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4年,甘肃省泾川县几个农民的意外发现,震惊了当时的中国佛教考古界,被列为“196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这个发现比著名的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八重宝函套装舍利容器的发现还要早23年。
考古专家祝中熹在《精雕盛饰舍利棺》一文中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涅槃于古印度拘尸那迦城郊的两棵娑罗树之间,火化后的遗骨被当时印度境内8个国王分别造塔供奉。后来有19座塔分布在华夏大地,这便是时至今日我国许多佛教名刹尚保存着的舍利子的来源。”
考古专家安忠义指出:“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建塔瘗埋舍利的习俗也在中国流行。泾川大云寺地宫的出现,在中国舍利瘗埋制度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它首将中原传统的棺椁之制纳入佛教,开了用棺椁瘗埋舍利的先河。”
机缘巧合:一锹“铲”出国宝文物
大云寺地宫的发现,缘于一段非常偶然的机遇巧合。
那是1964年12月的一天,泾川县城关公社水泉寺大队贾家庄生产队的男女社员们在地里集体劳动,平整土地。
社员乔碎成在铲除瓦砾时,竟挖出了个洞口。他趴在洞口仔细瞅,里面似乎还有东西,就喊了起来:“哎呀,我挖出古墓了!”正在犁地的生产队长乔万福忙放下犁杖,赶过来一看,也断定是座古墓。大伙七手八脚把洞口南面挖得深了一些,出现一个石头门框,上面刻着花纹,往里瞅了好大一阵子,像是有一个石斗样的东西。乔碎成在石头门口探头试了试,因个子太高不方便下去。比乔碎成个儿小的乔世荣说:“我下去看看。”就从石门钻了进去。他看见洞壁上绘着画,那只石斗在正中间放着,能挪动,但抱不起来。他一点点挪,把石斗挪到洞口,招呼外面的人把石斗搬了出来。
东西露出地面后人们才看清楚,原来不是什么石斗,而是个石函,石函上刻有花纹和铭文,揭开石函函盖,里面竟有一口镏金铜匣,铜匣下面还压着一枚镏金铜钥匙。
“匣子里一定有珍宝,不能乱动。”生产队长乔万福说完,抱起石函,和社员们一起回到村里,把石函放到队部,就派人向县文化馆作了汇报。县文化馆文博专干张映文立即去现场清理发掘。张映文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文博工作,对泾川已发现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过全面考察。他赶到水泉寺大队石函出土地点,叮咛社员保护好发掘现场,接着,直奔贾家庄生产队队部。当他揭开石函盖子时,一下惊呆了,他赶紧重新盖好石函,半晌才说:“这是唐代大云寺地宫的佛宝,里面有14颗佛祖舍利呢!”并嘱咐社员这是国宝,要保护好。
留下几名社员看守后,张映文又回到了大云寺地宫发掘现场,他领着社员们小心翼翼地挖开土层,地宫便露了出来,整座建筑为砖石混筑,大致呈长方形,坐北面南,居中开一门。门前是一条宽1.5米、长约2米的过道,过道两侧的壁面上残存着斑驳的彩绘,已剥蚀殆尽。在门楣、门框内外两侧的石面上,均有线刻的图案,内容为华丽的香炉、婀娜的飞天、威武的天王和强壮的力士。已经取出来的石函,原来就放置在砖室中央。
回到队部后,张映文又对石函进行仔细清理。并写了出土报告:石函由质地坚硬的大理石制成,方形覆斗顶,长50.5厘米,宽49.5厘米,高42.5厘米,顶上正中刻一方框,框内刻着:“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16字,周围镌刻着花纹。函身四周均刻有铭文。函内盛有4寸见方的铜匣,样子很像石函,匣上有锁,钥匙由一条细金链系在匣上,尚可开启。铜匣内是一具长方体银椁,比匣略小,盖为瓦形,周围还有一周低矮的小栏杆,椁身两侧各有一对并列的小环。匣、椁的表面都是细工雕刻的素纹忍冬花。银椁里是金棺,样子与银椁相同,比银椁稍小,周身是金页贴成的莲花图案,花中镶有各色宝石,正中与侧面均嵌有较大的白色珍珠。金棺内盛一很小的球形细颈琉璃瓶,内含米粒大的白色晶体14粒,即“舍利子”。
为了保护这世所罕见的国宝级文物,在当时的条件下,甘肃省有关部门决定将其收入甘肃省博物馆保管。
大云寺佛骨舍利和金银棺椁的发现,成为我国佛教考古界的一件盛事,也被作为当年我国考古重大事件之一,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一书。
1971年9月19日,现代文坛泰斗、考古学顶级大师,71岁高龄的郭沫若陪同柬埔寨王国首相宾努亲王来兰州访问时,仔细品评鉴定了镏金铜匣、银椁、金棺和佛舍利等文物,称赞其为是稀世珍宝,同时鉴定为国宝的还有1969年武威出土的铜奔马。
