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尼小村就在出中甸县城向东南六公里之外,在去向丽江的公路与当地飞机场中间。我从拉萨飞中甸从空中就见到了这个村子,当我离开中甸去丽江,又遥遥地望到它。纷杂的外部世界并没有对这个村庄里的生活造成多大改变。中甸的魅力除了冬季的滑雪,四季著名的景色,更在于周边村庄融合在缓慢时光中的生活,独特而自然。
一场雨后,阳光强烈闪耀,我伏在伸展出去的露台的旧席梦丝床垫上,四处张望。村子里的房子都是二层木石构成,有着大大的院子,院子与院子之间相隔的距离很远,每户院子四周都有一个大的菜园子,绿意盎然,风轻轻吹,遥遥的带来走动中的牛铃声。
二楼的一道木制楼梯直通阁楼,信步而上却发现上面自有一个大世界,阳光透过天窗投下道道光束。两具涂着红漆绘着彩画的棺材摆在一堆桑草边上。据我所知藏族人少有土藏,尤其是在西藏境内,水葬,天葬是常见的入葬方式,可能这里处在汉藏的交汇处,习俗也渐渐相互影响吧,我站在没有窗框的窗前向外看,远处一架飞机闪着灯正要着陆;楼下,滑滑板小男孩儿正在一片绿色中奔跑,后面是他背着大大的一筐草的曾祖母。
我在村子的一户人家里住了两晚三天,白天跟着曾祖母一起去放牛,晚上跟家人一起看孩子们嬉戏。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曾祖父母也不过才65岁,而他们24岁的孙女拉初已是一个5岁的儿子和一个3岁小女儿的母亲。
天还没亮一家人全起来了,木地板走得咚咚响。到了七点我爬起来,家里只剩下生病的曾祖父和他的曾孙拉茸归嘎。曾祖母早已赶着牛群去坝子上吃草了,拉茸便带着我去坝子上找他的曾祖母。在这里,放牛的女人身上随身带着三件必不可少的东西:一个是装着待纺的牛毛或羊毛以及纺线时用的小碗的袋子;一个是身后背着的一块手工编织的毡子,这是用来随时可以坐在地上用的;一个长把的是雨伞。当然,她们每个人都会穿着一双雨靴,有人还备着一双布鞋,以便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换上。
村子里的牛全部在一块坝上放,中午人们会轮流回家去吃饭。因为有我这个客人在,所有人都让阿妈先回家。天上下着小雨,路很泥泞。我们一路走一路用肢体语言聊着天,曾祖母只要看到我举起相机就停下来展露笑脸。而行进中的影像更让我喜爱,真实而自然,老人每每看到这种图片,都用力地拍我的肩膀,大笑。
午后,曾祖母匆忙吃过饭就去放牛了,我慢慢地在村子里闲转,遇到了背着雨鞋的老姐妹,她们可以讲简单的普通话,性格开朗,看过我拍的拉茸曾祖父的照片她们说这是她们的大哥。我跟着她们一路去赶她们的牛。蹲在姐姐跟前边看着她搓线边闲聊,西边的天空中闪现出灯光并越来越近,我说:飞机来了。她抬起手腕看了看表;飞机应该是两点钟到啊,还差两分钟呢,
沿着河在雨中行走,四周一片润泽的绿。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走来笑邀我去她家坐,我拉着她的小手从后门走进她的家。看得出这是一个富足的家庭,新建的大房子外面贴着白色的瓷砖,还有装着浴盆的洗浴间。小姑娘索南卓玛由她的曾祖父母带大,他的弟弟是她的祖父母一直带着,现在去山里放牧去了,每周才会回来一次取些日用品。卓玛的曾祖父说当地人家只有长子女才跟随父母生活,卓玛的奶奶是他的长女,而卓玛的妈妈又是他女儿的长女,将来作为长女的卓玛也要招一个上门女婿来继承家业。而他的儿子虽然住在同一个村子里,却已是别家的人。
第二天清晨,地板声一响,我穿着睡衣披件冲锋衣就跳了出去。天地幽蓝,屋檐下的一盏灯照亮了院子中间的一块。拉初家也是一样的四代掌门都是女儿,作为家中新一代的掌门人,拉初的第一件事就是煨桑,敬供佛祖。曾祖母这时正分批地把牛赶进院子里,然后一头接一头地挤奶。天色微明时,她匆忙地洗脸,吃过早饭鼻头上还满是细密的汗珠,就背上长雨伞,毯子吊在肩上,穿着一双明亮的雨鞋,打开厚重的大门,然后,放下牛圈门口的几根木头,把牛赶了出来,大声地笑着向我挥了挥手——老人家又去放牛了。
我真是喜欢这个村子,还有这个村子里的人。回来之后我一直在想着去那里停留一大段时间的可能性。或者,等我有了足够的钱到村子去买一个院子,和喜欢的这一切做个邻居?!
