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新课改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应该尽可能地让化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融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和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入手,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不但能够轻松获取新课程知识,而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构建 生活化课堂 有效教学
全面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是每一位站在教育前沿的教学工作者必须去反思的问题。我们要不断进行探究和实践,实施有效教学,创造高效课堂。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构建生活化课堂是在化学课堂上实施高效教学的有效策略。新课程理念倡导“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生活”,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和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入手,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不但能够轻松获取新课程知识,而且学会了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一、设置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引领教学
我们身边的物质世界,时时处处都有化学变化发生。衣、食、住、行、用处处离不开化学。如果在教学时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把一些看似枯燥无味的化学概念、原理及化学反应跟生活联系起来,设置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必修1第四章氮,我就给学生讲授了“魔鬼谷”的故事:在新疆与青海交界处有一山谷,人称魔鬼谷,经常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把人畜击毙。然而谷内却是牧草茂盛,四季常青。学生们听后非常好奇,借此机会我讲述了氮元素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N2+O2=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学生们恍然大悟,接着我又让同学解释农业谚语“雷雨发庄稼”和汽车引擎点火造成的空气污染原因,水到渠成。
另外在讲述钠的化学性质时,我提到了金属钠水雷惊现珠江。六个装满钠的铁皮桶浮在江面上,其中三个发生剧烈爆炸。为了探究爆炸的原因,学生们主动获取了相关的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设计生活化的化学实验指导教学
化学实验对于学生而言确实具有它独特的魅力,因此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接触教材中的实验,还会针对每节课设计不同的生活化的实验,最大限度发挥实验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用新的视角去认识生活中的物质及现象,也使课堂更加贴近生活,使课堂更加生活化和生动化。我在讲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时,课前我削好了一个苹果,放在讲桌上,学生们观察到苹果变色了,我问变色原因,学生们齐声回答:“被氧化了。”于是我告诉他们: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无处不在。还有在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这一节时,我在课堂上用橘子做了一个原电池,学生们惊奇的发现:竟然产生了电流,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们设置了探究题目:橘子电池为什么会导电?原电池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这样一个小小的实验,不仅让学生意识到原电池知识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抽象难懂的,而是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习过程轻松的结束了。
例如讲必修1铝的化学性质时,在一个铝制的易拉罐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立即用胶布将易拉罐口密封,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加以解释。在讲授SO2的漂白性时,我提到了生活中有一些不法商贩用硫黄点燃对一些食品进行漂白,并组织学生动手做了实验,学生们的反应很强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讲授胶体与溶液的鉴别时,我用小烧杯装了少许豆浆,用激光笔照在上面做实验,同学们观察豆浆的丁达尔现象比观察Fe(OH)3胶体更加兴奋。
三、利用生活化的教具辅助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的语言能力再好,学生的抽象思维也不容易跟上。因此,教具的直观性对学生的帮助很大,特别是生活化的教具,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感兴趣,更容易接受,印象更深刻。在必修1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一位同学都自己制作了一套元素周期表小卡片,上面分别表示出元素符号,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主族元素),上课时让学生自己排布周期表,就像小孩子做拼图游戏一样,他们非常乐于接受。
在讲必修2第四章有机化合物中甲烷这节时,我给每位同学准备了橡皮泥和若干根小棍,让他们自己制作甲烷、乙烷等球棍模型,并在下一节乙烯中继续应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
四、采用生活化的课堂语言激活教学
在讲授必修1几种重要的金属时,介绍钠的重要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我就称碳酸钠为哥哥,碳酸氢钠为弟弟。非金属元素硅和碳时,我告诉学生硅和碳被称为“豪门二杰”,硅统治了无机矿物界(老大),碳统治了有机界(老大)。如果我们把枯燥的知识用生活化的语言去描述,就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可触可摸,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就能产生快乐的火花,让学生体会到快乐。如在苯、乙烯等教学过程中我让大家共同猜谜:“此物聚合好塑料,催熟水果用此药,氢氯溴水他都爱,酒精硫酸来制造。”——乙烯。“有人说我笨,其实并不笨,脱去竹笠换草帽,化工生产逞英雄。”——苯,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化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化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知识化,让学生在生活的实际情景中体验化学问题;另一方面,又要学生能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自觉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实现化学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通过化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构建生活化的化学课堂,使学生充分体验化学走向社会、生活的过程。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最终会让他们热爱化学,热爱生活!