可惜的是,当时的重大发现因历史的原因并不为人们所知。直到2004年10月20日,《甘肃日报》高级编辑许维发表了长篇通讯《拂去岁月的尘封》,详细报道了40年前泾川出土的唐代大云寺舍利石函和金银棺椁的发现以及40年来的保护研究现状。这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才浮现出来。
时光流逝,2010年9月,经过泾川几辈人的不懈努力,曾毁于洪水与战火的大云寺又仪态万方地矗立于旧址之上。
皇天厚土:积淀厚重的文化底蕴
泾川县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秦陇交界处,历史悠久,建郡设县已有2100多年。由于地处丝绸古道要冲,历代皆为重镇。因此,就有了在这块14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积淀下来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西汉时,汉武帝在泾川置安定县,这座古城开始按县城的规制进行修建。至东汉,安定县担负起保卫国家西部边陲疆土不受侵犯的重任。特别在北魏,在这里设了泾州,当时是州管郡,郡管县城。泾州当时领6郡17县,地盘相当于今天六盘山以西,宝鸡、关中、平凉、庆阳、固原等一大片。有史料记载,泾州城当时是岭北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
在丝绸之路上,泾州城是东进长安的第一城,也是西出长安的第一城。当无数的官员、和尚、商人等离开长安,踏上西去的旅程,走到泾州,就标志着将要离开中原故土,因为翻过六盘山,就成了具有西域风情的地界了。而从罗马到长安的外国官员、商队、僧侣等,在新疆、河西饱受广阔无际的戈壁沙漠和人烟稀少的荒凉寂寞之苦,在长途跋涉中,见不到城市的繁华。所以,当他们一步入泾州城,就看到来往不绝的商贸驼队,无数的骆驼、无数的商品在泾州中转、贸易。泾州城里民风古朴,塔寺林立,泾河两岸百里石窟绵延。他们从这里汲取着汉文化的营养,在感受城市繁华的同时,也感受着汉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汇的异彩纷呈。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后有20个皇帝与泾州有缘。周文王伐密,有共国古城作证。周康王游共国,在地方志上有明确记载。周穆王西征犬戎至泾河上游。《史记》载,秦始皇过回中,出鸡头山,登崆峒。他过的回中就是泾州。汉武帝在45~69岁之间,先后11次到过泾州,开通了长安至泾州的官道。后秦武帝叫姚苌,他在泾州积蓄力量和财富,夺取了长安,当了皇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正式设置泾州,泾州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北魏宣武帝的后妃胡充华,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灵太后,安定临泾人,父亲胡国珍,是北魏司徒,生有一子,后继位为孝明帝。所以,泾州的王母宫石窟,南石窟的开凿,都得到朝廷的支持。北魏的高峰寺,又名嵩显寺,是皇家寺院,宣武帝敕赐了碑文,全称叫“敕赐嵩显禅寺碑记”,拓片影印件至今还保存着。到了公元601年,隋文帝杨坚时年60岁,下诏“朕归依三宝,重兴圣教……”14粒舍利被高僧送往泾州,在大兴国寺兴建舍利塔和地宫,与全国30个州同时同刻于10月15日午时将舍利置函,供奉于舍利塔地宫之中。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泾州敕建了大云寺,在大兴国寺原址发现隋代供养的舍利子,置了金棺银椁铜匣石函。成为历史上首将中原传统的棺椁之制纳入佛教,开了用棺椁瘗埋舍利的先河。宋真宗赵恒曾敕建解脱禅寺,也叫水泉寺。元世祖忽必烈曾给泾州镇海寺专门下过一道圣旨,让民众保护宗教财产,尊重信教人员。其帝师八思巴用他创造的八思巴文写了这道圣旨,刊刻在碑石上。
修旧如旧:千年古寺重获新生
自从《甘肃日报》刊发长篇通讯《拂去岁月的尘封》后,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专题片《国宝故事——甘肃泾川大云寺舍利》,并在其国宝档案栏目播出《大云寺佛舍利套函》上、下集。一时间全国各大媒体竞相报道。
此后,镏金铜匣、银椁、金棺和佛舍利等国宝级文物多次赴日本、新加坡、法国、英国和瑞士等国展出。2004年6月,又同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的铜奔马仪仗群俑等12件(组)国宝一起远赴美国,参加国家文物局主办的3~8世纪中国艺术和中外文化交流展览“走向盛唐展”。泾川大云寺遗产重获新生赢得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为切实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泾川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古泾州大云寺原址修建泾川大云寺博物馆。