一场雨后,阳光强烈闪耀,我伏在伸展出去的露台的旧席梦丝床垫上,四处张望。村子里的房子都是二层木石构成,有着大大的院子,院子与院子之间相隔的距离很远,每户院子四周都有一个大的菜园子,绿意盎然,风轻轻吹,遥遥的带来走动中的牛铃声。
二楼的一道木制楼梯直通阁楼,信步而上却发现上面自有一个大世界,阳光透过天窗投下道道光束。两具涂着红漆绘着彩画的棺材摆在一堆桑草边上。据我所知藏族人少有土藏,尤其是在西藏境内,水葬,天葬是常见的入葬方式,可能这里处在汉藏的交汇处,习俗也渐渐相互影响吧,我站在没有窗框的窗前向外看,远处一架飞机闪着灯正要着陆;楼下,滑滑板小男孩儿正在一片绿色中奔跑,后面是他背着大大的一筐草的曾祖母。
我在村子的一户人家里住了两晚三天,白天跟着曾祖母一起去放牛,晚上跟家人一起看孩子们嬉戏。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曾祖父母也不过才65岁,而他们24岁的孙女拉初已是一个5岁的儿子和一个3岁小女儿的母亲。
天还没亮一家人全起来了,木地板走得咚咚响。到了七点我爬起来,家里只剩下生病的曾祖父和他的曾孙拉茸归嘎。曾祖母早已赶着牛群去坝子上吃草了,拉茸便带着我去坝子上找他的曾祖母。在这里,放牛的女人身上随身带着三件必不可少的东西:一个是装着待纺的牛毛或羊毛以及纺线时用的小碗的袋子;一个是身后背着的一块手工编织的毡子,这是用来随时可以坐在地上用的;一个长把的是雨伞。当然,她们每个人都会穿着一双雨靴,有人还备着一双布鞋,以便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换上。
村子里的牛全部在一块坝上放,中午人们会轮流回家去吃饭。因为有我这个客人在,所有人都让阿妈先回家。天上下着小雨,路很泥泞。我们一路走一路用肢体语言聊着天,曾祖母只要看到我举起相机就停下来展露笑脸。而行进中的影像更让我喜爱,真实而自然,老人每每看到这种图片,都用力地拍我的肩膀,大笑。
午后,曾祖母匆忙吃过饭就去放牛了,我慢慢地在村子里闲转,遇到了背着雨鞋的老姐妹,她们可以讲简单的普通话,性格开朗,看过我拍的拉茸曾祖父的照片她们说这是她们的大哥。我跟着她们一路去赶她们的牛。蹲在姐姐跟前边看着她搓线边闲聊,西边的天空中闪现出灯光并越来越近,我说:飞机来了。她抬起手腕看了看表;飞机应该是两点钟到啊,还差两分钟呢,
沿着河在雨中行走,四周一片润泽的绿。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走来笑邀我去她家坐,我拉着她的小手从后门走进她的家。看得出这是一个富足的家庭,新建的大房子外面贴着白色的瓷砖,还有装着浴盆的洗浴间。小姑娘索南卓玛由她的曾祖父母带大,他的弟弟是她的祖父母一直带着,现在去山里放牧去了,每周才会回来一次取些日用品。卓玛的曾祖父说当地人家只有长子女才跟随父母生活,卓玛的奶奶是他的长女,而卓玛的妈妈又是他女儿的长女,将来作为长女的卓玛也要招一个上门女婿来继承家业。而他的儿子虽然住在同一个村子里,却已是别家的人。
第二天清晨,地板声一响,我穿着睡衣披件冲锋衣就跳了出去。天地幽蓝,屋檐下的一盏灯照亮了院子中间的一块。拉初家也是一样的四代掌门都是女儿,作为家中新一代的掌门人,拉初的第一件事就是煨桑,敬供佛祖。曾祖母这时正分批地把牛赶进院子里,然后一头接一头地挤奶。天色微明时,她匆忙地洗脸,吃过早饭鼻头上还满是细密的汗珠,就背上长雨伞,毯子吊在肩上,穿着一双明亮的雨鞋,打开厚重的大门,然后,放下牛圈门口的几根木头,把牛赶了出来,大声地笑着向我挥了挥手——老人家又去放牛了。
我真是喜欢这个村子,还有这个村子里的人。回来之后我一直在想着去那里停留一大段时间的可能性。或者,等我有了足够的钱到村子去买一个院子,和喜欢的这一切做个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