【关键词】构建 生活化课堂 有效教学
全面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是每一位站在教育前沿的教学工作者必须去反思的问题。我们要不断进行探究和实践,实施有效教学,创造高效课堂。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构建生活化课堂是在化学课堂上实施高效教学的有效策略。新课程理念倡导“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生活”,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和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入手,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不但能够轻松获取新课程知识,而且学会了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一、设置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引领教学
我们身边的物质世界,时时处处都有化学变化发生。衣、食、住、行、用处处离不开化学。如果在教学时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把一些看似枯燥无味的化学概念、原理及化学反应跟生活联系起来,设置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必修1第四章氮,我就给学生讲授了“魔鬼谷”的故事:在新疆与青海交界处有一山谷,人称魔鬼谷,经常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把人畜击毙。然而谷内却是牧草茂盛,四季常青。学生们听后非常好奇,借此机会我讲述了氮元素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N2+O2=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学生们恍然大悟,接着我又让同学解释农业谚语“雷雨发庄稼”和汽车引擎点火造成的空气污染原因,水到渠成。
另外在讲述钠的化学性质时,我提到了金属钠水雷惊现珠江。六个装满钠的铁皮桶浮在江面上,其中三个发生剧烈爆炸。为了探究爆炸的原因,学生们主动获取了相关的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设计生活化的化学实验指导教学
化学实验对于学生而言确实具有它独特的魅力,因此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接触教材中的实验,还会针对每节课设计不同的生活化的实验,最大限度发挥实验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用新的视角去认识生活中的物质及现象,也使课堂更加贴近生活,使课堂更加生活化和生动化。我在讲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时,课前我削好了一个苹果,放在讲桌上,学生们观察到苹果变色了,我问变色原因,学生们齐声回答:“被氧化了。”于是我告诉他们: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无处不在。还有在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这一节时,我在课堂上用橘子做了一个原电池,学生们惊奇的发现:竟然产生了电流,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们设置了探究题目:橘子电池为什么会导电?原电池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这样一个小小的实验,不仅让学生意识到原电池知识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抽象难懂的,而是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习过程轻松的结束了。
例如讲必修1铝的化学性质时,在一个铝制的易拉罐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立即用胶布将易拉罐口密封,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加以解释。在讲授SO2的漂白性时,我提到了生活中有一些不法商贩用硫黄点燃对一些食品进行漂白,并组织学生动手做了实验,学生们的反应很强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讲授胶体与溶液的鉴别时,我用小烧杯装了少许豆浆,用激光笔照在上面做实验,同学们观察豆浆的丁达尔现象比观察Fe(OH)3胶体更加兴奋。
三、利用生活化的教具辅助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的语言能力再好,学生的抽象思维也不容易跟上。因此,教具的直观性对学生的帮助很大,特别是生活化的教具,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感兴趣,更容易接受,印象更深刻。在必修1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一位同学都自己制作了一套元素周期表小卡片,上面分别表示出元素符号,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主族元素),上课时让学生自己排布周期表,就像小孩子做拼图游戏一样,他们非常乐于接受。
在讲必修2第四章有机化合物中甲烷这节时,我给每位同学准备了橡皮泥和若干根小棍,让他们自己制作甲烷、乙烷等球棍模型,并在下一节乙烯中继续应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
四、采用生活化的课堂语言激活教学
在讲授必修1几种重要的金属时,介绍钠的重要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我就称碳酸钠为哥哥,碳酸氢钠为弟弟。非金属元素硅和碳时,我告诉学生硅和碳被称为“豪门二杰”,硅统治了无机矿物界(老大),碳统治了有机界(老大)。如果我们把枯燥的知识用生活化的语言去描述,就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可触可摸,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就能产生快乐的火花,让学生体会到快乐。如在苯、乙烯等教学过程中我让大家共同猜谜:“此物聚合好塑料,催熟水果用此药,氢氯溴水他都爱,酒精硫酸来制造。”——乙烯。“有人说我笨,其实并不笨,脱去竹笠换草帽,化工生产逞英雄。”——苯,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与升华。化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化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知识化,让学生在生活的实际情景中体验化学问题;另一方面,又要学生能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自觉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实现化学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通过化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构建生活化的化学课堂,使学生充分体验化学走向社会、生活的过程。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最终会让他们热爱化学,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