艺术传承:仿唐建筑再现唐代风韵
如今,仿唐式建筑的大云寺博物馆已表现出了其显著的特色:规模宏大,布局严整,举架平缓,出檐深远,用材硕大,色调古朴,庄重典雅。工程建筑群基本沿袭唐代建筑风格,前后逐层升高,中、东、西三路规模宏大,气势恢弘,中轴线基本对称,以唐代礼制进行总体布局,所有建筑都参考唐代规范做法。舍利方塔建筑设计举架平缓显得非常稳重,大部分建筑采用较大的出檐,有的出檐达到五六米,飘逸、灵动、大气,充分体现隋唐建筑的独特风格。
“面对规模宏大的大云寺建筑群,回想三年多来的建设,确实让人激动和感慨!”面相富态的大云寺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宏举是大云寺建设的直接参与。他说,大云寺博物馆从规划到二期工程完成,凝聚了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无数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批示,两次视察大云寺博物馆建设情况,对大云寺博物馆建设、开发、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平凉市的领导在博物馆论证、规划、建设过程中多次深入实地检查指导,督促工程建设,给予各方面帮助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博物馆的顺利建设。为按期完工,县上多方筹资,全力调度建设物资供应。泾川县上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每周召开一次现场调度会,分管领导蹲点督办,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舍利塔主体建成后经受住了“5·12”大地震的考验,经各方面专家检测,舍利塔未受丝毫影响。
文化旅游:古丝路上的璀璨明珠
登上了大云寺舍利塔七层塔顶,极目远眺,泾河、汭河汇合后从回山脚下缓缓流过,泾川县城尽收眼底;南面是北魏的嵩显禅寺,西南面有回山瑶池王母祖祠和王母宫石窟,至今香火鼎盛;东依百里石窟长廊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魏南石窟寺;西面又有商周祭坛,遗址至今保存完好。就是这样一个风水灵秀之地,成为隋文帝兴建寺塔,供奉舍利的圣地。真可谓:“泾川呈胜景,欣看一列长廊,百眼玉泉,丝路尚余唐韵在;圣地沐春风,为有七层宝塔,数枚舍利,碧天总是佛光多。”也正是这一切,足以见证古时泾川经济文化繁盛的景象。
考古专家祝中熹在《精雕盛饰舍利棺》一文中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涅槃于古印度拘尸那迦城郊的两棵娑罗树之间,火化后的遗骨被当时印度境内8个国王分别造塔供奉。后来有19座塔分布在华夏大地,这便是时至今日我国许多佛教名刹尚保存着的舍利子的来源。”
考古专家安忠义指出:“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建塔瘗埋舍利的习俗也在中国流行。泾川大云寺地宫的出现,在中国舍利瘗埋制度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它首将中原传统的棺椁之制纳入佛教,开了用棺椁瘗埋舍利的先河。”
机缘巧合:一锹“铲”出国宝文物
大云寺地宫的发现,缘于一段非常偶然的机遇巧合。
那是1964年12月的一天,泾川县城关公社水泉寺大队贾家庄生产队的男女社员们在地里集体劳动,平整土地。
社员乔碎成在铲除瓦砾时,竟挖出了个洞口。他趴在洞口仔细瞅,里面似乎还有东西,就喊了起来:“哎呀,我挖出古墓了!”正在犁地的生产队长乔万福忙放下犁杖,赶过来一看,也断定是座古墓。大伙七手八脚把洞口南面挖得深了一些,出现一个石头门框,上面刻着花纹,往里瞅了好大一阵子,像是有一个石斗样的东西。乔碎成在石头门口探头试了试,因个子太高不方便下去。比乔碎成个儿小的乔世荣说:“我下去看看。”就从石门钻了进去。他看见洞壁上绘着画,那只石斗在正中间放着,能挪动,但抱不起来。他一点点挪,把石斗挪到洞口,招呼外面的人把石斗搬了出来。
东西露出地面后人们才看清楚,原来不是什么石斗,而是个石函,石函上刻有花纹和铭文,揭开石函函盖,里面竟有一口镏金铜匣,铜匣下面还压着一枚镏金铜钥匙。
“匣子里一定有珍宝,不能乱动。”生产队长乔万福说完,抱起石函,和社员们一起回到村里,把石函放到队部,就派人向县文化馆作了汇报。县文化馆文博专干张映文立即去现场清理发掘。张映文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文博工作,对泾川已发现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过全面考察。他赶到水泉寺大队石函出土地点,叮咛社员保护好发掘现场,接着,直奔贾家庄生产队队部。当他揭开石函盖子时,一下惊呆了,他赶紧重新盖好石函,半晌才说:“这是唐代大云寺地宫的佛宝,里面有14颗佛祖舍利呢!”并嘱咐社员这是国宝,要保护好。
