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值得关注的区域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253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省
  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甘肃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积累经验,2015年,教育部与甘肃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建设改革试验区。试验区发挥先行先试功能,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形成一批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的职业院校与职业教育集团,建成服务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落实共建任务,甘肃省将试验区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引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坚持新增教育投入向职业教育倾斜,探索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形成工作合力。
  安徽省
  安徽省承担“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任务以来,在皖江城市带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统筹谋划,推动职教管理体制创新。做好试验区职教改革创新工作的系统设计与政策引领,先后出台相关文件,明确了职教创新10大工程27项任务及14条政策措施。二是教产对话,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办学推进工程”,由政府主导搭建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校企对接会、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等6大试验区教产对话协作平台,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畅通对接。三是创新牵引,辐射带动职教改革发展。加大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力度,出台实施意见,激励各地创新工作机制。
  陕西省
  陕西省财政拨付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全省各地在现有国家资助政策之外,对贫困家庭中职、高职在校生每人一次性再给予3000元扶贫助学补助,对贫困家庭高中生实行免学费。新政策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执行,惠及1.43万名贫困家庭中职、高职学生和18.86万名贫困家庭高中生。为做到精准扶贫,新政策补助人数、补助对象均按照扶贫部门建档立卡确定的贫困家庭中职、高职、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和名单确定;一x次性扶贫助学补助资金由各县区教育资助中心会同当地扶贫部门据实发放,精准到人;高中免学费补助资金直接补助学校,由学校按照教育部门、扶贫部门提供的名单和人数实施免学费。
  山东省德州市
  德州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中、高职院校专业布点基本覆盖了国家新型和重点产业的主要岗位和工种,年培养各类技能人才3万余人,对3.5万名劳动力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截至2014年底,德州由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数量占全市职业院校总数的46%,民办中小学异军突起,打破了公办学校一家独大的局面。推动协同发展、发挥“一区四基地”功能,归根结底要靠人才。2015年11月,德州出台人才新政“黄金30条”,即《德州市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人才支撑计划》,市财政每年将设立不低于1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加快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
  广东省
  当前,广东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广东出台《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深化职业教育体制综合改革,力争5年建成“南方职教强省”。《规划》提出,到2017年,广东将基本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到2020年,将建成中高等职业教育纵向衔接、职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横向贯通、学校企业社会相互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要求,要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桥梁。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开展课程和学分互认,学习者可以通过考核在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之间转学、升学,普通高中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共享师资和教育资源,普通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并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江西省
  近年来,江西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现代职业教育取得长足进步。目前,江西共有高职院校53所,其中国家骨干(示范)校5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校12所;有中职学校509所,其中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31所。全省每年约有近40万名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各种专业技术,每年开展的工业园区定向培训、进城务工培训、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种培训人数超过100万人次,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基本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相补充,与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相沟通,与江西产业体系相融合,较好适应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
  青海省
  “十二五”以来,青海省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4.5亿元,推动职业教育发展。青海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免除学费、免费提供教材,同时推出面向三江源地区生源学生的“1 9 3”教育经费补偿机制和异地办学奖补机制,每位学生每年补贴超过3000元。此外,青海职业教育还积极探索“走出去”办学模式,让来自青藏高原的学子也能享受东部发达省份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以海南州为例,从2011年开始与江苏等地多所学校合作,目前异地办学规模已达到年均2000人左右,学生全部享受异地办学奖补。
  内蒙古自治区
  2015年起内蒙古实施农村牧区新成长劳动力职业教育计划,进一步提高农村牧区新成长劳动力的劳动素质和就业能力。内蒙古全面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农村牧区学生免学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努力实现未升入普通高中、普通高等院校的农村牧区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完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定期发布制度,引导职业教育围绕市场需求办学校、根据产业发展设专业、按照岗位要求搞教学,不断提升农村牧区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同时,内蒙古鼓励各地根据需要改扩建符合标准的主要面向农村牧区招生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扩大面向农村牧区的招生规模,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职业教育。
  福建省
  近年来,福建省的初中毕业生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然而一些中职学校的招生数却不降反升。近年来全省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和职教体系完善是职业院校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从纵向看,福建在全国率先实现春季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改革,高职院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向中职学校招生比例逐年递增,中职学生求学选择的机会更大;从横向看,福建省统筹规划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实现职普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同时积极推动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推进职业教育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无缝衔接。职业教育“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外部联通”的体系逐步建立,职校生有了更多追梦、圆梦、发展成长的机会。
  湖北省
  2015年,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将省直属11所中职学校,通过合并、划转、撤销等方式进行整合,省直部门不再举办中等职业学校,同时在武汉的省示范以上高职不再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积极推进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每市州重点建设2~3所、各县市集中办量办好一所中职学校的要求,强力推进各县市中等职业学校与技工学校的资源整合,全省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标准化中职学校。目前,全省80%以上的县市已完成技工学校和中职学校的资源整合工作。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计其功”的原则,将教育、人社、农业、扶贫、团委、妇联、工会等部门的培训资源,整合到县级职教中心,充分发挥县级职教中心培训主阵地作用,全省20%以上的县市已完成培训资源的整合工作。
  (执笔/颜炳乾)
其他文献
当前.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正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应对危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保增长
中国古典诗词语言含蓄深情、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态。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中,不同学科之间的分界点越来越不明显,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却在加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结构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在现代建筑结构中,框架结构仍然是建筑结构选型中最常用的结构形式。在相应的框架和结构
维空间的Skyline查询处理技术是近年来数据库技术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和热点.目前所有的研究工作都是直接在原始数据表上执行关系查询代数操作来获得最终的结果集,然而,随着原始
针对阿坝州的特殊地理环境对电网建设的智能化要求,及通过对电力设施的管理和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政策及电网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电网设
文章通过引导学生正视自身的行为,重新评价自我;创设和谐宽松的班集体环境;挖掘学生"亮点",增强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让学生渐端正了学习和做人的态度,最后学生各方面都有了比较
8月24日,由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的2017年中國技能大赛——第十三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在辽宁沈阳落下帷幕。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辽宁省委常委、辽宁省总工会主席关志鸥出席大赛闭幕式。本届大赛突出“强化质量意识 培养大国工匠”的主题。天津、河北等34家省级团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全国煤炭行业团指委、全国钢铁行业团指委等两家系
道路问题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的“大逻辑”。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是过去几十年间中国职业教育实践经验的高度凝聚与未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有机统一。习近平
新城区自去年塔利蝴蝶兰示范种植基地启动以来.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今年又投入100万元助推塔利村委会从北京、西安等地引进了聚宝、红龙、V31等12个品
申某(40岁,国企参保职工):再好的身子也离不了看病吃药两件事。以前没当一回事,再贵的药也敢买,因为身后有国家撑着呢。眼下不行了,国家付的药费有上限,自己要掏钱,看病吃药也不象以