渴求,就多少有了些对于人生意蕴的追寻和思考。
  就后人看来,苏轼仕途不顺、知己难寻,本应该愁绪难解的。但是在这首词中,除去暮春情景的真实再现外,我们丝毫发现不了心灰意冷的颓废之感,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分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的香远益清,深入而透彻。我想,这也正是大家的思想所在,“天涯何处无芳草”,应愁而不愁,是何其旷达啊。
  思哉:忆古观今,学会“清零”
  圣人之所以称之为圣人,是因为身为古人,他的眼光和态度具有极高的预见性和指导性。苏轼的词作亦是如此,它们常常被我放在枕边,时时提醒我要学会忘记过去的辉煌和不幸,怀着一颗平常心继续前行。
  是啊,一个人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记得的愁苦多一些,快乐就少一点;记得的过去多一些,未来就少一点。而且生命里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充满了无数的未知,就蕴育着无数的可能。既然“天涯处处尽芳草”,我们又何必叫苦不迭呢?所以,当下的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清零”的生活态度,面对磨难不退却、承受苦痛也不埋怨。
  窗外黄昏逼临,我知道黑夜就要来临了,但是它即使再怎么嚣张猖狂,白昼总会如期而至的。于是我再一次拿起苏轼的词集,反复地品读这首《蝶恋花·春景》,同时在心里不断地告诉自己,豁达一点儿去生活吧,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其他文献
【摘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发挥金融功能,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村安定团结、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积极作用。另外,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可以有效刺激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资金的投入,对解决农民贷款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金
期刊
自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红头文件颁布后,中国职业教育的春天好像已经来临,职业教育学校异军突起,争奇斗艳,然而纵观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却存在着许多共性的问题。不改进这些问题,中等职业教育不会有真正的春天。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不明确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这里说的应用型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要能应用,要适用,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人才是指中等
期刊
【摘要】语文汉语拼音是阅读和沟通的基础。综合分析以往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为提高汉语拼音教学质量而提出的教学方法以及汉语拼音中具体的音、调等方面的现状调查。本文章则以某具体学校为调查对象,深入调查本学校的汉语拼音教学现状,以此更加明确当前汉语拼音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 汉语拼音 教学现状  引言  汉语拼音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工具,也是学讲普通话的基础,一年级是学习汉语拼音的关键时期,因此
期刊
【摘要】当前,在社会环境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影响下,小学德育教育的展开已经不能够完全的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要结合当前的形势发展变化,积极的开创新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在保证加强德育教育力度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对应的情感渗透,保证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能够有序的展开。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 情感渗透 策略  德育教育可以说是每一个学校在整体的教育过程中,都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环节和内容,也是学
期刊
【摘要】爱听故事是每一个人的天性,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听故事更能吸引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打开语文故事的百宝箱,你会发现许多神奇美妙的东西。故事让语文教学更人性,更情趣,更美丽。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故事 有趣 美丽  前言  语文是一门美丽的艺术,是语言的锤炼,是文化的累积。语文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是语言工具,是文化集成。可是教育的现状让语文绚丽的光华渐渐被抹杀,慢慢地成为科学主
期刊
数学概念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证明的依据,是建立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数学概念的建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因此,数学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在新课程标准下,优化数学概念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
期刊
当代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而古诗文的部分恰恰就在这第一怕中。文言文的阅读是当代学生考试的薄弱环节,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趣,这样在考试当中往往得分不高。是什么原因使高中生对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诗文产生如此的惧怕心理呢?原因归纳为两点:一、学生的文言基础知识薄弱;二、教师的教学方法出现问题。而学生基础的牢固与否与各位语文教师的古诗文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有关。本文从
期刊
不少一线的语文教师都有如此的困惑:学生参差不齐,分化严重;课堂沉闷,负重跳舞,效果甚微。唉,如今的学生……  这是现实,好多学生对课堂已了无兴趣了。上课时,常有这样的镜头:屈指一数,认真听讲者寥若晨星;昏昏欲睡者,却遍地开花。其实这就是学生学习分化问题,要把学生带回你的课堂,要解决它,不是没有办法。有时办法还挺多,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本人发现“以点带面,触类旁通”之法可以为之,而且有较好的效果
期刊
一堂课成功与否,首先决定于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追求。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追求和期待,才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情,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精彩的教学环节,一节课才有了成功的基础和可能。换言之,教师追求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境界,就会想方设法去设计这样的课堂,努力呈现出所追求的课堂教学的样子。所以,教师对课堂教学境界的追求和期待越高,才会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期待,才有可能出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我们
期刊
【摘要】《山海经》是中国先秦的一本重要古籍,书中记述了大量有关地理、生物、药材等内容,因而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在这些想象奇特、类型多样的神话中,复生神话(神话主人公以另外一种形式复活生存的神话)因其特殊形式而具有很大研究价值。本文试图将复生神话按照其复生形式分类,从而探讨其中体现的先民自我意识。  【关键词】山海经 复生神话 复生形式 自我意识  《山海经》因为其独特的魅力,在历朝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