留下几名社员看守后,张映文又回到了大云寺地宫发掘现场,他领着社员们小心翼翼地挖开土层,地宫便露了出来,整座建筑为砖石混筑,大致呈长方形,坐北面南,居中开一门。门前是一条宽1.5米、长约2米的过道,过道两侧的壁面上残存着斑驳的彩绘,已剥蚀殆尽。在门楣、门框内外两侧的石面上,均有线刻的图案,内容为华丽的香炉、婀娜的飞天、威武的天王和强壮的力士。已经取出来的石函,原来就放置在砖室中央。
回到队部后,张映文又对石函进行仔细清理。并写了出土报告:石函由质地坚硬的大理石制成,方形覆斗顶,长50.5厘米,宽49.5厘米,高42.5厘米,顶上正中刻一方框,框内刻着:“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16字,周围镌刻着花纹。函身四周均刻有铭文。函内盛有4寸见方的铜匣,样子很像石函,匣上有锁,钥匙由一条细金链系在匣上,尚可开启。铜匣内是一具长方体银椁,比匣略小,盖为瓦形,周围还有一周低矮的小栏杆,椁身两侧各有一对并列的小环。匣、椁的表面都是细工雕刻的素纹忍冬花。银椁里是金棺,样子与银椁相同,比银椁稍小,周身是金页贴成的莲花图案,花中镶有各色宝石,正中与侧面均嵌有较大的白色珍珠。金棺内盛一很小的球形细颈琉璃瓶,内含米粒大的白色晶体14粒,即“舍利子”。
为了保护这世所罕见的国宝级文物,在当时的条件下,甘肃省有关部门决定将其收入甘肃省博物馆保管。
大云寺佛骨舍利和金银棺椁的发现,成为我国佛教考古界的一件盛事,也被作为当年我国考古重大事件之一,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一书。
1971年9月19日,现代文坛泰斗、考古学顶级大师,71岁高龄的郭沫若陪同柬埔寨王国首相宾努亲王来兰州访问时,仔细品评鉴定了镏金铜匣、银椁、金棺和佛舍利等文物,称赞其为是稀世珍宝,同时鉴定为国宝的还有1969年武威出土的铜奔马。
可惜的是,当时的重大发现因历史的原因并不为人们所知。直到2004年10月20日,《甘肃日报》高级编辑许维发表了长篇通讯《拂去岁月的尘封》,详细报道了40年前泾川出土的唐代大云寺舍利石函和金银棺椁的发现以及40年来的保护研究现状。这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才浮现出来。
时光流逝,2010年9月,经过泾川几辈人的不懈努力,曾毁于洪水与战火的大云寺又仪态万方地矗立于旧址之上。
皇天厚土:积淀厚重的文化底蕴
泾川县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秦陇交界处,历史悠久,建郡设县已有2100多年。由于地处丝绸古道要冲,历代皆为重镇。因此,就有了在这块14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积淀下来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西汉时,汉武帝在泾川置安定县,这座古城开始按县城的规制进行修建。至东汉,安定县担负起保卫国家西部边陲疆土不受侵犯的重任。特别在北魏,在这里设了泾州,当时是州管郡,郡管县城。泾州当时领6郡17县,地盘相当于今天六盘山以西,宝鸡、关中、平凉、庆阳、固原等一大片。有史料记载,泾州城当时是岭北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
在丝绸之路上,泾州城是东进长安的第一城,也是西出长安的第一城。当无数的官员、和尚、商人等离开长安,踏上西去的旅程,走到泾州,就标志着将要离开中原故土,因为翻过六盘山,就成了具有西域风情的地界了。而从罗马到长安的外国官员、商队、僧侣等,在新疆、河西饱受广阔无际的戈壁沙漠和人烟稀少的荒凉寂寞之苦,在长途跋涉中,见不到城市的繁华。所以,当他们一步入泾州城,就看到来往不绝的商贸驼队,无数的骆驼、无数的商品在泾州中转、贸易。泾州城里民风古朴,塔寺林立,泾河两岸百里石窟绵延。他们从这里汲取着汉文化的营养,在感受城市繁华的同时,也感受着汉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汇的异彩纷呈。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后有20个皇帝与泾州有缘。周文王伐密,有共国古城作证。周康王游共国,在地方志上有明确记载。周穆王西征犬戎至泾河上游。《史记》载,秦始皇过回中,出鸡头山,登崆峒。他过的回中就是泾州。汉武帝在45~69岁之间,先后11次到过泾州,开通了长安至泾州的官道。后秦武帝叫姚苌,他在泾州积蓄力量和财富,夺取了长安,当了皇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正式设置泾州,泾州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北魏宣武帝的后妃胡充华,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灵太后,安定临泾人,父亲胡国珍,是北魏司徒,生有一子,后继位为孝明帝。