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阅读能力现状及对策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nin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较强的语文能力。阅读是阅读主体通过对文本的认读和理解来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中学生如果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还有利于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有利于语文之外其它课程的学习。两个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們有必要以此为标准强化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中学生 阅读能力 现状对策
  一、概念的界定
  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认读、理解、感受、诵读、想象、鉴赏等要素。前四种要素是阅读能力的基础,想象和鉴赏则需要一定的阅读量作为支撑,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出文章所描述的人物场景,就是阅读想象力;在阅读后,能根据文学知识,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结构、风格等做出鉴别评价称之为鉴赏能力。鉴赏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阶段,它直接影响关系到阅读的质量和效果。
  二、培养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本每一单元后面都有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包括倾听、独白、对答这几个方面。那么要听清别人的话,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地与别人交流需要坚实的基础。基础从哪里来?一是生活,另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阅读。
  (二)有利于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尤其是阅读名家作品时,我们会领略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的魅力。有意识地诵读或者抄写精彩片段,对于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三)有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
  语文是百科之母。所有学科都是文字表达,需要阅读能力。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理工类科目,没有阅读能力,就读不懂题,更无法解题。学习政治、历史等文史类学科,它们本身就与语文非常类似,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更高。
  三、中学生阅读能力应达到的基本标准
  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次探讨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依据。中学生的阅读应能用普通话正确朗读,富有感情的诵读。在数量上,初中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在阅读方法方面,要求能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去阅读多种文本形式的阅读。在阅读效果方面,要求能够区分的文本形式,了解多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征,会鉴赏常见的写作技巧等。
  四、中学生阅读能力现状分析
  为了准确真实地反应延安市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次选择延安市实验中学展开调查。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根据统计,共收回500份有效问卷。
  (一)好的方面
  教育方针与政策上对阅读的要求不断细化、提高,表明了对阅读越来越重视。就《陕西省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与2016年对比来讲,考试范围中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列入考试范围。
  通过分析问卷和走访记录,发现在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与提高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学生方面,他们阅读兴趣比较浓厚。仅有1.8%的学生不会自觉阅读。学生的阅读量较大,92%的学生一学期都能读3本书以上。
  (二)问题与成因
  通过分析500份问卷,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首先是阅读动机不端正。有近30%的人没有明确的阅读动机。学生阅读缺乏明确的计划、不知如何选择读物,老师指导缺乏都是其成因。第二,阅读质量较低。虽然92%的学生一学期基本都能读三本书以上,但是仅有15.7%的学生能完全理解文意,与作品产生共鸣; 56%的学生对于文中的观点提不出自己的看法或见解。学生阅读方法不科学、阅读目的不明确是阅读质量问题产生地主要原因。 第三,阅读方法和习惯不好。半数以上的学生采用默读的方式,基本没有读书动笔的习惯。
  五、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对策
  1.明确阅读的作用。首先,作为中学生,要明确阅读目的。老师并不是让学生为了考试而去读书的。学生阅读,主要有三大作用: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提高能力。学生应克服应付老师、应付考试等不良动机。
  2.制定阅读计划,选择适合的文本阅读,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向父母、老师寻求帮助。读名著是不会错的选择。该出声朗读的地方要出声朗读。经典可以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把背诵过的诗文理解透彻,写作就可以信手拈来。背诵经典。“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能使学生更熟悉文言诗句,增强语感,增强感悟能力,积累文学素养。
  3.读书动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边阅读边思考,勾画好的句子可以摘抄下来,不懂的问题勾画出来可以请教其他人或者查阅资料解决。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阅读过后,可以写读后感,可以仿写文章,还可以默写精彩句段。
  【参考文献】
  【1】李宝峰.中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与培养【J】.洛阳师专学报,1997(6)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1)
  【4】宋德超.中学生语文现状分析及对策【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5】吕鸿烈. 浅谈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 2015(17)
  【6】孙立权,姜海平. 论语注释【M】. 吉林:吉林出版集团,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09)
其他文献
【摘 要】  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是农村高中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但农村高中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究其原因,主要有高中課程设置体系的影响、教育评价功能的引导、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没有与时俱进、角色转换相对滞后、社会舆论即民众的价值取向严重影响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师生能力、教学设备、师生信息占有量等诸多因素,也或轻或重地影响着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期刊
【摘 要】  不同的说话艺术产生不同的效果,讲求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是很有益处的,所以课堂教学中要常常打破传统思维——换个说法。换个说法可以从多个方面作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提问要做到五个效应,即主体效应、童心效应、幽默效应、刺激效应和肯定效应。  【关键词】  课堂 提问 语言  记得孩子刚满两周岁,许多事情执意要自己做,上下楼梯很不安全,我总要牵住他的手。可是
期刊
【摘 要】  当下语文中的词语教学,或视之为小道,弃之一旁;或奉为圭臬,顶礼膜拜,试图追求语文的“好快多省”,可往往事与愿违。针对词语教学的此种状况,从“词语的层次”“词语的取舍”“教学的策略”这三个方面加以探讨,以期获得某种认识,重新建构起新的词语教学。  【关键词】  词语教学 词语层次 取舍之道 教学策略  词语的层次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在探讨哲学思想的
期刊
【摘 要】  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引领孩子们步入姹紫嫣红的“语文园林”,让他们去感受、揣摩、体验、运用语言,几年的语文教学探索,让我找到了一条通向“语文园林”的小路,那便是就文取材的小练笔, 它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素材,把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形式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留驻语言的精彩,产生情感的共鸣。  【关键词】  深掘 模仿 填补 揣摩 延伸  《牡丹亭》中有句耐人寻味的说白:“不到园林,怎知春色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微作文训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使学生乐于动笔,“心动”而致“笔动”了。  一、微作文的优点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对作文有兴趣,只有一条路:降低难度,减轻心理负担。微作文无疑是老师们的最佳选择,没有规定的字
期刊
“学语文难,学作文更难”这既是许多初中生的苦恼,也是萦绕在我们语文教师心头的困惑。作为语文老师,恐怕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学生写作的时候了。每当看到学生们握笔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时,真想送给学生一支妙笔,让他们握笔就能生花。学作文果真如此难吗?我认为造成作文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多年来为了应试而形成的急功近利的作文教学思想,严重扭曲了作文的本来面目,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忽略了良好的作文习惯的养成。因此,
期刊
【摘 要】  音乐是流动的文学,文学是凝固的音乐。语文课堂乘着歌声的翅膀,会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语文课堂与音乐有着天然的、广泛的联系。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给学生设置一个愉快的学习情境,语文学习效果也会在愉悦的学习情境中得以升华。  【关键词】  流行歌曲 语文教学 语文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修养的要点,没有这种修养,人的感情对生活中一切美好和高尚的东西会
期刊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懂得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华夏儿女应具有感恩之心。然而,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如今的孩子多半娇生惯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感恩之心逐渐丢失。“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民族思想、道德情感,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修养的教育与熏陶。”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素养的课程,同时承载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作文教学应该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中积累生活素材,要把生活作为作文习作的源头活水。然而,受社会因素和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作文水平始终停滞不前并处在低谷,学生对写作畏之如虎。究其原因,就是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追求功利,重视写作的结果忽视学生习作过程中习作心理和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个性,以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为前提,强化作文和生活的有机融合,
期刊
【摘 要】  现阶段,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成为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一形势下,错题本的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主体的认可。特别是对于语文这一门学科的学习来说,如果可以有效应用错题本,那么将会大大提升学习的效率。本文从实际出发,探讨了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应用错题本这一工具,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希望可以为广大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