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探索黄芩药材质量综合评价模式

来源 :药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20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基于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探索黄芩药材质量综合评价模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黄芩中8种黄酮类成分同时定量分析的方法,建立以黄芩苷为内参比物质的一测多评法(QAMS);采用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法测定不同批次黄芩药材抗氧化活性,并以这8种成分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效价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不同成分对黄芩药材抗氧化活性的贡献;比较不同产地、不同商品规格、不同采收年限黄芩药材的综合质量.结果 表明,以黄芩苷为内参比物质测得的各指标成分相对校正因子系统适应性良好,QAMS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无显著差异;黄芩苷等8种指标成分与黄芩药材抗氧化活性关联性较强,灰色关联系数在0.7724~0.8086之间,其中黄芩苷、汉黄芩苷和粘毛黄芩素Ⅲ等的含量与药材抗氧化活性负相关,而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去甲汉黄芩素苷和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等的含量则与药材抗氧化活性正相关.黄酮苷与黄酮苷元含量比值(G/A)结合药材性状特征可作为划分不同品类黄芩药材的评价指标.G/A小于10为枯芩,G/A大于10为子芩或含有枯心的子芩.本研究所建立的QAMS简便、准确,可用于黄芩8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结合ABTS+抗氧化活性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了基于生物活性的黄芩质量综合评价模式,为建立符合中药自身特色的质量标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质谱和蛋白组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蛋白质翻译后甲基化修饰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发现和鉴定了一大批甲基化识别相关蛋白.蛋白翻译后修饰中的甲基化主要发生于赖氨酸和精氨酸,其中赖氨酸可形成单甲基化、双甲基化和三甲基化,而精氨酸则可形成单甲基化、对称或不对称双甲基化.甲基化识别结构域可精确识别不同甲基化程度的赖氨酸或精氨酸,传递甲基化信号,调控下游多种细胞过程,包括基因表达调控、RNA剪接翻译、细胞周期调控等.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这些识别蛋白的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也密切相关,因而这些甲基化识别蛋白已成为小分
聚合物胶束已成为一种很有潜力的药物载体,然而部分单聚合物胶束往往存在一些性能缺陷,如载药量偏低、稳定性不佳和微环境响应能力弱等.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高分子聚合物自组装形成的混合聚合物胶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尝试从聚合物混合胶束的分子间作用力、制备表征、性能优势和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展示聚合物混合胶束的优势,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希望为抗肿瘤纳米胶束的发展提供借鉴.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脏疾病的共有病理环节,并最终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藏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独具优势,其通过单一复方、时辰协同及辩证组合等特色用药方式发挥显著临床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多种藏药方剂及药材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肝星状细胞活化与增殖和胶原代谢调节等方式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通过归纳总结现有文献,从藏医病因病机、临床用药及药效机制等方面对藏药防治肝纤维化现代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合理应用与创新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在肿瘤发展的各个阶段普遍存在着糖基化异常,其中唾液酸(sialic acid,SA)修饰聚糖在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表面显著高表达,这些高度唾液酸化的肿瘤细胞通过与外周免疫细胞或内皮细胞上的SA结合受体唾液酸结合性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sialic acid binding immunoglobulin-like lectins,Siglecs)或选择素(selectins)相互作用,促进肿瘤免疫抑制环境的形成并帮助肿瘤细胞获得转移潜能.因此,针对Siglecs或selectins与其配体间相互作用的肿瘤治疗策
随着细菌耐药特别是革兰阴性细菌耐药趋势的不断上升,耐药细菌的感染已成为临床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特洛伊木马”策略设计的铁载体-抗生素偶联物,可以通过主动摄取穿过革兰阴性细菌的外膜,有望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有力武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报道的铁载体-抗生素偶联物药物设计策略,并重点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在此策略中的使用.
清除率反映药物分子在体循环中被提取和消除的快慢程度.通过化学结构修饰方法降低化合物的清除率有助于改善化合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性质.本文介绍了清除率的概念和研究意义,体内清除率的常见预测方法,重点综述了改善清除率的先导化合物结构优化策略,主要包括:通过降低亲脂性、封闭代谢位点、骨架修饰、增加位阻等方法降低肝脏代谢转化清除率;通过提高亲脂性、降低极性表面积、生物电子等排等方法降低胆汁排泄清除率或肾脏排泄清除率;最后总结了药物分子立体构型对清除率的影响.
采用Toyopreal HW-40C、Sephadex LH-20、硅胶和半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学技术从怀中1号鲜地黄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methyl-2-(hydroxymethyl)-4H-pyrone-4-one(1)、3-氨基-2-吡啶乙醇(2)、(5\'S)-2-oxo-N-phenylpyrrolidine-3-carboxamide (3)、焦谷氨酸甲酯(4)、吲唑(5)、尿苷(6)、腺苷(7)、rehmanalkaloid C (8)、1-
本研究设计合成了9个氨曲南羧酸酯前药,对其测定了不同种属动物血浆中的代谢稳定性,包括大鼠、小鼠、犬、猴和人血浆.结果 表明,氨曲南羧酸酯对不同血浆酯酶的敏感性存在种属差异,在啮齿类动物血浆中的酶解速率远远高于非啮齿类;在人血浆中的酶解速率可能与化合物本身的ClogP值呈正相关.该研究结果为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前药的研发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DAD-ELSD)联用技术分析黄芪汤的化学成分,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芪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机制.建立15批黄芪汤水煎液的指纹图谱,使用网络药理学筛选黄芪汤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黄芪汤水煎液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构建了由27个共有峰组成的黄芪汤水煎液高效液相指纹图谱,采用HPLC-DAD-
利用生物信息技术检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基因芯片数据,筛选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及潜在治疗药物,为本病深入研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检索“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词条,下载GSE109345芯片数据,利用BioJupie分析平台筛选对照组及纤维化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对所获得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分析、KEGG通路分析、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并作可视化处理;最终通过Connectivity Map (CMap)数据平台,预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