所以,泾州的王母宫石窟,南石窟的开凿,都得到朝廷的支持。北魏的高峰寺,又名嵩显寺,是皇家寺院,宣武帝敕赐了碑文,全称叫“敕赐嵩显禅寺碑记”,拓片影印件至今还保存着。到了公元601年,隋文帝杨坚时年60岁,下诏“朕归依三宝,重兴圣教……”14粒舍利被高僧送往泾州,在大兴国寺兴建舍利塔和地宫,与全国30个州同时同刻于10月15日午时将舍利置函,供奉于舍利塔地宫之中。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泾州敕建了大云寺,在大兴国寺原址发现隋代供养的舍利子,置了金棺银椁铜匣石函。成为历史上首将中原传统的棺椁之制纳入佛教,开了用棺椁瘗埋舍利的先河。宋真宗赵恒曾敕建解脱禅寺,也叫水泉寺。元世祖忽必烈曾给泾州镇海寺专门下过一道圣旨,让民众保护宗教财产,尊重信教人员。其帝师八思巴用他创造的八思巴文写了这道圣旨,刊刻在碑石上。
修旧如旧:千年古寺重获新生
自从《甘肃日报》刊发长篇通讯《拂去岁月的尘封》后,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专题片《国宝故事——甘肃泾川大云寺舍利》,并在其国宝档案栏目播出《大云寺佛舍利套函》上、下集。一时间全国各大媒体竞相报道。
此后,镏金铜匣、银椁、金棺和佛舍利等国宝级文物多次赴日本、新加坡、法国、英国和瑞士等国展出。2004年6月,又同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的铜奔马仪仗群俑等12件(组)国宝一起远赴美国,参加国家文物局主办的3~8世纪中国艺术和中外文化交流展览“走向盛唐展”。泾川大云寺遗产重获新生赢得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为切实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泾川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古泾州大云寺原址修建泾川大云寺博物馆。
艺术传承:仿唐建筑再现唐代风韵
如今,仿唐式建筑的大云寺博物馆已表现出了其显著的特色:规模宏大,布局严整,举架平缓,出檐深远,用材硕大,色调古朴,庄重典雅。工程建筑群基本沿袭唐代建筑风格,前后逐层升高,中、东、西三路规模宏大,气势恢弘,中轴线基本对称,以唐代礼制进行总体布局,所有建筑都参考唐代规范做法。舍利方塔建筑设计举架平缓显得非常稳重,大部分建筑采用较大的出檐,有的出檐达到五六米,飘逸、灵动、大气,充分体现隋唐建筑的独特风格。
“面对规模宏大的大云寺建筑群,回想三年多来的建设,确实让人激动和感慨!”面相富态的大云寺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宏举是大云寺建设的直接参与。他说,大云寺博物馆从规划到二期工程完成,凝聚了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无数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批示,两次视察大云寺博物馆建设情况,对大云寺博物馆建设、开发、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平凉市的领导在博物馆论证、规划、建设过程中多次深入实地检查指导,督促工程建设,给予各方面帮助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博物馆的顺利建设。为按期完工,县上多方筹资,全力调度建设物资供应。泾川县上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每周召开一次现场调度会,分管领导蹲点督办,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舍利塔主体建成后经受住了“5·12”大地震的考验,经各方面专家检测,舍利塔未受丝毫影响。
文化旅游:古丝路上的璀璨明珠
登上了大云寺舍利塔七层塔顶,极目远眺,泾河、汭河汇合后从回山脚下缓缓流过,泾川县城尽收眼底;南面是北魏的嵩显禅寺,西南面有回山瑶池王母祖祠和王母宫石窟,至今香火鼎盛;东依百里石窟长廊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魏南石窟寺;西面又有商周祭坛,遗址至今保存完好。就是这样一个风水灵秀之地,成为隋文帝兴建寺塔,供奉舍利的圣地。真可谓:“泾川呈胜景,欣看一列长廊,百眼玉泉,丝路尚余唐韵在;圣地沐春风,为有七层宝塔,数枚舍利,碧天总是佛光多。”也正是这一切,足以见证古时泾川经济文化繁盛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