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zxcv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语言文字是用于表达感情的重要的工具。小学语文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修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在辅助德育教育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就是教师利用自身的优良的道德品质的影响,借助语文的教材,结合教学中各种语文活动,对小学生实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因此,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素质养成的主要场所和途径。课堂教学是以教材作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形式,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艰苦奋斗、爱国主义等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所以,要把德育教育与语文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一是分析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详细的分析讲解,引导小学生利用语言文字正确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在理解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且还应该让学生了解文章中字词和句子的含义,在语言文字的讲解中进行德育教育,使德育和智育教育有机结合。二是利用教材树立榜样。榜样的学习是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榜样能够为小学生做良好的示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学习文章中的优秀人物,促进德育教育的实行。三是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文章的内容,模拟真实的情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感受和学习,帮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和真实的体验。对于教材中很难再现的情境,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章中的情感。
  2、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教育。课外閱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也是进行语文德育的重要途径。语文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的意志品格的发展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3、通过语文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进行语文课外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利用语文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外活动的设计和实行要符合学生的思想状况,并且要有针对性。例如,小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阶段,道德感情初步发展。因此,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要认识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状况,举办不同形式的活动,在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中,让学生认识真善美。
  4、通过教师的影响进行德育教育。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联系最密切的人物。学生的德育教育是由教师主导进行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态度、情感以及素质和修养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课下,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起到表率作用。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1、以学生为本,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情感感染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使学生与教师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存在任何的成见和偏见,与学生融洽相处,默默关心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平等的探讨问题,交流思想。教师要用热情教育学生,用情感感染学生,让高尚的情感和品质渗入到学生的内心,润物无声。
  2、通过组织活动开辟德育教育新渠道。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涉及到生活的多个方面,需要开辟多种方法和渠道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生活相结合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辩论赛、朗读会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考虑学生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心理特点。一方面,小学生精力旺盛,性格特征逐步明显,能够初步控制情感;另一方面,小学生意志力差,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情绪不稳定。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学生的教育有的放矢,促进小学生积极向上发展。
  德育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素质和修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利用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课外阅读以及教师的影响等途径,并且以学生为本,平等对待学生,开辟多种渠道,针对学生的特征进行德育教育。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实验小学 广东】
其他文献
【案例】一个星期五的早晨,我还是像往常一样进教室上晨会,突然班长小秦举手说:“许老师,我的数学书被小杰扔到多媒体的箱子里了,那个缝那么小,怎么也拿不出来!”说完,委屈的泪水就
<正> 1838年底,经过关于禁烟政策的大辩论后,清政府确立了严禁政策,并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这标志着清政府领导的禁烟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清政府的这一政策对禁烟运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它表明清政府开始对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鸦片侵略采取坚决抵抗的态度。但是,在有关鸦片战争和林则徐的研究中,对这一政策的意义估计得并不充分,表现之一就是把林则徐的禁烟活动与清政府的政策割裂开来。一些论者把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实行的以“断绝来源为首务”的禁烟方针视为林则徐的创造,认为林则徐来到广州后,
随着建构式课堂教学的推广,孩子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可是预习性的作业总有一部分人不能及时完成,一小部分人只完成百分之三四十,真正完成的只有几个人。针对班级里孩子们的这种情况,我先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交给他们预习的方法,培养他们预习的好习惯,再利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干部的监督与带头作用,陪伴同村的孩子一起完成预习作业。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由扶到放,孩子们进步很大。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简述了声波测试技术检测混凝土裂缝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一个超声波平测法检测大梁裂缝的工程实例,实践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技术,使工程技术人员能对混凝土结构
小学数学教学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要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实践和生活服务,还应有目标、有计划地利用数学知识作为载体,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增强数学素养,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复习课更应注重这些目标的达成。复习并非只是知识的回顾与再现,而应科学地引导学生系统地总结已学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同时着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多途径地探索解题
<正> 读了《史学月刊》1984年第1期巩健芳同志的“试论‘二战’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的原因”一文后很受启发。该文对二战时期连续三次发生“左”倾错误的原因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但是我感到文章对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的社会根源的观点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巩健芳同志文章中说:“旧中国经济文化的落后和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急性病是产生“左”倾错误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旧中国经济文化落后就是“左”倾错误产生的社会根源吗?我认为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小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部门,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宝库和文献信息中心,在传播知识与信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生获取课外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阵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全面实施,更彰显出它的重要地位和优势。我校非常注重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在图书馆应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大家分享。  一、让图书馆成为丰富学生精神内涵的重要基地  图书馆
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问解决题”的要求是: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针对课程标准的这一目标,结合平日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是关键  解决问题关键的落脚点是要让学生选对正确的计算方法。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
本世纪廿年代初,中国历史上演出了一场军阀“联省自治”的闹剧。仅就“联治”思潮的产生和“联治”运动的出现,作一简略的考察和分析。一地方自治,是近代中国社会玫治生活中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教学中教师常常把主体探究视作让学生“动手做”,这虽然符合了小学生爱动的特点,但在活动设计中缺少明确的目的和目标,活动本身所蕴涵的知识能力太浅,没有太多的思维训练的成分,这样在热热闹闹的活动之后,学生实际上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是一片空白,他们在实验能力上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呢?我结合自己的科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